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老子子1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周守藏之史”,与孔,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又称道德经)。有研究者指出,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有研究者指出,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大师大师”;他;他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聪后来成为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聪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魏国的将领。 2 老老子子是是用用韵韵文文写写成成的的道道家家哲哲学学著著作作, ,相相传传为为老老子子所所著著(但但学学术术界界对对此此书书作作者者及及其其成成书书年年代代多多有有歧歧见见)。书书分分为为八八十十一一章章,上上下下两两篇篇,约约五五千千多多字字。其其中中,上上编编三三十十七七章章,称称道道经经,下下篇篇四四十十四四章章,称称德德经经。因因其其后后来来被被尊尊为为道道教教经经典典,故故又又称称道道德德经经,是是一一部部不不朽朽的的哲理著作。哲理著作。3老子图老子图4老子讲道图老子讲道图5一、以一、以“道道”为核心。为核心。老子老子(或或道德经道德经)的哲学思)的哲学思想想“道道”在在老子老子中出现了七十中出现了七十四次。老子认为四次。老子认为“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所以我们可以把本规律,所以我们可以把“道道”理解为理解为自然、自然法则。自然、自然法则。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二十章二十五五)译: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译: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法“道道”,“道道”的法则是自然的法则是自然的。的。老子认为老子认为“道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母”。人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道道”、天、地、人,成为、天、地、人,成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人被提高为宇宙中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人被提高为宇宙中四个伟大存在之一,唯独没有四个伟大存在之一,唯独没有“神神”的存在。的存在。7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书中,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书中,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描述了自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现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象。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章七十章七十八八)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可是没有人能实行。可是没有人能实行。9祸兮,福之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倚;福兮,祸之所伏。之所伏。(章章五十八五十八)译:灾祸啊,幸福倚译: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的旁边;幸福傍在它的旁边;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里面。10三、三、“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的政治主张和“小小国寡民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听任万物自生自长,就是老子认为听任万物自生自长,就是“天之道天之道”的的“无为无为”。他认为。他认为“人之道人之道”应效法应效法“天之道天之道”的的“无为无为”,听任百姓自作自息,按照天道自然的规律,听任百姓自作自息,按照天道自然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言之教。(章二章二)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章四十八章四十八)“圣人圣人”用用“无为无为”的态度处理的态度处理世事,实行世事,实行“不言不言”的教导。的教导。如果达到如果达到“无为无为”,任何事情都,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天下的人,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天下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12小国小国寡寡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有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虽然拥有武器但始终都用不到;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人民安居乐业、富足饱满,以致怕有危险而不愿迁居到远方;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虽有舟船可用,但没人要搭乘;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虽有盔甲武器等防卫的武器,却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而不知道该放在哪里。该国人民仿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该国人民仿佛回到古时候,以结绳的方法记载一下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够了,其他的用品及工具仿佛都是多余之物。其他的用品及工具仿佛都是多余之物。人民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用以保暖的衣物、安全的居住环境及人民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维生的食物、用以保暖的衣物、安全的居住环境及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生活的方式跟习惯,都感到满足。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即使用肉眼就能看见邻近国家的活动情形,大家养的鸡叫声也都互相听得到(距离很近),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到(距离很近),但是两边的人民从出生到死亡,却因为没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来。不往来。13四、独特的美学观。四、独特的美学观。他认为所谓他认为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都(十二章),都是说是说“有为有为”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在他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在他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西,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私寡欲”的办法体现。的办法体现。这样的美,就表现为这样的美,就表现为“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音希声,大象无形”。即。即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处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处显现的处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处显现的;一;一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这就是合乎这就是合乎“道道”的美。他的这些见解接触到了审美的美。他的这些见解接触到了审美的境界问题,揭示出审美活动中一种超越对艺术的简的境界问题,揭示出审美活动中一种超越对艺术的简单感知的审美体验,开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单感知的审美体验,开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自然自然”、“真美真美”等理论的先河。等理论的先河。14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艺术特色老子的艺术特色15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语的纯散文体不同。语的纯散文体不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章十二章十二) )16老子的艺术特色老子的艺术特色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17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单比喻。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天地之间,其犹橐籥(籥籥,音同月。橐音同月。橐籥,古代风箱籥,古代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章五章五)译:天地之间,岂不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译:天地之间,岂不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发动起来会生生不息。会穷竭,发动起来会生生不息。18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章六十四)20老子的人生观无私。无私。“圣人无私圣人无私”,“圣人无藏圣人无藏”,”,”既以为人,既以与既以为人,既以与人人”等等,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多占财物,也没有必要多等等,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多占财物,也没有必要多占财物,尽自己的能力为别人服务,使他人得到好处,也不占财物,尽自己的能力为别人服务,使他人得到好处,也不求回报求回报, ,自己反而自己反而“有余有余”,尽力为他人。,尽力为他人。容人容人。他认为,他认为,“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即天地广大无,即天地广大无所不容,人法自然,就是要所不容,人法自然,就是要“虚其心虚其心”,虚怀若谷,是为,虚怀若谷,是为“上德上德”。