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3作业空间设计3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台设计3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31 12 23 34 45 56 6返回总目录返回总目录第第 6 章目录章目录 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 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备、工具、用具、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的总和,备、工具、用具、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的总和,称为作业空间。作业空间设计,就大范围而言,是把称为作业空间。作业空间设计,就大范围而言,是把所需用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按照人的操作要求进行所需用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按照人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就由人操纵的一台机器而言,是从合理的空间布置。就由人操纵的一台机器而言,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对机器的操纵装置、显示装置相对于人的需要出发,对机器的操纵装置、显示装置相对于操作者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操作者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 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在充分考虑操作者需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在充分考虑操作者需要的基础上,为操作者创造既安全、舒适又经济、高要的基础上,为操作者创造既安全、舒适又经济、高效的作业条件。效的作业条件。 作业空间设计的内容作业空间设计的内容: (1) : (1) 空间布置空间布置 (2) (2) 座椅座椅设计设计 (3) (3)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 (4) (4) 环境设计环境设计 回到本章目录作业空间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使人机系统以最有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使人机系统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作业要求效、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作业要求, , 作业空间合理、经作业空间合理、经济、安全和舒适。济、安全和舒适。(1) (1) 作业空间设计必须从人的要求出发,保证人的安作业空间设计必须从人的要求出发,保证人的安全、健康、舒适、方便。全、健康、舒适、方便。 (2) (2) 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安全、健康、舒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经济诸方面的关系。适、高效、经济诸方面的关系。(3) (3) 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特性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特性, ,合理布置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合理布置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4) (4) 按照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重要程度进行布置。按照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重要程度进行布置。(5) (5) 按操纵装置的使用频率和操作顺序进行恰当布置。按操纵装置的使用频率和操作顺序进行恰当布置。(6) (6) 按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功能,将功能相同或相互按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功能,将功能相同或相互联系的装置布置在一起,以利于操作者进行操和观察。联系的装置布置在一起,以利于操作者进行操和观察。(7) (7) 作业面的布置要考虑人的最适宜的作业姿势、操作作业面的布置要考虑人的最适宜的作业姿势、操作动作及动作范围。动作及动作范围。(8) (8) 注意安全及人流、物流的合理组织。注意安全及人流、物流的合理组织。 应当注意应当注意,以上原则往往难以同时得到满足,以上原则往往难以同时得到满足, , 在实在实际运用时,要根据实际人机系统的具体情况,统一考际运用时,要根据实际人机系统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全面权衡,从总体合理性上加以恰当布置。虑,全面权衡,从总体合理性上加以恰当布置。 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 作业中常用的作业姿势有坐姿、立姿、坐作业中常用的作业姿势有坐姿、立姿、坐- -立姿。立姿。 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考虑人体尺寸的约束条件,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考虑人体尺寸的约束条件,以我国成年男性第以我国成年男性第 95 95 百分位身高为基准,女性约为男百分位身高为基准,女性约为男性的性的 0.9346 0.9346 倍。倍。 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的静态数据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的静态数据( (结构尺寸结构尺寸) )与动态数据与动态数据( (功能尺寸功能尺寸) )都有用处。都有用处。 对大多数设计而言,因为要考虑身体各部位的关联对大多数设计而言,因为要考虑身体各部位的关联与影响,所以必须基于功能尺寸作出设计。与影响,所以必须基于功能尺寸作出设计。 利用人体测量数据时,数据必须充分反映设计对象利用人体测量数据时,数据必须充分反映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的特征。的使用者群体的特征。 