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9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5页 / 共79页
第6页 / 共79页
第7页 / 共79页
第8页 / 共79页
第9页 / 共79页
第1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信息搜寻、市场信号及其传递信息搜寻、市场信号及其传递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设计1西方经济学中,通常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西方经济学中,通常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完全信息假定意味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知晓他们选择息。完全信息假定意味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知晓他们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的集合和相关信息。消费者不仅知道自的有关经济变量的集合和相关信息。消费者不仅知道自己的偏好,且对商品的价格、特征完全了解,生产者不己的偏好,且对商品的价格、特征完全了解,生产者不仅知道生产技术,而且知道所有商品的价格,知道要素仅知道生产技术,而且知道所有商品的价格,知道要素的生产力等。那么,如果经济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不的生产力等。那么,如果经济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有了信息经济学。对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有了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有关信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有关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制度设计问题。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的制度设计问题。市场信息一般表现为公共信息(常识)和私人信息,同市场信息一般表现为公共信息(常识)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参见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和不对称信息(参见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第476页)。页)。在市场信息方面,人们重点关注的是不完全信息和非对在市场信息方面,人们重点关注的是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称信息2第一节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一方比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一方比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非对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信息不对称可以发生在事前,也可以发生在事信息不对称可以发生在事前,也可以发生在事后。事前信息不对称的例子是次品市场,导致后。事前信息不对称的例子是次品市场,导致的结果是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的例子是委托的结果是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的例子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后果是道德风险。代理问题,产生的后果是道德风险。从内容上讲,非对称可能是隐藏行动,也可能从内容上讲,非对称可能是隐藏行动,也可能是隐藏信息。是隐藏信息。3隐藏行动隐藏行动隐藏信息隐藏信息事前事前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信息甄别模型事后事后 隐藏行动的道德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行动风险模型(行动和知识都不对称)和知识都不对称)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行动知道,知识不型(行动知道,知识不知道)知道)4一、模型一、模型1:次品市场与逆向选择:次品市场与逆向选择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二手货二手货”的价格问题。的价格问题。乔治乔治.阿克莱夫于阿克莱夫于1970年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年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次货(柠檬)市场次货(柠檬)市场”,对该问题给出了解释。,对该问题给出了解释。下面我们分四个问题来分析:下面我们分四个问题来分析:买主的决策买主的决策卖主的决策卖主的决策逆向选择是如何发生的逆向选择是如何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萎缩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萎缩5买主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买主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q表示质量,表示质量,n表示购买的数量。为分析方便起见,设表示购买的数量。为分析方便起见,设n为一个零一变量。为一个零一变量。M表示旧车以外的消费。表示旧车以外的消费。潜在买者的预算约束潜在买者的预算约束注意:在这里,不同质量的旧车对买主而言,只有一注意:在这里,不同质量的旧车对买主而言,只有一个价格,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个价格,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为1.