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RI安全及注意事项安全及注意事项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优越的空间对比度和组织分辨力、多维成像和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已成为当今医学诊断中最强有力的工具。尽管MRI检查对患者及MRI的工作人员是安全可靠的,但MRI的安全问题仍不可忽视,稍不注意就会对病人或医生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是死亡。只有熟悉MRI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在检查中认真贯彻,才能更好更安全的使用MRI,使之发挥最大的功能。MRI设备安全设备安全一.主磁场的安全二.梯度场的安全三. 射频的安全一、主磁场的安全一、主磁场的安全 磁共振一经励磁磁场永久存在1.铁磁性物质2.幽闭恐惧症3.制冷剂安全性4.体内置入物 根据物质的磁化率,一般将其分为铁磁性和非铁磁性两大类。磁化率小于1.05的金属样品一般被认为是非铁磁性物质,包括顺磁性物质及抗磁性物质 ,如纯钛、钛合金、Nitinol(镍钛诺,即镍和钛的非磁性合金)等。铁磁性物质(如不锈钢)的磁性远远超过非铁磁性物质的磁性。磁性越大,MR检查时与外加磁场的相互影响越大。1.铁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的抛射效应一直是MR检查时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抛射效应:铁磁性物质被强度很高的主磁场吸引,以一定速度向磁体抛射铁磁性物质(铁钴镍及一些合金)主磁场越大,离磁场越近加速度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大硬币钥匙手机磁卡饰品+ 假牙手表打火机镊子听诊器剪刀轮椅担架 氧气瓶灭火器等等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在封闭空间内感到明显而持久的过度恐惧的疾病。在临床MRI检查中约有3%10%的受检者会出现紧张、恐慌等精神反应,甚至不能完成MR检查,幽闭恐惧症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反应。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能忍受狭小的空间,因此在MRI磁体的检查孔中会出现严重压抑、气急、恐惧等严重反应。应对措施 1、检查前充分告知沟通,消除不安情绪 2、家属陪护 3、分散注意力4、改变体位5、眼罩 6、改善照明,通风7、镇定药物2.2.幽闭恐惧症幽闭恐惧症3.3.制冷剂安全性制冷剂安全性冷却剂:液氦&液氮 泄露危险性:1超低温引起的冻伤 2液氦具有毒性 3液氦液氮均可造成窒息 磁体间安装氧气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生制冷剂泄露,所有人必须立刻撤离磁体间n每位MRI技师和工程师还必须每日例行如下工作:(1)观察和记录液氦水平和磁体压力,液面下降到一定数值时要立即通知液氦供应商前来灌装。(2)例行磁体各对外管口的常规检查。磁体上方各排气管路应保持畅通,以免容器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失超。各输液口应密封完好,发现结冰要立即处理。通向室外的失超管应有防尘措施,并定期清理,防止堵塞。n失超后需要重新抽真空、液氮预冷、灌注液氦、励磁等过程重建超导环境,其直接经济损失约5070万元人民币。4.体内植入物 体内植入物(implants and devices)泛指通过各种渠道进(植)入人体内并长期停留在体内的异物(包括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机械或电子器件)。弹片、铁砂、假牙、动脉瘤夹、人工股骨头、人工血管、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耳蜗、神经刺激器、骨增长刺激器、植入性药物泵、探查电极和避孕环等为最常见的体内植入物。常见植入物MR检查的安全性“四项基本原则”:1.体内有任何铁磁性物体者,绝对禁忌MR检查。2.体内任何部位有电子芯片的仪器,绝对禁忌MR检查.3.检查部位的非铁磁性物体,只有少数钛合金可以检查,但须临床确认(根据说明书)。4.非检查部位的金属物体(非仪器类)非铁磁性的可检查; 绝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心脏起搏器;内耳植入体;植入式复律除颤器;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装置 相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最好不做,问清临床医生签名,权衡利弊,密切观察下可考虑做):1996年以前植入的心脏瓣膜、动脉瘤夹 可能禁忌症可能禁忌症(问清临床医生签名,密切观察下可做):1996年以后植入的心脏瓣膜、动脉瘤夹,任何种类的假体 植入植入6-86-8周后安全可做周后安全可做:弱磁性物体(线圈、滤器、支架、金属缝线和金属缝钉) 植入后马上就安全可做植入后马上就安全可做:无磁性的物体(骨关节固定器、线圈、滤器、支架、金属缝线和金属缝钉);牢固的弱磁性物体(骨关节固定器) 要注意的情况,可做要注意的情况,可做:纹身,医学疤痕动脉瘤夹动脉瘤夹(aneurysm clip) 动脉瘤夹常用于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动脉瘤夹由不同磁敏感性的物质构成,形状各异,大小、长度有别,这些因素都影响到MR检查时的安全性。