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运用人体测量数据的步骤要点(1)(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 (如座椅设计如座椅设计中,人的坐高、大腿长等中,人的坐高、大腿长等) )。 (2)(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尺度范围。(3)(3)确定数据运用准则:个体设计准则、可调设计准确定数据运用准则:个体设计准则、可调设计准则、平均设计原则则、平均设计原则。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汽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的空间曲面回到本章目录6.1 6.1 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近身作业范围 操作者坐姿或立姿进行作业时,手和脚在水平面和操作者坐姿或立姿进行作业时,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运动轨迹范围,称为作业范围。作业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运动轨迹范围,称为作业范围。作业范围是构成作业空间的主要部分,它有范围是构成作业空间的主要部分,它有平面作业范围和空平面作业范围和空间作业范围间作业范围之分。之分。 当需要连续和较长时间操作、需要精确而细致操作、当需要连续和较长时间操作、需要精确而细致操作、需要手足并用操作时,宜采用坐姿。如车辆、飞机驾驶员需要手足并用操作时,宜采用坐姿。如车辆、飞机驾驶员的操作。的操作。 坐姿近身作业范围是指作业者在坐姿操作时,其四肢坐姿近身作业范围是指作业者在坐姿操作时,其四肢所及范围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所及范围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回到本章目录 近身作业范围的尺寸是作业空间设计与布置的主要近身作业范围的尺寸是作业空间设计与布置的主要依据。它主要受功能性臂长的约束,而臂长的功能尺寸依据。它主要受功能性臂长的约束,而臂长的功能尺寸又由作业方位及作业性质决定。又由作业方位及作业性质决定。 近身作业范围还受衣着的影响。近身作业范围还受衣着的影响。 坐姿作业通常在作业面以上进行,其作业范围为操坐姿作业通常在作业面以上进行,其作业范围为操作者在正常坐姿下作者在正常坐姿下, , 手和脚可伸及的一定范围的三维空手和脚可伸及的一定范围的三维空间。随作业面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间。随作业面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同,其舒适的作业范围也发生变化。的不同,其舒适的作业范围也发生变化。 若以手处于身体中线处考虑,直臂作业区域由两个若以手处于身体中线处考虑,直臂作业区域由两个因素决定:肩关节转轴高度及该转轴到手心(抓握)的因素决定:肩关节转轴高度及该转轴到手心(抓握)的距离(若为接触式操作,则到指尖)。距离(若为接触式操作,则到指尖)。 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第 5 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尺度范围: 男性 650 mm,女性 580 mm。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 坐姿操作时,操作者的手臂运动在水平面上所形坐姿操作时,操作者的手臂运动在水平面上所形成的运动轨迹范围,称为水平平面作业范围;手向外成的运动轨迹范围,称为水平平面作业范围;手向外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心在水平面上所划成的圆弧范国,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心在水平面上所划成的圆弧范国,称为最大平面作业范围;手臂自如弯曲称为最大平面作业范围;手臂自如弯曲( (一般弯曲成手一般弯曲成手长的长的 3/5 )3/5 )、以肘关节为轴心在水平面上所划成的圆、以肘关节为轴心在水平面上所划成的圆弧范围,称为正常平面作业范围。由于操作者在作业弧范围,称为正常平面作业范围。由于操作者在作业时肘部也是移动的时肘部也是移动的, , 所以实际上的水平平面作业范围所以实际上的水平平面作业范围是图中粗实线所围成的区域。是图中粗实线所围成的区域。 脚的作业范围以脚可能移动的距离来确定。与手脚的作业范围以脚可能移动的距离来确定。与手操作相比,脚的操作力大,但精确度差,且活动范围操作相比,脚的操作力大,但精确度差,且活动范围较小,一般脚操作限于踏板类操纵装置。较小,一般脚操作限于踏板类操纵装置。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手在水平平面内的作业范围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男子坐姿操作时手和脚在垂直平面内的最优作业范围 正常的脚作业空间范围位于身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正常的脚作业空间范围位于身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域,其舒适的作业范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动作的性质。域,其舒适的作业范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动作的性质。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手的空间作业范围(每格代表152 mm) 坐姿操作时手的空间作业范围如图坐姿操作时手的空间作业范围如图 6-5 6-5 所示,图所示,图中圆弧实线表示正常作业范围,圆弧虚线表示最大作业中圆弧实线表示正常作业范围,圆弧虚线表示最大作业范围,阴影线表示右手的最优作业范围。范围,阴影线表示右手的最优作业范围。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 回到本章目录作业场所 操作者坐姿或立姿作业时,其周围与作业有关的、操作者坐姿或立姿作业时,其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 , , 称为作业场所。称为作业场所。 当一个操作者操纵一台机器或设备时当一个操作者操纵一台机器或设备时, ,其作业空间与其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是一致的。作业场所是一致的。 当许多个操作者操纵许多台机器或设备而共处于一当许多个操作者操纵许多台机器或设备而共处于一个车间或工作室之内的情况下个车间或工作室之内的情况下, ,其总体作业空间就不是直其总体作业空间就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接的作业场所, ,而是由各个作业场所的总和加上必要的辅而是由各个作业场所的总和加上必要的辅助空间所构成的。助空间所构成的。