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光学功能材料光学功能材料第二章第二章 光学功能材料光学功能材料2.1 激光材料激光材料 自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后,激光技术便成为一门自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后,激光技术便成为一门自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后,激光技术便成为一门自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后,激光技术便成为一门新兴科学发展起来,并且激光的出现又大大促进了新兴科学发展起来,并且激光的出现又大大促进了新兴科学发展起来,并且激光的出现又大大促进了新兴科学发展起来,并且激光的出现又大大促进了光学材料的发展。光学材料的发展。光学材料的发展。光学材料的发展。2.1.12.1.1 激光的产生及特点激光的产生及特点1. 1. 激光的产生过程激光的产生过程激光的产生过程激光的产生过程当激光工作物质的粒子当激光工作物质的粒子当激光工作物质的粒子当激光工作物质的粒子( (原子或分子原子或分子原子或分子原子或分子) )吸收了外来吸收了外来吸收了外来吸收了外来能量后,就要从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很快能量后,就要从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很快能量后,就要从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很快能量后,就要从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很快无辐射跃迁到一个亚稳态能级。粒子在亚稳态的寿无辐射跃迁到一个亚稳态能级。粒子在亚稳态的寿无辐射跃迁到一个亚稳态能级。粒子在亚稳态的寿无辐射跃迁到一个亚稳态能级。粒子在亚稳态的寿命较长,所以粒子数目不断积累增加,这就是泵浦命较长,所以粒子数目不断积累增加,这就是泵浦命较长,所以粒子数目不断积累增加,这就是泵浦命较长,所以粒子数目不断积累增加,这就是泵浦过程。当亚稳态粒子数大于基态粒子数,即实现粒过程。当亚稳态粒子数大于基态粒子数,即实现粒过程。当亚稳态粒子数大于基态粒子数,即实现粒过程。当亚稳态粒子数大于基态粒子数,即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粒子就要跌落到基态并放出同一性子数反转分布,粒子就要跌落到基态并放出同一性子数反转分布,粒子就要跌落到基态并放出同一性子数反转分布,粒子就要跌落到基态并放出同一性质的光子,光子又激发其他粒子也跌落到基态,释质的光子,光子又激发其他粒子也跌落到基态,释质的光子,光子又激发其他粒子也跌落到基态,释质的光子,光子又激发其他粒子也跌落到基态,释放出新的光子,这样便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光的放出新的光子,这样便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光的放出新的光子,这样便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光的放出新的光子,这样便起到了放大作用。如果光的放大在一个光谐振腔里反复作用,便构成光振荡,放大在一个光谐振腔里反复作用,便构成光振荡,放大在一个光谐振腔里反复作用,便构成光振荡,放大在一个光谐振腔里反复作用,便构成光振荡,并发出强大的激光。并发出强大的激光。并发出强大的激光。并发出强大的激光。 2. 2.激光的特点激光的特点1.相干性好,所有发射的光具有相同的相位;2.单色性纯,因为光学共振腔被调谐到某一特定频率后,其他频率的光受到相消干涉;3.方向性好,光腔中不调制的偏离轴向的辐射经过几次反射后被逸散掉;4.亮度高,激光脉冲有巨大的亮度,激光焦点处的辐射亮度比普通光高1081010倍。2 2.1.2 .1.2 常用激光材料常用激光材料 激光工作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激光工作物质。它们构成的激光器中固体激光器是最重要的一种,它不但激活离子密度大,振荡频带宽并能产生谱线窄的光脉冲,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又分为晶体和玻璃两种。1. 激光激光晶体晶体材料材料大多数激光晶体是含有激活离子的荧光晶体,按晶体的组成分类,它们可分为掺杂型激光晶体和自激活激光晶体两类。