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国际金融体系第一节 国际金融体系概述p8一、国际金融体系的定义国际金融体系主要是指国际货币体系,它是指由国际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层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层:国际汇率制度国际金融体系的紧密层:国际金融体系的紧密层: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直接导致汇率变动,进而影响汇率变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松散层:国际金融体系的松散层:国别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国内需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汇率水平国际汇率体制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国别经济政策二、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 国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表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演变的基本力量是汇率稳定和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发展 成功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同时满足清偿力和汇率稳定的要求,或者至少能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维持两者的平衡。第二节 金本位体系一、金本位制度的三种形式(一)金本位制度定义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它包括三种形式: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制度的三种形式金币本位(1880-1914)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币,黄金有“四个自由”金块本位市场上没有流通金币,而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中的纸币可以兑换成黄金,但规定了限额。(1700英镑,21.5万法郎)金汇兑本位市场上流通的是纸币,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要先兑换成外汇,再将外汇兑换成黄金从上述三种形式可以看出,货币和黄金的联系越来越松散,货币制度的稳定性也在不断的削弱.二、金本位制度的特点二、金本位制度的特点1、汇率制度: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2、储备体系(本位货币):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国际储备的形式主要是黄金和英镑3、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大卫 休漠:物价现金流理论p253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跌出口竞争力度增强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三、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崩溃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缺陷从本质上来看过分依赖于黄金,主要表现为: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入和输出,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黄金产量的增长但由于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造成的清偿手段的不足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金本位体系的崩溃。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在战争期间受到巨大的创伤,而美国的经济实力却大大增强(二)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三)布雷顿森林会议(1943年)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1、汇率制度: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黄金与美员挂钩,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1美元=0.888671克黄金 汇率波动不超过货币平价的上下1%,各国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双挂钩示意图双挂钩示意图黄金黄金美元美元A国货币国货币B国货币国货币.N国货币国货币2、国际货币(国际储备) 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美元和黄金共同充当国际储备的货币3、国际收支:多手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1)依靠国内经济政策(2)依靠IMF的贷款 (3)依靠汇率变动4、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对会员国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1、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2、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货币发行的净收益,铸币同金银条块的铸造成本或纸币面值与纸币的印刷成本之间的净收益)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过程及原因 1.美元荒美元荒美元荒存在于二战结束至50年代初期。欧洲经济恢复,资金短缺,物资匾乏;各种商品须向美国购买,这些购买需要以黄金或美元支付,而各国的黄金数量终究有限,不足以应付巨额贸易逆差。同时没有多少商品可以输往美国换取美元,各国普遍感到缺乏美元,形成所谓“美元荒”。 2、美元泛滥、美元泛滥所谓美元泛滥是指美元在国际上出现了供过于求,形成美元过多的状况。美元泛滥则出现于50年代中后期,原因有:(1)在西欧大量驻军,大量美元资金开始流入西欧各国;(2)西欧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其商品开始进入美国,促使其国际收支大为好转,逆差减少,转而出现一定顺差,持有美元逐渐充裕。(3)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又促使国内资金外流,从而导致美元泛滥。 .三次美元危机三次美元危机美元过剩使得其它国家需要将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开始外流。 ()第一次美元危机是1960年爆发。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备额,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美国的黄金和其他硬通货,结果造成金价上涨和美元汇率下跌。 对策:为保持美元的可兑换和固定汇率制,美国加强其它国家的合作,签订了“互惠信贷协议”,建立了“借款总安排”和“黄金总库”。()第二次美元危机60年代中期,因侵越战争,美国的财政金融状况明显恶化,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美元对内不断贬值,美元同黄金的固定比价再次受到怀疑。加上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浪潮于1968年初转向美元,于是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对策:美国不得不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官方之间的黄金市场上仍实行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的官价,而私人黄金市场上的金价由供求关系决定。 ()第三次美元危机。美国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并出现对外贸易巨额逆差,国际收支逆差恶化, 1971年5月在西欧金融市场掀起了又一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等西欧货币的战后最严重的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对外停止兑换黄金,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开始。 