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4页
第2页 / 共104页
第3页 / 共10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第5页 / 共104页
第6页 / 共104页
第7页 / 共104页
第8页 / 共104页
第9页 / 共104页
第1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故预防控制与应急救事故预防控制与应急救 援预案的编写援预案的编写 一、事故预防控制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 一、事故预防控制 (一)几个有关概念 1、事故 事故是在人的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 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 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 后果的事件。 3、二次事故 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 的事故。 (二)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的 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事故控制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使 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失尽可 能的减少。 3E原则,即工程技术、安全教育、安 全管理三个方面。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 的问题; 安全教育主要使人知道应该怎样做; 安全管理对策则是要求人必须怎样做。3E 对 策技术安全管理教育 (三)安全技术对策 1、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 全,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 。 2、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 (1)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 围板、栅栏、护罩 接地 隔离 增加强度 遥控 遮光 自动化 改造 安全装置 加固 紧急停止 变更 夹具 劳保用品 非手动装置 标志 双手操作 换气 断路 照明 绝缘 (2)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限制能量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 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 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 防止能量积聚 提高防护标准 控制能量释放 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 延缓能量释放 修复和恢复 开辟能量释放渠道 (3)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 素的基本原则 消除 加强 减弱 时间保护 屏蔽和隔离 距离防护 设置薄弱环节 取代操作人员 联销 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 防止接近 3、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 (1)控制能量 (2)危险最小化设计 (3)隔离 (4)闭销、销定和联销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 (7)告警 4、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距离隔离 偏向装置 封闭 (2)个体防护 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 进入危险区域 紧急状态下 (3)能量缓冲装置 (4)薄弱环节 (5)逃逸、避难与营救 选取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的优先次序为: 隔离和屏蔽; 接受小的损失; 个体防护; 避难和救生设备; 营救。 (四)安全教育对策 1、安全教育的意义 通过安全教育授人以改造、改善、控 制危险的手段和指明通往安全稳定的途径, 从根本上起到消除和控制事故的作用,逐 渐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面对新环境、新 条件时,仍有一定的保证安全的能力和手 段。 安全教育的作用在于: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的思想; 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安全 管理; 加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2条明确 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 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规程和标 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 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 生教育管理规定中指出:企业指定法定 代表人和厂长、经理对本企业安全教育工 作负责。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企业培 训教育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所需人员、 资金和物资应予保证。企业建立、健全生 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安全员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事故教育、 安全活动日(周、月)等项教育制度。 2、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态度教育 包括思想教育和态度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 策和法纪教育。 (2)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管理知识教育 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管理体制 HSE管理体系; 基本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系统 安全工程等。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生产技术知识; 安全技术知识; 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3)安全技能教育 岗位操作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危 急情况应变措施。 (五)安全管理对策 安全管理对策是“强制”、“实施”的意思。 即用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约束人的行为 和自由,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 故的目的。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确立的安全 生产责任制。 “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 监督, 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 “三同时”管理。 “三不放过”的原则。 各项安全法规、标准、手册。 安全操作规范等。 下面重点讨论安全管理工作中控制事故的 几种安全管理手段,即安全检查、安全审查、 安全评价。 1、安全检查(1)安全检查的内容 查思想 查管理 查隐患 查整改(2)安全检查的方式 按检查的性质分: 一般性的检查 各类设备有无潜在的事故危险; 对危险或缺陷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对出现的紧急情况有无可靠的立即消除 措施。 