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6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5页 / 共86页
第6页 / 共86页
第7页 / 共86页
第8页 / 共86页
第9页 / 共86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汇报稿规划主要目的及内容分析天河潭新城规划背景,解读天河潭新城发展条件;明确天河潭新城发展定位,制定发展目标,提出发展策略;提出天河潭新城空间发展布局结构,确定新城发展规模;明确功能划分,确定各功能区发展定位,进行用地规划布局;落实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景观规划、分期规划等专项规划内容。一、认识篇背景认识项目认识现状认识经验认识11、背景认识国家层面: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该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贵州省层面:201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加一推”战略指导下,经过全省上下一致努力,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多项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指标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前列。在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之际,省委书记栗战书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知吃透精神,主动作为,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把中央的亲切关怀、巨大支持变成奋发图强、赶超跨越的强大动力。当前,省委省政府把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组织编制并启动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黔中经济区将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机遇。1、背景认识贵阳市层面:2011年12月27日,李军书记在中国贵阳市九代会上提出“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一超二先一提升”的发展目标,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宜居的城镇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自强的文化生态、友好的自然生态,以及协调的政治生态。2011年12月12日,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再勇主持召开城市建设工作专题会,超前谋划“三个新区、五座新城、五条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及明年拟实施重大项目工作。会上强调,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加速推进“三区五城五带”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迅速掀起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新高潮。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黔中经济区建设,促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天河潭新城是黔中经济区先发区、贵安新区核心区,为明确其发展定位、用地布局、基础支撑等方面战略部署,建设人与城镇、人与自然、城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态家园,特编制天河潭新城概念规划。2、项目认识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认识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规划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范围:包括贵阳、安顺、织金、黔西、贵定、龙里、惠水、长顺所辖区域,共20个区县市,总用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黔中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和地缘优势,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点培育的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也是贵州实现“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点地区和“工业强省”的先发地区。黔中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经济区将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开发模式,推进形成以贵阳-安顺为核心,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中心城市为支撑,快速交通通道为主轴的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城市空间拓展上,未来核心区空间将呈现出“一主一副四组团”的空间结构特征。其中贵安新区作为联系贵阳、安顺两大都市区的纽带,战略位置特别重要。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由安东新城、天河潭新城组成。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河潭新城位于贵安新区东部,处于“一主”(贵阳都市区)连接“一副”(安顺都市区)城镇空间轴的重要节点位置,是贵安新区核心区,是促进贵安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2、项目认识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认识贵阳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结合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及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相关决定,贵阳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市,大力实施“35521”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即“三个新区、五座新城、五条城市发展带、两个特色功能区和一个主城区”建设。天河潭新城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西部,处于贵阳-安顺城市发展带上,既是贵安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阳市重点推动建设的五座新城之一。