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体温体温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掌握内容:掌握内容: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产热器官和主要产热方式;皮肤的散热念;产热器官和主要产热方式;皮肤的散热方式;体温调节中枢。方式;体温调节中枢。熟悉内容:熟悉内容: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正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正常体温及体温生理变动;体温调节机制。常体温及体温生理变动;体温调节机制。 了解内容:了解内容: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的测定。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 2学时学时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概念:概念: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的过程。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 合成代谢:合成代谢:机体不断从周围环境摄取营养物机体不断从周围环境摄取营养物 质以合成体内新的物质。质以合成体内新的物质。 分解代谢:分解代谢:机体不断分解自身原有物质,释机体不断分解自身原有物质,释 放能量供给各种生命活动需要。放能量供给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外部环境中的热能、电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外部环境中的热能、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能、光能和机械能等,唯一能利用的能量是蕴藏在食物中的藏在食物中的化学能化学能。 ( (一一) )能量来源能量来源 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1.1.糖:糖:占占7070左右。左右。 脑脑组组织织所所需需能能量量则则完完全全来来源源于于糖糖的的有有氧氧氧氧化化。缺缺氧氧和和血血糖糖水水平平过过低低,均均可可导导致致意意识识障障碍碍、昏迷以及抽搐。昏迷以及抽搐。2.2.脂肪:脂肪:占占3030。3.3.蛋蛋白白质质:很很少少( (长长期期饥饥饿饿或或消消耗耗极极大大而而体体内内糖糖原原、脂脂肪肪储储备备耗耗竭竭时时,才才依依靠靠蛋蛋白白质质分分解解供供能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活动以维持必要的生理活动) )。( (二二) )能量转移和利用能量转移和利用1.1.转移转移: : 热能热能(50%(50%以上以上) ) 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ATP):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 质,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质,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磷酸肌酸(磷酸肌酸(CPCP):是):是ATPATP的贮存库。的贮存库。2.2.利用:利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和神经传导等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合成代谢和神经传导等 转变转变热能、机械功热能、机械功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一)测定原理:(一)测定原理: 机机体体的的能能量量代代谢谢也也遵遵循循“能能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即即在在安安静静不不作作外外功功时时,机机体体物物质质代代谢谢过过程程中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因此此,测测定定机机体体在在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内内发发散散的的总总热热量量,就就可可测测算算出出整整个个机机体体在在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内内能能量量代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二)测定方法:(二)测定方法: 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简便测算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简便测算法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肌肉活动:(一)肌肉活动:骨骼肌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骨骼肌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响最为显著。运动或体力劳动可使能量代谢升运动或体力劳动可使能量代谢升高,产热量增加。高,产热量增加。(二)精神活动:(二)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 (烦躁、恐惧、情绪激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动等) )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 (三三)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概概念念:由由食食物物引引起起机机体体产产生生“额额外外” ” 热热量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人进进食食后后一一段段时时间间内内( (从从进进食食后后1h1h开开始始, ,持持续续7 78h),8h),即即使使同同样样处处于于安安静静状状态态, ,但但产产热热量量却却比比进进食食前前有有所所增增加加,这这些些 “额额外外” ” 热热量量是是由由进食引起的。进食引起的。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 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30; 糖和脂肪增加糖和脂肪增加4 46 6; 混合性食物增加混合性食物增加1010。 其其产产生生的的机机制制尚尚不不十十分分清清楚楚,可可能能与与氨氨基酸在肝脏氧化脱氨基作用有关。基酸在肝脏氧化脱氨基作用有关。( (四四)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人人体体安安静静状状态态下下,环环境境温温度度在在20203030时时,的的能能量量代代谢谢最最为为稳稳定定。当当环环境境温温度度低低于于2020时时,由由于于寒寒冷冷刺刺激激反反射射性性引引起起肌肌肉肉紧紧张张度度增增加加和和战战栗栗产产热热;环环境境温温度度高高于于3030时时,可可能能由由于于细细胞胞内内化化学学反反应应速速度度加加快快,出出汗汗以以及及呼呼吸吸、心心脏脏功功能能增增强强等等因因素素的的作作用用,使使能能量代谢增加。量代谢增加。 四、四、基础代谢基础代谢( (一一) )基础代谢的概念:基础代谢的概念: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基础状态: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清醒、安静、静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清醒、安静、静卧半小时、空腹卧半小时、空腹1212小时以上、室温保持在小时以上、室温保持在20202525时人体的状态时人体的状态。