专业性检查 是针对特殊作业、特殊设备、特殊场所 进行的检查。 一般以定期检查为主。 季节性检查 是根据季节特点进行的检查。 节假日前后的检查 按检查的方式分为:定期检查、连续检 查、突击检查、特种检查等。 按检查手段分为:仪器测量、照相摄影、 肉眼观察、口头询问等。 2、安全审查 即现推行的“三同时”审查验收制度。 主要包括:(1)可行性研究审查 建设项目包括以下6种: 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投资规模为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 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1级0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 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 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安全监察部门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大的建设项目。 审查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主要职业危害,预计的危害程度,造成危害 的因素及其所在的部位或区域,可能接触职 业危害的人数,使用和生产的主要有毒有害 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的名称、数量,职业危 害治理的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职业安全卫 生措施专项投资估算,实现治理措施的预期 效果,技术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等。(2)初步设计审查 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依据 工程概述 建筑及场地布置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职业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预期效果评价 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专用投资概算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竣工验收审查 按照职业安全卫生专篇规定的内容和 要求对职业安全卫生工程质量及其方案实施进 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审查,并对建设项目作出 职业安全卫生措施的效果评价。 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1)几个概念 危害:可能引起的损害,包括引起疾病和 外伤、财产、工厂、产品或环境破坏,招致生 命损失或经济负担。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 件的结果的严重性。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或环境破坏的根源。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制定其性质 的过程。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 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 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或设施。 风险评价:是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 可在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2)危害因素辨识 A 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及环境条件:从厂址的工程地址、 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 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援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 运输路线及码头。 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 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 施。 生产工艺过程:物资温度、压力、速度、 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设备、装 化工设备装备; 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 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备。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 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 产、生活设施。 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 强度。 B 辨识方法 分析材料性质性质性质急毒性:吸入、口入、皮入慢毒性:吸入、口入、皮入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暴露极限值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物理性质:凝固点,膨胀系数,沸点,溶解性,蒸气性,密度,腐蚀性,比热,热容量气味阈性反应性:过程材料,要求反应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不相容化学品燃烧、爆炸性:爆炸极限,粉尘爆炸系数,闪点,自燃点,最小点火能量环境中的持续性 生产中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GB1687标 准分类(5类)。 对毒性物质按GB504485标准分级。 分析作业环境 分析工艺条件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如安全检查表分析 如果怎么办 / 检查表分析用于危险辨识的检查表问题举例序号序号问问 题题1材料的闪点低于100吗?2材料对振动敏感吗?3材料发生聚合反应吗?如果能,因素是什么?4材料与水反应吗?5哪种材料的泄露是可监测的?6材料吸入后有毒吗?7生产工艺温度超过材料的自燃点温度吗?8容器的蒸气排放空间处于可燃范围吗? C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既与化学品 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有的数量有 关。 根据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限量来 确定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即对照标准 法。 在GB182182000标准中,将重大危险 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 险源两种。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分为:爆炸 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 质四大类。