6.2 6.2 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作业空间范围 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的布置 作业空间的布置是指在作业空间限定之后,确定合作业空间的布置是指在作业空间限定之后,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及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的位置。人机系统中,适的作业面及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的位置。人机系统中,作业空间的布置不仅要考虑人与机之间的关系,还要考作业空间的布置不仅要考虑人与机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都在人造环境虑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都在人造环境里工作和生活里工作和生活, , 可能是在小环境中可能是在小环境中, , 如办公室、汽车、如办公室、汽车、实验室等实验室等, , 也可能是在大环境中也可能是在大环境中, , 如城市、社区等。这如城市、社区等。这些空间或设施的设计些空间或设施的设计, , 对人的行为、舒适感及心理满足对人的行为、舒适感及心理满足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回到本章目录(1)(1)作业空间布置的总则作业空间布置的总则 a. a.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b. b. 使用频率原则使用频率原则 c. c. 功能原则功能原则 d. d. 使用顺序原则使用顺序原则 进行系统中各元件布置时,不可能只遵循一个原则。进行系统中各元件布置时,不可能只遵循一个原则。通常,重要性原则和使用频率原则主要用于作业场所内通常,重要性原则和使用频率原则主要用于作业场所内元件的区域定位,而使用顺序原则和功能原则侧重于某元件的区域定位,而使用顺序原则和功能原则侧重于某一区城内各元件的布置。一区城内各元件的布置。 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选择何种原则布置,往往是根据理性判断来确定,选择何种原则布置,往往是根据理性判断来确定,没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在上述四种原则都可以使用的没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在上述四种原则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按使用顺序原则布置元件,执行时间最短。情况下,按使用顺序原则布置元件,执行时间最短。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2)(2)作业空间布置的顺序作业空间布置的顺序对不同类型的元件对不同类型的元件, , 推荐按以下顺序进行布置:推荐按以下顺序进行布置: 主显示器主显示器 与主显示器相关的主操纵器与主显示器相关的主操纵器 有协调性要求的操纵器与显示器有协调性要求的操纵器与显示器 按顺按顺序使用的元件序使用的元件 将使用频繁的元件置于方便将使用频繁的元件置于方便观察、操纵的部位观察、操纵的部位 按布局一致的原则协按布局一致的原则协调本系统内及其它相关系统的布置方案之间的关调本系统内及其它相关系统的布置方案之间的关系。系。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的设计 一个设计合理的作业空间,应使操作者在任何一个设计合理的作业空间,应使操作者在任何时刻观察、操作都很方便,并且在较长时间维持某时刻观察、操作都很方便,并且在较长时间维持某种作业姿势时,不会产生或尽可能少地产生不适和种作业姿势时,不会产生或尽可能少地产生不适和疲劳。疲劳。(1)(1)作业空间设计的步骤作业空间设计的步骤 a. a. 作业调查分析作业调查分析 b. b. 设计准备设计准备 c. c.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d. d. 模型测试与分析模型测试与分析 e. e. 论证和修改论证和修改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人体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间是一个梯形区。人体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间是一个梯形区。 作业面高度直接影响人体上臂的工作姿势。作业面太低,使得作业面高度直接影响人体上臂的工作姿势。作业面太低,使得背部过分前屈;作业面太高,则须抬高肩部,超过其自然松弛位置,背部过分前屈;作业面太高,则须抬高肩部,超过其自然松弛位置,引起肩部、颈部疲劳。引起肩部、颈部疲劳。 坐姿作业面高度如果能设计成可调的,操作者就可根据自身的坐姿作业面高度如果能设计成可调的,操作者就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条件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作业面的高度在肘部以下作业面的高度在肘部以下 5050100 mm100 mm,可使肩部自然下垂,小,可使肩部自然下垂,小臂接近水平。臂接近水平。 通常将作业面高度设计成固定的,而将座椅设计成可调的,以通常将作业面高度设计成固定的,而将座椅设计成可调的,以调节人与作业面的相对高度。坐姿作业时调节人与作业面的相对高度。坐姿作业时, , 操作者的腿部和脚操作者的腿部和脚 部也应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部也应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 , 腿的最小活动空间应为人的第腿的最小活动空间应为人的第 95 95 百分位的臀部宽度值百分位的臀部宽度值, , 最小深度应为人的第最小深度应为人的第 95 95 百分位的膝百分位的膝- -臀臀间距值。间距值。(2)(2)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坐姿作业空间设计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坐姿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3)(3)立姿作业空间设计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立姿作业面高度的设计按精密作业、一般作业和重立姿作业面高度的设计按精密作业、一般作业和重负荷作业三种情况负荷作业三种情况 , , 有三种推荐高度。有三种推荐高度。 立姿作业面高度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男性肘高平均值为男性肘高平均值为 1020 mm1020 mm,女性肘高平均值为女性肘高平均值为960 960 mmmm。 从地面到从地面到 500 mm 500 mm 高度之间只适用脚操纵,若采用高度之间只适用脚操纵,若采用手操纵,则须弯腰,消耗体力。手操纵,则须弯腰,消耗体力。 