大力实施天河潭新城开发建设,促进其与北部的百花生态新城、南部的花溪生态新城形成联动发展态势,是实现贵阳城市空间拓展战略、推进贵安新区建设、实现贵安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点。2、项目认识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认识国家层面产业发展布局“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将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经济增长极。就西南地区来看,贵州北部的成渝经济区发展逐渐加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其将成为西南地区及至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国家经济增长极。贵州省空间发展布局: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产业发展的高地和主导力量,应与黔北经济协作区一起融入成渝经济区携手共同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区域产业分工,形成优势明显、高效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形成区域更广阔、辐射能力更强的成渝黔经济增长极。2、项目认识产业发展规划认识黔中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贵州主要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黔中经济区产业发展将体现“三中心、三基地、三示范”功能。三中心:贵州省高端服务中心、创新中心、交通物流中心;三基地:西南地区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文化旅游基地;三示范: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产业转型示范区。2、项目认识产业发展规划认识黔中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黔中经济区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三带”的结构特征,即北部的煤化工、磷化工、铝加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带,中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南部的特色食品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加工工业发展带。天河潭新城处于黔中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中的“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和“南部加工工业发展带”节点上,其产业发展应符合该规划布局,围绕城市功能提升与拓展,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2、项目认识产业发展规划认识区域交通发展条件作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交汇地带,随着沪昆、贵广、成贵、渝黔等高速铁路,机场、多条高速公路以及航道的的规划和建设,未来整个区域将逐步形成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贵阳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将依托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轨道交通,打造以贵阳都市区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加强黔中经济区城际之间的快速联系,强化贵阳对黔中经济区各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2、项目认识交通发展条件认识区域交通发展条件在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骨干道路网规划中,贵阳与安顺对接的贵安大道、松柏山路等重要道路基础设施的实施,为天河潭新城与贵阳市中心城区及贵安新区各功能组团提供了重要联系通道,强化了天河潭新城在贵安一体化进程中交通枢纽地位。2、项目认识交通发展条件认识天河潭新城内部交通发展条件随着贵阳市中心城区“一横、一纵、一环”的路网主骨架和“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骨干路网系统的建成,并与贵安新区连接的主干道开始实施,未来新城内的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改变,同时也将强化新城作为贵安新区发展的交通枢纽地位。天河潭新城内部规划有环城快铁(环城快铁火车站)、轨道交通、环城高速公路及磊庄机场,并通过规划城市快速道路网络与周边区域交通枢纽联系,形成集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新城发展提供一个快速、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系统支撑。2、项目认识交通发展条件认识2、项目认识项目认识总结天河潭新城定位:规划范围确定天河潭新城范围包括花溪区域、清镇红枫湖镇区域、小河区金竹区域及平坝县马场镇区域,规划总占地面积为444.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以花溪范围内为分析研究重点区域。具体包括:花溪区域规划范围包括湖潮、麦坪、久安、党武、石板等区域,规划范围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清镇区域范围:北至百花新城界限、西抵红枫湖二级水源保护线,东至花溪区行政界限,规划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小河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金竹,规划占地面积25.7平方公里。平坝区域范围包括马场,规划占地面积106.8平方公里。2、项目认识规划范围确定行政区划天河潭新城位于花溪区行政区划范围内西北部,规划总用地面积258.2平方公里,含2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共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是贵筑街道办事处、溪北街道办事处、石板镇、久安乡、麦坪乡、党武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现状人口2010年末规划区总人口约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6.3万人,占规划区总人口75%,主要分布在石板镇、久安乡、麦坪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四个乡镇。3、现状认识现状土地使用情况现状土地由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耕地、牧草地以及道路用地构成。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金石产业园、磊庄机场、羊艾农场等区域。