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v1.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朱熹集、王阳明全集。v2.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v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v4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v5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v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v7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教育哲学史中国教育哲学史v绪论绪论v教育哲学:联系教育学与哲学的桥梁v教育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v中国教育哲学史的研究内容:不同教育哲学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方法论及历史观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同流派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其作用;中国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进程及其对当代教育哲学学科研究的启示;v四、中国传统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想主体身份的多位一体:思想家、哲学家与教育家(甚至包括政治家、文学家如范仲淹、苏轼、王安石等)v从哲学的高度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v有着长期的教育实践,为其教育哲学提供了充分的实践营养,他们不是书斋中的哲学家,不是空谈教育的理论家,而是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的思想家。v教育思想与哲学的具体联系: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与辩证法、历史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发展脉络:从先秦到清末v西周以前:宗教的统治;v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教育哲学的兴起;v两汉时期:对教育的神学化的论证(董仲舒)v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哲学的多元化:道教、佛教与玄学v隋唐时期:道教教育哲学的继续、中国化的佛教教育哲学与韩愈的道统论对教育思想的影响v宋明时期:三教融合与对抗背景下出现的理学教育哲学v明末清初:思想的启蒙与人性的解放第一章 百家争鸣与先秦诸子教育哲学的勃兴v第一节 学术的下移、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v一、 学术的下移v西周以前,学术官守v学术产生于脑体的分离。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及夏、商时代,学术是一种特权的象征,掌握在被当作文化人的巫、祝、卜、史、宗等人手中。v唯官有书而民无书;v唯官有器而民无器;v唯官有学而民无学。v官师合一,六艺教育v礼:吉、凶、军、宾、嘉;v乐:乐舞、乐语、乐德。v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v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v书: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v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v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v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下移,从何时开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大致而言,它是伴随着当时政治与经济的下移而展开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v第一阶段,由周王室下移到诸候公室。v第二阶段,学术下移于士阶层。l士阶层的崛起 伴随着学术下移,士阶层的崛起也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即春秋时期多是本属王官的知识人流入诸候之采邑,或一些本是贵族的文化人家族颓降为“士”,主要是身份的下降。但在后期即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主要则是下层平民中大量受到教育的“士”或进入官府,或自成组织,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但拥有思想与文化权力的新型阶层。他们代替了以前的巫、祝、卜、史、宗等旧的文化人,成为当时新兴知识、文化与思想的代表和权威,以自己的思想产品换取生活资料,以自己的精神左右着当时的文化。l私学的兴起第二节 百家争鸣与诸如子百家教育哲学的勃兴 先秦儒、墨、道、法家的思路:v儒家的思路:伦理社会与道德教育。 社会至上;伦理本位;价值等差;追求和谐;德主刑辅。v墨家的思路:大同的社会与兼爱的教育。v道家的思路:自然的社会与自然的教育。v法家的思路:统一的帝国与强制的教育。 v二、教育思想的终极依据:本体的“道”与“命”的提出v儒家vA 孔子v“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v(论语宪问)又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vB 思孟学派v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v C 荀子v关于荀子思想的性质:经验主义v“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儒效)。v关于天人分途v古代宗教性的天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把天道德法则化;另一种倾向则是道家和荀子所持的观点,即把天看成是一种具有自然性质的天。v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v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同上;v对于天的态度:孔孟:天的积极作用;v荀子:消极地存在,反要待人而理,“君子理天地无君子,则天地不理。”v对于灾异:孔孟:意志,天怒;v荀子:自然现象;2.墨家v墨子思想的性质v基于下层民众利益之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v矛盾性。v大同社会的合理性在于它是天志的反映。v如何证明天志? v从儒墨之争看中国文化道路和选择。宗教有神论还是人本主义?客观经验论还是主观道德论。法治还是礼义?v3.道家v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三十七章)。v“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老子第十章。)v“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天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4法家:对“道”的超越性理解和普遍性解释。v三、教育思想的内在依据之一人性论的提出儒家vA 孔子v孔子的人性论大致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其一,人性涵具仁德。其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vB 思孟学派:性善论v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v改造,对外部力量的重视,“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篇v君: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篇;2 墨家v其一,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v其二,性恶论。3 道家:自然人性。“复归于朴”4 法家:趋利避害为人之本性,“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孤愤);v“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v法家也讲道德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法治与法教。v(1)道与德、仁、义、礼的关系:五者是统一的。v(2)明于公私之分的道德准则。v “今夫轻爵禄。易去亡,臣谓不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谓不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谓不仁。离俗隐居,而以作非上,臣谓不义。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谓不智。”有度。v四、教育思想的内在根据之二:认识论的提出及其结果(一)儒家v孔子:“生而知之者上矣”,“下学上达”。 v孟子的先验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v荀子的思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虚壹而静”以“解敝”的学习态度和“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以“解敝”的学习方法。(二)、墨家v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v(三)道家v “静观”“玄览”。“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老子第三十八章)v理想的社会: 老子、庄子的自然社会,孔孟荀的伦理社会,墨子的大同社会,韩非的君权至上的集权社会;v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儒家:作为治国之道的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道家: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民争。 墨家、法家:作为工具的教育;对技能的看法: 儒家: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家: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墨家:博乎道术; 法家:智法之士;对人才的要求: 儒家:道德之人;道家:自然之人;墨家:社会改造者;法家:国家公民;v对天的看法:孔、孟、墨;荀、老;v对于认识的看法:先验的和经验的;理性的与直觉的;v*对道德规范的看法:老“六亲不和焉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及慈、俭、柔弱胜强、守静、少私寡欲、不争、谦退、知足、知止、朴素、积德、为善、功成身退、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孔、孟、荀;墨“”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约束下界统治者谨慎从事)等;法家。v*对礼的看法:老子与荀子;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三十八章。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同上v*对人性恶(趋利避害)的态度:荀子:礼法兼治,以礼为主;韩非:法治主义;v*对语言的态度:老子:行不言之教;孔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墨子:辩乎言谈;v*对道德教育的态度: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与极端的务实主义者:孟子与韩非;v*对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增与减;v*教育对于人性的作用:恢复,扩充、改造、利用;v*对于感官的态度:老子:轻视,(涤除玄览),孟子:尽心,忽视;荀子与墨子:重视;v*对于理性的态度:老子;轻视;其它;重视;v*对利的态度:道:绝巧弃利;儒:正其宜不谋其利;墨:合其志功而观焉;法:不免于利欲之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