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斗拱斗拱最早的斗拱实物最早的斗拱实物:战国四龙四凤战国四龙四凤方案方案概念概念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拱的斗拱的分分类类斗拱的用途斗拱的用途斗拱的作用斗拱的作用斗拱的发展斗拱的发展斗拱的分类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类: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称外檐斗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称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又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溜金斗拱、平座斗拱; 内檐斗拱又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宋代名称宋代名称 清代名称清代名称 柱头斗拱柱头斗拱 柱头铺作柱头铺作 柱头柱头科科 柱间斗拱柱间斗拱 补间铺作补间铺作 平身平身科科转角斗拱转角斗拱 角铺作角铺作 角科角科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大。斗拱的用途斗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 拱的形象。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斗拱的作用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的装饰性构件。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都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斗拱的发展斗拱的最早形象出现斗拱的最早形象出现于周代铜器,汉代的于周代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石,壁画,建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等。由资料中筑明器等。由资料中记载,当时的斗拱形记载,当时的斗拱形式很多,斗拱处于一式很多,斗拱处于一个个“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的发的发展阶段,对后来进一展阶段,对后来进一步发展完善起了很大步发展完善起了很大作用。作用。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当时的柱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当时的柱头铺作已相当完善并使用了下昂,总得形制和后头铺作已相当完善并使用了下昂,总得形制和后代相差不远。代相差不远。斗拱发展到宋代可认为是已经成熟,如转角铺作斗拱发展到宋代可认为是已经成熟,如转角铺作已经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和形式已已经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和形式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的较为充分等等。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的较为充分等等。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元代起斗拱尺度渐小,真昂不多。明,清时斗拱元代起斗拱尺度渐小,真昂不多。明,清时斗拱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斜尺度已有差别,后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斜尺度已有差别,后者攒数由宋代的一至二朵增加到四至八攒,而且者攒数由宋代的一至二朵增加到四至八攒,而且都用假昂。都用假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