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宏宏观经济学学2010-2011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lynnxiaohuahotmail.com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第二节 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五节 供给管理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一、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形成;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IS-LM模型的提出,成为研究财政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需求管理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滞胀”的出现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战,政策多样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强调政府干预。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年代的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 “补偿性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财政货币政策, ,就是要根据经济的一盛一衰,交替使用紧缩政策和膨胀政策,其特点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萧条时期设法使经济繁荣,以消灭失业;在繁荣时期又要抑制过度繁荣,以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6060年代的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年代的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 “ “增长性增长性” ”财政货币政策是指:财政货币政策是指:不仅要在萧条时期实行膨胀性财政货币政策,即使是在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的(即充分就业的)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要通过膨胀性财政货币政策人为地刺激总需求,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7070年代后的多样化政策。年代后的多样化政策。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它并不排除像摩擦性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价格稳定;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胀与通货紧缩现象。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经济政策工具。具体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经济政策工具 。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课税以及支出的行为,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并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一种政策。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安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由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部分构成: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可以分为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或公共投资必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开支。如,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企业或家庭,由他们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财政支出。如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利息支出、企业补贴支出等。 政府收入政府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通过一定的形势和渠道组织起来的一定量的资金。按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和公债收入公债收入。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强制的、无偿地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公债公债是指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对公众的债务。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两种。中央政府的债务又叫做国债,一般分为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三种形式。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控制效果。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政策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而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税收的自动稳定性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汲水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有四个特点:1.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2.其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作为启动民间投资活跃的手段;3.政府支出规模有限,不必超额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4.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补偿政策补偿政策是政府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即在经济繁荣时期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等政策以抑制和减少过剩需求;而在经济萧条时期,而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则通过增支减收等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谋求整个经济有效需求的增加。1.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2.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3.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4.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收入政策主要包括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政府的公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政策和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等。税收政策具有乘数效应税收政策具有乘数效应,主要有两种:一是税率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是税收总量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作用税收政策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筹集资金、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3.税收是实现监督功能的重要手段。 公债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杠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经济公债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杠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经济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上。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上。公债政策的流动性效应公债政策的流动性效应是指通过改变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性效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措施来实现:1.1.调整公债期限构成。调整公债期限构成。经济萧条时期增加短期公债的发行,繁荣时期则增加长期公债;2.2.改变公债资金来源。改变公债资金来源。 经济萧条时期增加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份额,经济繁荣时期则增加非银行系统只有公债的份额。 公债政策的利率效应公债政策的利率效应是指通过调整公债的利率水平和影响其供求状况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变化,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抑制性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确定公债利率水平和改变公债价格来实现的。1.1.确定公债发行利率。确定公债发行利率。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调低公债的发行利率,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调高公债的发行利率,以抑制总需求。2.2.改变公债的买卖价格。改变公债的买卖价格。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大量买进债券,以刺激公债价格上升,使利率水平降低,产生扩张性效应;经济繁荣时期抛售债券,以使公债价格下跌,利率水平上升,产生紧缩效应。 从最终用途来看,政府购买支出可以分为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政策政策和政府消费政策政府消费政策。政府投资政策政府投资政策:政府通过改变投资规模和方向,可以改变社会总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资源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国民经济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改善社会投资环境,刺激私人投资。