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成药的运用中成药的运用1本本讲讲主主要要内内容容1.1.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概述2.2.中成药常用剂型中成药常用剂型3.3.中成药分类中成药分类4.4.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安全性5.5.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6.6.联合用药原则联合用药原则7.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8.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2一、一、 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概述 概念: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概念: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的制剂。 特点: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特点: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3一、一、 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概述 优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优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便。 4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5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一)固体制剂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用。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6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2.2.颗粒剂: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根据辅料不同, ,可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7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3.3.胶囊剂: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胶囊剂可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8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4.丸剂:丸剂: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其中,蜜丸分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其中,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9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5.5.滴丸剂:滴丸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剂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制剂。滴丸剂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 6.6.片剂:片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的片状制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剂。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质量较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按药材的处理过程质量较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按药材的处理过程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 10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7.7.胶剂:胶剂:系指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水煎取系指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含丰富的动胶质,经浓缩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含丰富的动物水解蛋白类等营养物质。作为传统的补益药,多烊化兑物水解蛋白类等营养物质。作为传统的补益药,多烊化兑服。服。 8.8.栓剂:栓剂:系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系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既可作为局部用药剂型又可作为全身用腔道给药的制剂。既可作为局部用药剂型又可作为全身用药剂型,用于全身用药时,不经过胃,且无肝脏首过效应,药剂型,用于全身用药时,不经过胃,且无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时适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同时适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 9.9.丹剂:丹剂:系指由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系指由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剂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剂型含汞,毒性较强,只能外用。型含汞,毒性较强,只能外用。 11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10.10.贴膏剂:贴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和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和/ /或化学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贴膏剂用法简便,贴膏剂用法简便,兼有外治和内治的功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巴布膏剂,兼有外治和内治的功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巴布膏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制成的外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制成的外用制剂,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能快速、持久地透用制剂,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给药剂量较准确、具有给药剂量较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较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较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11.11.涂膜剂:涂膜剂:系指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成系指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 .作用时间作用时间长,且可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长,且可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 12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二)半固体剂型(二)半固体剂型 1.1.煎膏剂:煎膏剂: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适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也属于此剂型,也属于此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 2.2.软膏剂:软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基质。水溶性和乳剂基质。 3.3.凝胶剂: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按基质不同可按基质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凝胶和油性凝胶。分为水溶性凝胶和油性凝胶。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给药。给药。 13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三)液体制剂(三)液体制剂 1.1.合剂: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是在汤剂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剂是在汤剂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剂型,易吸收,能较长时间贮存。型,易吸收,能较长时间贮存。 2.2.口服液:口服液:系指在合剂的基础上,加入矫味剂,按单剂系指在合剂的基础上,加入矫味剂,按单剂量灌装,灭菌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量灌装,灭菌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口感较好,近年口感较好,近年来无糖型口服液逐渐增多。来无糖型口服液逐渐增多。 3.3.酒剂:酒剂: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酒剂较易吸收。酒剂较易吸收。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 14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4.4.酊剂:酊剂:系指将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系指将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小,不易霉败。量小,不易霉败。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服用。 5.5.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比系指含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比较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较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 6.6.注射剂: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 15二、中成药常用剂型二、中成药常用剂型 (四)气体剂型(四)气体剂型 气雾剂:气雾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殊阀门装置的耐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殊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其中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可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可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等形态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可用于呼吸道吸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或腔道给药。入、皮肤、粘膜或腔道给药。 16三、中成药分类三、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分为以下2020类:类: 1.1.解表剂: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2.泻下剂: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3.3.和解剂: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4.清热剂: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5.5.祛暑剂: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益气。 17三、三、中成药分类中成药分类 6.6.温里剂: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7.表里双解: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8.补益剂: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阴阳双补。9.9.安神剂: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重镇安神、滋养安神。10.10.开窍剂:开窍剂:凉开、温开。凉开、温开。18三、三、中成药分类中成药分类 11.11.固涩剂: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12.理气剂: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理气止痛、降气。 13.13.理血剂:理血剂: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14.治风剂: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15.治燥剂:治燥剂:清宣润燥、滋阴润燥。清宣润燥、滋阴润燥。 19三、三、中成药分类中成药分类 16.16.祛湿剂:祛湿剂: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17.17.祛痰剂: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18.止咳平喘剂: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平喘、纳气平喘。 19.19.消导化积剂: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20.杀虫剂: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20四、中成药安全性四、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21四、四、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安全性 1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 (2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 (3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准确; ; (4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 (5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2四、四、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安全性 2.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各系统症状和过敏。种类型,各系统症状和过敏。临床可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23四、四、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安全性 3.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报告制度。(2 2)注意药物过敏史。)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 观察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 理,以防止发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生严重后果。(3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者,更应 注意用药方案。注意用药方案。(4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5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24五、五、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1.1.辨证用药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适宜的中成药。 2.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中成药。25五、五、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3.3.剂型的选择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宜的剂型。 4.4.使用剂量的确定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26五、五、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6.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1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2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长期连续用药。 (4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27六、六、联合用药原则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1.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2.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则上不宜叠加使用。3.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4.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5.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28六、联合用药原则六、联合用药原则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要求,无配伍禁忌。 2.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29六、联合用药原则六、联合用药原则 (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途径。 1.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2.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30六、联合用药原则六、联合用药原则 中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1.谨慎联合使用。谨慎联合使用。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31七、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七、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1.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中成药。 2.2.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3. 3. 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花、牵牛子、巴豆等。 32七、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七、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4.4.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麦、木通、漏芦等。 33八、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八、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3.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况3 3岁以内服岁以内服1/41/4成人量,成人量,3 35 5岁的可服岁的可服1/31/3成人量,成人量,5 51010岁的可服岁的可服1/21/2成人量,成人量,10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34八、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八、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4.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衡量其风险/ /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5.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6.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时减量或停药。 35THANK YOU36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