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腰椎解剖结构腰椎间盘突出定义腰椎间盘突出定义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 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 围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性; 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病因学病因学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外力的作用外力的作用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 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要原因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 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增加 致使髓核突出致使髓核突出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下肢放射痛,肢体冷感,间歇性跛行,肌肉下肢放射痛,肢体冷感,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马尾神经受损,脊柱侧弯畸形麻痹,马尾神经受损,脊柱侧弯畸形 脊柱活动受限脊柱活动受限 腰部压痛伴放射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腰腰3-4突出(腰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腰4-5突出(腰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第侧足背感觉减退,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趾肌力常有减退。腰腰5骶骶1间突出(骶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可能出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 感染:是所有外科手术共有的并发症。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除感染:是所有外科手术共有的并发症。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除 可能并发手术切口感染外还可能发生椎间隙感染。可能并发手术切口感染外还可能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损伤:手术中在硬膜外或硬膜内都有可能损伤神经根。神经损伤:手术中在硬膜外或硬膜内都有可能损伤神经根。 大血管损伤:最常见的是经后路手术时损伤腹后壁大的血管。大血管损伤:最常见的是经后路手术时损伤腹后壁大的血管。 粘连与瘢痕:手术部位的神经根与椎板切除后硬脊膜的暴露粘连与瘢痕:手术部位的神经根与椎板切除后硬脊膜的暴露 部分常发生粘连与瘢痕,会留有腰痛或神经根部分常发生粘连与瘢痕,会留有腰痛或神经根 放射痛。放射痛。脊柱不稳:部分病人术后腿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拍腰椎脊柱不稳:部分病人术后腿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拍腰椎 功能性运动线片时,有明显的脊柱异常活动。功能性运动线片时,有明显的脊柱异常活动。脏器损伤:血管损伤时可能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膀胱、输脏器损伤:血管损伤时可能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膀胱、输 尿管或小肠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剖腹探查,及时尿管或小肠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剖腹探查,及时 修补受损脏器,以免发生腹膜炎修补受损脏器,以免发生腹膜炎术后护理术后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面色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面色等情况,持续心电监护,每等情况,持续心电监护,每30-60分记录一分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双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情况及大小便有无异常,下肢运动、感觉情况及大小便有无异常,及时询问患者腰腿痛和麻木的改善情况。及时询问患者腰腿痛和麻木的改善情况。如果发现体温持续升高同时伴有腰部剧烈如果发现体温持续升高同时伴有腰部剧烈疼痛是椎间隙感染的征兆,及时给予处理。疼痛是椎间隙感染的征兆,及时给予处理。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切口引流管得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有切口引流管得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脱落或移位,伤口有无红肿。无渗血及脱落或移位,伤口有无红肿。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保持引流通畅。引流量第一天应小于保持引流通畅。引流量第一天应小于400ml,第第3天应小于天应小于50ml即可拔除引即可拔除引流管。若引流量大,色淡,且患者出流管。若引流量大,色淡,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警惕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警惕脑脊液漏及时报告医生。脑脊液漏及时报告医生。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术后体位术后体位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34周,周,特别是行全椎板切除的患者更应如此,因特别是行全椎板切除的患者更应如此,因为手术毕竟是种损伤,软组织修复需要一为手术毕竟是种损伤,软组织修复需要一个过程,术后每个过程,术后每46小时护士应协助患者翻小时护士应协助患者翻身以免发生褥疮。身以免发生褥疮。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汤类等。禁食辛辣油腻菜、水果、米粥、汤类等。禁食辛辣油腻易产气的豆类及含糖较高的食物,待大便易产气的豆类及含糖较高的食物,待大便通畅后可逐步增加肉类及营养丰富的食物。通畅后可逐步增加肉类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康复指导康复指导术后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术后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初次练习由效措施。初次练习由30开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开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术后第三天开始鼓励患者做主动直腿抬高动作。术后第三天开始鼓励患者做主动直腿抬高动作。患者平卧,膝关节伸直,腿上举,先单腿后双腿,患者平卧,膝关节伸直,腿上举,先单腿后双腿,抬腿幅度适当,每日抬腿幅度适当,每日23次,每次抬高次,每次抬高510次。次。在直腿抬高练习的同时协助患者做压膝、压髋等在直腿抬高练习的同时协助患者做压膝、压髋等被动活动。由于下肢伸屈活动可牵拉神经根,使被动活动。由于下肢伸屈活动可牵拉神经根,使其有其有1cm活动范围,从而防止神经根粘连,这是活动范围,从而防止神经根粘连,这是术后康复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术后康复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术后卧床期间也应坚持四肢活动锻炼,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术后卧床期间也应坚持四肢活动锻炼,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而且能够增加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预防肌肉萎缩而且能够增加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等。如腹部按摩可增强腹肌力,增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等。如腹部按摩可增强腹肌力,增加肠蠕动,减少腹胀、便秘、尿潴留的发生。加肠蠕动,减少腹胀、便秘、尿潴留的发生。 术后一周开始在床上进行腰背部练习,提高腰背肌力,增术后一周开始在床上进行腰背部练习,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但是如果腰椎有破坏性改变、感染性疾患、强脊柱稳定性。但是如果腰椎有破坏性改变、感染性疾患、患者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内固定物植入和术后早期患者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内固定物植入和术后早期患者不宜进行。患者不宜进行。做好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术后12天可以拆线,拆线后患者一般天可以拆线,拆线后患者一般就可以出院,患者出院后就可以出院,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都是康复的重要阶段,个月内都是康复的重要阶段,也有可能在此阶段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做好出院指导是也有可能在此阶段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做好出院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 拆线后腰部需要带腰围或腰部支具保护。拆线后腰部需要带腰围或腰部支具保护。充分卧床休充分卧床休息,在适当的腰部保护下下床做轻度活动,但不能做提重息,在适当的腰部保护下下床做轻度活动,但不能做提重物上下楼等活动。物上下楼等活动。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另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另注意矫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部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疾病注意矫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部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疾病复发。复发。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好的心态。定期复查。 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的多卧床,这样利个月内尽可能的多卧床,这样利于术后康复。于术后康复。术后一年内,提举东西时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因咳嗽、打术后一年内,提举东西时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因咳嗽、打喷嚏等而增加腹压。喷嚏等而增加腹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