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考点二鉴赏诗歌的“炼字炼字”艺术艺术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炼字”就是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感情,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的锤炼。精要 概述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1动词的锤炼例如,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答:_解析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展现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他极目瞭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答案“隔”字意“阻隔,隔断”,双重意蕴为:(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2形容词的锤炼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颈联“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练传神,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中间四句具体写所见的景色,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 答案“明”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3副词的锤炼例如,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_ 解析本题要求比较两个副词运用的巧妙程度。要联系诗歌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立足于“炼字”的修辞效果来分析。答案不止一种,见仁见智,贵在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应”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慨叹,也表达出诗人在孤寂愁苦中力求开拓的一种心情。“犹”字也很新奇。去年系舟的痕迹如今仍在,意在暗示在此停泊的客船不多,突出了荒村野店的孤独寂寞。能通过比较鉴别,答出“应”与“犹”任何一字的妙处均可。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 答案(示例一)“应”字更好,“应”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字则无此意趣。(示例二)“犹”字更好,“犹”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字却不能道出此意。(也可以认为二者各有其妙,但要分析二字的妙处)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4数量词的锤炼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请结合诗句说说这样改的好处。答:_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答案“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5叠词的锤炼例如,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_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 解析叠音词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叠音词的共同作用后,再结合诗歌本身来理解其具体的表达效果。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用以形容风吹草之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葱郁茂盛、繁复厚广的样子。同时,叠词在音节上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典例 精析例例1 (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答:_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解析本题考查炼字,需联系结构、内容、主旨来回答,注意要答到位。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地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例例2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答: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中的炼字,作答此题先要了解“绿”在语境中的含义;再分析表达效果,树绿是因春风入。答案(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命题形式:(1)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4)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语文语文精要概述精要概述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即时训练即时训练一般步骤是:先解释该字的意义,再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