500500700 mm 700 mm 之间,手和脚操作都不方便,不宜在之间,手和脚操作都不方便,不宜在此高度之间设计操纵装置。此高度之间设计操纵装置。 7007001600 mm 1600 mm 高度之间,尤其是高度之间,尤其是 9009001400 mm 1400 mm 高高度之间是最优操作区。度之间是最优操作区。 160016001800 mm 1800 mm 高度之间,手操作不方便,视觉条高度之间,手操作不方便,视觉条件略差。只设置不大重要的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件略差。只设置不大重要的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 1800 mm 1800 mm 以上,作业者需要仰视,很容易疲劳。以上,作业者需要仰视,很容易疲劳。一般只设置报警器。一般只设置报警器。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4)(4)坐坐- -立姿作业空间设计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当作业需要坐姿与立姿交替使用时,为消除疲劳当作业需要坐姿与立姿交替使用时,为消除疲劳, ,可采取坐可采取坐- -立姿操作。对这种体位交替变换的作业面高立姿操作。对这种体位交替变换的作业面高度设计,应以保持上臂处于自然松弛状态为准。度设计,应以保持上臂处于自然松弛状态为准。回到本章目录6.3 6.3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6.4 6.4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 工作台是包含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作业工作台是包含操纵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作业单元单元, , 主要用于以监控为目的之作业场所。主要用于以监控为目的之作业场所。 工作台设计的关键任务是将操纵装置与显工作台设计的关键任务是将操纵装置与显示装置布置在操作者的正常作业空间范围内示装置布置在操作者的正常作业空间范围内, , 保证操作者方便而舒适地观察和操作保证操作者方便而舒适地观察和操作, , 并为操并为操作者长时间作业提供舒适稳定的坐姿。作者长时间作业提供舒适稳定的坐姿。回到本章目录 有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 , 在操作者的前侧上方也有作业区在操作者的前侧上方也有作业区, , 那那种工作台同样必须保证所有的区域都在操作者可视可及种工作台同样必须保证所有的区域都在操作者可视可及范围之内。范围之内。 工作台的整体尺寸按面板上的操纵装置、显示装置工作台的整体尺寸按面板上的操纵装置、显示装置的布置以及人体测量数据而定。的布置以及人体测量数据而定。 图图 6-9 6-9 所示为一种推荐的工作台作业面布置区域所示为一种推荐的工作台作业面布置区域, , 是依据第是依据第 2.5 2.5 百分位的女性操作者的人体测量数据得出百分位的女性操作者的人体测量数据得出的。按照图中的阴影区的形状设计工作台的。按照图中的阴影区的形状设计工作台, , 可使操作者可使操作者具有良好的手具有良好的手- -眼协调性能。眼协调性能。 6.4 6.4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一种推荐的工作台作业面布置区域(依据第 2.5 百分位的女性操作者的人体测量数据得出)6.4 6.4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一种推荐的标准工作台设计回到本章目录 按操作者作业姿势的不同按操作者作业姿势的不同, , 工作台的形状有柜式、桌式工作台的形状有柜式、桌式和弧形等。操作者采用的体位不同,工作台的尺寸范围也不和弧形等。操作者采用的体位不同,工作台的尺寸范围也不同。同。6.4 6.4 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工作台设计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坐姿是人体较自然的姿势,有很多优点。随着自动坐姿是人体较自然的姿势,有很多优点。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作业采用坐姿完成。坐姿将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作业采用坐姿完成。坐姿将是操作人员未来作业的主要工作姿态。坐姿比立姿更有是操作人员未来作业的主要工作姿态。坐姿比立姿更有利于血液循环。坐姿将以脚支撑全身的状况转变为以臀利于血液循环。坐姿将以脚支撑全身的状况转变为以臀部支撑全身,有利于发挥脚的作用。部支撑全身,有利于发挥脚的作用。 坐姿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限制了人体的活动范坐姿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限制了人体的活动范围,尤其是需要上肢出力的场合,往往需要站立作业,围,尤其是需要上肢出力的场合,往往需要站立作业,而频繁的起坐交替也会导致疲劳。而频繁的起坐交替也会导致疲劳。 回到本章目录 长期维持坐姿还会影响人的健康长期维持坐姿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 引起腹肌松弛引起腹肌松弛, ,下肢肿胀,静脉压力增大,大腿局部受到压力,增加下肢肿胀,静脉压力增大,大腿局部受到压力,增加血液回流阻力血液回流阻力, , 脊柱非正常弯曲脊柱非正常弯曲, , 以及对某些内脏器以及对某些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官造成损害。 理想的座椅应当使人坐着时理想的座椅应当使人坐着时, , 体重合理分布体重合理分布, , 大大腿平放腿平放, , 双足着地双足着地, ,上臂不负担身体的重量上臂不负担身体的重量, , 肌肉放松肌肉放松, ,血液循环通畅血液循环通畅, , 姿态舒适。姿态舒适。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舒适坐姿的生理特征 脊柱的构造 坐姿状态下,支撑身体的坐姿状态下,支撑身体的是脊柱、骨盆、腿和脚。脊柱是脊柱、骨盆、腿和脚。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由 24 24 节节椎骨以及椎骨以及 5 5 块骶骨块骶骨( (已连成一已连成一体体) )和和 4 4 块尾骨块尾骨( (已连成一体已连成一体) )连结组成连结组成。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其中椎骨自上而下又分为颈椎其中椎骨自上而下又分为颈椎 ( (共共 7 7节节) )、胸椎、胸椎( (共共 12 12 节节) )、腰椎腰椎( (共共 5 5 节节) )三部分,每两节椎骨之间由软骨组织和韧带相联系三部分,每两节椎骨之间由软骨组织和韧带相联系, , 使人体得以进行屈伸、侧曲和扭转动作等有限度的活动。颈椎支撑使人体得以进行屈伸、侧曲和扭转动作等有限度的活动。颈椎支撑头部,胸椎与肋骨构成胸腔,腰椎、骶骨和椎间盘承担人体坐姿的头部,胸椎与肋骨构成胸腔,腰椎、骶骨和椎间盘承担人体坐姿的主要负荷。