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序号物质名称物质名称临界量临界量/t生产场所生产场所贮存区贮存区1雷(酸)汞0.112硝化丙三醇0.113二硝基重氮酚0.114二乙二醇二硝酸酯0.115六硝基二苯胺5506三硝基苯甲醚5507硝化纤维素101008硝酸铵25250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序号类别类别物质名称物质名称临界量临界量/t生产场所生产场所贮存区贮存区1闪点闪点20的液体的液体乙烷乙烷2202石脑油石脑油2203甲醇甲醇2204汽油汽油220528闪点闪点60 的液体的液体煤油煤油101006松节油松节油101007硝酸正戊酯硝酸正戊酯101008乙酸乙酸101009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气气体体乙炔乙炔11010氢氢11011石油气石油气11012天然气天然气110序号序号物质名称物质名称临界量临界量/t生产场所生产场所 贮存区贮存区1氯酸钾氯酸钾2202氯酸钠氯酸钠2203过氧化乙酸丁酯过氧化乙酸丁酯(浓度浓度70%)1104过氧化钾乙酮过氧化钾乙酮(浓度浓度60%)1105过乙酸过乙酸(浓度浓度60%)110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序号号物质名称物质名称临界量临界量/t序序号号物质名称物质名称临界量临界量/t生产生产场所场所贮存贮存区区生产场生产场所所贮存贮存值值1氨401006砷化氢1262氯10257二硫化碳401003一氧化碳258氮氧化物20504二氧化碳401009氟8205硫化氢2510二氟化氧0.41 D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能造成伤亡或对物 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产生的原因 a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 生理机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 b 失控 故障 认识程度、设计、制造、磨损、疲劳、老化、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 人员失误 人员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对人员失误的不安全行为,在GB644186标准中规定了13类。 管理缺陷 即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的缺陷。 间接因素(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等。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a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 分类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理、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b按事故类别及伤害方式分类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16类。 c按职业病类别分类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 低温、辐射。 E 危害辨识的结果序号序号结结 果果1可燃材料清单2毒物材料和副产品清单3危险反应清单4化学品及释放到环境中可监测的清单5系统危险清单,有毒性、可燃性6污染物和导致失控反应的生产条件清单7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清单 (3)风险评价 指对风险严重程度的评价过程。 以有关法规、标准、制度的安全要求为依 据,对人员、设备、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 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从而确定企业对其 固有危险性控制的有效程度。 A 评价方法的分类及选用 评价方法的分类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选择评价方法时应考虑的问题 评价对象(系统)的特点 评价目标 资料占有情况 其他因素 判别准则 风险评价通常分为事故易发性评价和 事故后果严惩程度评价两种。 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需根 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组织的具体情况 加以确定。 判别准则(一) 评价中常用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来表示危 险的严重性,按危险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表 示发生的可能性,如下表所示:危险事件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等级说明事事 故故 后后 果果 说说 明明灾难的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微损坏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系统损坏程度都轻于级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说说 明明单个项目发生情况单个项目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A频繁频繁发生连续发生B很可能在寿命期内出现若干次频繁发生C有时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发生若干次D很少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时可能发生不易发生但有理由预期发生E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致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不易发生判别准则(二)严严重重性性可能性可能性ABCDE人员人员P财产财产A环境环境E声誉声誉R行业内行业内发生过发生过本单位本单位发生过发生过本单位每年本单位每年发生几次发生几次在本队在本队发生过发生过本队每年本队每年发生几次发生几次0没有没有伤害伤害没有没有损失损失没有没有影响影响没有没有影响影响1轻微轻微伤害伤害轻微轻微损失损失轻微轻微影响影响轻微轻微影响影响2小伤小伤害害小损小损失失小影小影响响有限有限影响影响3严重严重伤害伤害局部局部损失损失局部局部影响影响可观可观损害损害4单个单个死亡死亡主要主要损失损失广泛广泛影响影响国内国内范围范围5多个多个死亡死亡广泛广泛损失损失广泛广泛影响影响国际国际范围范围 B 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 a 种类 综合安全检查表 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岗位用安全检查表 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b 编制依据 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和手册; 国内外事故信息; 安全评价、分析结果; 本单位的经验。编制程序和方法程序方法分析人、机、物管理和环境因素程序 人、机、物、人、机、物、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有关系统(装置)的资料系统(装置)系统(装置)子系统子系统分装置分装置部件、组件部件、组件构成要素,功构成要素,功能附加现象能附加现象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发生概率标准范围规程事故情况等资料安全检查表格举例序号序号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查参考依据检查参考依据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是或否)(是或否)发现的问题发现的问题12345检查对象检查对象检查时间检查时间 检查人检查人 被检查单位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整改负整改负责人责人整改期整改期限限 指数矩阵法 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灾难的)(灾难的)(严重的)(严重的)(轻度的)(轻度的)(轻微的)(轻微的)A(频繁)(频繁)12713 B(很可能)(很可能)25916 C(有时(有时 ) 461118D(很少)(很少)8101419 E(不可能)(不可能)12151720 指数矩阵法 矩阵中元素即为加权指数,也称为风险 评价指数。矩阵中指数的大小按可以接受的 程度划分类别,也可称为危险接受准则。其中: 指数为15的为不可接受的危险;69的为不 希望有的危险,需要进行决策是否可以接受; 1017的是有控制的接受,需经有关方评审后 方可接受;1820的是不需要评审即可接受的。 矩阵评价法是一种最基本的风险评价方法, 应用时要注意,在确定可能性和后果时需考虑 的因素。 