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6页
第2页 / 共136页
第3页 / 共136页
第4页 / 共136页
第5页 / 共136页
第6页 / 共136页
第7页 / 共136页
第8页 / 共136页
第9页 / 共136页
第1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第2节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下三题的文本见专题十二的“真题体验”)1(2011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凭”;第二个“以”是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而”。C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代罗提督。D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近”。答案:B2(2010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两个“之”均为代词,代居庸关。B项,第一个“为”是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第二个“为”是介词,译为“给、替”。C项,两个“所”均为助词,与“为”合用表被动。D项,两个“于”均为介词,表处所(方位地点),相当于“在”。答案:B3(2009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解析:这一题延续了2008年的命制原则与形式。A项,第一个“其”为人称代词,译为“他的”;第二个“其”为副词,表祈使语气,“当、可要”的意思。B 项,第一个“之”为代词,译为“他们”,代指那些“亡卒”;第二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第一个“以”为介词,译为“用”、“拿”,“何以济”即“以何济”;第二个“以”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 项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译为“竟然”。A、B、C 三项中的虚词从意义到用法均不同,正确答案为 D。答案:D考纲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B 级(理解)考纲阐释 “常见文言虚词”,以考纲列出的“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 个常 见文言虚词为重点。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对阅读 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其用法和意 义,并能加以解释。“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在词典中的词条 义而言的。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 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考点分布 考纲要求掌握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见本书的附 录四)考纲阐释考情分析1广东卷最近 8 年都考查了虚词,从所考的虚词来看都是一些常见的、其用法在教材中反复出现过的虚词。(历年考查的虚词见后面的附表)2虚词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道传统题、重点题,每年都单独考了文言文虚词,有时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还要间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从题型看,都是选择题,具体而言有这几类:(1)结合教材考查:从材料中选出 4 个句子,再结合教材中的 4 个含有对应虚词的句子,选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或相同)的一组,一道题考 4 个虚词(20042006 年试题)。(2)全部选自材料:从阅读材料中选出 8 个句子,编成 4 组,选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或相同)的一组,一道题考 4 个虚词(20072011 年试题)。(3)选出阅读材料中 4 个含有相同虚词的句子,判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两句,一道题考一个虚词。年份考查的四个虚词2004 年于、之、则、其2005 年与、且、以、而2006 年以、因、乃、为2007 年而、以、所、于2008 年因、与、以、于2009 年其、之、以、乃2010 年之、为、所、于2011 年其、以、之、且附:20042011年广东高考“常见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基础知识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词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性。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复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一词多义2同类异形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如:(1)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唯、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2)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3)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4)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可根据文意译为:吗、呢、了、啊、吧3特殊虚词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藉第令毋斩”中的“藉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或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最后一词。(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备考策略1语法切入法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如: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做“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2位置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根据“而”的用法可推知“以”是表修饰的连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噫吁 ,危乎高哉!(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3标志识别法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4语气探究法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如以下三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可要、当”。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的意思。“伏焉”即“伏在那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5语境联系法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焉”用在疑问句中,表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答题时先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你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如:后一句源自课文,我们比较熟悉。“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比更”的意思,用“比”代替句中的“于”,句子通顺,语义不变;但将“比”替入前一句的“于”显然讲不通,前句中的“于”是“从”的意思。6词语替代法对某些虚词用法的把握,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如: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这个句子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是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这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这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7句式推断法竖子不足与谋。(史论鸿门宴)这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这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18个虚词单项练习(一)而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_(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答案:(1)连词,表并列关系,“和”、“并且”。(2)连词,表转折关系,“却”。