3、现状认识道路交通现状公路:公路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省道、县道及其他公路:高速公路为环城高速公路及南环线,省道为106省道,县道为连接各个乡镇的道路。铁路:在规划区内部铁路主要分布在中部区域的贵昆铁路;沿线分别设置石板哨、湖潮站场。航空:现状花溪湖潮设置磊庄机场,现作为军用机场。3、现状认识磊庄机场市政基础设施现状给排水:花溪现状有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两处饮用水源,集镇供水由集镇水厂统一供给,农村饮水采用井水供给,排水主要为自然散排。电力:区域内分布连接各变电站的电力线路(包括500KV、220KV、110KV电力线路)数回。燃气:现状在花溪区北部敷设有连接清镇-小河的贵阳燃气南主干线。3、现状认识生态资源分布现状规划范围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山规划范围内分布两大山脉,分别为西面百花山脉以及中部黔灵山脉。水规划范围内水系众多,包括西侧汪官水库、豺狗洞水库、四寨河水库;东侧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河流包括冷饭河、车田河、长蚱河等。林规划范围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植被葱郁,环境良好。景区-天河潭风景名胜区3、现状认识现状认识总结1、规划区现状为农业区,社会经济不发达。2、规划区土地使用现状以农业用地为主,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集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分散,规模较小。3、规划区内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其中,北部、南部为山地,西部地形较为平坦。4、规划区内现状道路交通有待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缺乏。5、规划区内有天河潭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河流众多,植被较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3、现状认识4、经验认识新城起源。新城定义。新城成功的必要条件: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应提供满足于社区日常的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并尽可能减少与外界的交换行为,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新城主要特点提供就业机会宜居生态与景观办公商贸功能与都市娱乐行政功能与文化休闲4、经验认识生态城联合国有关生态城市的6项评价标准:A.有战略规划和生态学理论作指导;B.工业产品是绿色产品,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封闭式循环工艺系统;C.走有机农业的道路;D.居住区标准以提高人的寿命为原则;E.历史文化古迹有较好保护;F.自然资源不能破坏,把自然引入城市等标准。国际生态城建设经验:A.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制定明确的生态目标和发展措施;C.重视与区域协调;D.强大的科技手段;E.以政策和资金为支撑;F.全面实行公众参与政策。低碳生态城建设经验低碳生态新城是近年来在全球性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兴起,主要是为了协调城市化与低碳化及生态化的关系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包括低碳生态发展模式、低碳生态经济、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城市空间结构、低碳社区与低碳社会等。目前,国内外城市在各自新城的开发建设时纷纷采用这一城市发展模式,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国内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以成为其中的典型示范、西部地区的重庆两江新区、成都的天府新城也采用这一发展模式。4、经验认识天津生态新城1.体制创新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建设项目,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将为生态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生态城提出建立“统一规划、合作开发、政府服务、公司建设”的合作机制,全方位推进生态城建设,包括制定有力的经济和环境政策,从制度设立和运行机制上对生态城的建设管理活动给予保障。2.规划特色以生态谷(生态廊道)、生态细胞(生态社区)构成城市基本构架。以绿色低碳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目标,建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融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指标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和建设。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标志,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大的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的支撑手段。低碳技术包括:1)核心技术-可再生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恢复技术、低碳社区建设、城市碳汇能力和生物因碳等;2)适宜技术-低成本、高回报的低碳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态的理念除贯彻于城市各项建设中,还将其逐步引导至居民日常生活方式中,以此来逐步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原有的粗放结构。4、经验认识重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总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1.功能定位: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2.产业布局:新区的产业布局为“53”战略性布局,将依托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力量、产业工人条件,壮大既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实施“53”战略性布局。3.规划特色:在两江新区的规划理念上,坚持以低碳经济、产业自主创新为方向,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新区。4、经验认识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是规划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远期新区城镇人口计划控制为580万-630万人。