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代谢率的高低与体表代谢率的高低与体表面积成正变关系。面积成正变关系。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式:公式:体表面积(体表面积(m m2 2)=0.0061=0.0061身高身高(cm)+0.0128(cm)+0.0128体重体重(cm)(cm)0.15290.1529体表面积测算图体表面积测算图: :(二)基础代谢率的衡量标准(二)基础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相差的百分比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相差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基础代谢率实测值与正常平基础代谢率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均值比较, ,相差在相差在10% 10% 11% %以内属以内属于正常。相差值超过于正常。相差值超过20%20%时,才可能有病时,才可能有病理变化。理变化。 第二节第二节 体温体温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1.1.体温的概念:体温的概念: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但各部分的温度并不相同。但各部分的温度并不相同。 人体的温度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人体的温度可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 体表温度:体表温度: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或机体的温度。易受环境温度或机体散热的影响,所以,波动幅度较大,且各部分散热的影响,所以,波动幅度较大,且各部分温度差也大。温度差也大。 体核温度:体核温度:是指人体深部(如内脏)的温是指人体深部(如内脏)的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相对稳定,但由于代谢度。比体表温度高,且相对稳定,但由于代谢水平不同,各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水平不同,各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 肝脏温度为肝脏温度为3838左右,在全身中最高;左右,在全身中最高; 脑产热较多,温度也接近脑产热较多,温度也接近3838; 肾、胰腺及十二指肠等温度略低。肾、胰腺及十二指肠等温度略低。 血液是体内传递热量的重要途径,由于血血液是体内传递热量的重要途径,由于血液不断循环,可使深部各个器官温度经常趋于液不断循环,可使深部各个器官温度经常趋于一致。一致。体核温度范围和体表温度范围的相对比体核温度范围和体表温度范围的相对比例,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寒冷的环在寒冷的环境中,体核境中,体核温度范围缩温度范围缩小;在炎热小;在炎热的环境中,的环境中,体核温度范体核温度范围可扩展到围可扩展到四肢。四肢。体温:体温:概念:概念: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意意义义:体体温温的的相相对对恒恒定定是是机机体体新新陈陈代代谢谢和和一一切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体温温过过高高、过过低低都都会会影影响响酶酶的的活活性性,导导致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 T T 22 22心跳停止;心跳停止; T T 43 43酶变性而死亡酶变性而死亡; ; T = 27 T = 27低温麻醉。低温麻醉。2 2测量部位及正常值测量部位及正常值 测量部位:测量部位:腋窝、口腔和直肠温度。腋窝、口腔和直肠温度。正常值:正常值: 直肠温度:直肠温度:36.936.937.937.9。 口腔温度:口腔温度:36.736.737.737.7。 腋窝温度:腋窝温度:36.036.037.437.4。直直肠肠温温度度比比较较接接近近机机体体深深部部的的温温度度,但但由由于于测测试试不不便便,临临床床常常用用口口温温和和腋腋温温。测测定定腋腋温温时时要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10min)。)。另另外外,科科研研中中还还常常用用食食管管温温度度(等等于于体体核核温度)、鼓膜温度(等于下丘脑温度)。温度)、鼓膜温度(等于下丘脑温度)。(二)体温的生理变动(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正正常常人人的的体体温温可可因因昼昼夜夜、性性别别、年年龄龄和和机机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1.1.昼夜波动昼夜波动昼昼夜夜节节律律:体体温温的的昼昼夜夜周周期期性性波波动动称称为为昼昼夜夜节节律。律。 一一般般是是清清晨晨2 26h6h时时最最低低,下下午午1 16h6h最最高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1。机制:机制:生物钟控制生物钟控制 (下丘脑视交叉)(下丘脑视交叉)2 2性别:性别: 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0.3。 女女性性体体温温月月节节律律:女女子子基基础础体体温温随随月月经经周周期期而变动,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升高。而变动,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后体温升高。 3.3.年龄:年龄: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体温温随随着着年年龄龄的的增增长长有有逐逐渐渐降降低低的的趋趋势势(与与代代谢谢率率降降低低逐逐渐渐有有关关),大大约约每每增增长长1010岁岁,体体温温约约降降低低0.050.05。14141616岁岁的的青青年年人人体体温温与与成年人相近。成年人相近。 新新生生儿儿(特特别别是是早早产产儿儿)由由于于体体温温调调节节机机构构尚尚未未发发育育完完善善、老老年年人人由由于于基基础础代代谢谢率率低低,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4. 4.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 肌肌肉肉活活动动时时,肌肌肉肉代代谢谢明明显显增增强强,产产热热增增加加,可可使使体体温温暂暂时时升升高高1 122。所所以以测测体体温温时时,要要先先让让受受试试者者安安静静一一段段时时间间,小小儿儿应应防止其哭闹。防止其哭闹。5.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情情绪绪激激动动、精精神神紧紧张张、进进食食等等情情况况,都都会影响体温。会影响体温。 全全身身麻麻醉醉时时,会会因因抑抑制制体体温温调调节节中中枢枢和和扩扩张张血血管管的的作作用用及及骨骨骼骼肌肌松松弛弛,使使体体温温降降低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控制下,产热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到动态平衡的结果。结果。( (一一) )产热产热 1.1.主要产热器官:主要产热器官: 安安静静状状态态,主主要要产产热热器器官官是是内内脏脏和和脑脑(尤其肝脏,其次是脑)。