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与民族汉族民歌w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民歌有着三个基本特征: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力,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倾吐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惮憬等。(明冯梦龙)有“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之说,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是最真实,最深切的。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制过程中演唱流传)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w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传统的劳动号子按不同工种可分为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五类。搬运号子指在人力直接负扭重物的运输劳动过程中所唱用的,包括装卸先物、挑抬重物、推车拉磙等劳动号子;工程号子指在建筑(造房、修路、开河、修田等)、开采(采司石、伐木等)工程等协作性强的劳动中(如打夯、打硪、打桩、撬石、大锤等)所唱用的号子;农事号子,是专指在农业劳动中,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有较强的实用性功能的民歌,主要有车水号子、打粮号子等;船渔号子指唱用于水运、打鱼、船务等水上劳动过程中的号子;作坊号子有盐工、木工、榨油、榨菜、打蓝(染料制作)等号子。 w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 w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个,领句、合句都卜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 w总之,各种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 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某种机器取代某种集体劳动才逐渐消失。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号子又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w山歌是民歌的一种,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歌唱艺术,它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传说中的刘三姐是盛唐时期的民女,擅长吟唱山歌,时人奉为歌仙.关于她的出生地在文化界曾有争议,一说她为柳州宜山人,一说她为贵县人(我市曾有人在攒文为此一说).无论刘三姐是哪里人,也不论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山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旧时青年男女多用于传情达意,表达爱情.现在覃塘,三里,五里,横县等地民间婚庆时尚有对山歌的传统习俗.如今贵港三里镇义渡桥渐成歌圩,此乃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概括起来,山歌有如下的艺术特点: 一. 通俗易懂. 山歌源自民间,传于民间,往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故妇儒皆唱,雅俗共赏. 二.语言简洁,多为五言或七言. 山歌在我市壮汉皆唱,壮族多为五言,汉族山歌多为七言,有点像唐诗的风格. 三.押韵和比兴. 山歌和诗歌一样,要求押韵,一般来说,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山歌多用比兴手法,这是最大的特点, w山歌分布很广。南方地区有“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震颈红”等;北方地区有“花儿”、“信天游”、“爬山调”、“慢赶牛”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更是丰富,如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壮族的“欢”、“加”、“伦”,藏族的“哩噜”以及 族、瑶族、畲族、黎族的各种山歌,都各具特色。 南方山歌的风格秀丽悠扬,音域不宽,旋律跳动较少;北方山歌的风格豪放粗犷,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 乐句结构的变化形式较丰富,大多具有即兴性质。许多山歌还在开唱或结束时加前、后喊声,有时只是一声自然的呼号,有时则发展成音乐性较强的歌腔 山歌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即在陈述唱词时节奏较密集;在唱词顿逗处则拉宽唱腔、延长腔幅 山歌的唱法有高腔和平腔两种。 w、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泳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是集体娱乐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小调的音乐表现特点是: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现出内心的意思来;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形式比较规整化,修饰化,小调可分为北方小调,南方小调两类,北方小调:1、北方时调,时调是小调的一种是在民间休息娱乐时为消遣助兴而唱的民歌它还常被民间的职业,半职业艺人在城镇市集酒楼茶馆,街头巷尾,游览胜地用来为人们演唱,时调的音乐形式比较成熟,结构严谨、完整、节奏规整,常用乐器伴奏,表现手法也较丰富,汉族地区的时调分布很广,北方、特别是华北色彩区的时调尤为突出,流行最广的,有“茉莉花调”、“剪靛花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2、华北、东北的其他小调小白菜这是一首河北一带流传的儿歌,花蛤蟆,这是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道儿歌,3、西北的其他小调揽工人儿难是一首流行在陕北的长工诉苦民歌。三十里铺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感情真切动人的陕北民歌,南方的小调有江浙,闽粤台小调、湘鄂、西南的小调等,形式多样,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