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第四章第四章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受器: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特化形成的、能感受体内外由感觉神经末梢特化形成的、能感受体内外 环境变化刺激的结构。环境变化刺激的结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特化的、具有感受器和附属结构的感受装:特化的、具有感受器和附属结构的感受装 置,简称感官。置,简称感官。感官有多种:视器、位听器、嗅器、味器、皮肤等。感官有多种:视器、位听器、嗅器、味器、皮肤等。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第四章第四章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 位听器位听器(按功能分按功能分)位觉器(前庭器):感受机体位置觉位觉器(前庭器):感受机体位置觉 的变化。的变化。听器:感受声波的刺激。听器:感受声波的刺激。结构结构上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上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一、外耳一、外耳收集声波和定向。收集声波和定向。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管腔面衬贴皮肤,有皮脂腺和盯聍腺。管腔面衬贴皮肤,有皮脂腺和盯聍腺。耳耳 廓:廓:外耳道:外耳道:外耳的外耳的功能功能:收集和传导声波:收集和传导声波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鼓鼓 膜膜鼓鼓 室室咽咽 鼓鼓 管管乳突气房乳突气房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鼓膜:环行纤维层鼓膜:环行纤维层 放射状纤维层放射状纤维层功能功能: 如实将外界声如实将外界声波传给中耳。波传给中耳。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鼓室:鼓室: 颞骨岩部的颞骨岩部的一个不规则的腔一个不规则的腔隙。内有听骨链隙。内有听骨链和骨骼肌。和骨骼肌。 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听骨链:听骨链:锤骨锤骨砧砧(zhen)骨骨镫镫(deng)骨骨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骨骼肌:骨骼肌:骨膜张肌:骨膜张肌:一端连于锤骨柄上端,一端连于锤骨柄上端,收缩使鼓膜紧张。收缩使鼓膜紧张。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骨骼肌:骨骼肌:骨膜张肌:骨膜张肌:一端连于锤骨柄上端,一端连于锤骨柄上端,收缩使鼓膜紧张。收缩使鼓膜紧张。镫骨肌:镫骨肌:一端止于镫骨后脚,一端止于镫骨后脚,收缩时向外牵镫骨底,收缩时向外牵镫骨底,减小强声波对内耳的减小强声波对内耳的压力。压力。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鼓室的功能:鼓室的功能: 将声波转变将声波转变为适当强度的机为适当强度的机械振动并传给内械振动并传给内耳。耳。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鼓室内鼓室内壁有孔:壁有孔: 前前庭庭窗窗:位位于于前前庭庭(镫镫骨骨底底)蜗蜗 窗窗:位位于于鼓鼓阶阶(第第二二鼓鼓膜膜)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咽鼓管:咽鼓管:鼓口鼓口咽口:下鼻甲的咽口:下鼻甲的 后方后方功能功能: 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乳突气房:乳突气房: 颞骨乳突内许颞骨乳突内许多互通的含气小腔;多互通的含气小腔;与鼓室相通。与鼓室相通。功能功能: 降低鼓室内压、吸收声波;缓解强声对内耳的损害。降低鼓室内压、吸收声波;缓解强声对内耳的损害。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二、中耳二、中耳鼓鼓 膜膜:鼓鼓 室室:咽咽 鼓鼓 管管:乳突气房乳突气房:如实将外界声波传给中耳。如实将外界声波传给中耳。将声波转变为适当强度的机械振动并将声波转变为适当强度的机械振动并传给内耳。传给内耳。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的正常振动。吸收声波、降低鼓室内压;缓解强声吸收声波、降低鼓室内压;缓解强声对内耳的损害。对内耳的损害。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 是鼓室内侧、颞骨岩部骨质内的复杂、弯曲的管是鼓室内侧、颞骨岩部骨质内的复杂、弯曲的管道,又称为迷路。道,又称为迷路。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内耳内耳骨迷路:颞骨岩部内一些互相连通的骨性隧道。骨迷路:颞骨岩部内一些互相连通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小管和囊,其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小管和囊,其 形状与骨迷路基本相似。形状与骨迷路基本相似。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耳蜗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耳蜗膜迷路: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蜗管膜迷路: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蜗管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骨迷路:各部之间也彼此相通;内含外淋巴。