谦退谦退。老子认为,大道老子认为,大道“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所以,所以人亦当自谦。自谦的表现是:不自大,不自见,不自伐,不人亦当自谦。自谦的表现是:不自大,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而谦,也是会受益的。自矜。而谦,也是会受益的。“不争不争”,则,则“莫能与之争莫能与之争”。守柔守柔。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柔弱是弱的新生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柔弱是“生生”的的自然法则。他说:自然法则。他说:“守柔曰强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之至坚”,“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即是说,让自己处于柔弱的地,即是说,让自己处于柔弱的地位,使自身内部具有的发展潜力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能战胜位,使自身内部具有的发展潜力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能战胜一切。一切。21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2以正以正治国,以奇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而民弥贫;民多利器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奇物滋起;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注释注释】 1 1、正: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正: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 2 2、奇:奇巧、诡秘。、奇:奇巧、诡秘。 3 3、取天下:治理天下。、取天下:治理天下。 4 4、以此:即以下面这段话为根据。、以此:即以下面这段话为根据。 5 5、忌讳:禁忌、避讳。、忌讳:禁忌、避讳。 6 6、利器:锐利的武器。、利器:锐利的武器。 7 7、伎巧:指技巧,智巧。此句意为人们的伎巧很多。、伎巧:指技巧,智巧。此句意为人们的伎巧很多。 8 8、奇物:邪事、奇事。、奇物:邪事、奇事。 23故圣人云: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注释注释】 9 9、自化:自我化育。我无为而人民、自化:自我化育。我无为而人民就自然顺化了。就自然顺化了。 24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能与之争。【注释】 1 1、百谷王:百川峡谷所归附。、百谷王:百川峡谷所归附。 2 2、圣人:一本无此二字。、圣人:一本无此二字。 3 3、重:累、不堪重负。、重:累、不堪重负。 25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似不肖。夫唯大,。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我有三宝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26天下皆谓我道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似不肖。夫唯大,故似。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我有三宝,持而,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注释】 1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 2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为是它章错简。 4 4、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5 5、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 27慈故能勇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能成器长。今舍慈且。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救之,以慈卫之。【注释】 6 6、慈故能勇:仁慈所以无往不胜。、慈故能勇:仁慈所以无往不胜。 7 7、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 8 8、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 9 9、且:取。、且:取。 10 10、以战则胜:一本作、以战则胜:一本作“以阵则亡以阵则亡”。 28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之所谓“曲则全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曲曲则则全(全(道德经道德经二十二章)二十二章)29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本段所论,乃贯彻其以柔克刚,以退为本段所论,乃贯彻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人生原则;认为只有自处于曲,枉,进的人生原则;认为只有自处于曲,枉,洼,敝,乃能全,直,盈,新;所求须洼,敝,乃能全,直,盈,新;所求须少,而后乃得,若求之过多,则必迷乱。少,而后乃得,若求之过多,则必迷乱。译:能弯曲才能保全,经得起委屈,才能挺直腰杆。译:能弯曲才能保全,经得起委屈,才能挺直腰杆。低洼方能充盈,立足于陈旧才能出新,少取反能多得,低洼方能充盈,立足于陈旧才能出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会被物欲迷惑。因此,贪多会被物欲迷惑。因此,“圣人圣人”坚守这一原则作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为天下事理的范式。3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本段旨在说明,只有不自以为是,本段旨在说明,只有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明,才能认识清楚,判断不自以为明,才能认识清楚,判断正确,有所长进。正确,有所长进。译:不善于自我表现的人,才是聪明人;不自以译:不善于自我表现的人,才是聪明人;不自以为是,才能声名显赫;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为是,才能声名显赫;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所成就;不骄傲自满,才能被别人尊重。(以上所成就;不骄傲自满,才能被别人尊重。(以上都是不争的表现)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都是不争的表现)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他争。与他争。31古之所谓古之所谓“曲则全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而归之。古人所传的古人所传的“曲则全曲则全”者,并非虚言。者,并非虚言。确实能以此行之,就可以使天下归附。确实能以此行之,就可以使天下归附。进一步强调了进一步强调了“曲则全曲则全”的实践意义。的实践意义。译:古时所说译:古时所说“能弯曲才能保全能弯曲才能保全”的话,怎么会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是能够达到的。是空话呢?它确实是能够达到的。32曲则全曲则全的主要思想的主要思想这一章,老子开头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这一章,老子开头用了六句古代成语(曲则全,枉则正,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种辩证法思想作为观察和面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种辩证法思想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得出的结论是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得出的结论是“不争不争”。331、文字简约而义蕴深厚,警句迭出。、文字简约而义蕴深厚,警句迭出。2、文句骈散交错,委婉有致。、文句骈散交错,委婉有致。行文特征行文特征34老子老子的影响的影响在西方,在西方,道德经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老子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在中国,老子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象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35道教尊老子为教主。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老子是思想家,不是宗教家,他并没有从事什么宗教活动。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老子和庄子都把“道”说成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支配宇宙的法则。道教把“道”进一步抽象化、神秘化,使之成为一个玄妙莫测的最高精神实体。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重视养生之道,道教也吸收过来,并加以发展,为它的各种方术披上理论的外衣。因此,道教徒便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拉进道教,奉为教主。361949年年8月月18日,日,别了,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写道:写道:“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怕困难吗?老子说过: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之?”1957年年2月月27日,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盾的问题写道:写道:“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老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说过: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毛泽东读毛泽东读老子老子,很注意吸取书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写作时引,很注意吸取书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写作时引用书中的精彩观点和辨证法思想。用书中的精彩观点和辨证法思想。373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