1.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国际现代新城区。2.空间结构:未来新区将形成“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空间结构。3.规划理念:引入低碳生态的先进理念,将新区规划建设为“产城一体、科文并重;业态高端、设施高效;生态优良、形态优美;将新区建成为集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于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4、经验认识经验认识总结二、战略篇规划理念发展目标发展策略11、规划理念全局规划理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必须将天河潭新城放在贵阳都市区、贵安新区、黔中经济区等不同区域层面上去分析与界定。深刻认识到贵安新区作为黔中经济区先发区,是连接贵阳都市圈与安顺都市区、实现贵安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天河潭新城作为贵安新区的核心区,是实现贵安新区战略定位的关键节点。因此,天河潭新城发展必须立足大局,以整合统一的全局规划理念制定发展战略。1、规划理念前瞻规划理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深刻把握国际新城未来发展方向、战略及目标;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要求打造天河潭新城。将生态、低碳、节能、环境友好、宜居等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天河潭新城的功能定位、用地布局、产业发展、支撑保障等方面上,引领新城发展之新方向、开创新城发展之新道路。1、规划理念生态规划理念: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将天河潭新城建设成为大贵阳、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其立足点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抓住了生态,就找准了天河潭新城发展的方向和特色。以生态规划先进理念指导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规划、自然环境保护、支撑体系建立、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是将天河潭新城建设成为具有贵阳特色的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城的根本途径。2、规划目标根据天河潭新城战略定位,按照全局、前瞻以及生态规划理念,新城规划建设目标为:构建最生态的山水园林城;打造最绿色的新兴产业区;培育最高端的商旅文化地。2、规划目标构建最生态的山水园林城构建最生态的山水园林城,符合贵阳市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彰显贵阳特色的重要途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打造“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天河潭新城将成为构建“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市生态结构中重要一环。构建最生态的山水园林城,是体现天河潭新城自身自然生态资源的最佳模式。天河潭新城以天河潭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内部河流众多、植被葱郁、山脉俊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形成山水园林城的生态基底;同时通过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有利于促进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最生态的山水园林城,是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文明示范城的根本诉求。2、规划目标打造最绿色的新兴产业区天河潭新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IT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水平,严控企业进入门槛,努力将天河潭新城建设成为最绿色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最高端的商旅文化地以天河潭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新旅游景点,建设高档商贸、旅游配套服务区及集散基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搭建会议会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的载体和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新基地、培育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实体,构筑文化高地。3、发展策略以“建成走可持续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为指导思想,按照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宜居的城镇生态、友好的自然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自强的文化生态、协调的政治生态的具体要求,以实现天河潭新城“山水园林城、新兴产业区、商旅文化地”的发展目标,建设新城“生态网络”大系统,规划提出新城规划建设四大生态策略:构建空间布局的生态结构;塑造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架自然山水的生态基底;健全基础支撑的生态体系。3、发展策略构建空间布局的生态结构构建天河潭新城生态空间布局结构,打造人与自然、城镇与自然、自然与城镇相得益彰的生态家园,具体包括:1、构成三要素:生态核心、生态廊道以及城市功能板块;目标是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互融共生;2、城市功能板块呈组团分布模式,组团与组团之间由生态开敞空间隔开;3、生态核心与生态廊道形成生态基底,并与城市功能板块内部的生态点联系成网,形成具有可循环、流通的生态大系统;4、注重生态廊道建设,一是起到隔离作用、防止城市无序扩张,二是为实现城市功能板块与自然生态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提供了场所;5、必须严格确保生态核心及生态廊道组成的生态空间,禁止任何形式的侵占。3、发展策略塑造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产业发展类别选择:天河潭着力塑造产业生态化发展,通过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之间的横向及纵向联系,使物质、能量能多次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降低污染。