(尤其肝脏,其次是脑)。 劳动或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劳动或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骨骼肌。 2.2.产热形式产热形式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人在寒冷的环境中, ,散热明显增加散热明显增加, ,机体要机体要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必需增加产热量:必需增加产热量: 寒战产热:寒战产热: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律性收缩,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发生寒战时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发生寒战时, ,代谢率可增代谢率可增加加4 4倍。倍。 非寒战产热:非寒战产热:指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指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的现象。又称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的现象。又称代代谢产热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70%70%)。)。( (二二) )散热散热1.1.散热部位:散热部位:皮肤皮肤2.2.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当当环境温度体表温度环境温度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量7070。 当当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体表温度体表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依靠蒸发蒸发方式散热。方式散热。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辐射散热:辐射散热: 人人体体以以热热射射线线(红红外外线线)形形式式将将热热量量传传给给外外界界较较冷冷物物质质的的散散热热形形式式,称称为为辐辐射射散散热热。辐辐射射散散热热是是机机体体在在常常温温和和安安静静状状态态下下的的最最主主要的散热方式,大约占总散热量的要的散热方式,大约占总散热量的60%60%。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 ,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生中暑。 传导散热:传导散热: 指指体体热热直直接接传传给给与与机机体体相相接接触触的的较较冷冷物物体体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方式。 水水的的导导热热性性好好,因因此此临临床床上上常常利利用用冷冷水水袋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脂肪肪的的导导热热性性差差,因因而而肥肥胖胖者者炎炎热热的的天天气气易出汗。易出汗。 对流散热:对流散热: 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散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空气(液体)对流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空气(液体)对流速度和温度。速度和温度。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温御寒。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 蒸发散热:蒸发散热: 指指机机体体通通过过体体表表水水分分蒸蒸发发来来散散失失体体热热的的散散热热方方式式。当当环环境境温温度度皮皮肤肤温温度度时时,蒸蒸发发是是唯唯一的散热途径。一的散热途径。 形形式式: 不不感感蒸蒸发发:又又称称不不显显汗汗。指指体体中中水水分分直直接接透透出出皮皮肤肤和和呼呼吸吸道道黏黏膜膜,在在未未形形成成明明显的水滴之前就蒸发的现象。显的水滴之前就蒸发的现象。 不不感感蒸蒸发发是是持持续续进进行行的的。人人体体不不感感蒸蒸发发量量约约1000ml/1000ml/日(皮肤约占日(皮肤约占2/3,2/3,肺占肺占1/31/3)。)。 所所以以临临床床上上给给病病人人补补液液时时应应考考虑虑到到由由不不感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发汗是通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发汗是通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30左左右时,便开始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右时,便开始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汗量可达1.5L/h1.5L/h。因为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因为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所以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量实现的,所以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 (如烧伤病人如烧伤病人) )或汗腺分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生命。3.3.散热的调节:散热的调节: 机体的散热调节反应主要通过发汗和皮肤机体的散热调节反应主要通过发汗和皮肤血流量改变来调节。血流量改变来调节。 (1 1)发发汗汗的的调调节节:人人体体汗汗腺腺有有大大汗汗腺腺和和小小汗汗腺腺。与蒸发散热有关的是小汗腺。与蒸发散热有关的是小汗腺。分类:分类: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温热性发汗:温热性发汗:概概念念:环环境境温温度度升升高高或或剧剧烈烈运运动动时时通通过过乙乙酰酰胆胆碱碱促促进进全全身身各各部部位位小小汗汗腺腺分分泌泌汗汗液液称称为为温温热热性性发发汗。汗。机制:机制:下丘脑下丘脑交感胆碱能纤维交感胆碱能纤维小汗腺小汗腺发发汗。汗。精神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概念:概念:指当情绪和精神紧张时引起的发汗。其指当情绪和精神紧张时引起的发汗。其部位见于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与体温调部位见于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与体温调节无关)。节无关)。机制: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前区大脑皮质运动前区交感肾上腺素能纤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维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手、足及前额等处的汗腺发汗。发汗。(2 2)皮肤血流量改变:)皮肤血流量改变: 机体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的机体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的口径,改变皮肤血流量,以改变皮肤温度来控口径,改变皮肤血流量,以改变皮肤温度来控制散热。