然而,前者占了现有激光晶体的绝大部分。(1 1)掺杂型激光晶体)掺杂型激光晶体由激活离子+基质晶体两部分组成。一、激活离子主要有:过渡族金属离子三价稀土离子二价稀土离子锕系离子常用的主要为前两类。近来,已开始进一步研究其他金属离子作为激活离子的可能性。二、基质晶体是指那些阳离子与激活离子半径、电负性接近、价态尽可能相同、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和能方便地生长出光学均匀性好的大尺寸晶体,主要有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含氧金属酸化物、氟化物和复合氟化物三大类。(2 2)自激活晶体)自激活晶体当激活离子成为基质的一种组分时,就形成了所谓的自激活晶体。一般说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是提高激活离子浓度。但是激活离子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浓度猝灭效应。考虑能级间能量的电偶极交叉弛豫,高浓度自激活激光晶体的基本物理要求是,不存在通过共振交叉弛豫使亚稳能级退激发的通道和激活离子间具有较大的间距。 主要的自激活晶体材料主要的自激活晶体材料 晶体空间群最邻近的阳离子数波长/m寿命/s 寿命比最大浓度/1021cm-3x=0.01x=1.0NdxLa1-xP5O14P21/c81.0513201152.783.9LiNdxLa1-xP4O12C2/c81.0483251352.414.4KNdxGd1-xP4O12P2181.0522751002.754.1NdxGd1-xAl3(BO3)4R3261.06450192.635.4NdxLa1-xNa5(WO4)4141/a8220852.592.6NdxLa1-xP3O9C222183755755.8CsNdxY1-xNaCl5Fm3m6410012303.333.2激光玻璃中的激活离子和基质激光玻璃中的激活离子和基质激活离子:由于配位场的作用,使基质玻璃中极大部分3d过渡金属离子实现激光的可能性较少,而稀土离子由于5s和5p外层电子对4f电子的屏蔽作用,使它在玻璃中仍保持与自由离子相似的光谱特性,容易获得较窄的荧光,因此在激光玻璃中激活离子是以Nd3+离子为代表的三价稀土离子。基质:作为基质玻璃,最早的激光输出是在掺钕钡冕玻璃中实现的。表7.1-2列出了若干掺钕玻璃的荧光性质,在此基础上,并根据各种激光器对激光玻璃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以及制造工艺的可行性,研制出许多品种钕激光玻璃。 2. 2. 激光玻璃激光玻璃 尽管玻璃中激活离子的发光性能不如在晶体中好,但激光玻璃储能大,基质玻璃的性质可按要求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制造工艺成熟,容易获得光学均匀的、从直径为几微米的光纤到长达几微米的玻璃棒和几十厘米的玻璃板,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使激光玻璃在高功率光系统、纤维激光器和光放大器,以及其他重复频率不高的中小激光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激光晶体一起构成了固体激光材料的两大类,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若干掺钕玻璃的荧光性质若干掺钕玻璃的荧光性质 基质玻璃荧光中心波长/m荧光线宽/cm-1受激发射截面/10-21cm2辐射跃迁几率/s-1荧光分支比 折射率nd氟化物1.0461.0501902802.03.5160025000.50.571.281.38氯化物1.0631.0651902206.07.0450055000.450.521.62.0硅酸盐1.0581.0623404001.03.0110030000.450.51.481.75磷酸盐1.0521.0572503502.04.5200035000.480.551.491.65硼酸盐1.0601.0652904202.03.0220035000.480.601.521.70碲酸盐1.0571.0632603103.05.0500070000.460.551.82.2YAG1.064248943800.521.8362.2 2.2 红外材料红外材料红外材料是指与红外线的辐射、吸收、透射和探测等相关的一些材料。本节主要介绍红外透射和辐射材料。2.2.12.2.1 红外辐射材料红外辐射材料理论上,在0K以上时,任何物体均可辐射红外线,故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有时也叫热红外。