主要负荷。 各节椎骨所承受的重量自上而下逐节增加各节椎骨所承受的重量自上而下逐节增加, , 椎骨由上往下逐椎骨由上往下逐渐变粗变大。这是脊柱的基本生理形态。渐变粗变大。这是脊柱的基本生理形态。 腰椎几乎承受人的上体的全部重量腰椎几乎承受人的上体的全部重量, , 并且要实现弯腰、侧曲、并且要实现弯腰、侧曲、扭转等人体运动扭转等人体运动, , 最容易受到损伤或产生腰曲变形。最容易受到损伤或产生腰曲变形。 从侧面观察脊柱从侧面观察脊柱, , 可看到颈、胸、腰、骶四个弯曲部位可看到颈、胸、腰、骶四个弯曲部位, , 其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 , 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在此情况下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在此情况下, , 椎骨的支椎骨的支承表面相互位置正常承表面相互位置正常, , 椎间盘没有错位的趋势。一旦人体改变这种椎间盘没有错位的趋势。一旦人体改变这种自然弯曲状态,就会引起椎间盘压力改变,致使腰部疼痛。自然弯曲状态,就会引起椎间盘压力改变,致使腰部疼痛。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人体在各种不同姿势下的腰椎弯曲形状曲线曲线 B B 表示人体松弛侧卧表示人体松弛侧卧时,脊柱呈自然弯曲状态;时,脊柱呈自然弯曲状态;曲线曲线 C C 是最接近人体脊柱是最接近人体脊柱自然弯曲状态的坐姿;自然弯曲状态的坐姿;曲线曲线 F F 是当人体的躯干与是当人体的躯干与大腿的夹角呈大腿的夹角呈 9090时情形,时情形,此时脊柱严重变形,椎间盘此时脊柱严重变形,椎间盘上的压力不能正常分布。上的压力不能正常分布。 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因此,欲使坐姿能形成接近正常的脊柱自然弯曲因此,欲使坐姿能形成接近正常的脊柱自然弯曲形态形态, , 躯干与大腿之间必须有大约躯干与大腿之间必须有大约 135135的夹角的夹角, , 并并且座椅的设计应使坐者的腰部有适当的支撑且座椅的设计应使坐者的腰部有适当的支撑, , 以使腰以使腰曲弧形自然弯曲曲弧形自然弯曲, , 腰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人坐着时人坐着时, , 大腿和上身的重量必须由座椅来支承。大腿和上身的重量必须由座椅来支承。人体结构在骨盆下面有两块圆骨,称为坐骨结节。这人体结构在骨盆下面有两块圆骨,称为坐骨结节。这两块小面积能够支持大部分上身的重量。两块小面积能够支持大部分上身的重量。 覆盖在它们外面的皮肤能获得丰富的动脉血液供覆盖在它们外面的皮肤能获得丰富的动脉血液供应,就象脚底一样;而在臀部的边缘部分,血液循环应,就象脚底一样;而在臀部的边缘部分,血液循环则大不一样,在这部分静脉较多则大不一样,在这部分静脉较多( (包含较少的氧包含较少的氧) );当;当人坐着的时候,覆盖着坐骨结节的皮肤能够更好地经人坐着的时候,覆盖着坐骨结节的皮肤能够更好地经受住持久的压力。受住持久的压力。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使股骨处于正常位置的平坦座面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应是:在坐骨结节处最大座面上的臀部压力分布应是:在坐骨结节处最大, , 由此向外由此向外, ,压力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减小, ,直至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直至与座面前缘接触的大腿下部下部, ,压力为最小。压力为最小。 不同用途的座椅不同用途的座椅, , 两点支承的作用不一样。两点支承的作用不一样。 休息用的座椅休息用的座椅, , 体、腿夹角较大体、腿夹角较大 ( ( 舒适角度约为舒适角度约为 115), 115), 坐着时身体向后倾斜坐着时身体向后倾斜, , 只要肩胛部分支承稳只要肩胛部分支承稳靠靠, , 没有腰靠也能得到舒适的坐姿没有腰靠也能得到舒适的坐姿, , 因此是以肩靠起因此是以肩靠起主要作用。主要作用。 一般操作用座椅一般操作用座椅, , 由于操作的要求由于操作的要求, , 身体需要略身体需要略向前倾向前倾, ,肩胛骨部分几乎接触不到靠背肩胛骨部分几乎接触不到靠背, , 因此因此, ,只有腰只有腰靠起支承作用靠起支承作用, , 一般无需设置肩靠。一般无需设置肩靠。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腰靠支承是使背疼和疲劳腰靠支承是使背疼和疲劳减到最轻的主要措施减到最轻的主要措施。 腿的主动脉紧靠着大腿下表腿的主动脉紧靠着大腿下表面和膝盖的后面面和膝盖的后面, , 在这个部位上,在这个部位上,任何持续的压力都会给人造成极任何持续的压力都会给人造成极端的不舒适和肿胀感觉。借助于端的不舒适和肿胀感觉。借助于适当减短座深、把座垫前缘修圆适当减短座深、把座垫前缘修圆和采用较软的泡沫塑料座垫等措和采用较软的泡沫塑料座垫等措施可防止发生这种情况。施可防止发生这种情况。 正确的坐姿应当是支持脊柱正确的坐姿应当是支持脊柱使之逼近这一自然弯曲弧形。使之逼近这一自然弯曲弧形。 脊柱支持在正常弯曲弧形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坐骨下面的座面应当近似是水平的。坐骨下面的座面应当近似是水平的。 如果座面是斗形的如果座面是斗形的 ,则弯曲的座面会使股骨趋于,则弯曲的座面会使股骨趋于向上转动向上转动 ( (箭头所示箭头所示) ) 而受载,造成髋部肌肉承受反而受载,造成髋部肌肉承受反常的压迫,从而引起不舒适感。故需注意避免采用斗常的压迫,从而引起不舒适感。故需注意避免采用斗形座面。形座面。 应当注意,斗形的座面不论从什么观点看,都是应当注意,斗形的座面不论从什么观点看,都是不适用的,因为它不能适应人体大小的整个系列,它不适用的,因为它不能适应人体大小的整个系列,它还把身体重量平均地分配在整个臀部,而不是让较多还把身体重量平均地分配在整个臀部,而不是让较多的重量集中在坐骨下面。的重量集中在坐骨下面。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斗形座面将股骨推向上方,使股骨处于受载状态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座椅的设计必须有可能让人经常地改变自己的姿势和座椅的设计必须有可能让人经常地改变自己的姿势和位置,以便减轻压力和活动伸展各部分肌肉。位置,以便减轻压力和活动伸展各部分肌肉。 扶手高度应当可以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身材的操作扶手高度应当可以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身材的操作者使用。扶手的内侧表面应当有衬垫,以承受大腿的侧压者使用。扶手的内侧表面应当有衬垫,以承受大腿的侧压力。力。 座垫表面的各个边缘应当稍稍向上倾斜,以便阻止臀座垫表面的各个边缘应当稍稍向上倾斜,以便阻止臀部向边缘滑动而使操作者能够坐稳。部向边缘滑动而使操作者能够坐稳。 靠背与座垫之间的夹角应当为靠背与座垫之间的夹角应当为 9595左右,至少是左右,至少是9090,以避免因骨盆向前歪斜而弯腰,造成肌肉紧张和受,以避免因骨盆向前歪斜而弯腰,造成肌肉紧张和受束缚。