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第五五章章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第四节第四节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第五节第五节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为给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业务系统的各层次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决策的信息而建立的一种职能型管理信息系统,即在医疗卫生各部门内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收集人群的疾病发生情况和健康状况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和处理,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各管理层次提供有关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历史记录信息,如周报、月报或年报的统计结果等,从而成为卫生管理者制定有关疾病预防控制计划、控制、决策功能的支持系统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三、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三、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的收集方法(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的收集方法 1.常规数据收集方法 卫生单位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人口登记系统。2.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 快速评价法、现场观察法、个别访谈法、核心群体讨论法、专题小组讨论法、调查、人口监测系统、社区干预效果、研究和政策结论等。3.数据收集工具 包括病例、卫生服务记录、资源管理记录、报告、卡片、表格、花名册、登记表、各种类型的调查表和计算机等。 三、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三、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的管理(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的管理 1.信息系统设计尽可能简单2.用户参与系统设计3.对程序和定义进行标准化4.建立一个合适的激励机制5.设计有效的检查程序6.培训 四、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评价四、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评价 1.数据输入2.数据分析、传输和报告3.信息利用4.信息系统资源5.信息系统管理 五、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五、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 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础网络的建设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4.其他重要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一、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概述一、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概述(一)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与分类(一)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与分类1.概念(1)突发事件(emergency):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第二节第二节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另外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据事件的表现形式可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以下两类: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当病例数累计达到规定预警值时所形成的事件。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当环境危害因素达到规定预警值时形成的事件,病例为事后发生,也可能无病例。 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新发传染性疾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疾病流行,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1)突发性事件,它突如其来,不易预测; (2)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3)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5.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针和原则方针: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是减少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的应用和发展1.美国公共卫生信息网(Public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PHIN) 由早期事件探查和疾病监测、爆发管理、实验室链接(LRN)、对策及响应管理 (CRA)、信息交流和预警、交互功能部分(Cross-Functional Components)等六个部分组成。(1)早期事件探查和疾病监测早期事件探查和疾病监测系统由Biosense和NEDSS Base System (NBS)构成。(2)爆发管理 以事件报告为基础的疾病爆发或事件监测系统,也是PHIN(美国公共卫生信息网)的一个重要成分,2.以媒体信息为依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GPHIN (Global Public Health Intelligence Network)是加拿大全球公共卫生情报网络,是基于Internet的早期事件预警系统3.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2003年5月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上报告、确认、上报、审批、预警等功能。二、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组织体系结构二、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组织体系结构(一)组织系统机构(一)组织系统机构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本地区政府机关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二)组织系统的功能(二)组织系统的功能1. 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2. 制定应急预案 卫生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3. 建立预警系统 预报和警报工作是突发事件预防和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预警系统在临灾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可以预警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4.应急培训 该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专职人员技能培训和公众应急知识教育 。5.应急处置与救援 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辖区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发生的必要措施。6.制定政策 参与国家或地区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制定,以确认各级应急处理机构的任务,确认卫生部门在应急处理中的权利和其他部门、团体和群众配合的义务,落实应急准备工作的优先权。 7. 科学研究 全面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水平,加强突发事件相关的学科建设,如加强预测、预报研究,加强各种复合伤、重伤的治疗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的规律研究,摸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8.监督评价 监督和评价是用来判断应急准备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状况,以及提出不完善的地方,是对上述六个任务的全面考核。内容包括:对突发事件准备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对缓解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对培训和教育项目的监督和评价。三、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功能三、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功能三、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功能三、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功能(一)系统概述(一)系统概述 2004年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有关精神,我国开始建设以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省级应急指挥系统为骨干,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为节点的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二)信息平台分级与运行流程(二)信息平台分级与运行流程1.信息平台分级 全国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由三个平台和两个保障体系构成。三个平台是基础信息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和综合决策平台,两个保障是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保障和支撑技术与技术标准保障。综合决策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平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仓库专业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医疗资源管理与调度卫生信息发布综合业务管理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支撑技术、技术标准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图2.应急业务总结评估应急处置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卫生应急业务工作按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的流程进行运行,循环反复,不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三)信息采集分析与评价(三)信息采集分析与评价1.