(3)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4)连词,表修饰关系。(5)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解析:这8句中的“而”都是连词,其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表修饰,可不译或译为“地”;表顺承,可译为“然后”;表递进,可译为“并且”。答案:C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有)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3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答案: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代词,“你”;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吧”、“啊”。(二)何1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豫州今欲何至_(2)然则何时而乐耶_(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4)如太行王屋何_答案:(1)疑问代词,“哪里”。(2)疑问代词,“什么”。(3)副词,“多么”。(4)疑问代词,“怎么样”。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第一个“何”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多么”;第二个“何”与“如”连用,表疑问或诘问,“怎么样”。B 项第一个“何”是代词,“什么”;第二个“何”是副词,“多么”。C 项两个“何”均为疑问代词,“为什么”。D 项第一个“何”是副词,“怎么”、“为什么”;第二个“何”是代词,“什么”。答案:C3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 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耶 ? 何 ()如?答案: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副词,“多么”;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代词,“什么”;与“如”连用,表疑问或诘问,“怎么样”。(三)乎1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天下事有难易乎_(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_(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_答案:(1)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助词,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4)助词,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吧”。)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 项两个“乎”均为助词,表反问语气,“吗”、“呢”。B 项两个“乎”均为助词,表反问语气,“吗”、 “呢”。C 项第一个“乎”是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D 项两个“乎”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答案:C3判断“乎”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然吾曾见一)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而王胡为乎()如此好乐?若恢恢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钝,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答案:助词,表推测,“吧”;相当于“于”;助词,表感叹,“啊”、“呀”;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助词,词尾,不译;助词,表疑问,“吗”。(四)乃1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_答案:(1)副词,表顺承,“就”,“这才”。(2)副词,表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竟然”。(3)判断词,表肯定,“是”、“就是”。)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两个“乃”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 项第一个“乃”表出乎意料,“竟然”;第二个“乃”是副词,“才”。C 项第一个“乃”是判断词,“是”、“就是”;第二个“乃”是第二人称代词。D 项第一个“乃”表顺承,“就”、“才”;第二个“乃”是判断词,表确认判断,“是”。答案:A3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读之。至“王)翁”一句,大为感佩 , 其 真 乃() 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不得已而谢。答案:副词,表承接,“于是”;代词,“你的”; 判断词,“是”;副词,“竟然”、“却”;副词,“才”。(五)其1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_(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3)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_(4)其皆出于此乎_(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_(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_答案:(1)人称代词,“他们的”。(2)人称代词,“他”。(3)指示代词,“那”。(4)副词,表示推测、估计,“恐怕”、“大概”。(5)副词,表反诘,“岂”、“难道”、“哪里”。(6)助词,无实义,凑足音节。)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C项两个“其”均为副词,表期望语气。A项第一个“其”是指示代词,“其中的”;第二个“其”是代词,“他的”,作定语。B项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他”;第二个“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D 项第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第二个“其”是音节助词,可不译。答案:C3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人言,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 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与之。”焉敢如此?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其()一二。其()是耶,其非耶?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代词,“他的”;代词,“他”;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代词,“那”;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代词,“其中”;连词,表选择关系,“是还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助词,补足音节,不译;代词,“我”、“自己”。(六)且1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3)年且九十_答案:(1)连词,表递进关系,“况且”、“而且”。(2)连词,表并列关系。(3)副词,“将要”。)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两个“且”均为连词,表并列,“又”。B项第一个“且”是副词,“暂且”、“姑且”;第二个“且”是连词,“尚且”,“还”。C 项第一个“且”是副词,“暂且”、“姑且”;第二个“且”是副词,“将”。D 项第一个“且”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且”是副词,“将”。答案:A3判断“且”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唐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涟漪,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且(有何用?答案:副词,“暂且”;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副词,“将要”;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七)若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2)曾不若孀妻弱子_(3)若属皆且为所虏_(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答案:(1)动词,“如同”、“像”、“相似”。(2)动词,“比得上”。(3)代词,“你”、“你们”。(4)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与例句中的“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若”都是动词,“及,比得上”。A项“若”和“夫”结合成“若夫”,放在段首、句首,表他转。B项“若”为人称代词,“你的”。