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六校高二期末联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目前,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体量”与“中国声量”并不相称。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声音却时时被扰乱、被淹没,以至于无声。这一方面说明,国际传播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紧张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则说明,在新时代,为了提高“中国声量”,维护国际秩序,我国必须加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在国际上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传播的定位就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这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其实就是指中国传播学学界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中国国际传播实践,为传播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和资源。而“战略”一词则说明我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其建设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伟大复兴。(摘编自李伟荣新时代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溯源、现状与路径选择)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服务国家治理为旨归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仅是现代传播格局重构的问题,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仅是为了提升新闻舆论宣传的能力水平,更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项基本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在顺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需要的基础上,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出发,构建我国“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多元国际传播主体架构,深入探索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国际传播参与主体比较单一,以政府、官方机构和媒体等官方角色为主的“独角戏”式的传播主体格局,并建立更加适应全球治理需要的国际传播多元主体协同发声的“大合唱”式格局,以降低或消除来自国际舆论场不必要的质疑和抵触,达到增强国际传播效果的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也是我国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与核心理念,是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和话语源头,更是对外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构和优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的新使命。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关键在于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等。总之,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球治理语境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思想和着力点,构建中国自己的全媒体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将中国价值观融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之中,从而全方位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主流媒体与商业媒体、专业媒体与社交媒体及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的关系。在当前国际传播的格局下,既要发挥好国际传播主流旗舰媒体的核心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日益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打造全媒体国际传播的融合媒体矩阵。为此,既要建立多媒体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体现融合意识;又要打造合理的媒体矩阵,突出旗舰媒体的核心作用,有重点意识;更要积极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具有超前意识。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现实需求,探索我国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战略定位、框架选择与模式创新。从战略定位上,应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坚守人类的共同价值;在传播理念上,应当弱化政治色彩、强化文化吸引力,弱化崛起理念、强化共享理念,弱化同一传播、强化差异传播;在传播策略上,应当由官方视角向平民视角转向,由宏大叙事向具象叙事转向,由专业媒体向社交媒体转向,由刻意宣传向自然展示转向,由传播观点向讲述故事转向,由“中国为主”向“全球视野”转向,由受众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向,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内容转向,由“为外而外”向“国内国外”统筹兼顾转向等。(摘编自杨魁构建中国特色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加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传播中实现“中国体量”和“中国声量”相称的必然要求。B. 把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提升到“战略”的地位,表明它在扩大中国国际声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C. 多元主体协同发声的“大合唱”式传播格局比以官方角色唱“独角戏”式的传播格局更适应全球治理的需要。D.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我国走媒体融合之路必然要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处理好多种媒体之间的关系。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国际传播体系要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传播策略上就要注意传播视角、叙事方式等方面的“转向”问题。B.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必然要有融合意识、重点意识和超前意识,其中超前意识最为重要C. 材料二尾段从战略定位、传播理念和传播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构建中国特色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需要探索的问题D.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我国国际传播问题,材料一侧重阐述这一问题的定位,材料二侧重阐述解决问题的路径设想。3.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材料二对构建中国特色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设想的一项是( )A. 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的“阿木爷爷”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中国传统木工手艺视频,展现了“神秘的中国技术”和中国文化之美,圈了无数海外粉丝。B. 流浪地球2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全球性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科幻片中展现、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标杆之作。C. 我国多个部门利用国内外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联合开展“云游中国”在线系列活动,让各国民众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中国大好风光,感受中国文化魅力。D. 舞蹈唐宫夜宴将优美而生动的舞姿与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把弘扬传统文化与运用现代技术创新表达相结合,深受国内观众好评。4. 沙特是能源国家,虽然石油丰富,但过分依赖石油开采,这引起了沙特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隐忧。中国石化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结合沙特当地人民的愿景,与当地合作将石油转化为化工产品。这些合作,也通过中石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以及沙特当地的媒体进行了传播,实现了双赢。请结合材料二内容对这一案例进行简要分析。5. 如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 D 2. B 3. D 4. 中石化与沙特合作,将沙特的石油转化为化工产品,助力解决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隐忧,体现了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些合作通过中石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以及沙特当地媒体进行传播,提高了“中国声量”,符合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将中国价值观融于人类共同的价值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 5. 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中国国际传播的实践,为传播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和资源。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以推动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支撑,注重传播理念和策略创新,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我国走媒体融合之路必然要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错,根据原文“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国外媒体关系”可知,应该是我国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必然要走媒体融合之路。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其中超前意识最为重要”错,根据材料二“为此,既要超前意识”可知,材料并未说明融合意识、重点意识和超前意识三者谁最重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二对构建中国特色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的设想有四个,分别在最后四段。A.符合材料二第四个设想。B.符合材料二第二、三两个设想。C.符合材料二第三、四两个设想。 D.虽然讲的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但跟国际传播无关。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也是我国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与核心理念”可知,中石化与沙特合作,将沙特的石油转化为化工产品,助力解决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隐忧,体现了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结合“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关键在于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等。总之,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球治理语境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思想和着力点,构建中国自己的全媒体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将中国价值观融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之中,从而全方位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知,这些合作通过中石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以及沙特当地媒体进行传播,提高了“中国声量”,符合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将中国价值观融于人类共同的价值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就是指中国传播学学界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中国国际传播实践,为传播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基础和资源”可概括第一点。结合材料二“应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坚守人类的共同价值;在传播理念上,应当弱化政治色彩、强化文化吸引力,弱化崛起理念、强化共享理念,弱化同一传播、强化差异传播;在传播策略上,应当由官方视角向平民视角转向”可概括第二点。(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托尔斯泰的树林徐鲁世界上没有不美的森林和小树林。托尔斯泰故乡的树林或者干脆说是托尔斯泰的树林,更加让我觉得美得无法形容。深秋时节的树林,正慢慢脱下它深红色的衣衫。在爽朗透明的阳光里,深绿色、浅绿色、金黄色、浅黄色、深红色、酒红色、琥珀色的树木和树叶,色彩缤纷,层次分明,看上去就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雅斯纳亚波良纳森林里的树,有高大的橡树和桦树,也有很多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散文里经常提到的“野生的小树”。我问一位俄罗斯朋友这里的森林为什么会这样美丽,他解释说,因为这里的森林和小树林大多是阔叶混交林,橡树、榉树、枫树、朴树、椴树、松树、榆树、栗树、白蜡、白桦、银杏、野樱都有各自的生长空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吐绿、转黄、落叶和返青的时节,都各自自然健康地生长。而且每一片树林里,总会有一些明亮的池塘、溪流和泉水,再加上空气明净,枝叶缝隙里的天空湛蓝透明,每一缕照耀进森林的阳光,都那么纯净耀眼,尤其是雨后,走进任何一片树林,满眼都是水晶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