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 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A炎帝、黄帝B黄帝、尧帝C舜帝、炎帝D舜帝、禹帝3、 下图中、处分别应填()A禅让制世袭制B世袭制禅让制C世袭制郡县制D禅让制郡县制4、 “躲藏在殷商的废墟,酣睡了三千年,承载历史记忆的龙骨镌刻传奇!”用以记载殷商历史记忆的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5、 如图是“鸟鱼纹彩陶葫芦瓶”,出土于黄河流域的原始村落遗址;该遗址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6、 有位古代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提倡顺应自然,强调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等;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7、 秦始皇时期设立了三个主要官职来管理朝政,其中御史大夫()A负责监察百官B负责政事C负责起草诏书D负责军事8、 下列不属于楚汉之争中刘邦取得胜利的原因的是()A项羽刚愎自用B刘邦收揽民心C刘邦实力强大D刘邦善用人才9、 下列提示与对应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西汉王朝都城咸阳B炎黄战胜蚩尤奠定华夏基础的战役涿鹿之战C商王盘庚迁都殷D因都江堰的修建成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10、 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在A汉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11、 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的含义是()A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B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C下达了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D提倡节约和惩办了贪官污吏12、 如图的起义军喊出农民内心最强音的口号是A推翻秦王朝,当家作主人B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不要等死,拼个鱼死网破13、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废汉称帝B消灭袁绍C统一北方D统一天下14、 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西晋八王之乱造成的后果有()导致西晋走向衰落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内迁人们生产生活遭到破坏ABCD15、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16、 据下图信息,该书的作者应为()目录卷一:耕男,收种、种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苧等13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裁A司马迁B祖冲之C郦道元D贾思勰17、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局面,实行()A焚书坑儒B郡国并行制C“推恩令”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8、 卢梭说:“使人类文明发展起来的东西是铁和谷物;”下列关于我国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出现,战国推广B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D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19、 下列对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比北京人进步的多B山顶洞人不会人工取火C他们使用的工具仍然很粗糙D他们能用兽皮缝制衣服20、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9年政治局势的是ABCD二、综合题21、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让其进行变法;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小明和小芳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是成功的;小芳则认为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的利益,惨遭车裂而死,变法失败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开始变法?3依据材料三中两位同学对他的变法评价,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依据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22、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如下图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材料四“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五“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材料六“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1材料一中“秦王”是指谁?“秦王扫六合”有何重要意义?2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统一后的全国通用文字和标准货币分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天下战乱不断的根源是什么?秦始皇为克服这种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材料五中“防胡万里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5材料六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6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得到了哪些启示?23、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材料三: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和所对应的政权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有哪些“汉化”措施?(两点即可,2分)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部农学著作?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24、 学习了前两个单元后,七三班同学筹办了一场历史图片展,他们收集了以下图片;1根据所学知识,按史料的可信度上述史料可以分为哪两类?2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获取历史(史料)的途径有哪些?(写出两种途径即可)3在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发出倡议,要为保护好文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请你为保护好文物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5、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诗材料四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材料三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并指出“秦王扫六合”的意义;4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