骨迷路:各部之间也彼此相通;内含外淋巴。膜迷路:各部之间彼此相通,内含内淋巴。膜迷路:各部之间彼此相通,内含内淋巴。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一)骨迷路(一)骨迷路 1 耳蜗耳蜗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一)骨迷路(一)骨迷路 1 耳蜗耳蜗蜗轴蜗轴内含蜗神经节、神经和血管内含蜗神经节、神经和血管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一)骨迷路(一)骨迷路 2 前庭前庭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一)骨迷路(一)骨迷路 3 骨半规管骨半规管单骨脚合为总骨脚单骨脚合为总骨脚外半规管:壶腹骨脚、单骨脚外半规管:壶腹骨脚、单骨脚上半规管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后半规管 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二)膜迷路(二)膜迷路 1 蜗管蜗管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血管纹血管纹:构成蜗管构成蜗管的外壁,的外壁,分泌内淋分泌内淋巴液。巴液。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前庭膜前庭膜:构成蜗管构成蜗管的上壁,的上壁,将蜗管和将蜗管和前庭阶隔前庭阶隔开。开。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基底膜基底膜: 构成蜗构成蜗管的下壁,管的下壁,将蜗管与鼓将蜗管与鼓阶隔开。阶隔开。 骨螺旋骨螺旋板内上方的板内上方的骨膜增厚,骨膜增厚,向蜗管内伸向蜗管内伸出胶质膜出胶质膜盖膜。盖膜。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基底膜在蜗底处最窄(基底膜在蜗底处最窄(0.16mm),由底向顶逐渐增),由底向顶逐渐增宽,蜗顶处最宽宽,蜗顶处最宽(0.52mm)。 基底膜内有许多平行走向的胶原纤维基底膜内有许多平行走向的胶原纤维听弦听弦,是分,是分辨音频的基础。辨音频的基础。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基底膜蜗管面的上皮增厚、特化呈听觉感受器基底膜蜗管面的上皮增厚、特化呈听觉感受器 螺旋器螺旋器。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螺旋器螺旋器支持细胞支持细胞毛毛 细细 胞胞柱细胞柱细胞指细胞指细胞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游离面有纤毛游离面有纤毛听毛听毛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当基底膜上下振动时,会撞击盖膜,压弯听毛,并当基底膜上下振动时,会撞击盖膜,压弯听毛,并将此信号传给与之相连的听神经。将此信号传给与之相连的听神经。螺旋器的工作原理:螺旋器的工作原理: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旋器所感受的?旋器所感受的?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旋器所感受的?旋器所感受的?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正常情况下,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旋器所感受的?旋器所感受的?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旋器所感受的?声音是如何传入内耳并被螺旋器所感受的?耳廓收集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耳道鼓膜鼓膜听骨链听骨链前庭外淋巴前庭外淋巴前庭阶外淋巴前庭阶外淋巴前庭膜前庭膜蜗管内淋巴及盖膜蜗管内淋巴及盖膜基底膜及螺旋器基底膜及螺旋器盖膜与螺旋器的振动方向相反,压弯听毛盖膜与螺旋器的振动方向相反,压弯听毛毛细胞膜电位变化毛细胞膜电位变化蜗神经兴奋蜗神经兴奋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二)膜迷路(二)膜迷路 2 球囊和椭圆囊球囊和椭圆囊 局部上皮增高局部上皮增高特化为感受器特化为感受器囊斑。囊斑。 功能:功能:感受直线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将引变速运动;将引起前庭神经兴奋。起前庭神经兴奋。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三、内耳三、内耳(迷路迷路)(二)膜迷路(二)膜迷路 3 膜半规管膜半规管 膜壶腹上皮增膜壶腹上皮增高特化为感受器高特化为感受器壶腹嵴。壶腹嵴。功能:功能:感受旋转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将引变速运动;将引起前庭神经兴奋。起前庭神经兴奋。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小小 结结1 中耳的结构中耳的结构2 骨迷路和膜迷路的概念及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的概念及组成3 声波传导及螺旋器感受的过程声波传导及螺旋器感受的过程4鼓膜破损时,为何只导致听力下降而该耳不致鼓膜破损时,为何只导致听力下降而该耳不致 于完全丧失听力?于完全丧失听力?5 感受器、感官的概念感受器、感官的概念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生命科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