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9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3页 / 共99页
第4页 / 共99页
第5页 / 共99页
第6页 / 共99页
第7页 / 共99页
第8页 / 共99页
第9页 / 共99页
第1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要概念: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伤寒小结、重要概念: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伤寒小结、树胶肿等。树胶肿等。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3.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流行性乙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4.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5.性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性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床病理联系。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二.分类1.甲类:2种.鼠疫、霍乱、2.乙类:21种.V性肝炎、菌痢、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麻疹、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炭疽等21种。3.丙类:肺TB、血吸虫病、丝虫病、麻风病。流感、流腮、风疹、新生儿破伤风等11种。三.传染病的发病原理1.病原体侵入人体的途径;绝大多数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少部分直接经血液、淋巴、胎盘输入人体。2.病原体在人体内蔓延扩散;直接在组织内蔓延扩散(与病原体产生的酶有关),经淋巴道,经血道.四.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三大基本病变变质性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乙型脑炎渗出性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菌痢、增生性炎-结核病、伤寒病。血吸虫病。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结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式。决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时,应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三项措施.。传染源是指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消化道传播,经水源及食物传播;呼吸道传播,经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虫媒传播,经昆虫携带或叮咬传播;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通过皮肤或粘膜传播,尤其是破损的皮肤粘膜,包括性接触、输注带病原体的血液、血制品及药物,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官移植,日常生活接触等;母婴传播,如HIV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播给婴儿。易感人群是指群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下而易发生流行;新生人口增加、易感人口大量流入、或计划免疫实施情况不佳均可使人群易感性增加。传染病的结局一般来说早期隔离治疗,加强护理,采取心理治疗、病原治疗及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完全康复或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也有部份病人可发生某些并发症而致死亡。结结核核病病伤伤寒寒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血血吸吸虫虫病病阿阿米米巴巴病病性传播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结核病tuberculosis一.概念: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织均可累及,但以肺结核最多见.解放前,占死亡率的第一位,达200700/10万人,建国后明显减少,但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势.WHO通过世界银行提款治疗此病.病变特征: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第一节第一节结核病结核病一、概述一、概述结核病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结核病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染病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一、一、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 全球结核病流行加剧!全球结核病流行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 l993年年“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1. 全球全球1/3人口(约人口(约20亿)已感染了结核菌,如不采取措施;亿)已感染了结核菌,如不采取措施;近近 10 年内还将有年内还将有3亿人受结核菌感染。亿人受结核菌感染。2. 结核病人不断增加:全球现有结核病人结核病人不断增加: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其中万,其中95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还会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还会新发生800-1000万肺结核病,其万肺结核病,其中中75的病人的病人 年龄在年龄在1550岁。如不控制,今后岁。如不控制,今后10年还年还将有将有9000万人发病。万人发病。3. 