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历史时期文化与风俗区域演变历史时期文化与风俗区域演变第一节 历史时期文化重心的东南迁第二节 中国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历史时期文化重心的东南迁w一、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念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人口、政治等都属于其研究范围。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广义上相同,狭义上多指抽象的文化:文化教育、人才、宗教、民俗等。 文化的三种类型:物质、精神(思维、精神)、制度(人与人关系)。w研究方法: 1、认识论和方法论。引导和规定研究在学科内部如何开展的规则和程序。收集、组织、解释现象。方法论则是具体步骤和技术方法,解决认识论的技术。2、具体研究方法: 经验主义方法:观察和记录来归纳。 实证主义方法:提出命题、假定条件成立,出现两种结果,再调整得出结论。 结构主义方法: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问题。 人文主义方法:个人意志里的地理世界感知。 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内容w和狭义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相同,区别是历史时期而已。w文化地理学具体研究情况: 方言、宗教、艺术、教育、学术方言、宗教、艺术、教育、学术等探讨其起源、传播途径与方式、文化区的形成、地域文化景观等。w本书主要涉及: 历史人才分布、学术文化、宗教的僧人、寺观、风俗文化区演变几个内容。三、人才分布的地理变迁三、人才分布的地理变迁 w西汉书籍、人士、博士和私家教授分布的研究,西汉人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为齐鲁梁宋地区、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地区、东南地区。东汉以来人才分布重心出现向东迁移的趋势。w三国时代魏、蜀、吴的人才籍贯以豫州为最多,其次是扬州、荆州、兖州和徐州 w唐代:如果从艺术家籍贯来看,北方地区仍然占有较大的优势。唐代前期北方占80,而南方占20,唐代后期则北方占71,而南方占29,表明唐代后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趋势。 四、学术文化的东南迁移w汉代的经学w宋代的理学传播与东南学派等w 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中国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w秦汉时期分成三个大的风俗区,即塞上塞外风俗区(塞上风俗区、塞外风俗区)、w黄河中下游风俗区域(秦关中风俗区、魏地风俗区、周地风俗区、韩地风俗区、陈地风俗区、赵地风俗区、燕地风俗区、齐地风俗区、鲁地风俗区、宋地风俗区、卫地风俗区)w淮汉地南风俗区(巴蜀及西南夷风俗区、楚地风俗区、吴地风俗区)。w宋代中国文化中心东移南迁,南北文化风俗仍差异很大。 w隋唐以来,随着地方一级政区的变化,风俗区才有了一些变化。(秦风俗地区 、梁州风俗区 、豫州风俗区、兖州风俗区、冀州风俗区、扬州风俗区、荆州风俗区下面也有许多亚区,与汉代稍有差异)。w 明清时期风俗区划可分为直鲁、松辽、晋绥、豫襄、秦陇、川滇黔桂、两粤、客赣、闽潮、苏浙、徐淮、荆江、湖湘等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