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古代欧洲文明第第5 5课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所说: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所说:“罗马曾三次征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神。罗马角斗场罗马角斗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古罗马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制度;了解古罗马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制度;2.2.掌握罗马的成文法掌握罗马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3.3.了解古罗马的盛衰进程,以及罗马共和国向了解古罗马的盛衰进程,以及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4.4.了解罗马帝国的一些基本史实,及罗马帝国了解罗马帝国的一些基本史实,及罗马帝国的衰亡。的衰亡。新课新课探究探究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意大利半岛农业分布:意大利半岛农业分布:岛内山地众多,利于畜岛内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牧业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宜农作物生长。古罗马城遗迹古罗马城遗迹罗马共和国广场罗马共和国广场 罗马城就是一部建筑史书。有时甚至分不清哪是罗马城就是一部建筑史书。有时甚至分不清哪是文物,哪是正在使用的建筑。图片为古罗马广场。文物,哪是正在使用的建筑。图片为古罗马广场。罗罗马马共共和和国国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罗马共和国建立时时 间:间:公元前公元前509509年;年;国家决策权:国家决策权:300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国家执政权:国家执政权:两个权利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两个权利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事务;最高权力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机关;保民官: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对平民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对平民不利的决议。不利的决议。十二铜表法时时 间:间:公元前公元前450450年左右;年左右;内内 容: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法、刑法、民法等;作作 用: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公元前3 3世纪初:世纪初:征服意大利,战胜迦太基,控征服意大利,战胜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制西地中海;公元前公元前2 2世纪: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霸主;霸主;奴隶起义:奴隶起义:公元前公元前7373年,斯巴达克起义。年,斯巴达克起义。 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国进一步衰落。 斯巴达克起义发生于公元前斯巴达克起义发生于公元前7373年年公元前公元前7171年,是由年,是由斯巴达克领导的反对罗马奴隶主统治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领导的反对罗马奴隶主统治的大规模奴隶起义,是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曾经席卷整是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曾经席卷整个意大利半岛,其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古个意大利半岛,其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古代世界实属罕见。代世界实属罕见。公元前公元前7373年,被罗马人作为角斗奴隶的色雷斯人斯巴年,被罗马人作为角斗奴隶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率七十余名角斗士起义。后达克,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率七十余名角斗士起义。后起义军迅速扩大,转战意大利南北,屡次打败罗马军。前起义军迅速扩大,转战意大利南北,屡次打败罗马军。前7171年春,起义军在南方阿普里亚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斯巴年春,起义军在南方阿普里亚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斯巴达克壮烈牺牲,起义失败。达克壮烈牺牲,起义失败。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促使奴隶制剥削方式发生变化,起义后隶主阶级的统治,促使奴隶制剥削方式发生变化,起义后隶农制开始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从共农制开始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向帝制的转变过程。和向帝制的转变过程。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像斯巴达克起义像目标导学二:罗马帝国 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政体能够维持吗? 必须依靠一个更强有力必须依靠一个更强有力的政权,即帝制。的政权,即帝制。拓展思维拓展思维公元前公元前4949年:年: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官;公元前公元前3131年:年:屋大维首创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元首制”,掌握最,掌握最高统治权;高统治权;公元前公元前2727年: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公元2 2世纪: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屋大维屋大维凯凯 撒撒 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马帝国的“内湖内湖”。目标导学三:罗马帝国的衰亡公元公元3 3世纪: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危机;公元公元375375年:年:日耳曼人开始入侵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开始入侵罗马帝国;公元公元4 4世纪末: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公元公元476476年: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罗罗马马城城邦邦和和罗罗马马帝帝国国罗马城罗马城邦邦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的扩张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屋大维首创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元首制”罗马帝国版图跨欧、亚、非三洲罗马帝国版图跨欧、亚、非三洲随堂训练随堂训练1.1.公元前公元前509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可表述为( () ) A A公元前公元前5 5世纪初世纪初 B B公元前公元前5 5世纪末世纪末C C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初世纪初 D D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末世纪末D D 2.2.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帝国帝国”是是( () )A A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B B罗马帝国罗马帝国C C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 D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B B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万能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常见主观题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2)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3)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劳动力的投入等;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4)作用、影响类1、设问方式限定性地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的回答积极,消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2、答题模板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师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5)意义类设问方式及答题模版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一般包括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和教材知识,即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考虑。3) 注意考虑主体结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考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