评价可能性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人员暴露的时间(频率); 防护措施(对人和设备)的状况; 培训及其效果; 紧急应变情况; 有无监测系统; 表一项目项目A(=1)B(=2)C(=3)数值(例)数值(例)暴露时间暴露时间很少很少不常不常经常经常(3)3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有有有部分有部分无无1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有有(1)有部分有部分(2)无无2紧急应变紧急应变有有有部分有部分无(无(3) 3培训情况培训情况好好一般(一般(2)较差较差2可能性(频繁:可能性(频繁:14-15,很可能:,很可能:11-13有时:有时:9-10,很少:,很少:6-7,不可能:,不可能:1-5711(很可(很可能)能)表二级级别别后果后果损失(影响)损失(影响)员工员工公众公众环境环境设备(元)设备(元)4重大重大群死群群死群伤伤群死群伤群死群伤有重大环境影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制响的不可控制排放排放设备损失设备损失1亿亿3严重严重一人死一人死亡或群亡或群伤伤一人死亡或一人死亡或群伤群伤有中等环境影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设备损失设备损失1千万千万-1亿亿2中等中等严重伤严重伤害或医害或医院诊治院诊治严重伤害或严重伤害或医院诊治医院诊治有轻微环境影有轻微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设备损失设备损失100-1000万万1较轻较轻仅需急仅需急救的伤救的伤害害嗅味噪声等嗅味噪声等无直接影响无直接影响有局部环境影有局部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响的不可控排放放设备损失设备损失10-100万万评价后果时要考虑对员工、公众、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失,以及违反法规的严重程度、对市场信誉和形象的影响等因素。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 尼法)(LEC法)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L E C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危险性等级划分危险性分值 危险程度320 极度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160320 高度危险 需要立即整改70160 显著危险 需要整改2070 比较危险 需要注意20 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赋分标准赋分标准事故发生可能性事故发生可能性 L分分值值暴露于危险环境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的频繁程度E分分值值事故造成事故造成的后果的后果C分值分值完全被预料到完全被预料到10连续暴露连续暴露10十人以上十人以上死亡死亡100相当可能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暴露6数人死亡数人死亡40可能,但不经常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暴露3一人死亡一人死亡15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完全意外,很不可能1每月暴露一次每月暴露一次2严重伤残严重伤残7可以设想,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很不可能0.5每年几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1有伤残有伤残3极不可能极不可能0.2非常罕见的暴露非常罕见的暴露0.5轻伤,需轻伤,需救护救护1实际上可能实际上可能0.1 (六)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的控制 1、技术控制 消除 预防(替换) 减弱(降低) 隔离 防护 连销(控制) 警告 2、人行为控制 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 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评和奖惩重大危险HSE关键任务原因A 控制措施事态升级因素控制控制措施原因B 后果B 控制措施事态升级因素控制事态升级因素后果A事态升级因素领结式关联图模板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一)事故应急管理 1、预防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人类生命、 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2、预备(准备) 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应对 事故发生而提高应急行动能力及推进有效的 响应工作。 3、响应(反应) 事故发生前及发生期间和发生后立即采取 的行动。目的是保护生命,使财产损失、环境 破坏减小到最小程度,并有利于恢复。 4、恢复 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 步改善。(二)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1、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 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企业、本系统人 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 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 毒气泄漏等。 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度和措施。 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 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迅速控制危险区,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 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 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三)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主要内容: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 应急培训和演习; 应急救援行动; 现场清除与净化; 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1)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 运作和关系; (2)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 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 (3)支持保障机构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 员支持的后方保障; (4)媒体机构安排媒体报道、采访、新闻 发布会; (5)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2、应急救援预案 (1)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价; (2)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 (3)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 (4)设计行动战术和程度; (5)制定训练和演习计划; (6)制定专项应急计划; (7)制定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 3、应急训练和演习 主要目的是: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2)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职工的应急意识。 