束缚。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为了使操作者脚踩着地板,为了使操作者脚踩着地板,同时上身靠在靠背上舒适地进同时上身靠在靠背上舒适地进行操作行操作, , 地板搁脚的部位应当地板搁脚的部位应当朝前上方倾斜朝前上方倾斜, ,与水平面的夹角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约为 2020。 对于某些运输车辆,特别是对于某些运输车辆,特别是地板搁脚部位倾斜度不够的车地板搁脚部位倾斜度不够的车辆,建议将座面设计成稍稍倾辆,建议将座面设计成稍稍倾斜斜, , 沿座深方向前高后低沿座深方向前高后低, , 相相差约差约 25 25 40 mm 40 mm 。 操作者操纵脚踏板时,小腿操作者操纵脚踏板时,小腿与大腿间的舒适夹角应为与大腿间的舒适夹角应为 110110120120,脚与小腿的舒,脚与小腿的舒适夹角应为适夹角应为 85 85 9090。操纵脚踏板时大腿、小腿与脚面之间的夹角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概括起来,舒适的坐态生概括起来,舒适的坐态生理,应保证腰曲弧形处于正常理,应保证腰曲弧形处于正常自然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松弛自然状态,腰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从上体通向大腿的血管状态,从上体通向大腿的血管不受压迫,保持血液正常循环。不受压迫,保持血液正常循环。 因此,最舒适的坐姿,是因此,最舒适的坐姿,是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使上体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使上体略向后倾斜,保持体腿夹角在略向后倾斜,保持体腿夹角在 9090115115之间,小腿向前之间,小腿向前伸,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面伸,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面之间也有合适的夹角。之间也有合适的夹角。舒适坐姿的关节角度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设计 工作座椅是供坐姿工作人员使用的一种由支架、腰靠、座面等工作座椅是供坐姿工作人员使用的一种由支架、腰靠、座面等构件组成的坐具。构件组成的坐具。 座位空间及座椅的尺寸设计应保证适应人体舒适坐姿的生理特座位空间及座椅的尺寸设计应保证适应人体舒适坐姿的生理特征征, , 提供实现舒适坐态的支承条件。提供实现舒适坐态的支承条件。(1)(1)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准则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准则: : a. a. 人体躯干的重量应由坐骨、臀部及脊椎按适当比例分别支承人体躯干的重量应由坐骨、臀部及脊椎按适当比例分别支承, ,其主要部分应由坐骨结节承担。其主要部分应由坐骨结节承担。 b. b. 人体上身应保持稳定。人体上身应保持稳定。 c. c. 人体腰椎下部人体腰椎下部( (第第 4 4 5 5 节腰椎之间节腰椎之间) )应有适当的腰靠支承。应有适当的腰靠支承。 d. d. 座面的高度应确保大腿的肌肉和血管不受压迫。座面的高度应确保大腿的肌肉和血管不受压迫。 e. e. 坐者应能方便、自如地变换姿势而不致滑脱坐者应能方便、自如地变换姿势而不致滑脱。 f. f. 座椅的位置和尺寸应与工作台、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相配合,座椅的位置和尺寸应与工作台、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相配合,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和方便性。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和方便性。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2)(2)对工作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工作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 a.a.工工作座椅的结构型式应尽可能与坐姿工作的各种操作活动要作座椅的结构型式应尽可能与坐姿工作的各种操作活动要求相适应求相适应, , 应能使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身体舒适、稳定并能进应能使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身体舒适、稳定并能进行准确的控制和操作。行准确的控制和操作。 b.b.工作座椅的座高和腰靠高必须是可调节的。座高调节范围在工作座椅的座高和腰靠高必须是可调节的。座高调节范围在 GB 10000-88 GB 10000-88 中中 “ “小腿加足高小腿加足高” ” , , 女性女性(18 (18 5555岁岁) ) 第第 5 5 百分百分位到男性位到男性 (18 (18 6060岁岁) ) 第第 9595百分位数百分位数, , 即即 360 360 480 mm 480 mm 之间。之间。工作座椅座面高度的调节方式可以是无级的或间隔工作座椅座面高度的调节方式可以是无级的或间隔 20 mm 20 mm 为一档为一档的有级调节。工作座椅腰靠高度的调节方式为的有级调节。工作座椅腰靠高度的调节方式为165 165 210 mm 210 mm 间间的无级调节。的无级调节。 c.c.工作座椅可调节部分的结构工作座椅可调节部分的结构, , 必须易于调节必须易于调节, , 保证调节好的保证调节好的位置在座椅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或松动。位置在座椅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或松动。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 d.d.工作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伤人的尖角锐边工作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伤人的尖角锐边, , 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挤压、剪钳伤人的部分。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挤压、剪钳伤人的部分。 e.e.操作者无论坐在座椅前部、中部还是往后靠操作者无论坐在座椅前部、中部还是往后靠, , 工作座椅座工作座椅座面和腰靠结构均应使坐者感到安全、舒适。面和腰靠结构均应使坐者感到安全、舒适。 f.f.工作座椅腰靠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足够的刚性。