第一步:买主的决策第一步:买主的决策6买主的期望效用函数买主要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为什么是期望效用最大化而不是效用最大化,在于信息不对称下,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性。由于此前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因而,期望效用与期望值效用是一样的,这表明旧车市场的买主是风险中立者。E(u2)=M+(3/2)E(q)n=M+(3/2)n这里,=E(q),表示二手车的平均质量7买主的决策买主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期望效用的最大化。把预算方程代入期望效用函数得:E(u2)=y2+(3/2)-pn买主按照上式决策, n或为0或为1,根据上式,只有当(3/2)p时,潜在购买者才会购买。是否购买旧车取决于平均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8第二步:卖主的决策第二步:卖主的决策卖主是否出手二手车,也是从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出卖主是否出手二手车,也是从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出发的。发的。卖主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见下页)卖主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见下页)注意:这里注意:这里q的系数为的系数为1,与买主的效用函数相比,与买主的效用函数相比, q的系数变小,原因在于对同样的车,买主的评价的系数变小,原因在于对同样的车,买主的评价高于卖主。这时,卖高于卖主。这时,卖n=0,不卖,不卖n=1。如果如果q的信息是公开的,则若的信息是公开的,则若p在在1p0;如果s=0表示质次,则生产成本c0 (0,1)333435两个重要的结论两个重要的结论1、只有当价格、只有当价格p足够高时,垄断者才有足够高时,垄断者才有动力去改进质量。动力去改进质量。2、如果、如果 越高,则垄断者越有可能去提越高,则垄断者越有可能去提供优质品。供优质品。36模型模型2 文凭的信号模型文凭的信号模型Spence在首创了在首创了“信号传递信号传递”理论后,于理论后,于1974年年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劳动市场的分析。在他的劳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劳动市场的分析。在他的劳动市场模型中,存在着有关雇员劳动能力的信动市场模型中,存在着有关雇员劳动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息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员的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了有关雇员能力但雇员的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了有关雇员能力的信号。的信号。教育程度之所以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关教育程度之所以成为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关键在于,高能力的人受同样教育的成本低于低键在于,高能力的人受同样教育的成本低于低能力的人,低能力的人的理想选择是低教育水能力的人,低能力的人的理想选择是低教育水平,因此,高能力的人能够通过选择接受教育平,因此,高能力的人能够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能力的人区分开了。把自己与低能力的人区分开了。37在该模型中,斯彭思使用了一个极端的假定:即高等教在该模型中,斯彭思使用了一个极端的假定:即高等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能力不起任何作用,高质量劳动者接育对提高劳动生产能力不起任何作用,高质量劳动者接受教育纯粹是为了通过这种教育向雇主发送信号,以示受教育纯粹是为了通过这种教育向雇主发送信号,以示自己不同于低质量劳动者。自己不同于低质量劳动者。Spence(1974)Spence(1974)假定:一个人如果能干的话,则意味着其假定:一个人如果能干的话,则意味着其在升学、毕业的竞争过程中也可轻而易举;反过来,如在升学、毕业的竞争过程中也可轻而易举;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升学与毕业的竞争过程中遭到淘汰,则说明果一个人在升学与毕业的竞争过程中遭到淘汰,则说明这个人的能力有问题。因此,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这个人的能力有问题。因此,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会选择攻读高学位作为其信号,向雇主显示自己具有较会选择攻读高学位作为其信号,向雇主显示自己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使雇主对其支付较高的工资。如果这种高的生产能力,使雇主对其支付较高的工资。如果这种较高等级的文凭确实代表较高的生产能力,那当然不错。较高等级的文凭确实代表较高的生产能力,那当然不错。但是,即使高文凭并不一定会带来较高的生产能力,即但是,即使高文凭并不一定会带来较高的生产能力,即使高的教育程度对生产并没有实际的作用,文凭本身也使高的教育程度对生产并没有实际的作用,文凭本身也具有分离劳动力的作用会改变劳动市场的配置。具有分离劳动力的作用会改变劳动市场的配置。38实际上在西方经济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还实际上在西方经济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还很多。如肯尼思很多。如肯尼思.