4、应急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时所采取的营救与疏散、减缓 与控制、清除与清化等一系列行动都是应急 救援行动。 应急行动需要的资源支持和保障:(1)人力资源;(2)物资与设备;(3)个人防护装备。 应急行动方案: (1)现场初始评估; (2)危险物质的探测; (3)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4)确定定点保护区域; (5)行动的优先原则; (6)增援梯队。5、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 6、事故后的恢复 (1)现场警戒和安全; (2)清洁; (3)对作业人员提供帮助; (4)对破坏损失的评估; (5)保险的索赔; (6)事故调查; (7)重建。(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 1、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主要起提示作用,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 (2)应急响应预案 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 不包括事前要求和事后措施。 (3)互助应急预案 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 相互帮助制定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预案 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详细 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 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 2、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应急预案的维护。(五)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1、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步骤(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价;(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4)评价能力与资源;(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2、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预案应当简明,便于使用。 主要部分应当是整体应急反应策略和应急 行动。 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 预案应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 及时更新预案。 预案中应至少包括以下6个主要反应要素:(1)应急资源的有效性;(2)事故评估程序;(3)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4)通报和通信联络程序;(5)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 和救援行动);(6)培训、学习和预案保持。3、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1)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介的程序风险评价程序风险评价程序搜集资料事故类型监督审查危险辨识影响因素、事故机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风险值确定风险分级制定应急预案风险控制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措施(2)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及环境条件; 厂区平面布局;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危险辨识方法 材料性质分析 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 畸性、反应性等材料性质分析。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类别 火灾危险性的特征甲 闪点28C的易燃体;爆炸下限28C至10%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不属于四类的氧化物;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生产中排出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质。丙闪点20C的可燃液体; 可燃固体。生产类别 火灾危险性的特征甲遇酸、受热、撞击、磨擦的及遇有机物质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磨擦或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压力容器内物质本身温度超过自燃点的生产。生产类别 火灾危险性的特征丁对非燃的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生产辐射、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生产工艺和条件 参照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经验法指 标分 级I(极度危害)II(高度危害)III(中度危害)IV(轻度危害)急性吸入LC50(mgm3)20000毒皮入LD50(mgkg1)2500性口入LD50(mgkg1)5000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 风险评价 a定性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法; 矩阵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法。 b定量评价法(指数评价) 火灾爆炸指数法; 蒙德法; 六阶段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六)企业应急预案格式 1、简介 (1)目的 (2)职责 2、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 (1)国家法律、法规 (2)地方法律、法规 3、定义 4、范围和适用性 (1)企业概况 企业发展历史; 生产能力; 组织机构; 重大危险源清单。(2)适用性 危险辨识、评价; 实施程序; 其他企业 / 机构的预案; 相关政府机构。 5、操作的概念 (1)应急状况的评价; (2)应急状况及时有效的减缓; (3)应急反应行动的管理; (4)通知企业和厂外人员的组织; (5)紧急状况的恢复。 6、应急分级 (1)预警 (2)现场应急 (3)全体应急 7、指挥和控制(1)最初应急组织企业应急总指挥值班主管通讯负责人控制室操作员现场操作指挥操作主管应急反应小组工艺操作人员现场操作指挥操作主管企业应急总指挥值班主管 (2)全体应急反应组织 企业应急总指挥 总指挥负责 事故定级 管理减缓事故的全体应急反应行动; 确保向厂外通报; 确保通报和召集企业员工和援助人员; 持续改进危险评估和重新定级; 指挥现场人员防护行动; 建议企业外公众采取防护行动。 通讯联络负责人 应急操作指挥 事故现场指挥(一般为安全负责人) 6个应急小组 消防和营救 警卫 医疗 损失控制 泄漏 现场调查 公共信息负责人(一般为人事负责人) 8、应急行动 (1)最初应急反应 (2)全体应急反应 9、应急能力 (1)设施 (2)设备 (3)应急电力和照明 10、防护行动 (1)企业内 行动基准 通知企业人员 企业应急报警系统 人员清点 人员疏散重新集合 搜寻和营救 重新进入(2)企业外 行动基准 外部通报与反应 安全躲避与疏散 11、通报和通讯联络(1)现场(2)企业外(3)公共信息 新闻发布和事故报告 社区反应12、保持应急反应能力(1)应急预案培训(2)训练与演习(3)通讯演习(4)消防培训和演习(5)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复检13、恢复和重新进入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