结核病死亡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每天有结核病死亡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每天有8000人死于结核人死于结核病。每年的病。每年的 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 98的结核病死亡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头号传染性杀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头号传染性杀手。4. 贫穷、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多耐药结核病增多以及贫穷、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多耐药结核病增多以及艾滋病流行使结核病问题雪上加霜。艾滋病流行使结核病问题雪上加霜。5.中国是全球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世界 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二)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二)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1. 结核菌感染情况据调查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结核菌感染情况据调查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据研究,其中亿。据研究,其中10的人发生的人发生了结核病。了结核病。 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 3000万人发生结核病。万人发生结核病。2. 肺结核病的患病情况肺结核病的患病情况目前我国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目前我国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万, 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157.810万,估算全国现有传万,估算全国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染性肺结核病人 200万。万。3. 西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疫情十分严重个省、市、自治区的疫情十分严重: 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呈蔓延趋势;万,呈蔓延趋势; 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西部地区人口数占全国的万。西部地区人口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菌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与菌体所含的成分有关:与菌体所含的成分有关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为主呼吸道传播为主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经皮肤、粘膜伤口感染经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者极少者极少脂质糖质磷脂索状因子蜡质D在物体内有亲和力破坏线粒体膜,影响细胞R;.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宿主对结核杆菌剧变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剌激T淋巴细胞和巨噬C增殖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变及迟发型变态反应.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TB结节.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感染的细菌数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机感染的细菌数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机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型变态反型变态反应)应)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常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常同时发生并相伴出现,贯穿在结核病同时发生并相伴出现,贯穿在结核病的过程中的过程中。见见图图11-1A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结核病的基本病变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免疫力低、菌量多,机体严重过早期免疫力低、菌量多,机体严重过状态多发生在肺、浆膜、滑膜等状态多发生在肺、浆膜、滑膜等增生:结核结节增生:结核结节(图(图11-1B)变质:干酪样坏死变质:干酪样坏死三种病变常同时并存,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三种病变常同时并存,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病变新旧共存,是病变新旧共存,是TB的病变特征。的病变特征。3、结核病的转归结核病的转归转向愈合转向愈合吸收消散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转向恶化转向恶化浸润进展浸润进展液化播散液化播散二、肺结核病二、肺结核病1.原发性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初染初染,儿童多见儿童多见,儿童型。儿童型。机体缺乏足够免力,病变不易局限机体缺乏足够免力,病变不易局限常经淋巴道、血道、支气管播散常经淋巴道、血道、支气管播散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图(图11-2)2)临床表现:不明显临床表现:不明显OT(+)(见图(见图11-1)少数病重者:少数病重者:中毒症状明显、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咯血、咳嗽、咯血、哮喘、窒息哮喘、窒息3)发展与结局:)发展与结局:(图(图11-3)98%可自然痊愈可自然痊愈极少数人恶化进展:极少数人恶化进展:a.血道播散血道播散急性粟粒型结核病急性粟粒型结核病亚急性粟型结核病亚急性粟型结核病慢性粟粒型结核病慢性粟粒型结核病肺外结核病肺外结核病b.