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瓿使用中的微粒污染Otsukapeoplecreatingnewproductsforbetterhealthworldwide2024/9/191这是什么?2024/9/192024/9/192 2玻璃表面2024/9/192024/9/193 3玻璃表面微粒2024/9/192024/9/194 4玻璃安瓿的开启操作2024/9/192024/9/195 5l酒精棉球消毒l徒手l开启安瓿微粒定义v不溶性微粒:指注射液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经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m之间,肉眼看不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2024/9/192024/9/196 6微粒(微粒(d1微米)微米)微粒(微粒(d=3微米)微米)2024/9/192024/9/197 7v药液被不溶性微粒污染进人机体,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而且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有报道,在检测大量的静脉输人液体中发现所有液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微粒污染。v日本学者青山敏信教授认为,微粒污染主要是在使用阶段混人2024/9/192024/9/198 8摘自:何秀芳.静脉用药中的微粒污染.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31.摘自:李明.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范.实用护理杂志,1990,5(7):27.摘自:侯庆源,赵秀兰.输液微粒与临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3,9(4):45宜春市191名护士掰折大安瓶情况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2024/9/192024/9/199 9摘自:护士大安瓿掰折情况及相关问题分析安瓿药液的备制与微粒污染v砂轮消毒:砂轮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后割锯安瓶开启造成的微粒污染量最少。用75%酒精棉签消毒砂轮割锯的安瓶开启后微粒污染量较大。v割据长度:割据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越多。v安瓿的消毒:现割锯与非割锯安瓶只需一次消毒法,即开启前用75%酒精擦拭颈段后倾斜45微粒污染最少,安瓶口培养无细菌生长。v安瓿的开启:不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瓶开启,特别是反复使用的纱布上附有大量玻璃微粒(特别是大微粒),开启时震动,玻璃微粒落人安瓶极大地增加了微粒污染量2024/9/192024/9/191010药液的抽吸与微粒污染v安瓶药液抽吸方法也是防止微粒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v安瓶倒置抽吸法造成微粒污染最严重,远远超过了国家药典标准,其原因是开启后的安瓶体上1/4内壁附着有大量的微粒。v为了更好地防止微粒污染,保持安瓶于正位或稍倾斜,避免药液接触瓶口,同时针尖处于瓶中、瓶低抽吸,药液的微粒污染就能降到最低程度。2024/9/192024/9/1911112024/9/192024/9/191212加药针头号加药针头号加药针头号加药针头号输液瓶数输液瓶数输液瓶数输液瓶数加玻璃安瓿针剂数加玻璃安瓿针剂数加玻璃安瓿针剂数加玻璃安瓿针剂数检出玻璃碎屑检出玻璃碎屑检出玻璃碎屑检出玻璃碎屑比率比率比率比率(%)(%)(%)(%)9 9 9 958758758758792492492492410310310310314.4114.4114.4114.41121212124514514514517717717717716565656517.5417.5417.5417.54p尽管玻璃安瓿采用易折型曲颈安瓿尽管玻璃安瓿采用易折型曲颈安瓿尽管玻璃安瓿采用易折型曲颈安瓿尽管玻璃安瓿采用易折型曲颈安瓿, , , ,但由于颈部玻璃较但由于颈部玻璃较但由于颈部玻璃较但由于颈部玻璃较厚且凹度不均厚且凹度不均厚且凹度不均厚且凹度不均, , , ,不易掰开而仍需割锯不易掰开而仍需割锯不易掰开而仍需割锯不易掰开而仍需割锯, , , ,割锯越长割锯越长割锯越长割锯越长, , , ,玻璃碎屑玻璃碎屑玻璃碎屑玻璃碎屑越多越多越多越多静脉输液配制过程污染情况分析及对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期安瓿割距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 中华护理杂志1997,12(11):35倒置抽吸药液法倒置抽吸药液法倒置抽吸药液法倒置抽吸药液法, , , ,导致药液接触导致药液接触导致药液接触导致药液接触安瓿断口安瓿断口安瓿断口安瓿断口, , , ,而断口玻璃微粒最多而断口玻璃微粒最多而断口玻璃微粒最多而断口玻璃微粒最多玻璃安瓿断口玻璃微粒最多针头的选择与微粒污染v选择小号针头(7号)或侧孔针头配制药液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微粒污染。2024/9/192024/9/191313溶药器溶药器微粒进入体内后的栓塞部位首先随静脉血回流首先随静脉血回流栓塞于肺毛细血管床栓塞于肺毛细血管床进入体循环的微粒进入体循环的微粒可以栓塞于心、肾、脑可以栓塞于心、肾、脑及全身的血管床及全身的血管床(由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进入(由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进入 肺循环,由吞噬细胞(直径肺循环,由吞噬细胞(直径20m)20m)包绕,包绕, 栓塞于肺微循环)栓塞于肺微循环)由于吞噬细胞数量的局限性,游离状态的微由于吞噬细胞数量的局限性,游离状态的微粒经微循环中间微动脉进入体循环,引起不粒经微循环中间微动脉进入体循环,引起不同部位组织的血管栓塞或肉芽肿。