但工程上,红外辐射材料只指能吸收热物体辐射而发射大量红外线的材料。红外辐射材料可分为热型、“发光”型和热“发光”混合型三类。红外加热技术主要采用热型红外辐射材料。1.1. 红外辐射材料的辐射特性红外辐射材料的辐射特性 红外辐射材料的辐射特性决定于材料的温度和发射率。而发射率是红外辐射材料的重要特征值,它是相对于热平衡辐射体的概念。热平衡辐射体是指当一个物体向周围发射辐射时,同时也吸收周围物体所发射的辐射能,当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慢到使物体在任何短时间内仍保持确定温度时,该过程可以看作是平衡的。 当红外辐射辐射到任何一种材料的表面上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能量被透过。由于能量守恒,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之间有如下关系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任何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和吸收率之比相同并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且只和温度有关,可得:式中为发射率,也叫比辐射率。这说明影响材料反射、透射和辐射性能的有关因素必然会在其发射率的变化规律中反映出来。材料发出辐射是因组成材料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体系在不同能量状态间跃迁产生的。 这种发出的辐射在短波段主要与其电子的跃迁有关,在长波段则与其晶格振动特性有关。红外加热技术中的多数辐射材料,发出辐射的机制是由于分子转动或振动而伴随着电偶矩的变化而产生的辐射。因此,组成材料的元素、化学键形式、晶体结构以及晶体中存在缺陷等因素都将对材料的发射率发生影响。(a) (a) 材料本身结构对其发射率的影响材料本身结构对其发射率的影响 一般说金属导电体的值较小,电介质材料的值较高。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与构成金属和电介质材料的带电粒子及其运动性直接有关。带电粒子的特性不同,材料的电性和发射红外辐射的性能就不一样,而这往往与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关。 例如:氧化铝、氧化硅等电介质材料属于离子型晶体,它主要靠正、负离子的静电力结合在一起;碳化硅、硼化锆、氮化锆等材料属于共价晶体,它们是靠两个原子各自贡献自旋相反的电子,共同参与两个原子的束缚作用;铝等金属晶体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正离子晶格内自由电子把它们约束在一起。显然,在晶格中存在杂质、缺陷时,都会影响晶体的结构参数,使材料的发射率发生变化。(b) (b) 材料的发射率随辐射波长的变材料的发射率随辐射波长的变化化如前所述,多数红外辐射材料,其发射红外线的性能,在短波主要与电子在价带至导带间的跃迁有关;在长波段主要与晶格振动有关。晶格振动频率取决于晶体结构、组成晶体的元素的原子量及化学键特性。 图7.1-1 纯SiC的单色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图7.1-1为600和1025情况下碳化硅的单色发射率曲线。由图可见,SiC在12m附近有一个显著的发射率特征带,这是SiC基态振动的位置。(c) 原材料预处理工艺对发射率的影响同一种原材料因预处理工艺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发射串值。例如,经700空气气氛处理与经1400煤气气氛处理的氧化钛的常温发射率分别为0.81和0.86。(d)发射率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影响材料的发射率。电介质材料的发射率较金属大的多,有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些随温度的升高而有复杂的变化。 (e)(e)发射率受材料表面状态影响发射率受材料表面状态影响一般说来,材料表面愈粗糙,其发射率值愈大。据报道,铬镍铁合金经不同表面处理后,其发射率有大幅度的变化。电抛光、喷砂、电抛光后再氧化这三种方法使其在482时的发射率分别为0.11、0.31、0.60。红外线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性能与红外线波长对表面不平整度的相对大小有关,与金属表面上的化学特征(如油脂玷污、附有金属氧化膜等)和物理特征(如气体吸附、晶格缺陷及机械加工引起的表面结构改变等)有关。