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河流和湖泊1 1、我国主要河流、我国主要河流(1)概况:概况: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只在西南有几条河流向南流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有一条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有的流入内陆湖泊,有的在中途消失。我们把这些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从下图看,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就河流的水量来说,外流河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河还不到5。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析。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气候的影响。每当夏季风盛行,雨季来临时,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减少,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当冬季风盛行时,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北方的一些中小河流甚至断流。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一些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具体来具体来说,我国季,我国季风区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区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差:差: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水量丰富,河水的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期长。辽河、海河、黄河,因多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太大,汛期较短。这些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都很大,冬季结冰期短。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各河在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它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比黄河小,但是水量是黄河的7倍。(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夏季过后,河流的水逐渐减少,以至断流。内流河沿途多沙漠、戈壁,河水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沿途灌溉用水,使河流水量迅速减少。许多河流流程不长就中途消失。(4)中国第一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江长江概述:江概述: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西南侧,向东流经11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长江干流与众多支流组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流域广阔。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近20,居我国各河之首。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读图:在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国地形图上,依次指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三峡的位置;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以及长江支流氓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各河段的名称江各河段的名称长江正源是是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沱沱河与长江另一源流当曲汇合后至青海省玉树称通天河。玉树至四川宜宾之间的河段称金沙江。宜宾以下的河段才称长江。习惯上,人们又把宜宾至宜昌之间的河段叫做川江(其中奉节至宜昌一段,又称峡江),把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之间的河段称为荆江。长江在江苏的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现在有些外国书刊中也称长江为扬子江。 长江巨大的水能江巨大的水能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为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右图)。葛洲坝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6倍。 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但是,现在水能资源的开发只占可开发利用的86。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江防洪与灌江防洪与灌溉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防洪工作尤其重要。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一旦堤防决口,沿江地带就要发生严重水灾。近些年来,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 现在,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固了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了荆江河段。这些工程措施,对于调蓄洪水,减轻中下游洪水威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又实施了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工程,将在防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重点防洪的同时,长江流域的灌溉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0。有些地方己实现旱涝保收。“千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河段特别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接着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作用。 长江航运江航运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长江航线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而且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请看: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工业中心和众多城市。 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可见,长江航线对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了重点治理,疏浚了长江航道,使长江的运输能力大为增加。然而,直至今天,长江航线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近年来,我国已确定大规模开发利用长江航线。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加强沿江港口建设;一方面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经济带,使长江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平平烷行洪行洪导长江江垸或者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聚落。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人与水争地的矛盾突出。由于人口增多,耕地显得不足。人们在湖泊和河道中筑堤圈地,造田耕种,逐渐形成圩垸。圩垸周围的堤是生命线,汛期来到时,圩境就成了孤岛。有时,洪水冲破围堤,圩垸成了一片汪洋。 据传,圩烷在隋代就已出现。明清两代,圩垸发展很快。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圩垸更是高速发展。30多年中,通过围垦湖泊,新增耕地近60万公顷,减少湖泊面积达13万多平方千米。围垦切断了大多数通江湖泊和长江的直接联系,使湖泊失去调蓄江河湖水和区域径流的功能,抬高长江洪峰水位,增大了中下游的洪涝风险。1998年特大洪水中,圩垸普遍受灾,很多圩垸溃决,淹没面积约32万公顷,耕地20万公顷,波及200多万人,参加抗洪抢险的人力近700万人,抗灾投入巨大。频繁的洪涝灾害说明长江生态已不堪重负,围垦得不偿失。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实行平地垸平地垸行洪行洪、退田退田还湖湖和移民建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减少抗洪压力。(5)中国第二中国第二长河河黄河黄河黄河概述:黄河概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曲折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内蒙古河口以北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全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读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流经的省、自治区;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和支流渭河、汾河;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其所在的省区。 