同部位组织的血管栓塞或肉芽肿。2024/9/192024/9/1914141m8.4m毛细血管的直径最细处为毛细血管的直径最细处为7m,红细胞直径为,红细胞直径为8.4m, 可可以变形方式通过。当直径大于以变形方式通过。当直径大于7m的微粒进入循环时,即引起的微粒进入循环时,即引起堵塞。堵塞。红细胞红细胞712mAV2024/9/192024/9/191515临床研究表明临床研究表明“隐匿性微粒污染隐匿性微粒污染”存在危害存在危害p所在区域肌肉所在区域肌肉, ,静脉组织内的无菌性炎症静脉组织内的无菌性炎症, ,表现为局部红表现为局部红, ,肿肿, ,痛痛, ,硬结硬结,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p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 ,微粒滞留在肺内微粒滞留在肺内, ,刺激引起巨嗜胞刺激引起巨嗜胞增殖形成肺内肉芽肿增殖形成肺内肉芽肿, ,肺水肿肺水肿p堵塞局部微小血管堵塞局部微小血管, ,造成供血不足造成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组织缺氧, ,引起肿瘤引起肿瘤, ,p大量微粒刺激产生致热原大量微粒刺激产生致热原, ,引发热原样反应引发热原样反应p微粒危害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微粒危害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1期实用护理杂志1991,7(8):41-422024/9/192024/9/191616微粒物质和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p进入体循环的微粒可以栓塞于心,肾,脑及全身的血管床,引起不同部位组织的血管栓塞或肉芽肿p扫描电镜证据:死于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肺中的微粒p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ARDS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微循环障碍p微粒可成为血栓或炎症聚集的中心2024/9/192024/9/191717关于微粒的几点试验研究v大量的输液微粒可引起肺动脉压急性升高,可引起血浆ET-1和NO含量发生变化,微粒导致药源性肺损害可能与ET-1、NO动态失衡有一定关系。2024/9/192024/9/191818源自: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输液微粒对家兔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肺动脉压影响的研究关于微粒的几点试验研究v血管内皮层不完整,缺损(疑有红色血栓形成),缺损区有胶状物质私附,细胞排列紊乱。血管内皮增厚,内皮表面粗糙;肾小管及肾小球囊内有血细胞,肾小管间质有渗出现象。2024/9/192024/9/191919源自:医药论坛杂志大输液中非代谢性杂质对小鼠的生化及病理影响目前针剂质量标准低于大输液标准2024/9/192024/9/192020水针规格水针规格水针规格水针规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10101010m m m m25252525m m m m小容量注射液限度小容量注射液限度小容量注射液限度小容量注射液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6000600060006000个个个个/ / / /只只只只600600600600个个个个/ / / /只只只只10ml10ml10ml10ml600600600600个个个个/ml/ml/ml/ml60606060个个个个/ml/ml/ml/ml20ml20ml20ml20ml300300300300个个个个/ml/ml/ml/ml30303030个个个个/ml/ml/ml/ml大输液限度大输液限度大输液限度大输液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20202020个个个个/ml/ml/ml/ml2 2 2 2个个个个/ml/ml/ml/ml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不溶性微粒检测值2 2 2 2m m m m5 5 5 5m m m m10101010m m m m25252525m m m m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药典限度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无规定6000600060006000个个个个600600600600个个个个塑料安瓿塑料安瓿塑料安瓿塑料安瓿10010010010020202020101010100 0 0 0玻璃安瓿玻璃安瓿玻璃安瓿玻璃安瓿200020002000200012701270127012703003003003000 0 0 02024/9/192024/9/192121v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注射网络指出,安全注射是指:v对接受注射的人没有危险;v对护理人员没有危险;v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2024/9/192024/9/192222Karen W. Take cam of yourself.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2001,1(3):24. 10安全注射2024/9/192024/9/19232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