一些由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物质制成的动脉瘤夹(由某些不锈钢合金、钴铬镍合金、纯钛及钛合金制成)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接受15T或15T 以下磁场强度的MR检查,但在1.5T以上的场强中就未必安全。实验研究表明,在8.0T磁场环境下,所有动脉瘤夹(即使由钛和钛合金制成)均因磁力吸引而移动 。另一项发现是,如长期暴露在强磁场环境中,由非铁磁性物质制成的动脉瘤夹也可被明显磁化,但在1.5T静磁场环境下,这种磁化仍在临床应用安全范围之内。但有些类型的动脉瘤夹仍是禁止用于MR检查的。国外曾有因MR检查时动脉瘤夹移位引起患者死亡的报道,因动脉瘤夹起初被认为是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事后被证实为强铁磁性。专家普遍认为动脉瘤夹制造商必须提供其产品材料和铁磁性质方面的信息,放射学家和相关的外科医生必须评估这些信息的准确性,获得相应书面材料,在对某个患者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是否行MR检查。心脏瓣膜修补术和瓣环成形术后心脏瓣膜修补术和瓣环成形术后n多数患者在心脏瓣膜修补术和瓣环成形术后接受MR检查是安全的。可以认为,只要这些植入物经过专业的安全性测试,患者在心脏瓣膜修补术和瓣环成形术后可以接受MR检查。Condon等人认为含有金属成分瓣膜在15T磁场中,瓣膜因Lenz效应受到的力比心脏压力强100倍。因此患者在接受MR检查时必须严格监控,甚至不接受MR检查。二、梯度场的安全二、梯度场的安全1.噪 声2.周围神经刺激效应 1.1.噪声噪声梯度磁场是MRI扫描时噪声的主要来源梯度线圈中快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使梯度线圈发生移动或颤动撞击托架,使后者产生弯曲和振动,产生噪音MR检查引起的噪音一般在6595dB,个别序列如EPI序列可能会超过100dB.防噪耳塞2.周围神经刺激效应周围神经刺激效应n n人也是导体,在变化的磁场中也会产生电流。n n有些人在检查过程中会感觉皮肤上有虫爬感,这种现象叫周围神经刺激效应。严重的周围神经刺激效应严重的周围神经刺激效应 n n夏天出汗多,机体导电性增加。n n不正确的扫描姿态。n n没有使用垫子。后果:病人烧伤!不同的序列梯度电流大小不同的序列梯度电流大小大致排序大致排序n nEPI(回波平面成像)n nGRE(梯度回波)n nSE(自旋回波)n nFSE(快速自旋回波)n nSSFSE 三、射频的安全三、射频的安全SAR值热效应 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 射频能量吸收率:是人体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射频能量。即单位体重中沉积了多少能量,以瓦特/每千克(W/KG)来表示。 SAR值与场强的平方成正比 不同的序列射频积累 大致顺序SAR的评估参考值的评估参考值磁共振射频能量部分被人体吸收,达到一定的量时时常导致人体局部组织的热损伤,所以美国FDA对各个部位都有一个安全的阈值,全身成像:15分钟内不得超过4W/KG(如果病人发热应不超过1.5W/KG);头部成像:10分钟内不得超过3W/KG;体部成像:5分钟内不得超过8W/KG;四肢成像: 5分钟内不得超过12W/KG总结总结一、下列情况为绝对禁忌症,禁止行MR检查: 1.身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及神经刺激器者严禁扫描,并避免进入高斯线以内(即磁铁间内)。 2.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应禁止扫描 3.高烧患者应禁止扫描 4.妊娠三个月内应禁止扫描下列情况为相对禁忌症,经适当处下列情况为相对禁忌症,经适当处置可进行磁共振检查置可进行磁共振检查1.如体内的金属异物(假牙、避孕环、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位于扫描范围内时,应慎重扫描,以防止金属物运动或产热造成病人损伤,金属物亦可产生伪影而影响诊断。如扫描其它部位,亦应注意病人有无不适感2.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或家属监护下扫描扫描注意事项扫描注意事项1.病人必须去除身上一切金属物品,最好更衣,以免金属物被吸入磁体而影响磁场均匀度,甚或伤及病人2.扫描过程中病人身体(皮肤)不要直接触碰磁体内壁及各种导线,以防止病人灼伤3.纹身(纹眉)、化妆品、染发等应事先去掉,因其可能会引起灼伤4.病人应带耳塞,以防听力损伤5.准确输入患者体重6.扫描时,应注意病人有无外周神经刺激症状,如病人有肢端的刺麻感,肌肉的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扫描患者接受MR检查前的安全筛查措施n建立详细而有效的安全筛查措施是保证每一个患者安全接受MR检查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从事MR检查工作的相关医疗机构每日面临的挑战和担负的重大责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曾经安全接受MR检查并不能作为患者下一次接受MR检查的安全保证,因为,扫描机的静磁场和梯度磁场强度、线圈、患者的体位、体内金属植入物相对于扫描机的方位等各种因素变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MR检查的安全性。为此,安全筛查措施应落实到准备接受MR检查的每一位新老患者。谢谢大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