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3、发展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是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构建天河潭新兴产业链,一方面加强产业横向联系,强调产业之间的互补整合,降低能耗,打造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注重产业链纵深发展,加强产业创新,占据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发展规划,结合贵阳市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规划天河潭新城新兴产业发展类别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五大产业。3、发展策略现代服务业天河潭新城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并建设立体交通(铁路、公路客运、航空、城际快铁等)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商务办公、现代物流等产业。3、发展策略规划天河潭新城打造三大生态产业中心。新兴产业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3、发展策略工业企业入驻门槛设置企业类别:天河潭新城主要允许五大类企业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IT等)、生物产业(生物制药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环境门槛:天河潭新城工业区为二类环境控制区。入驻本片区企业需要排放废气,必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的相关标准。入驻本片区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应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标准。投资密度门槛: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颁布和实施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相关规定,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入驻工业企业投资密度需满足以下标准:投资密度4000万元/公顷。3、发展策略构架自然山水的生态基底规划以新城内山、水、林、风景名胜区(天河潭风景区、车田河、松柏山水库、黔灵山系)等生态资源为基础,构架新城自然山水特色的生态基底,并就生态格局、生态分区以及生态技术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规划及要求。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健全天河潭新城基础支撑的生态体系,应以“城乡统筹、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和谐共生”为原则,在水、能源以及固废物处理方面提出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支撑规划区发展。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水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节水:生态城的用水以生活用水为主,节水策略为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式:1、通过再生水及雨水的循环利用减少生态城新鲜水的取用量;2、建筑内安装双冲洗低容量冲水马桶(如推广实行4.5/3L冲水量标准)、0.10升/秒以下的节水龙头等节水器具和节水装置;3、实施梯级水价,以调动居民的节水积极性;4、结合社区教育、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推广节水概念和方法,提高居民节水意识;5、提高城市供水的管理及监测水平。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水系统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利用及雨水利用。天河潭新城充分利用本地和区域资源条件,大力开发包括再生水和雨水的非传统水源。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非传统水源利用量占水资源总利用量的比例达到50%。再生水利用:天河潭生态新城位于城市供水水源花溪水库上游,处理后的污水不能直接排入花溪水库,规划提出生态城的污水100%进行再生回用。污水厂出水经再生水厂处理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后进行回用,一部分回用于产业园区用水水质不高的企业,一部分回用于生活区内的道路浇洒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和公建冲厕用水,剩余部分水量用于规划区内生态景观补水。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水系统雨水利用:天河潭城新城位于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分水岭上,水资源利用有限,规划提出生态城对雨水进行利用,实现非汛期雨水不进行外排,全部在区内消纳利用,汛期雨水量超过区内消纳能力时通过排水干线进行有效外排。天河潭新城雨水优先考虑通过路面、绿地雨水的下渗以及收集屋面雨水进行分散收集并就近利用,多余径流通过市政雨水管网作为规划区内水体生态补水。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在低碳内涵引导下,天河潭新城的能源系统规划建设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常规能源利用和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集中式能源利用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能源系统能源节约建筑节能:1、在天河潭新城内推广节能技术。通过控制建筑体型系数、朝向、间距、窗墙比;加大保温围护结构;节能灯具和家电;多表集抄,远程传送;再生能源一体化等多项措施实现建筑节能。2、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建筑节能工作在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供热采暖计量收费等方面的奖罚政策、管理办法和法律责任。3、完善激励政策。着手按照不同节能等级,对低能耗和超低能耗节能建筑实施不同星级的“星级节能标识”,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取得“星级节能标识”的房屋。对超额用能的单位和建筑实行差别电价、级差水价、级差燃气价格等各种资源级差价格制度。市政节能:生态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节能将主要通过使用推广LED灯具,通过智能电网调峰使用等措施,调整供需平衡,提高处理设备以及设施能效,减少输送环节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以及设置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等措施来实现。