在座工作座椅腰靠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足够的刚性。在座椅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椅固定不动的情况下, , 腰靠承受腰靠承受 250 N 250 N 的水平方向作用力时的水平方向作用力时, , 腰靠倾角腰靠倾角 不得超过不得超过 115 115 。 g.g.工作座椅一般不设扶手工作座椅一般不设扶手, , 需设扶手的座椅必须保证需设扶手的座椅必须保证 操作操作人员作业活动的安全性。人员作业活动的安全性。 h.h.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座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座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不导电材料制造。不导电材料制造。 i.i.工作座椅座面工作座椅座面, , 在水平面内可以是能够绕座椅转动轴回转在水平面内可以是能够绕座椅转动轴回转的的, , 也可以是不能回转的。也可以是不能回转的。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3)(3)工作座椅的结构和主要参数工作座椅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列于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列于表表 6-36-3,表中所列参数,表中所列参数, , 已经考虑了操作已经考虑了操作者穿鞋和着冬装的因素。者穿鞋和着冬装的因素。回到本章目录6.5 6.5 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工作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原理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设计以驾驶员、驾驶座椅、显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设计以驾驶员、驾驶座椅、显示装置、操纵装置以及驾驶室的门、窗、顶棚、板壁之间示装置、操纵装置以及驾驶室的门、窗、顶棚、板壁之间的合理匹配为基本依据。的合理匹配为基本依据。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应宽敞适度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应宽敞适度, , 易于出入。要给易于出入。要给驾驶员的脚和手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驾驶员的脚和手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 驾驶室的内部高度驾驶室的内部高度最好能使第最好能使第 95 95 百分位的男驾驶员站起来时不碰到头部百分位的男驾驶员站起来时不碰到头部, , 至少当他挺直坐在高度调节到最高位置的座椅上面时至少当他挺直坐在高度调节到最高位置的座椅上面时, , 头头顶离驾驶室顶部内表面还有一定的间距顶离驾驶室顶部内表面还有一定的间距, , 驾驶室的门和上驾驶室的门和上下车梯踏板的尺寸及其相关位置均应保证驾驶员出入驾驶下车梯踏板的尺寸及其相关位置均应保证驾驶员出入驾驶室的安全和方便。室的安全和方便。 回到本章目录 操纵装置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适合于驾驶员方操纵装置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适合于驾驶员方便操作。显示装置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适合于驾驶便操作。显示装置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适合于驾驶员准确认读。门、窗玻璃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使驾员准确认读。门、窗玻璃相对于驾驶座椅的位置应使驾驶员操作时有良好的视野。驶员操作时有良好的视野。 车辆驾驶座椅的舒适性设计要比一般室内坐姿操作车辆驾驶座椅的舒适性设计要比一般室内坐姿操作用的工作座椅复杂得多用的工作座椅复杂得多, , 它通常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它通常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舒适性( (又称振动舒适性又称振动舒适性) )、操作舒适性三方面的设计任、操作舒适性三方面的设计任务务, , 而这三方面的设计标准却往往由于实际要求的相互而这三方面的设计标准却往往由于实际要求的相互矛盾而难以完全满足。例如,完全按乘坐的静态舒适性矛盾而难以完全满足。例如,完全按乘坐的静态舒适性要求选择的扶手高度可能会妨碍驾驶员手臂的操纵动作。要求选择的扶手高度可能会妨碍驾驶员手臂的操纵动作。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概括起来,概括起来,好的驾驶座椅设计好的驾驶座椅设计必须保证驾驶员在连续必须保证驾驶员在连续几个小时操作的情况下,身体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持。这就几个小时操作的情况下,身体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持。这就要求座椅各个部分的位置是可调节的,以适应从第要求座椅各个部分的位置是可调节的,以适应从第 5 5 百百分位的女驾驶员到第分位的女驾驶员到第 95 95 百分位的男驾驶员范围内所有人百分位的男驾驶员范围内所有人的不同需要。应当有不同密度的适宜座垫和靠背垫来支持的不同需要。应当有不同密度的适宜座垫和靠背垫来支持身体的敏感部位。座椅必须有额外的空间,允许驾驶员坐身体的敏感部位。座椅必须有额外的空间,允许驾驶员坐在座椅的任一边或改变在座椅上的角度,以便暂时使他的在座椅的任一边或改变在座椅上的角度,以便暂时使他的肌肉放松。肌肉放松。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设计者在确定驾驶座椅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之前,设计者在确定驾驶座椅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之前,必须先确定坐着的驾驶员与座椅结构的相对位置。为了提必须先确定坐着的驾驶员与座椅结构的相对位置。为了提供人体测量数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供人体测量数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 SAE 已将车辆驾已将车辆驾驶座椅设计的参考点标准化驶座椅设计的参考点标准化( SAE J1163 )( SAE J1163 ),这个参考点这个参考点称为称为座椅标志点座椅标志点( Seat Index Point( Seat Index Point,简称简称 SIP )SIP )。