淋巴道播散淋巴道播散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结结核病c.支气管播散支气管播散原发空洞、干酪性肺炎原发空洞、干酪性肺炎2.2.继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再染,成人型。再染,成人型。1)继发病灶形成的机理继发病灶形成的机理A.内源性再染学说:内源性再染学说: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肺尖肺尖TB原发病灶原发病灶支气管支气管肺尖肺尖肺外肺外TB再染再染/血血肺尖肺尖根据:再染灶根据:再染灶90%在肺尖在肺尖80%与原发灶同侧与原发灶同侧20%钙化原发灶内有活菌钙化原发灶内有活菌B.外源性学说:重染外源性学说:重染,与原发无关,与原发无关2)病变主要类型及发展变化病变主要类型及发展变化硬结钙化硬结钙化局灶型局灶型(图(图11-4)病变增生为主病变增生为主0.51cm非活动性,临床无症状非活动性,临床无症状浸润型浸润型(图(图11-5A)锁骨下浸润锁骨下浸润病变渗出为主,病变渗出为主,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不稳定、活动性、开放性不稳定、活动性、开放性(图图11-5B)临床症明显临床症明显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干酪性坏死干酪性坏死,质渗出为主,质渗出为主,开放性,开放性(图(图11-6)奔马痨奔马痨/百日痨百日痨高烧、气紧、咯血高烧、气紧、咯血急性空洞急性空洞薄壁空洞薄壁空洞开放、自发性气胸开放、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血气胸结核性脓气胸、血气胸慢纤空慢纤空(图(图11-7A)、(、(图图11-7B)病变多样性、厚壁病变多样性、厚壁/薄壁空洞薄壁空洞干酪坏死灶、纤维化、钙化灶、干酪坏死灶、纤维化、钙化灶、渗出灶、新老病灶错杂,上旧重渗出灶、新老病灶错杂,上旧重下新轻。开放性下新轻。开放性重要传染源。重要传染源。硬化型肺结核硬化型肺结核肺广泛损毁、纤维化、气肿、肺广泛损毁、纤维化、气肿、肺大泡伴肺心病肺大泡伴肺心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湿性湿性/干性干性结核球结核球(图(图11-8)三、血源性结核病三、血源性结核病1、急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急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2、慢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慢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3、急性肺粟粒型结核病、急性肺粟粒型结核病(图(图11-9)4、慢性肺粟粒型结核病、慢性肺粟粒型结核病5、肺外结核病、肺外结核病四、肺外结核病:四、肺外结核病:1、肠结核病、肠结核病(图(图11-10)2、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症、结核性脑膜炎症4、肾结核病、肾结核病(图(图11-11)5、生殖系统结核病、生殖系统结核病6、骨关节结核、骨关节结核(图(图11-1211-13)7、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结结核病第二节第二节 伤伤 寒寒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持续高烧、相对缓脉、脾肿临床表现:持续高烧、相对缓脉、脾肿大、大、 皮肤玖瑰疹皮肤玖瑰疹 白细胞减少,夏秋流行,青壮年多发白细胞减少,夏秋流行,青壮年多发病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尤以回肠病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尤以回肠 末段淋巴结最为明显末段淋巴结最为明显 见图见图11-1511-15 一、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伤寒杆菌 G G- - , 内毒素内毒素伤寒杆菌污染食品伤寒杆菌污染食品/水源水源经口感染。经口感染。蝇蝇消化道消化道回肠末段淋巴组织回肠末段淋巴组织G-痊痊带带肠肠淋淋脾脾肝肝胆胆心心肌肌皮皮愈愈菌菌道道巴巴肌肌肉肉肤肤者者结结典型败血症过程典型败血症过程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1.1.病变部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变部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回肠末段淋巴组织回肠末段淋巴组织2.2.病变特征:伤寒肉芽肿病变特征:伤寒肉芽肿(图(图11-14) , 急性增生性炎症急性增生性炎症3.3.肠道病变及发展与分期:肠道病变及发展与分期: 髓样肿胀期髓样肿胀期 第一周第一周(图(图11-16A) 坏死期坏死期 第二周第二周 溃疡期溃疡期 第三周第三周 (图(图11-16B) 愈合期愈合期 第四周第四周4 4其它组织器官病变:其它组织器官病变:淋巴结、肝、脾、骨髓:伤寒肉芽肿淋巴结、肝、脾、骨髓:伤寒肉芽肿 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胆囊炎并成为重要带菌者胆囊炎并成为重要带菌者皮肤细菌性栓塞皮肤细菌性栓塞 肌肉凝固性坏死肌肉凝固性坏死三、结局和并发症三、结局和并发症1、肠穿孔:、肠穿孔: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2、肠出血、肠出血是伤寒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寒常见的并发症3、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以小儿患者为多。以小儿患者为多。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一、临床特点: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一、临床特点: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脓血便、毒血症、夏秋、儿童及青少毒血症、夏秋、儿童及青少年多发年多发二、二、病因:痢疾杆菌病因:痢疾杆菌三、三、病理特点:纤维素性及脓性炎症病理特点:纤维素性及脓性炎症四、四、类型:急性、慢性、中毒性类型:急性、慢性、中毒性见图见图11-17类型:类型:1.急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肠肠粘粘膜膜急急性性卡卡他他性性炎炎-纤纤维维蛋蛋白白渗渗出出性性炎炎-假假膜形成膜形成;假膜溶解脱落假膜溶解脱落-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溃疡大形成瘢痕,但很少引起肠腔狭窄溃疡大形成瘢痕,但很少引起肠腔狭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型,型,2大症状(全身毒血症,肠道症状)大症状(全身毒血症,肠道症状)(1)普通型(典型)急、寒、热、痛、泻)普通型(典型)急、寒、热、痛、泻大便:糊状或稀小便,粘液脓血便量大便:糊状或稀小便,粘液脓血便量少,里急后重。