政府消费政策政府消费政策:政府通过改变消费政策,可以直接改变社会总需求,从而引导私人生产的方向,可以调节经济周期的波动。 从最终用途来看,政府转移支付政策可以分为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保障支出政策保障支出政策和财政补贴费用支出政策财政补贴费用支出政策。社会福利保障支出政策社会福利保障支出政策是将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从而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财政补贴支出政策财政补贴支出政策包括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1.1.生产性补贴生产性补贴主要是对生产者的特定生产投资活动进行的补贴,如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利息补贴等,其作用相当于对生产者实施减税政策。2.2.消费性补贴消费性补贴主要是对人民日常生活用品进行价格补贴,其作用在于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 政策效应的时滞预期财政政策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水平进而影响总产出水平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效果涉及到货币工具、传导机制等的选择。存款创造存款创造是指存款可以创造出货币来。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对其所接受的存款按一定比例必须保有的准备额。各个国家一般对存款准备率都有法律上的规定。这种法律规定的银行对于它的分类存款必须持有的准备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超额储备金超额储备金是指商业银行自己控制和掌握的超过法定准备金以上的储备部分。 银行库存准备金与银行存款的比率,称为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准备率准备率。假定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银行A吸收新存款1000万元,则必须有200万元作为准备金,其余800万元可用于放款。得到这800万元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把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与自己有往来的银行B中,银行B得到800万元的新存款后,按照20%的存款准备率,又可以放款640万元。得到这640万元的企业或个人,又将它作为活期存款存入银行C,银行C再按同样的存款准备率,将其中的512万元用于放款。在这一创造存款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是: 1000+800+640+512=1000(1+0.8+0.8+0.8+) =100/1-0.8=5000万元 各个银行创造出的新贷款总额为: 800+640+512+=1000(0.8+0.8+0.8+) =4000万元 用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原始存款,rd表示法定准备率,则有: 存款创造乘数是指增加一元存款所创造出货币的倍数。用Km表示货币创造乘数,则:每一个银行吸收存款后立即而不是延期贷款出去;银行实际存款准备率等于而不是高于法定准备率;得到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把贷款全部而不是部分作为活期存款再次存入银行。 如果考虑现金漏损和超额储备的影响,则存款创造如果考虑现金漏损和超额储备的影响,则存款创造乘数为:乘数为: 式中,式中,r rC C为现金漏损率,为现金漏损率,r rd d为超额储备金率为超额储备金率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从而创造存款货币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央银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如果中央银行不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就不能创造存款。 中央银行的信用规模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 同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硬币和纸币来增加货币供给。中央银行提供的货币供给来源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这种货币是指能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的总和。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银行准备金率。(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进口保证金制度。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起经济活动的变化,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渠道和机理。(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存款准备金货币供给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供给量总支出总收入从反衰退的作用看从反衰退的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一、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一、两种政策组合的方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大致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大致有: 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 二、两种政策组合的影响二、两种政策组合的影响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影响货币政策组合的影响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表示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表示为: G IS曲线右移, M LM曲线右移 G r和 Y , M r 和 Y (二)紧缩性财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二)紧缩性财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G IS曲线左移, M LM曲线左移 G r 和 Y ,M r 和 Y (三)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三)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G IS曲线右移, M LM曲线左移 G r和 Y , M r 和 Y (四)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四)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G IS曲线左移, M LM曲线右移 G r 和 Y , M r 和 Y 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三、两种政策的效果三、两种政策的效果 (一)财政政策的效果 (1)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因财政政策效果因ISIS曲线斜率而异曲线斜率而异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2)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因财政政策效果因LMLM曲线斜率而异曲线斜率而异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两种政策的组合与效果(二)货币政策的效果 (1)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ISIS曲线斜率而异曲线斜率而异(2)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因货币政策效果因LMLM曲线斜率而异曲线斜率而异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1.二者的调节目标有所不同:财政政策往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则往往以货币稳定为第一目标。 2.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政策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总需求。3.二者的功能不同:财政政策对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均有较强的作用,尤其对供求结构的调节较灵活;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侧重于供求总量的调节。4.二者均具有局限性。( (一一) )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目标的重点是通过税收、政府预算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结构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是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二)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二)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方向搭配,主要有双紧政策、双松政策和双中性政策。(三)政策力度的协调配合。(三)政策力度的协调配合。一、供给管理政策与经济政策目标一、供给管理政策与经济政策目标1供给政策与失业;2供给政策与通货膨胀;3供给政策与经济增长。 二、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管理政策二、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管理政策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是指通过增加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而增加总供给的政策。 1.减少政府支出;2.减税;3.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力;4.鼓励市场竞争。国家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国家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矫正市场的低效率而采取的增加总供给的干预政策。 1.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2.提供基础设施;3.为研究与开发的新技术提供资助或进行直接投资;4.规范行业行为,进行行业重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