阿罗说阿罗说“较高的教育水平年较高的教育水平年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成就绝无助益,它既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成就绝无助益,它既不增加认识能力,也不增强社会化程度,不增加认识能力,也不增强社会化程度,相反,它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作用,在相反,它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作用,在其中可以把具有不同能力的个人加以分类,其中可以把具有不同能力的个人加以分类,从而向劳动的购买者传递信号从而向劳动的购买者传递信号”。(参见张。(参见张培刚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487页)页)39假定:假定:1 1)只有两类工人,高生产率和低生产率。前者)只有两类工人,高生产率和低生产率。前者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为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为3 3,后者为,后者为1 1;2 2)厂商生产产品的价格为)厂商生产产品的价格为1 1。如果信息充分,雇主会按照不同能力的工人的边如果信息充分,雇主会按照不同能力的工人的边际生产力提供工资,分别为际生产力提供工资,分别为3 3和和1 1;如果信息不对;如果信息不对称,则向所有工人支付工资称,则向所有工人支付工资2 2,即按照平均边际,即按照平均边际收益产品价格提供工资。收益产品价格提供工资。(结果如何呢?潜在雇员如何选择呢?)(结果如何呢?潜在雇员如何选择呢?)40潜在雇员提供教育这一信号时的情况如何呢潜在雇员提供教育这一信号时的情况如何呢?进一步假定:求职者只有接受教育和不接受教育进一步假定:求职者只有接受教育和不接受教育两种情况;且教育与生产能力无关,仅仅是厂商两种情况;且教育与生产能力无关,仅仅是厂商事先判断雇员的一个信号。尽管接受教育与生产事先判断雇员的一个信号。尽管接受教育与生产能力无关,但接受教育是有成本的。假定低能力能力无关,但接受教育是有成本的。假定低能力的人接受教育的成本是的人接受教育的成本是3 3,高能力的人接受教育,高能力的人接受教育的成本是的成本是1.1.那么,潜在雇员和雇主该如何选择呢?那么,潜在雇员和雇主该如何选择呢?对于潜在雇员而言,他可以选择接受教育和不接对于潜在雇员而言,他可以选择接受教育和不接受教育。对于厂商而言,他向高生产能力的人提受教育。对于厂商而言,他向高生产能力的人提供工资供工资3 3,向低生产能力的人提供工资,向低生产能力的人提供工资1.1.41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即不需要通过教育这一信号传递劳动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即不需要通过教育这一信号传递劳动能力的信息即可分辨劳动能力的差别,则潜在雇员均选能力的信息即可分辨劳动能力的差别,则潜在雇员均选择不接受教育。因为,对低择不接受教育。因为,对低生产能力的人而言。接受教生产能力的人而言。接受教育成本为育成本为3 3,工资为,工资为1 1 ,不接受教育,成本为,不接受教育,成本为0 0,工资为,工资为1 1;对高生产能力的人而言,接受教育成本为;对高生产能力的人而言,接受教育成本为3 3,工资为,工资为3 3,不接受教育,成本为,不接受教育,成本为0 0,工资为,工资为3.3.如果信息是不对称的,厂商按教育程度支付工资,这时,如果信息是不对称的,厂商按教育程度支付工资,这时,潜在雇员如何选择呢?低能力的人选择不接受教育,因潜在雇员如何选择呢?低能力的人选择不接受教育,因为,不接受教育,为,不接受教育,“利润利润”为为1 1,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利润利润”为为0 0;高能力的人选择接受教育,因为,不接受教育,;高能力的人选择接受教育,因为,不接受教育,“利利润润”为为1 1,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利润利润”为为2 2。结果:通过显示接受教育的程度,高生产能力的人结果:通过显示接受教育的程度,高生产能力的人得到高工资,低生产能力的人得到低工资。厂商通过教得到高工资,低生产能力的人得到低工资。厂商通过教育程度这一信号把潜在雇员区分开来。育程度这一信号把潜在雇员区分开来。42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分析上面分析中所列举的数字是精心设计的,实际中,劳上面分析中所列举的数字是精心设计的,实际中,劳动者的教育状况并非两个极端,雇主面对的是接受不动者的教育状况并非两个极端,雇主面对的是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劳动者。这时,对雇主而言,需要确定同程度教育的劳动者。这时,对雇主而言,需要确定的是某一教育年限,在该年限前,给低工资,在该年的是某一教育年限,在该年限前,给低工资,在该年限后,给予高工资。通过接受教育年限区分高生产能限后,给予高工资。通过接受教育年限区分高生产能力的人和低生产能力的人。力的人和低生产能力的人。厂商选择的教育门槛水平如果过低,那么所有雇员都厂商选择的教育门槛水平如果过低,那么所有雇员都会选择接受教育;如果过高,所有雇员就会选择不接会选择接受教育;如果过高,所有雇员就会选择不接受教育。受教育。同时对于选定的教育门槛水平,如果向接受较高教育同时对于选定的教育门槛水平,如果向接受较高教育的雇员支付过高的工资,则所有雇员将选择接受教育;的雇员支付过高的工资,则所有雇员将选择接受教育;如果过低,则所有雇员将选择不结婚搜教育。如果过低,则所有雇员将选择不结婚搜教育。43教育的门槛水平 企业难题:找出教育的门槛水平e*,使得企业自己能凭这个e*去识别谁是能力低的,谁是能力高的。 企业希望e*具有下列功能,即,如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ee*,则该人应该是能力低的,从而付其工资为w=1;如e大于等e*,则劳动者的能力是高的,应该付其工资w2。如果不同能力的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分别为:4445模型模型3:信息筛选模型:信息筛选模型以保险市场为例以保险市场为例保险市场同样是信息不对称的。前述信息传递模型中是保险市场同样是信息不对称的。前述信息传递模型中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以教育作为生产能力的信号,由信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以教育作为生产能力的信号,由信息劣势的一方雇主通过教育水平判断雇主的生产能力以息劣势的一方雇主通过教育水平判断雇主的生产能力以解决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由不具有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由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设计一套制度,让信息优势的一方主信息优势的一方,设计一套制度,让信息优势的一方主动显示其生产能力,如岗位工资制等。