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PPT) 22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 1.掌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况 , 商业都会的崛起。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理解中国古代 “ 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 认识古代商业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增强了活力。 1.中国古代的 “市”经历 了怎 样的 发展历程?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探究问题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先秦: 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 , 骨贝和铜贝被当作货币来流通。春秋战国时期 , 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 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3.唐代: 水陆商运都十分发达 , 其中在陆路商运中还出现了客舍、 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元: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北宋时在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5.明清: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 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二、“市”的发展 1.秦代: 管理“市”的法律规定,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 民间集市草市出现, 由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 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 , 夜市也比较繁荣。 5.宋代: 不仅“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而且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预习交流 草市与“市”有何区别?草市和夜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 提示: (1) 区别: “市”在州县以上的城镇由政府设置 , 草市在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 ; 草市未经政府批准, 为民间集市。 (2) 意义: 草市和夜市的出现分别从地点和时间两个方面冲破了市场的有关限制,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 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 “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 都市出现繁荣景象。 3.王莽执政时期: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 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4.唐代: 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 扬州以“雄富冠天下”, 杭州、湖州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5.宋代: 都市商业繁盛, 北宋京城汴京商业的繁荣最有代表性 , 此外,夜市、庙会集市的商品种类也十分繁多。 6.清代: 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 古代中国重要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 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 (飞钱) , 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 , 只需付 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 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 , 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 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 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 , 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 ?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因素: 出现汇票, 政府担保银行票据; 专业经纪人; 批发和零售的形式; 专业经理; 理财专家等。 原因: 政局相对稳定, 政府重视; 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 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 ; 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海外市场的形成。 材料二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 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 每日中为市, 舟楫塞港, 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 ,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 2) 从材料二中能得出哪些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提示: 信息: 该市镇因工商业的发达而兴起 ; 该市镇商品生产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新特点: 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区域性商帮出现。 材料三 (吴江县)绫绸之业, 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 ,邑民始渐事机丝, 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 , 有力者雇人织挽, 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 , 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 ( 3) 材料三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一现象在明清( 鸦片战争前) 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 提示: 新现象: 出现雇佣关系, 或答“资本主义萌芽”。 状态: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 1.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 , 后向农村集市发展 ; 先固定时间、地点, 后突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 奢侈品为主, 后农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 :开始是物物交换 , 后出现一般等价物 贝等货币, 再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 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 :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2.主要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个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到明清时期, 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明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 , 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 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 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如徽商、晋商等。 (6)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7)起源早, 阶段性特征明显。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解析: 在殷商时期, 用于占卜的是龟甲, 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甚至出现“人牲”即使用奴隶。C 项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 , 但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的翻译可以看出四个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 , 所以选 D 项最为恰当。 答案: D 2.“估客无住着, 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 , 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这首估客乐主要描写了 ( ) 。 A.商人生活困难, 没有固定的住址 B.商人按地域结成商帮 C.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天南海北 D.商人喜欢外出旅游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意思是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人 , 他们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所以选 C 项。 答案: C 3.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 : “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 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 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 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 , 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 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 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发展的( ) 。 A.街市 答案: D B.坊市 C.夜市 D.草市 4.( ( 2012江苏单科江苏单科)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 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 A.“ 立九市, 其六市在道西, 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 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 “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约十余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 解析: 理清图片信息,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 , 充分体现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繁荣。而 B 项强调的是“草市”, C 项强调的是“夜市”, 故排除 B、C 两项。结合所学知识, 北宋的商业发展, 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 故排除 A 项。综上所述, 符合题意的是 D 项。 答案: D 5.丝织重镇盛泽镇, 本来是一荒村。乾隆时 , “居民百倍于昔, 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 ( ni n, 载) 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 。 A.盛泽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清代盛泽镇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 C 项符合题意。 注意不能选 A 项, 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雇佣关系出现 , 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C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