(f)材料的体因素对发射率的影响 材料的体因素包括材料的厚度、填料的粒径和含量等等。对某些材料,如红外线透明材料或半透明的材料,其发射率值还与其体因素有关。原因是红外线能量在传播过程中材料的吸收所致。(g) 材料的发射率随工作时间而变化 在工作条件下,由于与环境介质发生相互作用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成分及结构的变化,将使材料的发射率改变。(2) (2) 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常用的发射率高的红外辐射材料有石墨、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以及硅化物等。红外辐射搪瓷、红外辐射陶瓷以及红外辐射涂料等是一般红外辐射材料通常使用的形式。红外辐射涂料由辐射材料的粉末与粘接剂等按适当比例混合配制而成,通常涂敷在热物体表面构成红外辐射体。红外辐射材料在热能利用方面红外辐射材料在热能利用方面可用作红外加热、耐火材料等。红外加热与干燥是指利用热辐射体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照射到物体上并被吸收后转换成热(或同时伴随其他非热效应),从而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如在机械和金属领域用于机械设备的金属部件、船舶的喷漆烘干,铸型的干燥等;在化工领域用于热塑性树脂的干燥、玻璃和陶瓷的预热和烧结等;在医疗领域用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汗腺的分泌、外伤的治疗等;在食品工业领域用于冷冻谷类捆包前的脱水、稻谷水果的烘干等等。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涂层属于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一种,一般被涂于加热炉的炉衬耐火砖或耐火纤维毡表面,也可涂于测温套管、烧嘴砖等表面,将十分有利于热能的利用。 红外辐射材料在军事应用方面红外辐射材料在军事应用方面可用于红外伪装和红外诱饵器。红外伪装的最基本原理是降低和消除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差别,以降低目标被发现和识别的可能性。近红外伪装涂层要求目标与背景的光谱反射率尽可能接近;中、远红外伪装涂层则一般采用低发射率涂层材料,以弥补二者的温度差异。红外诱饵器作为对付红外制导导弹的一种对抗手段,正受到重视。若采用固体热红外假目标,在表面涂上高发射率涂层,则能提高诱饵的红外辐射强度,从而提高假目标的有效性。选择不同辐射频率的材料作成的红外诱饵器可以模拟各种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特征,更好地发挥红外诱饵假目标的作用。 在航天领域中,航天器用红外辐射涂层是一种高温高发射率涂层,涂在航天器蒙皮表面上,作为辐射防热结构。2. 2. 透红外材料透红外材料(1) 透红外材料的性质 透红外材料指的是对红外线透过率高的材料。对透红外材料的要求,首先是红外光谱透过率要高,透过的短波限要低,透过的频带要宽。透过率定义与可见光透过率相同,一般透过率要求在50以上,同时要求透过率的频率范围要宽,透红外材料的透射短波限,对于纯晶体,决定于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的吸收,即其禁带宽度。透射长波限决定于其声子吸收,和其晶格结构及平均原子量有关。对用于窗口和整流罩的材料要求折射率低,以减少反射损失。对于透镜、棱镜和红外光学系统要求尽量宽的折射率。对透红外材料的发射率要求尽量低,以免增加红外系统的目标特征,特别是军用系统易曝露。(2) (2) 透红外材料的种类透红外材料的种类 目前实用的光学材料有二三十种,可以分为晶体、玻璃、透明陶瓷、塑料等。利用晶体作为光学材料。在红外区域,晶体也是使用最多的光学材料。与玻璃相比,其透射长波限较长,折射率和色散范围也较大。不少晶体熔点高,热稳定性好,硬度大。而且只有晶体才具有对光的双折射性能。但晶体价格一般较贵,且单晶体不易长成大的尺寸,因此,应用受到限制。 作为红外光学材料的单晶体主要有锗、硅半导体等。硅在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上比锗好得多,温度影响也小,但硅的折射率高,使用时需镀增透膜,以减少反射损失。另一类单晶体是离子晶体碱或碱土金属卤化物,如CsI和MgF2。其中MgF2做导弹镇流罩时多采用热压法制成的多晶体产品,其具有高于90的红外透过率,是较为满意的透红外窗口材料。 