交通节能:生态新城构建以非机动及公交为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交通服务,提高公共运输效率,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天河潭新城交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构架低碳交通体系;2、创建公交都市,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建设模式;3、构筑与自身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大交通发展战略;4、构建内畅外通路网体系:倡导“公交+慢行”出行方式;5、重建道路路权分配模式。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天河潭新城内大力推广余热、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生态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达到总能源的15%,余热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达到总能源的30%。3、发展策略健全市政支持的生态体系固体废弃物处理天河潭新城生态城以高标准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建立“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现代化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同时,在生态城起步区引入真空管道输送系统进行固体废弃物的收运,这种动力化的收运方式既能满足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垃圾收运方式。三、规划篇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及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专项规划绿地景观规划分期建设规划1、可建设用地选择分析因子:坡度、林地、水域以及风景名胜保护区。可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通过对四个核心因素叠加综合,规划区内可建设用地为282KM2(包括一类、二类建设用地);一类可建设用地分布在规划区的湖潮以及麦坪区域,二类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石板、湖潮、中八、马场等区域,三类用地主要分布在久安、党武以及石板一带。2、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天河潭新城形成“三区三园、一心三廊”的生态的空间布局结构。“三区三园”:天河潭新城城市物质实体分布的主要区域,具体包括:综合商务区、商旅文化区和金竹总部区;三园为湖潮-马场新兴产业园、中八-麦坪新兴产业园和金石产业园区。“一心三廊”:天河潭新城开敞空间分布的主要区域,具体包括:天河潭绿色生态绿心以及阿哈水库-天河潭-松柏山水库生态廊道、十里河滩-花溪水库-天河潭-红枫湖生态廊道、阿哈水库-红枫湖生态廊道。3、用地布局规划天河潭新城规划占地面积444.3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21.7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30万人。其中:花溪区域内规划占地面积25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5.8平方公里,聚集人口70万人;清镇区域规划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5.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0万人;小河区域规划占地面积25.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万人;平坝区域规划占地面积106.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75.8平方公里,聚集人口35万人。4、功能分区根据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将天河潭划分为七大功能区,具体包括:综合商务区商旅文化区金竹总部区中八-麦坪产业区湖潮-马场产业区金石产业区水源涵养区。4、功能分区综合商务区规划位于新城中部,是天河潭新城核心区。以湖潮大道为轴线,重点打造CBD(中央商务区)、RBD(研发商务区)、高档居住区、中央公园、天河潭火车站等城市功能板块。规划综合商务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花溪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为36.4平方公里,清镇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为6.1平方公里。4、功能分区商旅文化区规划以天河潭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打造南部旅游服务、北部商贸文化会展两个组团。规划该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9.8平方公里。旅游服务组团:依托天河潭风景名胜区、磊庄机场(规划作为旅游专线机场,486公顷),打造旅游服务集散地,提供高端旅游配套服务。商贸文化组团:规划打造成集商业服务、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会展、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复合功能组团。4、功能分区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区:以阿哈水库二级水源保护线为范围,包括久安全部、石板部分区域。该区域作为阿哈水库饮用水源涵养区,加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4、功能分区中八-麦坪产业区规划位于天河潭新城西北部,主要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IT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及现代物流业。该产业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0.8平方公里,其中花溪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0.1平方公里,清镇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0.7平方公里。湖潮-马场产业区规划位于天河潭新城西南部,主要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IT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区。该产业区城市建设用地99.0平方公里,其中花溪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23.0平方公里,平坝马场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76.0平方公里。