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例1 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分分析析】本题以北京奥运会这一热点事件为背景,考查奥运会场创新建设的文化意义。题目说创新,A说的是继承,故不合题意;B是正确的,“会场建设”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建筑艺术;C说法错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D也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方方法法】抓住关键词,领悟题干的主旨,是鉴别题肢是否符合题意的有效方法。本题中“多项创新成果”揭示了题目要考查的范围和角度,即从创新角度,凡不符合这一角度的题肢都是错误的。答案答案 B 2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就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固守传统否定创新就会导致“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因此,进行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其一。 (3)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例2 (2010海南卷15题)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同中华民族始终重视编纂、保存和整理古籍文献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根据在于 传统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 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文化的创新不能背离传统文化 A B C D【分分析析】项错误,传统文化有许多呈现方式,如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认为“传统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过于绝对化;项正确体现了题干思想,是正确的;项也是对的;项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创新是对腐朽的、落后的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选B。答案答案 B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为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前提,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由于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础,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人都无法创造出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这是指两种情况:一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是凝结着人们的各种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二是指某些精神财富就是一些劳动群众在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的。例3 (长沙市周南中学模拟考试题)“作家深入群众,转变立足点,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这是因为 A文化最终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文化 D劳动人民有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分析析】作家要深入群众,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选B。A项体现不出来,C、D项观点是错误。答案答案 B 【名名师师点点评评】(1)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工作者的灵感,需要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但灵感源于文化工作者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他们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例例 1 1观点观点1 1 文文化化创创新新来来自自文文化化工工作作者者的的灵灵感感,文文化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文化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名名师师点点评评】(1)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2)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3)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例例 1 1观点观点2 2 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