玻璃的光学均匀性好,易于加工成型,便宜。缺点是透过波长较短,使用温度低于500。红外光学玻璃主要有以下几种:硅酸盐玻璃、铝酸盐玻璃、镓酸盐玻璃、硫属化合物玻璃。其透过光学性能见图。氧化物类玻璃的有害杂质是水分,其透过波长不超过7m。硫族化合物玻璃透过红外波长范围加宽。利用玻璃作为光学材料。利用玻璃作为光学材料。一些红外玻璃的成分和性能一些红外玻璃的成分和性能 名称化学组分透射波段/m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SiO2-B2O3-P2O5-PbO0.3 3非硅酸盐玻璃类BS37A铝酸盐玻璃SiO2-CaO-MgO-Al2O30.3 5BS39B铝酸盐玻璃CaO-BaO-MgO-Al2O30.3 5.5镓酸盐玻璃SrO-CaO-MgO-BaO-Ga2O30.3 6.65碲酸盐玻璃BaO-ZnO-TeO30.3 6.0硫属化合物玻璃类三硫化二砷玻璃As40S601 11硒化砷玻璃As38.7Se61.31 1520号玻璃Ge33As12Se551 16锗锑硒玻璃Ge28Sb12Se601 15锗磷硫玻璃Ge30P10S602 8砷硫硒碲玻璃As50S20Se20Te101 13利用陶瓷作为光学材料利用陶瓷作为光学材料烧结的陶瓷,由于进行了固态扩散,产品性能稳定,目前已有十多种红外透明陶瓷可供选用。Al2O3透明陶瓷不只是透过近红外,而且还可以透过可见光,它的熔点高达2050,性能和蓝宝石差不多,但价格却便宜得多。稀有金属氧化物陶瓷是一类耐高温的红外光学材料,其中的代表是氧化钇透明陶瓷。它们大都属于立方晶系,因而光学上是各向同性的,与其他晶体相比晶体散射损失小。塑料也是红外光学材料,但近红外性能不如其他材料,故多用于远红外。(3) (3) 透红外材透红外材料的应用料的应用透红外材料是用来制造红外光学仪器透镜、棱镜、调制盘、整流罩等不可缺少的材料,各种透红外材料的主要用途如表 透红外材料用途碱卤化合物晶体红外仪器和装置中的棱镜、窗口材料金属铊和卤族元素化合物晶体探测元件窗口或透镜材料碱土-卤族化合物晶体窗口、滤光片基板材料氧化物晶体窗口、整流罩、透镜材料半导体晶体窗口、透镜、整流罩无机盐化合物晶体探测器的前置透镜透红外光学玻璃红外火炮控制系统和红外航空摄影系统中的元件红外透明陶瓷高温红外光学装置、高温辐射源及其他高温装置透红外塑料近红外装置的窗口材料、激光装置的窗口材料金刚石膜和类金刚石膜窗口、红外增透膜、多宽带抗反射膜的保护膜7.1.3 7.1.3 发光材料发光材料 发光是一种物体把吸收的能量,不经过热的阶段,直接转换为特征辐射的现象。发光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材料中,因此,发光材料品种很多,按激发方式可分为:光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致发光材料、热致发光材料、等离子发光材料。1. 1. 发光机理发光机理发光材料的发光中心受激后,激发和发射过程发生在彼此独立的、个别的发光中心内部的发光就叫做分立中心发光。它是单分子过程,有自发发光和受迫发光两种情况,如图。 自发发光是指受激发的粒子(如电子)受粒子内部电场作用从激发态A回到基态G时的发光。特征是,与发射相应的电子跃迁的几率基本决定于发射体的内部电场,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受迫发光受迫发光是指受激发的电子只有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才发光。它的特征是,发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如图7.1-3(b)所示。受激发的电子出现在受激态M上时,从受激状态M直接回到基态G上是禁阻的。在M上的电子,一般也不是直接从基态G上跃迁来的,而是电子受激后,先由基态G跃迁到A,再到M态上,M这样的受激态称为亚稳态。受迫发射的第一阶段是由于热起伏,电子吸收能量后,从M态上到A态,要实现这一步,电子在M态上需要花费时间,从A态回到G态是允许的,这就是受迫发射的第二阶段。由于这种发光要经过亚稳态,故又称受迫发光为亚稳态发光。 复合发光复合发光发光材料受激发时分离出一对带异号电荷的粒子,一般为正离子和电子,这两种粒子在复合时便发光,即复合发光。由于离化的带电粒子在发光材料中漂移或扩散,从而构成特征性光电导,所以复合发光又叫“光电导型”发光。 复合发光可以在一个发光中心上直接进行,即电子脱离发光中心后,又回来与原来的发光中心复合而发光,呈单分子过程,电子在导带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是短复合发光过程。