D项“若”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答案:C3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人之思,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龙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答案: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代词,“这样”、“这”、“如此”;动词,“像”、“如”;代词,“你”;连词,表选择关系,“或”、“或者”;放在一段或另一层的开头,表意思他转。(八)所1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_(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答案:(1)名词,“场所”、“位置”。(2)“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3)“为所”,表被动。(4)表原因。(5)表手段。)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A、B、D三项“所”均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答案:C3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吾所()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钦。以其所(可见其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过之时,前访朱亥,)以教人向上者也。答案:“的原因”;表被动;“所”加动词形成名词性的结构,起定语作用;“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表手段。(九)为1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君家妇难为_(2)霓为衣兮风为马_(3)窃为大王不取也_(4)自名为鸳鸯_(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_(6)为仲卿母所遣_(7)公为我献之_(8)慎勿为妇死_(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答案:(1)动词,“做”。(2)动词,“当做”、“作为”。(3)动词,认为。(4)动词,“叫做”。(5)动词,“算作”。(6)介词,表被动。(7)介词,“替”、“给”。(8)介词,“为了”。(9)连词,“因为”。2下列对句中加点的“为”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解析:是介词,“替、给”;是介词,表原因,“因为”;是动词,“是”;皆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是介词,表被动;是名词,“作为”。答案:D3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答案:介词,“因为”;动词,“是”;介词,“对”、“向”;介词,“被”;动词,“作为”;动词,“做”;介词,“为了”;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当”;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十)焉1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于是予有叹焉_(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3)而人之所罕至焉_答案:(1)句末语气词,可不译。(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3)代词,相当于“之”。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两个“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项第一个“焉”是疑问代词,“哪里”;第二个“焉”是句末语气词,表反诘语气,“呢”。C项第一个“焉”是代词,“之”;第二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里面”。D项第一个“焉”是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第二个“焉”是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答案:A3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予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 军 于 之 何 加 焉 () ?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答案: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兼词,“于”“是”或“之”,“在这里”;兼词,“于”“何”,“哪里”;句末语气词,可不译;疑问代词,“怎么”;句末语气词,“呢”;代词,“他们”。(十一)也1解释句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1)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3)吾其还也_(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5)其闻道也亦先乎吾_(6)岂独伶人也哉_答案:(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语气。(2)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3)句末语气词,表商量语气。(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舒缓语气。(5)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舒缓语气。(6)“也哉”,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D 项第一个“也”是句中助词,表停顿;第二个“也”是助词,表肯定和感叹。A 项两个“也”均为助词,表判断。B项两个“也”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C 项两个“也”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答案:D3判断“也”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汝之言,金玉也()。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答案: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句末语气词,表肯定语气;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语气;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十二)以1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_(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_(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_(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6)木欣欣以向荣_(7)作师说以贻之_(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_答案:(1)动词,“任用”。(2)介词,“因为”、“由于”。(3)介词,“在”、“从”。(4)连词,表并列关系。(5)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由于”。(6)连词,表修饰关系。(7)连词,表目的关系,“来”、“用来”。(8)副词,通“已”,“已经”。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B 项第一个“以”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是介词,“把”。A 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因”。C 项两个“以”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两个“以”均为介词,表时间,“在”。答案:B3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若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如吾之容现于) 书卷为伴,弃夷以(九霄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 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 游 书 海 以 () 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一冕之故)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而弃心神之逸?以(乐。吾虽以 () 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 ()权贵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之叹。答案:名词,“原因”;动词,“认为”;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或其他,“凭借”;介词,“把”;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介词,“因”;连词,“因为”;介词,“在”;介词,“跟”、“和”;连词,表界限或范围;动词,“用”。