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排斥身处城市的乡下人教育经济与管理1研究框架背景界定问题随迁子女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社会融入理论应用理论应用背景融入与排斥内涵农民工迁子女的社会教育融入2农民工出现的背景户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部过剩)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外部需求)3农民工子女随迁子女的大批出现很多农民工考虑到了子女的教育、人身安全、情感交流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将子女带在身边,农民工流动人口越来越表现出家庭化倾向。统计显示,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目前已近 2.3 亿,其背后是多达 1400 万的随迁子女,这意味着,每 8 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4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概念区分及概念界定相似概念:外来工子女、民工子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城市二代移民。流动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其他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既包括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子女、也包括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子女。5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早期问题:入学难早期问题:入学难 依据我国的教育制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依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依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这意味着,当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迁徙到城市后,原户籍所在地政府在实际操作上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而迁入地政府按照法律规定又没有义务负责他们的教育。因此,在“两为主”政策出台之前,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集中体现在入学难上。农民工家长如果没有能力支付大量的金钱让孩子进入公立学校、贵族私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那么其子女就只能失学。中国儿童中心2003年组织的对北京等九城市的抽样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流动儿童中失学的比例逐渐提高,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的比例由0.8%增至15.4%。6早期入学难问题的解决-“两为主”教育政策的出台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提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基本途径,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以“两为主”为原则,以“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制度和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政策。自“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得到了很大解决。 中央教科所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城市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比例较高。截止2007年底,除广州、义乌外,其他被调查城市的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比例均超过了50%,其中,郑州、无锡、顺德的比例达80%以上,而沈阳、石家庄的比例高达100%。7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主要问题-社会排斥虽然“两为主”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难问题,但是被入学难问题掩盖的很多问题随之初漏端倪。客体教育起教育起点:“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隐性隐性“借读费借读费”等致使农民工子女的失学;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不能获得均均等的教育资源等的教育资源; 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存在着分分校校、分班和划块分班和划块的做法,客观上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性文化传统依然存在 教育结果教育结果: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难升学难题突出。主体:农民工子女在主观心理上则缺乏对所迁入城市的归属感缺乏对所迁入城市的归属感;不能适龄入学不能适龄入学以及童工童工现象依然存在;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存在着困难学业成绩存在着困难,而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状况更令人担忧;农民工子女的课堂参与机会课堂参与机会和师生互动关系与其他城市学生相比存在着差异;与城市学生的社会交往城市学生的社会交往较少。8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排斥客体问题分析(一)责任划分的模糊性,导致了流入地政府的抵触性(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流入地政府的主动性(三)地区之间的竞争性,造成了流入地政府的排外性(四)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排斥主体问题分析随迁子女之所以出现缺乏对所迁入城市的归属感,学习出现困难,课堂参与相对较少、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也少,是因为经济、日常行为、心理等层面的社会融入出现困难,而社会融入的根本标志是在心理层面上与城市居民形成相一致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即是否认为自己是个城市人。通过调查发现,在随迁子女眼里,身份证、户口本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社会分类标签,而且是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虽然身处城市,却不是城市里的人,远离了农村,不再是完全意义的农村人,而成为一个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夹缝者夹缝者”与与“边缘人边缘人”。同时,城市居民对随迁子女“他者”、教育管理部门对随迁子女“外来者”的界定都影响到了农民工随迁的城市融入。10曾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作了一个形象比喻:“想像在100 米冲刺时,两个人中有一人戴着脚镣,他只跑了l0 米,另一个就冲过了50 米,那时,裁判员认定这场比赛不公平。他们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仅仅是摘下脚镣让比赛继续进行下去,然后说现在机会均等了吗?但是另一个运动员已经领先了40 米。如果让原先戴脚镣的运动员先赶上这40米或两人重新开始跑,不是更公平一些吗?这就是我们为了平等要采取果断的行动”。约翰逊的这段话表明:现有不平等是造成弱势群体的根源,弱势后社会不平等是造成更深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但是很明显的,这种绝对的平等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在教育上,我们无法采用这种削峰填谷式的做法,我们不能因为城市儿童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村学校的儿童之间享有的教育存在差距就不发展城市的教育而只发展农村教育或随迁子女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一套适合的理论作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基础11社会融入理论(social inclusion)理论来源:社会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梅志里梅志里、阿玛蒂亚.森、吉登斯梅志里(美):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展理论在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强烈人文关关怀的基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梅志里认为,当前的发展模式给小部分人带来了繁荣,使大部分人仍处在被剥削的地位,是一种“扭曲发展”过程;当时的发展模式的共同之处都是先发展经济后发展社会,社会福利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的危险在于当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的条件下,社会福利就会被削弱,同时这一模式不可避免产生了社会福利的依赖问题。他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设置一些社会措施保护那些没有从经济增长直接获利的人;吸取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经验,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联合起来。 12社会融入与社会排斥社会融入理论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起源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的研究。被定义为“非非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或“没有社会排斥没有社会排斥”。随着社会融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识到这种由“排斥”定义的“融入”过于狭隘,它们不是简单、共同意义上的对立面。社会融入与社会排斥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社会排斥带有明显的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地理特征、有民族国家疆界扥范畴,强调的是“非我族类非我族类”;而社会融入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特征,它更强调超越了民族国家疆界的范畴。因此,社会融入比社会排斥更适合用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13社会融入包括以下几方面:社会融入不仅仅是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的对立面社会融入的目标目标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平等平等是社会融入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基础强调的是人们在融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主动性和主观性观性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多维度、多层面的概念14社会融入的概念:徐丽敏在其博士论文里将社会融入定义为:社会融入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使人人能够平等地、全面地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以最终实现社会团结的过程,也是人类发展所追求的结果和目标。本人:某一个社会里的所有个体,不仅在形式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平等地全面地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执行其权利与义务,最终实现社会团结。15社会融入理论在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应用:教育融入首先,教育融入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反歧视反歧视。其次,教育融入不追求教育的相同结果,而是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绝对不利地位绝对不利地位。第三,教育融入与社会融入一样,强调的是“无责任即无权无责任即无权利利”。第四,教育融入除了关心融入的结果,更关心融入的过程融入的过程。第五,教育融入除了制度上的融入,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层面的融入多层面的融入。第六,教育融入不仅是城市制度和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还表现在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教育体系的主动融入主动融入上。16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明确各政府的职责,促使流入地政府有效的履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责任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多元文化整合:识别偏见与歧视 消除刻板印象建立一种交际荣誉感加强对自身的理解提高移情的能力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主动融入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司爱丽.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农民工子女成长问题研究-基于安徽省的现实分析J.20102.张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思考J.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20084.吴新慧,刘成斌.接纳? 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J.20075.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20096.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博士学位论文.20097.王庆环.教育公平,让随迁子女融入城市N光明日报.20118.马青,邬志辉.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J.20101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