少,里急后重。体检: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体检: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注意:年老体弱者的腹泻情况及全身注意:年老体弱者的腹泻情况及全身情况。情况。(2)轻型(非典型)轻型(非典型)多无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轻,里多无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轻,里急后重轻,大便急后重轻,大便35次次/日,水样或糊日,水样或糊状,脓血便少。状,脓血便少。(3)中毒型:多见)中毒型:多见27岁儿童,起病急,岁儿童,起病急,病热险,病热险,T40以上。以上。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感染性休克。脑型:(脑型:(R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脑水肿、脑疝、昏迷、脑水肿、脑疝、昏迷、R衰。衰。混合型:兼有以上两型表现,最凶险病混合型:兼有以上两型表现,最凶险病死率高。死率高。2慢性菌痢:慢性菌痢: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肠肠粘粘膜膜水水肿肿,增增厚厚,溃溃疡疡形形成成,修修复复交交替替,可可形形成成囊囊肿肿,息息肉肉,疤疤痕痕易易引引起肠腔狭窄。起肠腔狭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腹腹痛痛腹腹胀胀腹腹泻泻或或便便泌泌与与腹腹泻泻交交替替出出现现,常粘液或少量脓血。常粘液或少量脓血。3.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最严重最严重多见儿童多见儿童特点:特点:局局部部病病变变轻轻、全全身身病病变变重重,多多数数脏脏器器的的MC痉痉挛挛及及通通透透性性增增加加,大大脑脑及及脑脑干干水水肿肿,神神经经细胞变性及点状出血。细胞变性及点状出血。注意:注意:中中毒毒性性痢痢疾疾,多多发发于于儿儿童童,其其全全身身症症状状重重,肠肠道道炎炎症症变变化化则则很很轻轻,表表现现充充血血与与水水肿肿,很很少少有有溃疡形成。溃疡形成。四四.临床治疗临床治疗原则原则: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对症治疗:3.病原治疗:病原治疗:原原则则:合合理理选选用用抗抗菌菌药药,剂剂量量要要 足足 。 选选 用用 强强 有有 力力 的的 杀杀 菌菌 药药 物物 静静 滴滴 , 如环丙沙星:如环丙沙星:0.20.4,氧氟沙星。,氧氟沙星。4.加加强强锻锻炼炼及及时时治治疗疗,增增强强机机体体抵抗力,注意生活、饮食等。抵抗力,注意生活、饮食等。第四节第四节 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分为流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脑膜炎分为流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脑膜炎一、病因及传染途径一、病因及传染途径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镜下见蛛网膜下腔下腔有脓性渗出物,镜下见蛛网膜下腔增宽,其内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增宽,其内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见见图图11-18、图图11-19、图图11-20三、临床病理联系三、临床病理联系1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2脑膜刺激症状脑膜刺激症状3脑脊液的变化脑脊液的变化4败血症败血症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病因:乙型脑炎病毒一、病因:乙型脑炎病毒,库蚊重要传媒,库蚊重要传媒二、流行:二、流行:7上上8下(下(7、8、9)儿童多发儿童多发三、临床特点:三、临床特点:高烧、头痛、嗜睡、抽搐、高烧、头痛、嗜睡、抽搐、昏迷昏迷四、病理特点:四、病理特点:脑实质变质性炎,大脑皮脑实质变质性炎,大脑皮质、间脑、质、间脑、中脑损害最明显中脑损害最明显肉眼:脑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筛状软肉眼:脑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筛状软化灶、可伴脑疝形成化灶、可伴脑疝形成镜检: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镜检: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见图见图11-21卫星现象卫星现象见图见图11-22嗜神经现象嗜神经现象筛状软化灶筛状软化灶血管淋巴袖套现象血管淋巴袖套现象胶质细胞增生伴质小结形成胶质细胞增生伴质小结形成见图见图11-23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见图见图11-24、图图11-25第六节第六节 阿米巴病阿米巴病病因病因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滋养体)一、一、肠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1.急性急性病变:粘膜溶解坏死病变:粘膜溶解坏死特殊溃疡形成特殊溃疡形成出血出血穿孔穿孔(图图11-26、图图11-27)临床:临床:腹痛、腹泻、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粘液血便(腥臭(腥臭味)味)2.慢性慢性病变: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粘膜坏死、溃疡形成与增生修复相交错与增生修复相交错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壁增厚肠腔狭窄阿米巴肿阿米巴肿炎性息肉炎性息肉临床特点:轻度腹泻临床特点:轻度腹泻、腹痛、腹痛/不适不适、肠、肠梗阻梗阻见见图图11-28二、肠外阿米巴病二、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阿米巴脓肿肝、肺、脑:阿米巴脓肿见见图图11-29第七节第七节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一、概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严重)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见图见图11-30)病变部位:肝脏、结肠最为显著。