4、功能分区金竹总部区:规划位于天河潭新城东北部小河金竹范围内,作为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集聚区,着力发展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功能,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金石产业区规划位于天河潭新城东部,主要发展农产品交易,石材贸易、生产、加工、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园区,该产业园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0平方公里。5、道路交通规划构建低碳交通模式“低碳交通”作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城市中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自行车交通以其轻便、灵活、环保、舒适的特点,也是城市短途出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减少个人机动车辆的使用,尤其是减少高污染车辆的使用,提倡使用清洁干净的燃料和车辆等也是低碳交通内在需求。各种交通方式是以路网为载体,构建合理的路网体系是低碳交通的内在要求。5、道路交通规划创建公交都市,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建设模式公交都市发展目标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城市用地开发模式5、道路交通规划构筑大交通战略天河潭新城打造成为黔中经济区中重要的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火车站、机场、客车站、城际快铁、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天河潭新城对外交通设施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环城快铁等设施实现对外交通设施的互通互联,构筑大交通网络。天河潭火车站天河潭客运站磊庄机场天河潭火车站磊庄机场天河潭客运站5、道路交通规划构筑大交通战略天河潭新城打造成为黔中经济区中重要的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火车站、机场、客车站、城际快铁、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天河潭新城对外交通设施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环城快铁等设施实现对外交通设施的互通互联,构筑大交通网络。天河潭火车站磊庄机场天河潭客运站5、道路交通规划构筑大交通战略-规划建设天河潭新城至安顺城际快铁,促进贵安大都市区形成根据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天河潭新城为起点,建设连接贵阳、安顺、六盘水城际快铁,加速贵安一体化发展。天河潭新城区域内现有铁路两条:贵昆铁路、湖林铁路,规划铁路三条:环城快铁、沪昆高铁、贵安城际快铁。5、道路交通规划构筑大交通战略-建立完善高速公路网络,融入贵州高速网络体系在规划区内已建贵阳市环城高速,规划区北侧拥有贵黄高速、沪昆高速两条高速,结合黔中经济区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新增天安高速、红枫大道(新环城高速的组成部分)。天安高速由天河潭新城至安顺,是连接贵安新区的高速城际通道;结合贵阳市构筑“355”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考虑设置新环城高速公路,组织过境交通,承担跨区域交通联系。5、道路交通规划构建内通外畅路网体系-打造通畅物流通道,设置立体交通节点。依托天河潭新城内高速路(环城高速、红枫大道、天安高速)以及快速路(贵安大道、清溪路),通过设置立体交通节点与周边高速公路网络连接,构成天河潭新区骨干物流通道。天河潭新城物流主要依托北侧的中八物流区以及西南侧马场物流区,并分别在两处物流区设置中八火车站和马场火车站。5、道路交通规划构建内通外畅路网体系-规划形成“六纵六横”路网结构:六纵:红枫大道、天河潭大道、清磊路、清溪路、金溪路、甲秀南路六横:太清路、金湖路、贵安大道、湖溪路、党马路、燕青路5、道路交通规划构建内通外畅路网体系-加强周边区域路网衔接,构成网络。天河潭新城城市道路充分与周边路网衔接并分为高速路(快速路)、城市干道两个层次分别对接。天河潭新城重点加强和老城区、清镇、金阳新区、花溪生态新城及贵安新区西部路网对接,为天河潭新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老城区(含小河):共规划4条衔接道路,分别为贵安大道、金湖路、太清路、贵黄高速;5、道路交通规划构建内通外畅路网体系-加强周边区域路网衔接,构成网络。金阳新区:共规划6条衔接道路,分别为天河潭大道(与金清路相接)、清磊路(与北京西路相接)、清溪路(与金朱路相接)、宾阳大道(与金阳宾阳大道相接)、金溪路(与金阳云潭路相接)、甲秀南路;清镇:与清镇城区连片发展,规划数条道路相连;贵安新区西侧区域:规划数条道路与贵安新区西部区域相连;花溪生态新城:共规划6条衔接道路,分别为金湖路、贵安大道、湖溪路、党马路、青燕路、清溪路。5、道路交通规划倡导“公交+慢行”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BRT)、常规公交等轨道交通:在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天河潭区域规划新增4条轨道线路:8号线起于金华,与7号线相接,经湖潮、党武终点至花溪花溪生态新城;9号轨道线路连接天河潭新城、小河区、接至龙洞堡轨道线路2号线终点处;10号线起于7号线终点,终于至马场;11号线起于花溪客运南站,终于马场。5、道路交通规划倡导“公交+慢行”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BRT)、常规公交等。BRT:规划三条BRT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共同构成公交骨干线路。常规公交:根据公交流量需求,布置常规公交网络,常规公交500米范围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干道均设置公交专用道,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5、道路交通规划倡导“公交+慢行”出行方式慢行交通:依托主次干道打造慢行交通骨架通道,结合城市用地布局、生态自然景观重点打造“一轴一廊多核”慢行结构。一轴:天河潭商业慢行轴,结合天河潭新区商业布局,打造沿天河潭大道的步行+自行车慢行轴带。一廊:车田河-花溪河休闲慢行廊道,结合车田河、花溪河滨水自然景观,打造沿河慢行休闲廊道。多核:在规划区内的公共空间设置多处慢行核,慢行核内仅能通行步行、自行车,为市民提供绿色、安静、安全的慢行生态区域,提高生活品质。5、道路交通规划路权分配模式天河潭新城用地规模大,地势平坦,未来着力打造低碳交通,公交都市,倡导”公交+慢行”出行方式,均需在路权上予以落实。6、市政专项规划水资源分析天河潭新城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上,新城周边水源阿哈水库,红枫湖、花溪水库均被开发利用,规划区内的松柏山水库已被规划即将建设的花溪南部水厂利用为供水水源,现状规划区内也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必须进行境外调水,确保天河潭新城的发展。