数据采集整合与交换(1)数据采集:对卫生应急指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管理 。对有关的预案、方案、典型案例、历史事件、业务知识等资料进行维护、管理、服务。支持从上级卫生部门共享知识库获取数据。 (2)数据整合处理:数据整合处理的主要功能为:通过审核评估、加工转换等手段控制数据质量。 (3)数据交换: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指挥决策系统与其他各种相关应用系统(包括省级指挥系统)的数据交换及访问的接口。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1)事件定性定级:根据专家会商及有关技术单位的报告等对事件定性(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等)定级(、级、未分级)(2)应急决策支持:包括方法库管理 应急预案调阅、知识支持、应急资源信息支持、报表管理 、辅助分析工具 统计查询 、专题分析。(3)事件信息分析、展示:对事件有关的影响范围、涉及人数、资源情况、处置措施等数据提供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可视化展示。(4)会商决策支持:支持应急部门通过快捷、实用、有效的会商方式。 (5)处置方案管理:对领导决策、专家会商决定等产生的处置方案及决策的有关原始资料进行管理。 (四)信息监测预警发布和监督(四)信息监测预警发布和监督 主动或被动地通过信息系统或客户端获取有关突发事件或应急资源的实时数据,并支持人工录入数据,对采集的数据及有关信息核实情况进行管理 。1.信息监测 (1)监测信息收集:从卫生部门已有的监测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或交换)的方式,抽取相应的数据(或信息),或通过设置信息采集终端采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2)值班信息登记 (3)信息核实记录 2.预警 (1)预警规则管理 基于一定的预警规则(方案),根据流行疾病的名称、波及范围、发病数等,定义和确定预警指标,并可对生成的预警规则进行修改、删除。 (2)数据分析、预警 3.信息发布 4.数据分析与展示 (五)信息管理与通报(五)信息管理与通报1.指挥调度 (1)处置措施流程单 (2)隔离区划定与管理 (3)应急资源调度 (4)调度指令 2.其他应急工作管理 3.信息通报(1)进展通报 (2)通报内容:基本信息(时间、地点、目前伤亡状况、涉及人员、事件性质(中毒、车祸等),当地已采取的措施(专家,小组,流调、消杀、救治等),建议和要求(对上级请示,对事件处置建议,对事件处置机构的工作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一、一、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概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概述 2003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发改委, 卫生部编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中央、省、市三级卫生管理部门将分级建设医疗救治数据中心,部署应用系统,满足本级医疗救治管理需求。本项目共有七个应用系统,分别是应急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应急救治专家管理系统、病情统计分析系统、应急响应与培训系统、综合统计查询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医学情报检索系统。二、医疗救治体系结构二、医疗救治体系结构(一)医疗救治体系组成(一)医疗救治体系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框架由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和医疗救治专业技术队伍组成。1. 医疗救治机构 医疗救治机构包括急救、传染病和职业中毒、核辐射救治及后备医院等机构。2. 医疗救治信息网络 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包括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网络,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3.医疗救治专业技术队伍 省、市(地)两级政府从当地医疗机构抽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员,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专业技术队伍。 (二)医疗救治体系功能(二)医疗救治体系功能1.增强应对能力,提高救治水平 2.调整资源结构,促进合理布局 3.健全救治体系,完善救治功能 (三)实施(运行)与发展(三)实施(运行)与发展1.组织实施原则(1)依法办事,科学决策 (2)合理布局,整合资源 (3)中央指导,地方负责 (4)统筹兼顾,平战结合 (5)坚持标准,规范建设 (6)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实施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本着中央制定政策、原则和标准,地方确定具体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布局和建设方式,并按一定标准组织实施。3.医疗救治体系的发展(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2)建立以危害人群健康的重点疾病医疗救治体系 三、医疗救治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三、医疗救治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一)系统概述(一)系统概述1.系统建设 通过建设中央、省、市三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 构建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医疗机构、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系统,并根据平战结合、临战指挥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构成一个高效、快速、通畅、安全的网络通讯传输系统和应急防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 2.系统组成(1)应用系统:由应急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应急救治专家管理系统、病情统计分析系统、应急响应与培训系统、综合统计查询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医学情报检索系统七个子应用系统组成。 (2)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包括医疗资源信息、医疗救治活动信息、医疗救治专家信息、地理信息4个集群数据库及接口标准等。(3)网络:连接卫生部、省、市三级数据中心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骨干网和市数据中心到该市所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采集报告网。(二)医疗救治信息平台建设(二)医疗救治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实现医疗救治信息的快速、有序的交换和汇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的整理、统计和分析,辅助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决策和指挥。1.国家医疗救治信息平台 功能:实现全国医疗救治信息的采集、汇总、上报,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统一指挥和协调。2.省(市)医疗救治信息平台为各省(市)应对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紧急医疗救治和紧急医疗资源的调配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跨省的紧急医疗救治和紧急医疗资源调配提供信息帮助。3.地市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实现本市范围内的医疗救治信息采集、汇总、上报和指挥调度等任务(三)医疗资源信息管理(三)医疗资源信息管理医疗资源信息管理模块收集医疗机构、专科配置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主要设施设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等动态信息资源。(四)信息采集分析与评价(四)信息采集分析与评价1.信息采集包括医疗资源信息、医疗救治活动信息、医疗救治专家信息、医学情报信息、医疗救治空间信息、应急响应信息、应急培训信息、医疗救治信息发布、医疗救治信息标准与规范管理信息、医疗救治指导信息等 2.信息分析与评价 由病情与救治活动统计分析系统完成.对在医疗救治活动中各医疗单位实时上报的病情数据和救护统计数据,按行政区划自动分类汇总、统计,形成各类统计表 (五)医疗救治应急响应与培训(五)医疗救治应急响应与培训1.调配医疗救治资源功能 2.信息交流与共享 3.突发事件救治快速培训 4.网络通信 (六)医疗救治信息发布(六)医疗救治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功能,应急指挥部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网站可发布病情预警信息、病情通报、防治方法、培训资料和系统公告等信息。( (七)医疗救治信息标准的制定与规范管理七)医疗救治信息标准的制定与规范管理医院信息系统接口标准建设、血液中心系统接口标准建设、急救站系统接口标准与建设、疾病控制单位接口标准建设、卫生行政部门接口标准建设等。第四节第四节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一、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概述一、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概述(一)卫生监督的概念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2.卫生监督体系 是指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对传染病管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以及外来流动人员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执法的工作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3.卫生监督业务范围 卫生监督业务涵盖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与消毒、医疗机构、血液管理、放射卫生、母婴保健和人类生殖等十多个专业领域, 2008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卫生部“三定”规定。按照“三定”规定,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拟订食品安全标准,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等职责由卫生部承担,食品餐饮消费环节的安全监管和化妆品质量监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4.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在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卫生监督管理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的、规范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其中“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三个应用系统是卫生监督业务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二)卫生监督的目的(二)卫生监督的目的1.