1973年1月和3月,国际金融市场又爆发了大量抛售美元,抢购西德马克和日元以及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宣布战后美元第二次贬值,美元对黄金贬值10,即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再提高到42.22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一个挂钩解体) 西欧各国先后取消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二个挂钩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国际清偿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元币值必须稳定,即美元不能贬值但世界各国要储备美元,要求对美国顺差,美国必须逆差,美元必须贬值二者之间产生的矛盾就是特里芬难题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逐步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份额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1、国际储备多元化2、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3、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多样化(1)国内经济政策调节(2)汇率机制调节(3)国际融资调节(4)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 IMF每年一次年会八国集团(G8)第四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一、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分析1、固定汇率制的利弊分析 固定汇率制可以消除个人和厂商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但固定汇率制往往要在问题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时才进行一次大幅度的调整,这种汇率调整对经济的震动和伤害也比较激烈。2、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分析 浮动汇率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当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的时候,通过外汇市场上的自发性变动,实现对宏观经济的失衡的调节。浮动汇率制最大的缺点在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外汇市场激烈的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造成极大的危害二、最优货币区理论 1、蒙代尔认为,通过联合区域内的几个国家共同建立货币区,能够实现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势 2、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者有几种货币但相互之间可兑换性,其汇率在对内进行经济交易和资本交易的是互相盯住,对外则统一浮动,以求在总体上达到宏观经济上经济政策的最优效果。 蒙代尔提出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以A国生产汽车, B国生产玩具为例) 后来,几个经济学家对最优货币区进一步的发展,麦金农(经济开放度,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例)、凯南(产品多样)、佛来明(通货膨胀率相适性)相继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第五节、欧洲货币一体化一、魏尔那计划:提一、魏尔那计划:提 出分三阶段实现货币出分三阶段实现货币联盟目标。联盟目标。1 19711973: 目标是缩小成员国货币波动幅度到2.25%。 成立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2 19741976: 目标是汇聚成员国外汇储备;维持固定汇率制;实现内部资本的自由流动。3 19771980: 目标是同一经济区,区内货币、劳动、资本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固定汇率;共同储备货币;建立共同中央银行。二、欧洲货币体系 1979欧洲货币体系EMS生效。8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丹麦)。 主要内容包括:、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 它是12国货币的货币篮子,每种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比重是由各国在欧共体内部贸易总额以及GNP中所占额加权平均计算。2、稳定汇率机制。(SDR) 汇率稳定是通过两种干预工具(1)平价网体系:要求成员国货币之间彼此确定中心汇率,汇率波动只能在中心汇率上下浮动。超过幅度,中央银行有义务干预。(2)篮子货币体系:确定成员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再计算每种货币对这一中心 汇率所允许的最大偏离幅度。篮子中的权数越大,其允许波幅就越小。、成立欧洲货币基金 (1)资金来源:成员国缴纳各自黄金外汇储备的20%。 (2)资金用途:干预外汇,向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贷款(三)欧洲联盟与欧元的诞生 1、1989年德洛尔报告分三个阶段创建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指人员,商品,劳务以及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共同政策的充分协调。“货币同盟货币同盟”是指货币完全和不可取消地自由兑换;资本在一体化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深化金融一体化;所有仍在浮动的成员国货币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第二阶段: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逐步扩展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管理货币方面的职能第三阶段:推行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实施向单一货币的转化2、 1991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分三个阶段来实施:()19901993: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移动;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2)19941997:进一步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建立欧洲货币局,各国货币汇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3) 19971999: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和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 3、欧元的诞生、欧元的诞生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 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流通中唯一的法定货币,其他货币推出历史舞台 4、欧元走势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欧元启动之后必然直接挑战美元的主要国际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舞台的历史核心地位,所以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始终是国际金融学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更富戏剧性的是,自投入使用以来,欧元兑美元长期汇率走出了一个明显的“V”形。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两种主要国际货币的未来趋势又会怎样呢?欧元兑美元汇率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I阶段(1999.12000.10)欧元持续走低。从1=$1.2跌至1=$0.82,最大跌幅达32%;第II阶段(2000.102002.2)盘整期。始终在1=$0.9到1=$0.8之间做箱体整理;第III阶段(2002.2至今)欧元兑美元长期持续升值。2004年底(图中未显示)曾突破1=$1.36,最大升幅在50%以上。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 为什么在5年多的时间里,两种主要货币之间会出现如此显著的涨跌?在我们所熟悉的适合分析长期汇率变动的因素中间,哪些可以用来解释欧元兑美元的汇率走势?2 请分别确认以上三个阶段的起始时点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欧元兑美元汇率会在这几个时间发生实质性改变?注意:影响因素有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金融领域。5、欧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欧元币值的稳定性问题:欧元区的11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差距悬殊。形式上的达标不能改变各国经济内在素质上的差别。(2)一元化的货币政策和多元化的财政政策的矛盾:欧元国把货币政策的制定权交给了欧洲中央银行,但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仍将是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的协调的难度大 (3)政治上的主权和独立增加了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行长之争 德伊森贝赫 特里赫 )6、亚元战略构想所遇到的困难(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太大(2)亚洲各国由于对日本的过去侵 略难于忘怀,对日本有抵触心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