这样一套制度设动显示其生产能力,如岗位工资制等。这样一套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使追求最大化的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能计的目的是使追求最大化的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能力选择不同的岗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解决信力选择不同的岗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息不对称问题。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根据不同投保人(风险大或小)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根据不同投保人(风险大或小)设计不同的保险合同,使投保人主动显示自己的风险,设计不同的保险合同,使投保人主动显示自己的风险,风险不同的投保人选择适宜自己的保险合同。风险不同的投保人选择适宜自己的保险合同。46该模型来源于罗森查德(该模型来源于罗森查德(Rothschild)与斯蒂格利茨)与斯蒂格利茨(Stiglitz)于)于1976年发表的论文竞争性保险市场年发表的论文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关于不完美信息的经济学的一篇论文。的均衡:关于不完美信息的经济学的一篇论文。目的是为保险公司设计出一种让投保人自我选择目的是为保险公司设计出一种让投保人自我选择(selfselect)的机制)的机制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保险公司设计不同的保险组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保险公司设计不同的保险组合,使之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由投保人自行选择,合,使之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由投保人自行选择,投保人的选择显示出其偏好。投保人的选择显示出其偏好。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该模型: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该模型:471、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得益、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得益保险公司与投保人都是追求最大化的。首先就要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都是追求最大化的。首先就要明确其利益所在,然后分析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确其利益所在,然后分析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1)两类投保人(假定条件)两类投保人(假定条件) 高风险的投保人;低风险的投保人。高风险的投保人;低风险的投保人。出事故的概率分别为出事故的概率分别为q和和r,0rq1。所有投保人的财产均为所有投保人的财产均为W,发生事故损失为,发生事故损失为L;若不买保险,消费者的最终财产为若不买保险,消费者的最终财产为W或或W-L;若买保险,消费者的最终财产为若买保险,消费者的最终财产为W-P或或W-P-D,其中,其中,P为保险费,为保险费,D为自负损失。为自负损失。 L-D为保险公司赔付额。为保险公司赔付额。482)保险公司的得益)保险公司的得益对不同风险的人而言: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分别为:对不同风险的人而言: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分别为:这里,对高风险的人和低风险的人,保险费与自负部分是一样的,这里,对高风险的人和低风险的人,保险费与自负部分是一样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无法分辨投保人的风险状况。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无法分辨投保人的风险状况。为了进一步说明保险公司的得益,需要介绍两个保险术语:为了进一步说明保险公司的得益,需要介绍两个保险术语:49 定义 统计上的公平:如果某种保险政策产生了零的利润期望值,则称该保险政策为保险统计上公平的政策。 定义完全保险:如果D0,即所有损失都由保险公司赔偿,则称该保险政策为完全保险政策。 完全保险政策下统计公平的保险价格P应满足 PrL 对于低风险的顾客 P=qL 对于高风险的顾客这要求保险公司为不同风险的人制定不同的保险价格,要制定出不同的保险价格,就必须分辨风险类型。503)投保人的利益两类投保人的期望效用函数分别为51注意:期望值分别为:r(W-P-D)+(1-r)(W-P)q(W-P-D)+(1-q)(W-P)期望值效用分别为:EU【 r(W-P-D)+(1-r)(W-P) 】EU【 q(W-P-D)+(1-q)(W-P) 】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原因在于投保人是风险回避者。52保险公司虽然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但保险公司知道,不同风险状况的投保人对风险价格P和自负部分D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别。对于风险高的人而言,他们宁愿付较高的保险价格以降低自负部分;对于风险低的人而言,他们宁愿较高的自负部分以换取保险价格的降低。这样,保险公司就可以根据投保人对待P和D的不同偏好,设计不同的保险合同。532、保险政策的筛选功能1)两类不同的消费者对待P与D的偏好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P与D的组合来筛选不同的消费者,让顾客自我选择。