卫生监督的目的 卫生监督的目的是行使国家公共卫生职能,实现国家对社会的卫生行政管理,保护人民的健康,维护国家卫生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其性质属于国家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2.卫生监督的职责 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等工作;依法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三)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种类及特征(三)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种类及特征其中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三个应用系统是卫生监督业务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卫生监督组织体系结构二、卫生监督组织体系结构(一)卫生监督组织机构(一)卫生监督组织机构卫生监督工作由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两个部分共同完成。 1.卫生部门职责(1)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2)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3)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4)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2.安全监管部门职责 (1)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2)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 (3)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4)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据上述内容负责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卫生监督组织功能(二)卫生监督组织功能国家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执行机构原则上以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为主;县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具体执行第一线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有关卫生行政执法分级管理的规定,承担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所(局)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和上级卫生监督执行机构的指导下,依法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等领域,包括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机构(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和采供血机构等)和卫生专业人员执业许可,开展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三、卫生监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三、卫生监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一)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概述(一)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概述国家级和省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是卫生监督信息的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基础平台,保证各级卫生监督信息准确及时的采集、存储和传输(上报、反馈、发布)。是卫生监督信息数据中心,为卫生监督信息存储、使用和各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奠定基础。信息平台上运行有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三个应用系统 (二)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二)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1.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为卫生许可受理与审核管理、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相对人信息管理、查询统计、统计报表、系统管理。系统能够和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接口,提供被监督单位基本信息,从而从业务系统产生信息报告系统所需要的基本数据,形成卫生监督基本信息互通平台。卫生行政许可基本管理流程图2.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供卫生监督人员使用的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食品卫生、化妆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与消毒、医疗机构、血液管理、放射卫生、母婴保健等卫生监督专业领域,具体业务要求见卫生监督规范用语。用于规范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采集、处理各类日常监督、监测、处罚信息,出具执法文书,对日常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系统支持采用手持执法设备或笔记本电脑和便携打印机进行现场执法。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业务模块维护模块信息传输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检查表的维护规范用语的维护法律法规的维护现场监督检查卫生行政处罚信息查询基本信息下载监督规范下载法律法规下载任务上传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功能示意图 监督结果的统计分析监督员日常工作信息统计分析行政处罚情况的统计分析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基本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流程(三)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三)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1.卫生监督调查制度 重新修订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由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制度五部分组成。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于2010年1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并正式实施。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包括19个调查表。2.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信息卡上报功能信息卡管理功能汇总表上报功能汇总表管理功能自定义报表功能机构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权限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统计分析功能卫生行政许可端监督检查端行政处罚端外部系统接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主要功能示意图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主要功能示意图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数据库报告信息产出报表查询信息采集信息修正录入首次录入补充录入系统导入查重、查漏、查错未通过审核历史数据通过相关资料存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业务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图( (四四)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信息系统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信息系统以卫生部网站为基础,同时整合现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的国家食品安全网(www.nfqs.com.cn),发布最新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登陆网站,访问最新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各主要阶段的业务和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交换、分析与利用的业务应用系统。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第五节第五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二、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和分类二、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和分类 (一)信息来源(一)信息来源1常规登记,包括日常工作记录和常规统计报表2监测、监督3现场调查资料 二、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和分类二、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和分类 (二)信息分类(二)信息分类1.人口信息2.健康信息3.卫生服务信息4.卫生资源信息 三、妇幼卫生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三、妇幼卫生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一)妇幼卫生信息的分析(一)妇幼卫生信息的分析1.各项指标的产出2.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3.指标的地区间比较4.指标间的联系5.死因分析(二)信息在妇幼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二)信息在妇幼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1.辅助妇幼卫生工作决策2.监督评价妇幼卫生规划和项目的实施3.妇幼卫生服务评价四、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四、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1.妇幼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不平衡2.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整体不足3.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4.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尚未构建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