大部分复合发光是电子脱离原来的发光中心后,在运动中遇到其他离化了的发光中心复合发光,呈双分子过程,电子在导带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是长复合发光过程。2. 2. 发光特征发光特征 (1) 颜色特征颜色特征 发光材料的发光颜色彼此不同,有各自的特征。已有发光材料的种类很多,它们发光的颜色也足可覆盖整个可见光的范围。材料的发光光谱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宽带:半宽度100nm,如CaWO4;窄带:半宽度50nm,如Sr2(PO4)ClEu3+;线谱:半宽度0.1nm,如GdVO4Eu3+。一个材料的发光光谱属于哪一类,既与基质有关,又与杂质有关。随着基质的改变,发光的颜色也可改变。(2) 强度特征强度特征 发光强度随激发强度而变,通常我们用发光效率来表征材料的发光本领。发光效率有三种表示方法:量子效率、能量效率及光度效率。量子效率指发光的量子数与激发源输入的量子数的比值;能量效率是指发光的能量与激发源输入的能量的比值;光度效率指发光的光度与激发源输入的能量的比值。(3) (3) 持续时间特征持续时间特征 最初发光分为荧光及磷光两种。荧光是指在激发时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在激发停止后发出的光。发光时间小于10-8s为荧光,大于10-8s为磷光。当时对发光持续时间很短的发光无法测量,才有这种说法。现在瞬态光谱技术已经把测量的范围缩小到10-12s以下,最快的脉冲光输出可短到8fs(1fs=10-15s)。所以,荧光、磷光的时间界限已不清楚。但发光总是延迟于激发的。3. 3. 发光材料发光材料(1) 光致发光材料 用紫外光、可见光及红外光激发发光材料而产生发光的现象称为光致发光,相应的这种材料便称为光致发光材料。一般可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两种。 荧光效率是荧光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荧光材料的分子并不能将全部吸收的光都转变为荧光,它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以其他形式释放出来。吸收光转变为荧光的百分数称为荧光效率。 一般来说荧光效率与激发光波长无关。在材料的整个分子吸收光谱带中,荧光发射对吸收的关系都是相同的。即各波长的吸收与发射之比为一常数。然而荧光强度和激发光强度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激发光越强,荧光也越强。定量地说荧光强度等于吸收光强度乘以荧光效率。分子结构对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分子结构对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响光的吸收和荧光发射均与材料的分子结构有关。材料吸收光除了可以转变为荧光外,还可以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而,产生荧光最重要条件是分子必须在激发态有一定的稳定性。多数分子不具备这一条件,它们在荧光发射以前就以其他形式释放了所吸收的能量。只有具备共轭键系统的分子才能使激发态保持相对稳定而发射荧光。因而,荧光材料主要是以苯环为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磷光材料磷光材料具有缺陷的某些复杂的无机晶体物质,在光激发时和光激发停止后一定时间内能够发光,这些晶体称为磷光材料。 磷光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质和激活剂。用作基质的有第II族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硒化物、氟化物、磷酸盐、硅酸盐和钨酸盐等。用作激活剂的是重金属。所用的激活剂可以作为选定的基质的特征。激活剂与基质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例如对ZnS、CdS而言,Ag、Cu、Mn是最好的激活剂。而碱土磷光材料可以有更多的激活体,除Ag、Cu、Mn外,还有Bi、Pb和稀土金属等。 光致发光材料主要用途光致发光材料主要用途用于显示、显像、照明和日常生活中。如洗涤增白剂、荧光涂料等属于荧光材料。而一些灯用荧光粉材料都属于磷光材料。总的看来,磷光材料比荧光材料的应用更为普遍。(2) (2) 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是指在直流或交流电场作用下,依靠电流和电场的激发使材料发光的现象。