谨慎的人由于自己出事故的概率小,会选择高的自负部分D与低的保险价格P,对他来说,出事故的可能性较低。 冒失的人由于出事故的概率较高,所以会喜欢选择低的D与高的P的那类组合,即宁可付较高的保险费去换得较低的自负部分风险。 由于两类人对D和P的偏好不同,二者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就有了差别。高风险的人的无差异曲线平坦,低风险的人的无差异曲线陡峭。5455 尽管两类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都为负,但风险大的顾客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负得少一些,因而曲线会更加平坦一些。562)保险政策的筛选功能)保险政策的筛选功能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对D和和P可以有多种搭配,搭配的基本原则是让可以有多种搭配,搭配的基本原则是让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较高的保险价格和较低的自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较高的保险价格和较低的自付部分如付部分如B点或较高的自付部分与较低的保险价格如点或较高的自付部分与较低的保险价格如A点点(下页图)。(下页图)。图中,图中,A、B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两种搭配,它能把不同风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两种搭配,它能把不同风险状况的人区分开吗?险状况的人区分开吗?对高风险的人而言,对高风险的人而言,B点的效用大于点的效用大于A点(注意在这里,点(注意在这里,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效用越小),于是高风险的人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效用越小),于是高风险的人选择了选择了B点即高点即高P与低与低D的组合;的组合;对低风险的人而言,对低风险的人而言,B点的效用小于点的效用小于A点,于是低风险的点,于是低风险的人选择了人选择了A点即高点即高D与低与低P的组合的组合.57保险政策的筛选功能58第三节第三节 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当市场的一方(例如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另一方(例如投保人)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时,就出现了“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或“隐藏的信息”(hidden information)的情形,不完全信息或不对称信息下会发生败德行为,也叫“隐藏的行为”(hidden action)拥有私人信息的人可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其他人在没有获得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就会有风险,这种风险叫道德风险。以保险公司为例,投保人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其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再如:医疗保险贵重药品;家庭财产盗窃险放松防范;火灾险不再注意防火甚至纵火;领取失业救济金努力寻找工作;59一、委托一、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1、代理理论的产生、代理理论的产生1)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背景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缺陷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缺陷2)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契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契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把组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的论点提出了质疑,相应地它用织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的论点提出了质疑,相应地它用契约来对组织进行研究。契约来对组织进行研究。 企业契约理论的基础是: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企业契约理论的基础是: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 (文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其代表人物较多,如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其代表人物较多,如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詹森和麦克林、张五常、哈特等。森、詹森和麦克林、张五常、哈特等。603)代理理论的重点企业契约理论中最具有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突破现代企业理论。它已成为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领域。代理理论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代理理论更为关心企业的内部结构(横向一体化)的问题。612、代理问题1)代理关系的含义 代理理论中广义的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狭义的代理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合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凡在合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雇主雇员、律师当事人、医生病人、保险公司投保人、股东经理等等就是代理关系的例子。