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士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1 1教学内容前言前言儿科护患沟通的意义儿科护患沟通的意义儿科患者儿科患者及家长的及家长的心理特征与调适心理特征与调适促进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促进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阻碍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阻碍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2 2教学目标掌握掌握儿科患者儿科患者及家长的及家长的心理特征与调适心理特征与调适1 了解阻了解阻碍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碍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 2 掌握促掌握促进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进儿科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3 熟悉儿熟悉儿科护患沟通的意义科护患沟通的意义43 3前言什么是护患沟通什么是护患沟通儿科护儿科护患沟通患沟通的目的是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儿科护患沟通对象有何特殊性儿科护患沟通对象有何特殊性4 4护患沟通定义: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没有护患沟通,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5儿科护患沟通的目的目的 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其目的在于减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信任感,达成一致共识。有效的沟通与患儿的康复有着密切联系。6 6沟通对象的特殊性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病情及感受病情及感受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小宝贝家长格外紧张、焦虑,家长格外紧张、焦虑,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高的要求 7 7调查显示:30% 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 83.3% 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 33.3%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研究表明:77.78%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流一次;86.9%患者选择护患沟通内容与疾病有关;80%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摘自医学教育网摘自医学教育网 8 8儿科家长心理特征与调适家长常见的心理特征: 焦急 不信任感 期望值过高9 9儿科家长心理特征与调适护士与家长的心理调适策略: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妈妈/爸爸 尊重 倾听1010儿科患者心理特征与调适患儿常见的心理特征: 恐惧 依赖行为 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1111患儿心理特征与调适护士与患儿的心理调适策护士与患儿的心理调适策略:略: 优先满足生理需求、安全优先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需求 运用温柔和蔼的语气运用温柔和蔼的语气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鼓励赞美性的语言鼓励赞美性的语言 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12阻碍有效护患沟通的因素缺乏沟通技能及心理学知识,缺乏沟通技能及心理学知识,这是影响护患关系的这是影响护患关系的直接因素直接因素 传统的护理观念及行为根传统的护理观念及行为根深蒂固深蒂固 独生独生子女子女 因素因素患儿及家属期患儿及家属期望值高望值高 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患儿不善表达自已的病情病情 1313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俗话说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伤人六月寒。安慰性语言安慰性语言 鼓励性语言鼓励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解释性语言 告知性语言告知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赞美性语言 询问性语言询问性语言语言语言艺术艺术1414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非语言沟通 形体语言:包括点头、手势、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 书面形式: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等。 面部表情:始终面带微笑地投入工作。 眼神:学会用目光启动交往,用眼神表达反应。1515儿科护患沟通的意义1儿科有效的护患沟儿科有效的护患沟通是通是护士与家属之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是处理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关系的主要内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容。2有利于增加护患之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感情,和谐护患间感情,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信任感。3有利于获得患儿完有利于获得患儿完整的病情资料,为整的病情资料,为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提高患儿及家据,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意度。1616小结良好、有效沟通良好、有效沟通良好、有效沟通良好、有效沟通 前前 提提信任信任、爱心、爱心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操作技能沟通沟通沟通沟通技巧技巧技巧技巧 1717思考题促进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如何与一位爱哭的患儿进行沟通呢?1818191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