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学第二讲第二讲责任教师:胡洁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基本原理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二、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2教育学讲稿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目的、结构、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手段、方法及组织形式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生长3)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消费倾向,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学讲稿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 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和德育内容2、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来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服务3)教育可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4教育学讲稿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三)教育与文化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规范规定教育目的2)文化提供教育内容3)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1)保存传递文化2)创造更新文化5教育学讲稿二、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2、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1)教育能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并成为连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纽带。2)教育能通过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积极选择和融合过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使之减少曲折,走一条比较理想的道路。3)教育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再生和发展。6教育学讲稿二、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教育现代化1、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社会现代化呼唤教育现代化2、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1)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2)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3、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管理、教师素质(核心) 7教育学讲稿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发展1、身体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制增强两方面。二者相互联系,正常发育的机体才能使体质增强,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2、心理发展: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发展;意向的发展:如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8教育学讲稿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1、遗传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 遗传决定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 9教育学讲稿2、环境广义:包括人们周围所接触的一切事物,概括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教育。狭义:自发的影响人的周围事物,主要指对儿童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如家庭、亲友、邻居、社会团体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环境决定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环境决定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及能力都是由环境的影响决定的。经系统及能力都是由环境的影响决定的。 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0教育学讲稿3、教育1)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按一定需要做出取舍,撷取其中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符合发展需要的因素,从而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这种影响系统全面深刻,具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内容、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并通过训练有素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教师组织和指导,因而能避免盲目性和自发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万能论:夸大教育作用教育万能论:夸大教育作用 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1教育学讲稿(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顺序性:低级高级、量变质变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特征2、教育要适应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1)同一方面发展的各个阶段,速度并不相等2)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3、教育要适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不同儿童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2)同一儿童不同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也不相同3)不同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12教育学讲稿13教育学讲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