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制散热。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皮肤血管舒张,动皮肤血管舒张,动- -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作用增强;反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作用增强;反之,散热作用减弱。之,散热作用减弱。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交感神经紧张性交感神经紧张性血血管舒张(管舒张(收缩收缩)动动- -静脉吻合支开放(静脉吻合支开放(关闭关闭)血流血流散热散热 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方式:方式: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概概念念:自自主主性性体体温温调调节节(反反射射性性体体温温调调节节):指指在在体体温温调调节节机机制制的的控控制制下下,通通过过增增减减皮皮肤肤的的血血流流量量、发发汗汗、战战栗栗等等生生理理调调节节反反应应,使使体体温温在在正正常常情情况况下下能能维维持持在在一一个个相相对对稳稳定定的的水平。水平。 行行为为性性体体温温调调节节:指指机机体体通通过过一一定定的的行行为为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一一) )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各个部位温度变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各个部位温度变化的特殊结构。化的特殊结构。1.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1 1)分分布布:指指分分布布于于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以以外外如如皮皮肤肤、粘膜、内脏和肌肉的温度感受器。粘膜、内脏和肌肉的温度感受器。 (2 2)类型:)类型:可分为热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可分为热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度皮肤温度3030时时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冷觉冷觉 皮肤温度皮肤温度3535时时温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 +温觉温觉(3 3)作作用用:温温度度感感受受器器传传入入冲冲动动到到达达中中枢枢后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2.2.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分分布布:指指分分布布于于脊脊髓髓、延延髓髓、下下丘丘脑脑和和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干网状结构等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分类: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局局部部组组织织温温度度热热敏敏神神经经元元神神经经冲冲动动发发放放频率频率局部组织温度局部组织温度冷敏神经元神经冲动发放冷敏神经元神经冲动发放频率频率 在在视视前前区区- -下下丘丘脑脑前前部部(PO/AH)(PO/AH)分分布布较较多多的的热热敏敏神神经经元元和和少少量量冷冷敏敏神神经经元元。提提示示PO/AHPO/AH中中的的温度感受器主要是感受温度感受器主要是感受体温升高刺激体温升高刺激。 ( (二二)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广泛分布于从脊髓到大脑皮质的整个中枢广泛分布于从脊髓到大脑皮质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系统内。 调节体温的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基本中枢:下丘脑下丘脑。 其中,其中,P0P0AH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研研究究证证明明:视视前前区区下下丘丘脑脑前前部部是是中中枢枢温温度度感感受受器器的的部部位位,同同时时也也起起着着体体温温调调节节器器的的作作用用。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三)体温调节机制(三)体温调节机制 体体温温调调定定点点学学说说认认为为,在在P0P0AHAH区区有有一一个个控控制制体体温温的的调调定定点点,而而P0P0AHAH区区的的温温度度敏敏感感神神经经元元(热热敏敏神神经经元元和和冷冷敏敏神神经经元元)可可能能是是起起调调定定点点作作用用的的结结构构基基础础。体体温温调调定定点点是是将将机机体体温温度度设设定定在在一一个个温温度度值值,正正常常为为3737。当当体体温温高高于于调调定定点点设设定定数数值值时时机机体体就就可可反反射射性性地地促促进进散散热热过过程程,抑抑制制产产热热过过程程,使使体体温温下下降降。反反之之则则促进产热、抑制散热,使体温回升。促进产热、抑制散热,使体温回升。体温超过体温超过37370 0C C(低于(低于37370 0C C):): P0P0AHAH的的温温度度敏敏感感神神经经元元散散热热过过程程、产热过程产热过程体温保持体温保持37370 0C C。 通过上述调整,体温能维持在调定点设通过上述调整,体温能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温度水平。任何原因引起调定点水平的定的温度水平。任何原因引起调定点水平的改变改变, ,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活动就发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活动就发生相应的改变,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发生相应的改变,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体温的变化。生变化,从而引起体温的变化。 当细菌感染后当细菌感染后, ,致热原可使调定点上移而致热原可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引起发热。 临床上由致热原所引起的体温过高可临床上由致热原所引起的体温过高可能就是由于热敏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能就是由于热敏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调定调定点温度上移点温度上移的结果。如调定点温度由原来的结果。如调定点温度由原来3737上移至上移至3939时,机体产热增加,出现时,机体产热增加,出现战栗,直至温度升至战栗,直至温度升至39 39 ,战栗停止,产,战栗停止,产热与散热过程在此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热与散热过程在此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直至致热原被清除后,调定点温度下降,直至致热原被清除后,调定点温度下降,散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加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