人体。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转动中心为身躯与大腿的转动中心为 H H 点点, SIP , SIP 点和大个子男人的点和大个子男人的 H H 点重合点重合, , 座椅标志点座椅标志点 SIP SIP 的位置由两个基准平面的位置由两个基准平面, ,即靠即靠背基准平面和座椅基准平面确定,两平面相交在座椅基准背基准平面和座椅基准平面确定,两平面相交在座椅基准点点( Seat Reference Point( Seat Reference Point,简称简称 SRP ),SRP ),知道了知道了 SRP SRP 点,点,即可找出即可找出 SIP SIP 点。点。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人体H点与座椅标志点之间的关系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为便于实际应用,为便于实际应用,SAE SAE 把把 SIP SIP 点到靠背基准平面点到靠背基准平面的距离的距离 135 mm, SIP 135 mm, SIP 点到座椅基准平面的距离点到座椅基准平面的距离 97 mm 97 mm 定为标准尺寸。这个标准尺寸适合第定为标准尺寸。这个标准尺寸适合第 97.5 97.5 百分位的男百分位的男子,而对于第子,而对于第 2.5 2.5 百分位的女子,其身躯与大腿的转百分位的女子,其身躯与大腿的转动中心动中心 H H 点同点同 SIP SIP 点并不重合,有点并不重合,有 25 mm 25 mm 的差距,的差距,这个差距就被忽略了。这个差距就被忽略了。 SAE SAE 明确规定,任何驾驶座椅的座椅基准平面和靠明确规定,任何驾驶座椅的座椅基准平面和靠背基准平面只能用背基准平面只能用 SAE SAE 的标准人体模型或图的标准人体模型或图 6-216-21所示所示的测量装置来确定。这样,座椅制造者和车辆设计工程的测量装置来确定。这样,座椅制造者和车辆设计工程师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定位点。师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定位点。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SAE座椅标志点测量装置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对于大、中型拖拉机和工程机械对于大、中型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驾驶员出入驾驶室驾驶员出入驾驶室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也应该满足人体因素的要求。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也应该满足人体因素的要求。 依据我国的成年人人体尺寸依据我国的成年人人体尺寸, , 上下车梯的最低一级上下车梯的最低一级踏板的离地高度不宜超过踏板的离地高度不宜超过 550 mm, 550 mm, 最高一级踏板与门槛最高一级踏板与门槛的垂直距离不宜超过的垂直距离不宜超过 300 mm , 300 mm , 相邻两踏板间的垂直距相邻两踏板间的垂直距离不宜超过离不宜超过 300 mm , 300 mm , 车梯各踏板的内侧宽度不宜小于车梯各踏板的内侧宽度不宜小于 250 mm 250 mm 。要求不用手臂拉力的辅助,脚就能跨上阶梯要求不用手臂拉力的辅助,脚就能跨上阶梯, , 所有台阶的最小宽度都要容许两只脚能同时放下。这些所有台阶的最小宽度都要容许两只脚能同时放下。这些限制尺寸是根据下阶梯时的安全和方便性确定的,因为限制尺寸是根据下阶梯时的安全和方便性确定的,因为下阶梯比上阶梯更危险下阶梯比上阶梯更危险。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阶梯应设置扶手,扶手的断面应选取圆形,根据长度的不同,阶梯应设置扶手,扶手的断面应选取圆形,根据长度的不同,断面直径为断面直径为 20 20 30 mm 30 mm ,两端应当封间或向下弯曲,这样当驾,两端应当封间或向下弯曲,这样当驾驶员倒退着下阶梯时驶员倒退着下阶梯时, ,手就不会在扶手末端因不在意而滑脱。手就不会在扶手末端因不在意而滑脱。 车梯越陡,安全性越差。在梯子是垂直的情况下,从顶部跨车梯越陡,安全性越差。在梯子是垂直的情况下,从顶部跨下第一步时,由于看不见第一个台阶,不能确定这个台阶的宽度,下第一步时,由于看不见第一个台阶,不能确定这个台阶的宽度,也不能确定下来的距离是多少,不论哪一点判断错误,都会造成也不能确定下来的距离是多少,不论哪一点判断错误,都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因此,严重的意外事故。因此,很有必要把阶梯做成与垂直面成很有必要把阶梯做成与垂直面成 2020以以上的倾斜度的车梯。上的倾斜度的车梯。其后面应当封闭,以防脚和腿通过两个台阶其后面应当封闭,以防脚和腿通过两个台阶之间的空隙滑出去。之间的空隙滑出去。 梯面最小深度宜取为梯面最小深度宜取为 180 mm180 mm。在车梯上脚可能接触到的任何。在车梯上脚可能接触到的任何运动零件,都应当设置防护罩。车梯踏板的表面应设计成在各种运动零件,都应当设置防护罩。车梯踏板的表面应设计成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均能有效防滑的花纹天气条件下均能有效防滑的花纹, , 能把污泥通过表面的缝隙挤压能把污泥通过表面的缝隙挤压出去,并使脚与防滑花纹保持充分接触。出去,并使脚与防滑花纹保持充分接触。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 GB/T 12552-90GB/T 12552-90载货汽车驾驶员操作位置尺寸载货汽车驾驶员操作位置尺寸,GB/T 13053-91,GB/T 13053-91客车驾驶区尺寸客车驾驶区尺寸, GB/T 6235-, GB/T 6235-97 97 农业拖拉机驾驶座及主要操纵装置尺寸农业拖拉机驾驶座及主要操纵装置尺寸, , 以及以及我国机械行业标准我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716-93JB/T 6716-93农业拖拉机驾驶室农业拖拉机驾驶室门道、紧急出口与驾驶员的工作位置尺寸门道、紧急出口与驾驶员的工作位置尺寸, JB/T , JB/T 715-93715-93农业拖拉机驾驶座标志点农业拖拉机驾驶座标志点等标准中等标准中, , 规定规定了有关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布置和尺寸推荐数据。了有关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布置和尺寸推荐数据。 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一种轿车驾驶室的推荐设计6.6 6.6 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车辆驾驶室的作业空间进入第 7 章返回总目录返回总目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