黄河的黄河的贡献:献: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主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上还未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灌溉之利。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两千多年前,宁夏平原的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黄河的黄河的忧患:患:“地上河”示意图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5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见下图)。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黄河流域的人民十分重视黄河的防洪工作,三次大修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修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50年来战胜了多次黄河大洪峰,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并且把昔日的黄泛区变成了花果园。然而,黄河为害的根源仍然存在。根治黄河:根治黄河: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我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造林种草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打打坝淤地淤地、修筑梯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在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分割”到一家一到一家一户,治理后所得的经济收益,归农民自己所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山西省河曲县60多万公顷的黄土高坡被装扮得绿油油的。全县得到治理的地区,基本上达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但是过去的河曲县却是另一番景象: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每遇下雨,泥沙俱下,水流变成泥流,每年地表流失肥土1厘米。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综合治理,现在水土流失已基本得到控制,每年减少入黄泥沙600多万吨。水土保持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黄河的多沙面貌。 修建水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灌溉外,在防洪、减淤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已建设了一座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黄河断流黄河断流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20世纪90年代趋于频繁,断流时间与距离不断延长,黄河下游有变成间歇性河流的危险。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系统之间矛盾的反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过度开发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断流使沿岸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黄河断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黄河水资源采取了统一管理、计划调配等措施,使黄河断流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小结:成因:自然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超过自然)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开矿。措施:造林种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压缩农业用地、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开矿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与土地复垦、修建水库或水利工程进行防洪与治沙结合等。 (6)中国南方大河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珠江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河长2214千米。珠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珠江的主流。在全国各大河中,珠江汛期最长,水资源十分丰沛,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流域各水系水量丰沛,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为3348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对珠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将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珠江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这里水网密布,沟通海洋,从广州到我国南方大港黄浦港,一般能通航远洋海轮。西江支流桂江,其上游漓江段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同时有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接湘江源头段,沟通珠江与湘江两大水系。(7)中国最大的内流河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水量大减,中、下游河道经常断流。塔里木河为塔里木盆地发展农业提高供了重要灌溉水源。沿河分布有著名的胡杨林。 (8)世界最时早、最长运河京杭运河在祖国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河。其中有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后来,运河北段淤塞,不能航。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2、我国主要湖泊、我国主要湖泊(1)数量数量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2)类型型根据湖泊所在的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湖(以叫非排水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盐度1);外流湖(又叫排水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盐度1)。(3)分布)分布从中国地形图上看,我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主要有两大湖泊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青藏高原湖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仅西藏自治区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与闪闪发光的冰川,交相辉映,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色。本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我国面积最大、水容量最大的湖泊。虽属咸水湖,但含盐度较低,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湖中的鸟岛(现已与岸边相连,成为半岛)是候鸟栖息的优越场所。每年46月,多种成群的候鸟飞来,在岛上产卵孵雏。拉萨东部平原湖区: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主要的淡水湖邵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形状、面积比较示意图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形状、面积比较示意图(单位;平方千米单位;平方千米)(4)湖泊成因分类)湖泊成因分类成因类型成因类型成因成因中国湖泊例子中国湖泊例子世界湖泊例子世界湖泊例子构造湖构造湖(或断(或断层湖)层湖)地壳运动断裂拗陷,积水成湖青海湖、纳木错、洞庭湖、鄱阳湖、巢湖、艾丁湖、滇池、博斯腾湖贝加尔湖、死海、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火山口火山口湖湖火山口积水成湖长白山的白头山天池堰塞湖堰塞湖火山熔岩或滑坡堵塞河道而成镜泊湖(黑)、五大莲池(黑)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海迹湖海迹湖地壳上升与海分开里海、咸海、洞里萨湖、乍得湖(4)湖泊成因分类)湖泊成因分类成因类成因类型型成因成因中国湖泊例子中国湖泊例子世界湖泊例子世界湖泊例子泻湖泻湖海湾被河流泥沙沉积包围,与海隔开太湖、西湖、洪泽湖(兼有构造湖之说)侵蚀湖侵蚀湖冰川或风侵蚀洼地,积水成湖罗布泊(属风蚀湖)北美五大湖(属冰蚀湖)冰碛湖冰碛湖冰川堆积的洼地积水日内瓦湖(瑞士)岩溶湖岩溶湖溶蚀洼地连地下河草海(贵)人工湖人工湖人工修建的水库 三峡水库等内赛尔水库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