病变部位:肝脏、结肠最为显著。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急性性:发发热热、肝肝脏脏肿肿块块,腹腹泻泻或或痢痢疾疾样样大大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腹泻或痢疾样大便,肝脾肿大。慢性期:腹泻或痢疾样大便,肝脾肿大。晚期:肝硬化,巨脾,腹水。晚期:肝硬化,巨脾,腹水。二、二、病变:病变:尾蚴性皮炎尾蚴性皮炎急性过敏性炎症急性过敏性炎症急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嗜酸性脓肿慢性虫卵结节慢性虫卵结节见图见图11-32虫卵肉芽肿虫卵肉芽肿结肠血吸虫病与肠癌结肠血吸虫病与肠癌见图见图11-31血吸虫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见图见图11-33第八节第八节 性传播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一、淋病一、淋病1.病因病因淋病球菌淋病球菌化脓菌化脓菌人人2.临床特点:潜伏期临床特点:潜伏期35天天脓尿及排尿困难脓尿及排尿困难3.病理变化:泌尿生殖道化脓性炎症病理变化:泌尿生殖道化脓性炎症尿道狭窄尿道狭窄同性恋化脓性咽炎及直肠炎同性恋化脓性咽炎及直肠炎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二、尖锐湿疣二、尖锐湿疣1、病因:、病因:HPV2、部位: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部位: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界的部位界的部位3、临床特点:淡红或暗红,质软,、临床特点:淡红或暗红,质软,表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呈疣状颗粒。4、病理变化:表皮浅层凹空细胞出、病理变化:表皮浅层凹空细胞出现现 三、梅毒三、梅毒(一)病因及传染途径(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病原体:梅毒螺旋体病原体:梅毒螺旋体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传染方式传染方式: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二)基本病变(二)基本病变 灶性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灶性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 树胶样肿树胶样肿(三)后天性梅毒(三)后天性梅毒期期:下疳(外生器)下疳(外生器)感染后感染后3周左右出现(下疳),单个直径周左右出现(下疳),单个直径1cm。皮肤皮肤/粘膜无痛性丘疹粘膜无痛性丘疹/结节;结节;7-8周周圆圆/卵圆形洁净溃疡,质地坚韧;卵圆形洁净溃疡,质地坚韧;螺旋体多;螺旋体多;1月左右病损自愈。月左右病损自愈。期期:全身皮肤、粘膜梅毒疹全身皮肤、粘膜梅毒疹(图(图11-34)无痛痒斑丘疹,手足、阴部扁平湿疣无痛痒斑丘疹,手足、阴部扁平湿疣4-5年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3周周3月自愈月自愈潜伏潜伏312月后复发月后复发期期:晚期梅毒晚期梅毒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慢性溃疡慢性溃疡10-15年年内脏器官内脏器官肉芽肿(肉芽肿(树胶样肿树胶样肿/梅毒瘤梅毒瘤)梅毒性动脉瘤梅毒性动脉瘤:神经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神经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四)先天性梅毒(四)先天性梅毒1、早发性先天性梅毒、早发性先天性梅毒2、晚发性先天性梅毒、晚发性先天性梅毒四、艾滋病四、艾滋病一种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一种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侵入人体,破坏人体)侵入人体,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一种严重传染病。(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HIV杀伤杀伤T细胞细胞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免疫缺陷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传染源:传染源:病人病人感染者感染者体液及分泌排泄物体液及分泌排泄物传染途径:传染途径:性接触、血液、胎盘性接触、血液、胎盘(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 免疫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 细胞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 血清抗血清抗HIVHIV抗体抗体+ + 淋巴器官萎缩淋巴器官萎缩 伴机会性感染伴机会性感染 易并发恶性肿瘤易并发恶性肿瘤(四)临床病理联系(四)临床病理联系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 脑膜炎症状脑膜炎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 其他症状其他症状习习 题题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伤寒细胞伤寒细胞2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3梅毒疹梅毒疹4冷冷“脓肿脓肿”5结核结节结核结节6结核球结核球(结核瘤结核瘤)(tuberculoma)7结核性肉芽组织结核性肉芽组织8硬下疳硬下疳9树胶肿树胶肿10干线性肝硬变干线性肝硬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l我国目前所见的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致病菌我国目前所见的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是A宋内氏菌宋内氏菌B鲍氏菌鲍氏菌C福氏菌福氏菌D志贺氏菌志贺氏菌E舒密次氏菌舒密次氏菌2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A小肠小肠B胆囊胆囊C大肠大肠D胆小管胆小管E肝脏肝脏3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A肠道溃疡肠道溃疡B脾肿大脾肿大C肝肿大肝肿大D腹直肌变性腹直肌变性E伤寒肉芽肿伤寒肉芽肿4下列哪一项不是肠伤寒