天河潭新城属于城市发展战略中的贵安城市新区,紧临乌江干流区,乌江干流区流域年径流量67.20亿m3,水量充沛,水质优良,目前正在兴建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就是在乌江干流上游三岔河建设的重要水利枢纽,因此天河潭新城的供水主要依托黔中水利枢纽和乌江干流水源。6、市政专项规划给水规划天河潭新城规划人口规模按130万人计,人均综合用水500L/日标准预测,规划区需水量65万m3/日。根据贵阳市供水总体布局,天河潭新城由现状清镇水厂、南郊水厂以及规划新建的花溪南部水厂和贵安水厂供水。规划区近期由花溪南部水厂、南郊水厂以及清镇水厂供水,3座水厂可向规划区供水10万吨/日。远期依托乌江干流水源建设70万m3/日的贵安水厂向规划区供水。规划4座水厂供水量为120万吨/日,可满足规划区65万吨发展用水需求。6、市政专项规划排水规划污水量预测:按照天河潭新城供水量预测,规划区污废水总量为43.5万m3/日。排水分许:规划区分为4大污水收集处理区域。即天河潭污水收集区域、金石产业园污水收集区域、金竹污水收集区域以及清镇中八污水收集区域。污水处理厂:规划区污水由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包括花溪污水处理厂、小河污水处理厂、天河潭污水处理厂以及金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在天河潭新城内规划建设一座再生水厂(中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进行再处理,直接在规划区内进行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6、市政专项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天河潭新城位于城市供水水源花溪水库、阿哈水库以及松柏山水库上游,城市开发建设时极易对水源造成污染,规划应对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进行保护,确保供水水源安全。6、市政专项规划电力电信邮政规划电力: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为10000kWh/人.年,预测天河潭新城用电量为130亿千瓦时,用电负荷2350MW。规划依托贵州省500kV电网,主要由500kV贵阳西、青岩变供给。规划保留现状220kV竹林变,新建220kV黑泥哨变、汪官变、党武变、磊庄变、马场等5座变电站,同时新建石板、麦坪、湖潮等110kV变电站20座。电信:预测规划区固定电话用户78万门、数据业务用户2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万户。规划新建麦坪、金石、磊庄、麦坪、天河潭、中八、马场等电信端局,装机总容量100万门;新建移动天河潭中心局,装机容量130万门。邮政:建成局所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迅速方便的邮政网。规划新建麦坪、金石、天河潭、磊庄等邮政分局。6、市政专项规划燃气规划规划天河潭新城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中缅天然气和中卫-贵阳然气入筑后,规划区以天然气作为主气源,依托贵阳南(花溪)门站,新建天然气高压环网以及清镇高中压调压站向规划区供气。规划人均综合用气450Nm3/人.年,规划区总需气量5.4亿m3。天然气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气,满足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及工业用气,积极推广发展燃气清洁汽车,提高大中型工业用户比例。7、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景观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三廊、五园多节点”的生态景观体系,重点突出具有生态新城特色的“显山、露水、见绿、透气”的特点,形成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生态城市格局。一心:天河潭风景区生态绿心;三廊:阿哈水库-天河潭风景区-松柏山水库自然生态廊道,红枫湖-麦坪、久安-阿哈水库生态廊道,红枫湖-湖潮、天河潭、花溪水库-十里河滩湿地公园生态廊道;五园:红枫湖湿地公园、阿哈水库湿地公园、麦坪山地公园、新城中央公园、汪官生态公园;多节点:各组团中部中心绿地节点。7、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景观结构以天河潭风景区生态绿心为基底,联系起规划区内的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及河流水系生态系统,打造新城的三条绿色生态廊道,包括自然带状生态廊道、线性生态廊道和河流水系生态系统。通过对新城内绿地系统资源的梳理,结合区内的自然山水格局,在新城内形成由山体林地,风景区、公园等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居住区中心组团绿地等绿地体系构成的绿地系统,有效整合各种绿地资源。8、空间管制规划根据天河潭新城资源环境、工程地质、设施影响等安全条件,将城市用地划定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加强对四区的空间管制和建设引导,并实施严格的城市道路红线及“五线”管理制度,确保天河潭新城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官庄水库、天河潭风景名胜区、花溪河、车田河;林地及环城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重要交通干道;高压走廊、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市政设施通道,滑坡、崩塌、踩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区。规划禁建区面积为160.7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36.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花溪河、车田河等河流两侧生态控制区,公共绿地(公园),防护绿地,污水处理厂、城市发展备用地等区域。规划限建区面积为69.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适宜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及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为适宜建设区、已建区;规划占地面积213.6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48.1%。8、启动区选择天河潭新城规划以贵安大道、党马路两条已计划建设道路以及天河潭大道(新城核心干道)为基础,采取“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策略,实施轴带开发模式。近期沿三条道路可先期启动经开区总部区、物流配套区、工业区、工业服务配套区、新城公共服务配套区、旅游服务、生态居住区以及孵化基地等单个项目的建设,逐渐形成发展轴带,后期则通过发展轴带带动片区的发展。汇报完毕!请批评指正!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