622)代理问题的产生由于构成代理关系双方的条件各异,需要有别,行为目标也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委托人很难验明代理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或面临着验明这一情况的费用会很高。因此,如何协调好代理关系,使委托人和代理人构成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行,便成为一个独特的组织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 633、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必然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如果委托人有完全的理性,那么在签订委托代理契约时,可以把代理人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全部想到并写进契约,此时,委托代理问题不会产生。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者说,委托人可以不费成本地监督代理人,此时,委托代理问题不会产生。如果代理人没有机会主义动机,完全忠诚,也不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如果两者的目标函数完全同构,也不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也就是说,代理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64 假假定定产产出出是是代代理理人人努努力力的的一一个个函函数数,则则两两者者的的函函数数关关系系可可以以用用公公式表示如下:式表示如下: =(a) (1)式式(1)中中是是产产出出或或利利润润,a是是代代理理人人的的工工作作努努力力程程度度或或行行动动,(a)是以代理人工作努力表示的生产函数。)是以代理人工作努力表示的生产函数。 该该公公式式表表明明,不不管管代代理理人人的的目目标标函函数数如如何何,他他的的工工作作努努力力是是可可以以观观察察到到的的。这这样样代代理理人人就就不不至至于于损损害害委委托托人人的的利利益益。退退一一步步,即即使使工工作作努努力力程程度度是是不不可可观观察察的的,但但是是如如果果产产出出是是能能够够观观察察到到的的,而而且且产产出出与与努努力力是是对对应应关关系系,那那么么代代理理人人的的行行为为(工工作作努努力力程程度度)也也可可以以从从产产出出中中准准确确地地推推断断出出来来,在在此此情情况况下下,委委托托代代理理问问题题是是不容易出现的。不容易出现的。在此65但是客观上,由于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因而影响产出除了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外,还存在着一个外在变量,我们假定这个随机变量为Q,那式(1)变成了式(2)。=(a,Q) (2) 此时,代理人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就难以推断出来。因为,代理人会告诉委托人,由于受客观环境(即随机变量Q)的影响,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由于信息(对Q)不对称,委托人无法知道代理人所说的真伪,于是,委托代理问题就产生了。这就意味着委托人要通过一定的合同条款来激励和约束经理在签约以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对这些最优合同的寻找就构成了规范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66二、代理理论二、代理理论1、规范代理问理论、规范代理问理论所谓委托代理问题,所谓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之,而出现的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实。代理理论存在两类特别相关的问题。 一个是“代理问题” ,它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冲突和改变代理人行为的困难性(或高成本)。 第二个是“风险共享” (risksharing)问题,它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代理理论的焦点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和从委托人角度如何使契约执行得更有效的方法上。671、实证代理理论代理成本理论1)含义: 规范的代理理论追求特定形式的合同设计,注重对问题的数学模型化处理,从效用函数、不确定信息分布和报酬安排出发,构造风险适当分担的合同关系。其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分配是给定的,重点在于事前雇佣合同和信息系统的设计 。 实证代理理论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詹森和麦克林(1976)开拓的实证代理理论或称代理成本理论。假定上述规范问题已经解决,着重研究表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均衡合同的决定因素和面临的激励问题,其侧重点在于寻找以最小的代理成本构造可观测合同的方法。 68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并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他们认为,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当管理者尽力工作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取一部分利润;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由此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故企业的价值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被称为代理成本。