(十三)因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因击沛公于坐_(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_(3)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_答案:(1)介词,“趁着”、“趁此”。(2)介词,“因为”、“由于”。(3)副词,“仍”、“依旧”。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因”,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 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均为副词,可译为“于是”;均为介词,“根据”;为介词,“通过”;为介词,“凭借”;为动词,“沿袭”;为介词,“趁着”;为介词,“趁着”;为名词,“机会”。答案:C3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因() 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 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 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答案:介词,“根据”;动词,“沿袭”;名词,“原因”;介词,“趁着”;副词,“于是”;介词,“凭借”;介词,“经由”;介词,“通过”、“经过”;介词,“因为”;连词,“因为”。(十四)于1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乃设九宾礼于廷_(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3)业精于勤、荒于嬉_(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_答案:(1)介词,“在”。(2)介词,“在方面”。(3)介词,“由于”。(4)介词,“比”。)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于”是介词,“在”。A 项两个“于”均为介词,“跟”、“同”。B 项两个“于”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 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对于”。答案:D3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黄鸟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昔。吾乡之美已闻于()四 方 。 世 人 皆 欲 老 于 () 吾乡,此乃多人言于()我也,非吾杜撰耳。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是,不亦乐乎?答案:助词,动词词头;介词,“对于”;介词,“到”;介词,“比”;介词,“被”;介词,“在”;介词,“对”、“向”;与“是”组成复音虚词,放在句首,表承接关系;介词,“在”。(十五)与1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2)玉斗一双,欲与亚父_(3)当与秦相较_(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答案:(1)动词,“结交”。(2)动词,“给予,授予”。(3)介词,“同”、“跟”。(4)连词,“和”。)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C 项两个“与”均为介词,“跟”、“同”,有比较意。A项第一个“与”是介词,“跟”、“同”;第二个“与”是连词,“和”。B项第一个“与”是介词,“替”;第二个“与”是动词,“给”。D项第一个“与”是动词,“给”;第二个“与”是语气助词,同“欤”。答案:C3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与 ()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与()!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与()?答案:动词,“赞许”;动词,“给予”;句末语气词,表感叹;介词,“和”;动词,“对付”;动词,“参与”;动词,“结交”;动词,“帮助”;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十六)则1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此则寡人之罪也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3)欲速则不达_答案:(1)副词,“就是”、“乃”。(2)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3)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可是”。)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两个“则”均为连词,表顺承。B项第一个“则”为连词,表假设;第二个“则”为连词,表转折,“却”。C项第一个“则”为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则”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确认作用,“就是”。D 项第一个“则”为连词,表选择;第二个“则”为连词,表转折,“却”。答案:A3判断“则”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此则(美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天下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则(名扬。当世之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答案: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确认作用,“就是”、“是”;连词,表让步关系,“倒是”;连词,表假设关系,“那么”、“那就”;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承接关系,“原来是”、“原来已经”。(十七)者1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1)而记游者甚众_(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3)陈涉者,阳城人也_(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答案:(1)代词,“的人”。(2)代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之后,不必译出。(3)语气词,用于名词之后,表判断,与“也”组合使用。(4)语气词,用于词组之后,表说明原因,与“也”组合使用。(5)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两个“者”均为代词,“的人”。B项两个“者”均为代词,用在数词后面,“个方面”。C项第一个“者”是语气词,“的样子”;第二个“者”用在“不”等否定词之后,“的话”。D 项两个“者”均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C3判断“者”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李白者(),诗仙也。为当国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不可胜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计,遂就其万世英名。答案:语气词,放在主语后面,表判断;代词,“的人”;代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代词,“个方面”;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十八)之1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2)奉之弥繁_(3)可以知之矣_(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答案:(1)动词,“到去”。(2)代词,“它”。(3)代词,“这”。(4)助词,“的”。(5)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6)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8)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解析:B项两个“之”均为指示代词,“这”、“此”。A项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助词,“的”。C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之”是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 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是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答案:B3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助至南海,夸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答案:动词,“到”、“往”;代词,“他”;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助词,“的”;代词,“这件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代词,“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