电致发光材料是禁带宽度比较大的半导体。在这些半导体内场致发光的微观过程主要是碰撞激发或离化杂质中心。它在与金属电极相接的界面上将形成一个势垒。在金属电极一面,电子要具有一定的能量才能克服这个势垒,进入半导体。从金属电极这一面看去,这个势垒象是垂直的陡壁。而在半导体内,由于空间电荷的存在,势垒的形状则近似的按照抛物线逐渐降下来。所以,在半导体内部的电场是不均匀的,电压的大部分落在势垒区。当金属电极处于负电位时,电子从电极进入半导体的势垒虽然高度不变,但对半导体一侧遂穿到半导体的几率就明显地增大,而当电压提高时,这个几率就进一步增大。电子进入半导体后随即被半导体内的电场加速,动能增加。在沿电场方向的整个自由程内,能量愈积愈高。当它与发光中心或基质的某个原子发生碰撞,它就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中心或基质的电子,使它们被激发或被离化。第一种情形第一种情形: 被激发是指进入半导体的电子被加速到其能量大于发光中心的激发态的能量时,发光中心的电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电子没有离开中心,只是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它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就发射出光来。是分立中心的发光,属于单分子过程。在第二种情形在第二种情形: 离化是指其能量已增大到足以把发光中心的电子或把基质的价带电子送到导带时,发光中心及基质就有可能被离化。电子离开了中心,进入导带而为整个晶格所有。电子和离化中心复合时,就发出光束。是电子及离化中心的复合发光,是双分子反应过程。 最常用的交流电致粉末发光材最常用的交流电致粉末发光材料料最常用的直流电致发光粉末材料有ZnSMn,Cu,亮度约350Cd/m2;其他如ZnSAg可以发出蓝光; (ZnCd)SAg可以发出绿光,改变配比(ZnCd)SAg可以发出红光。它们都是在约100V的电压下激发,给出约70Cd/m2的亮度。近年来还试用在CaS、SrS等基质中掺杂稀土元素的材料。ZnSMn,Cu的发光效率大约为0.5lm/W。发光材料发光颜色发光光谱峰值(nm)ZnSCu浅蓝455ZnSCu,Al绿510ZnSCu,Mn黄580(Zn,Cd)(S,Se)Cu橙红650ZnSCu蓝455电致发光材料主要用途电致发光材料主要用途当前,在电致发光材料中,最受人们重视的是薄膜。薄膜的交流电致发光已经应用。它的机理和粉末材料中的过程一样,只是它不需要介质,而且可在高频电压下工作,发光亮度很高,发光效率也可达到几个lm/W。还有这种屏的寿命很长,达到104h以上。电致发光材料可制造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交流粉末电致发光显示板除了作照明板使用外,主要用作大面积显示。直流粉末电致发光显示板可用来作数字显示器、直流电致发光显示电视等。(3) (3) 射线致发光材料射线致发光材料 射线致发光材料可分为阴极射线致发光材料和放射线致发光材料两种。阴极射线致发光是由电子束轰击发光物质而引起的发光现象。放射线致发光是由高能的射线,或光射线轰击发光物质而引起的发光现象。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阴极射线致发光材料和X射线致发光材料两种。 阴极射线发光是在真空中从阴极出来的电子经加速后轰击荧光屏发出的光。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轰击荧光屏的电子不被及时引走的话,留在屏中就会产生一个负电位,阻止飞来的电子继续轰击荧光屏。通常我们用逸出荧光屏的电子数目与留在屏内的电子数目之比来表征能否继续激发。这个比值跟屏与阴极间的电位差有关。 在阴极射线发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阴极射线发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当激发强度过大时,发光强度往往饱和;但是,在高速电子的轰击下,发光屏的温度将要上升,而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后发光的亮度将下降,这种现象为温度猝灭温度猝灭。它和发光中心的结构密切有关。而在晶体中发光中心的电子态和它周围离子的数目、价态、方位及距离都有关系。由于晶格振动,发光中心的电子态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必须注意的是,在使用阴极射线发光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它的亮度及影响亮度的几种因素,而且还必须选择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即发光颜色及衰减。