692、代理成本的组成(詹森,麦克林)委托人的监督成本是指委托人为了激励和控制代理人,使后者为前者的利益尽力的成本。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成本聘请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成本给代理人的奖励或分工赋予代理人的职务消费委托人为以上而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机会成本)70担保成本是指代理人用来保证其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所付出的费用,以及采取了那种行为将支付的赔偿。承包责任制的承包保证金;投资机构代客户理财时,经常以客户委托代理金额的10%作为担保金;剩余损失指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大小等于由代理人决策与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的情况下决策所获得的价值的差额。它实际上是代理人偷懒(不尽力)而产生的损失。71第三节第三节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72一、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一、代理人的激励机制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是个人效用最大化。其效用函数为其效用函数为=f(x1,x2xi),xi为经营者为经营者的个人收入,职位消费、工作成就感、的个人收入,职位消费、工作成就感、社会地位和声誉感。所以激励机制的设社会地位和声誉感。所以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尽量兼顾所有这些变量。计应尽量兼顾所有这些变量。73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1)短期激励:)短期激励:基本工资:通常相对固定;基本工资:通常相对固定;奖奖 金:是对代理人努力工作的一种奖励,金:是对代理人努力工作的一种奖励, 通常是变动的,具有较大的弹性;通常是变动的,具有较大的弹性;补贴和福利:属于特殊的物质鼓励。补贴和福利:属于特殊的物质鼓励。2)长期激励:让代理人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长期激励:让代理人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年薪制、股票期权、分享制。年薪制、股票期权、分享制。742、非物质激励1)职位消费激励 指代理人按其职位所享受的社会和企业给予的各种优厚待遇,包括社会地位、对权力的行使、舒服的办公环境、高档专用轿车、住房补贴、出国旅游度假等,甚至还可能配备漂亮的女秘书。 如果代理人离职,则自动失去。2)精神激励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将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而言,当物质和职位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便成为其继续努力的动力。 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社会地位、个人尊重和自我成就感等内容。 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表达精神激励:75A、对经理人进行定期考核,确定其任职资格,使其产生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自豪感。B、对业绩良好,表现卓越的经营者可以晋升职务或赋予更大的权利,作为对其人力资本价值和管理才能的肯定。C、国有企业可以设立专门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荣誉称号,如全国十大杰出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其与世界著名企业家并驾齐驱;此外,让优秀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有进入政府担任领导职务的渠道。76二、代理人的约束机制二、代理人的约束机制如果说激励机制是“诱”,那么约束机制就是“逼”。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约束包括内外约束两个方面。771、内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1)经营决策制度:包括决策主体,决策范围,决策程序、决策责任和风险防范等。对董事长、总经理等的权力进行详细的、定量的规定,形成权力合理分配,互相制衡的机制。2)财务控制制度:包括各项经费开支规定,分级审批、财务审计等,财务负责人应直接由董事会任免,并对董事会负责,以形成对经理人员的财务监督。3)内部监督制度:包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企业财务总监事,分工检查和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内的执行情况,防止经理人员作出有损于公司的行为。782、外部约束机制1)产品市场:是检验企业绩效的“裁判”之一。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者产品成本太高,那么企业就缺乏竞争力,生产率下降,经营萎缩,这对企业经理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约束。2)资本市场:其对经理的约束表现为两个方面。当企业经营不善时,资本所有者则用脚投票,债权人也可能向公司提出清偿的要求,从而使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本,日子不好过;如果是上市公司,一旦企业经营不善,股东将实行“两票制”:一方面股东“用脚投票”,致使股价陡落;另一方面,股东通过股东大会“用手投票”改造董事会,并通过董事会罢免总经理。3)经理市场:是一种特殊的要素市场,使在职者不敢懈怠,以保持其职位;也使替代者更加努力,以竞争代理人之职。7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