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不是肠伤寒的临床表现A相对缓脉相对缓脉B皮肤玫瑰疹皮肤玫瑰疹C脾肿大脾肿大D白细胞计数增多白细胞计数增多E高热高热5溃疡性肠结核病变特点是溃疡性肠结核病变特点是A溃疡呈带状与肠轴平行溃疡呈带状与肠轴平行B溃疡边缘整齐底部溃疡边缘整齐底部有坏死有坏死C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D常引起出血穿孔常引起出血穿孔E常引起肠腔狭窄常引起肠腔狭窄6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A浆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D巨噬细胞巨噬细胞E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7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A类上皮细胞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淋巴细胞D浆细胞浆细胞E巨噬细胞巨噬细胞8结核结节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哪种结核结节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哪种?A类上皮细胞及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及干酪样坏死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郎罕氏巨细胞郎罕氏巨细胞D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E浆细胞浆细胞9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A上皮样细胞上皮样细胞B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C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E以上均不是以上均不是10哪一项不符合结核病治愈转归哪一项不符合结核病治愈转归A吸收消散吸收消散B纤维化纤维化C纤维包裹纤维包裹D钙化钙化E病灶周围炎病灶周围炎11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A上皮样细胞上皮样细胞B郎罕氏细胞郎罕氏细胞C异物巨细胞异物巨细胞D淋巴细胞淋巴细胞E浆细胞浆细胞12伤寒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伤寒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肠道发生溃疡肠道发生溃疡B脾肿大脾肿大C胆囊炎胆囊炎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13树胶肿与结核结节的区别哪项是错的树胶肿与结核结节的区别哪项是错的?A干酪样坏死不彻底,可有血管壁轮廓干酪样坏死不彻底,可有血管壁轮廓B可发生于任何器官可发生于任何器官C多见于第三期梅毒多见于第三期梅毒D可吸收、纤维化但很少钙化可吸收、纤维化但很少钙化E较多类上皮细胞但淋巴细胞浆细胞很少较多类上皮细胞但淋巴细胞浆细胞很少14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大多发生在儿童大多发生在儿童B原发灶多在肺尖部原发灶多在肺尖部C肺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肺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D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E可发展成为粟粒性结核可发展成为粟粒性结核五、问答题五、问答题1试述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发展及结局试述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发展及结局2那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导致肠壁溃疡?各那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导致肠壁溃疡?各有何特点?有何特点?3什么叫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试从我们本章已什么叫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试从我们本章已学过的疾病中举三例说明。学过的疾病中举三例说明。图片资料图图11-1图图11-1A结核杆菌引起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和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变态反应结核结节(图(图11-1B)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图图11-2(图(图11-3)局灶型肺结核(图(图11-4)浸润型肺结核(图(图11-5A)正常胸片后前位(图(图11-5B)干酪样肺炎(图(图11-6)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图(图11-7A)正常胸片后前位(图(图11-7B)图11-8急性肺粟粒型结核病(图急性肺粟粒型结核病(图11-9)结核性肠溃疡肠增生型结核(图(图11-10)肾结核病(图肾结核病(图11-11)骨关节结核(图骨关节结核(图11-12)骨关节结核(图骨关节结核(图11-13)(图(图11-14)(图(图11-15)肠伤寒肠伤寒(图(图11-16B)伤寒溃疡期图11-16A伤寒髓样肿胀期图图11-17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图图11-18 化脓脑膜炎化脓脑膜炎图11-19化脓脑膜炎镜下观化脓脑膜炎镜下观图图11-20 化脓脑膜炎化脓脑膜炎神经元胞体及神经原纤维(正常)图11-21图11-22乙脑1神经细胞卫星现象2噬神经现象乙脑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图11-23乙脑血管周围形成袖状浸润图11-24乙脑镜下改变图11-25肠阿米巴病(图(图11-26) 肠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图(图11-27)阿米巴病的并发症(图(图11-28)阿米巴肝脓肿(图(图11-29)血吸虫的生活史及病理变化(图(图11-30)慢性血吸虫病的结肠(图(图11-31)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图(图11-32)血吸虫病肝硬化(图(图11-33)皮肤梅毒疹(图(图11-3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