X X射线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射线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发光材料在X射线照射下可以发生康普顿效应,也可以吸收X射线,它们都可产生高速的光电子。光电子又经过非弹性碰撞,继续产生一代又一代电子。当这些电子的能量接近发光跃迁所需的能量时,即可激发发光中心,或者离化发光中心,随后发出光来。也就是说,一个X射线的光子可以引发多个发光光子。常见的常见的X X射线致发光材料射线致发光材料最早应用于X射线探测的钨酸钙现在仍然被广泛地应用。这是由于它有几个优点:吸收效率高;发光光谱和胶片灵敏波段相适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在制备中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是很高。 硫化物也是一种较早就得到应用的材料,通用性就较强。它既可用于透视屏,又可用于增感屏,还可用于像加强器。 碘化铯的发光效率和硫化物相同,都比较高,但它们对射线的吸收效率却比硫化物高,所以在X射线激发下,总的效率较高,是很好的材料。这类材料在大气及潮气中发光性能会下降。所以,碘化铯常用在像加强器中,它是一种电真空器件,也用于显示。 稀土元素有两种用法,一是利用稀土元素作成稀土化合物,包括硫氧化物及卤氧化物;二是利用稀土元素作为材料中的激活剂。稀土离子的谱线丰富,所以改变掺杂的或基质中的稀土离子,就可以调节发光光谱。用稀土材料做成的射线增感屏和以钨酸钙做成的增感屏相比,其响应速度较快,一般要快24倍。(4) (4) 等离子发光材料等离子发光材料定义: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化的多种粒子存在的空间,其中带电粒子有电子、正离子,不带电的粒子有气体原子、分子、受激原子、亚稳原子等。主要特征:1)气体高度电离,在极限情况时,所有中性粒子都被电离了。2)具有很大的带电粒子浓度,由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粒子浓度接近相等,等离子体具有良好导体的特性。3)等离子体具有电振荡的特性。在带电粒子穿过等离子体时,能够产生等离子基元,等离子基元的能量是量子化的。4)等离子体具有加热气体的特性。在高气压收缩等离子体内,气体可被加热到数万度。5)在稳定情况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电场相当弱,并且电子与气体原子进行着频繁的碰撞,因此气体在等离子体中的运动可看作是热运动。等离子体发光的基本原理等离子体发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了稀有气体中冷阴极辉光放电效应。气体的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之后,可以完全脱离原子,即被电离。这种电子比在固体中自由得多,它具有较大的动能,以较高的速度在气体中飞行。而且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粒子会产生碰撞,使更多的中性粒子电离。在大量的中性粒子不断电离的同时,还有一个与电离相反的过程,就是复合现象。所谓复合就是两种带电的粒子结合,形成中性原子。在此过程中,电子将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来。自由电子同正离子复合时,辐射出的光能等于电子的离化能与电子动能之和。另外,正、负两种离子复合也可以发光,采用不同的工作物质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光,这种工作物质被称为等离子发光粒子。 等离子体发光材料的主要应用等离子体发光材料的主要应用是制作等离子体发光显示屏,是目前显示技术中很受重视的显示方式之一。等离子体发光显示屏又分为交流驱动和直流驱动两种。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屏是在直流驱动方式下的发光屏。这种显示屏有灰度级,可实现彩色,但发光效率低,分辨率也不高,结构也较复杂。 交流驱动方式下的等离子体显示屏,发光亮度高,对比度好,寿命长,响应速度快,视角宽,但是驱动电压较高,功耗大,实现灰度阶及彩色显示有一定难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