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内容提要v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v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制v泌尿道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v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SSI)影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 v手术技巧v手术时伤口内源性污染的程度v手术持续时间v病人基础疾病v手术室环境v手术室工作人员微生物污染情况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SSI)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系统计划包括v精湛的手术技巧v限制人员进入清洁的手术环境v合适的医务人员装束v合格的灭菌器械v正确的病人术前准备v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手术室环境v必须减少经空气传播的细菌,保持环境表面清洁 每日术前的清洁消毒 接台手术消毒、每日终末消毒 每周大扫除v对于高危险手术(如有植入物的矫形手术),应有特殊处理措施手术室工作人员v外科手消毒(消毒剂擦洗至少2-5分钟) 洗手前清洁指甲下污垢,剪短指甲,不戴人工指甲 不佩戴手或臂的珠宝饰物v服装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穿手术衣,穿上手术衣后仅限于在手术区,所有头部和面部的毛发包括两鬓的胡子必须遮盖。 进入手术室的所有人员必须取下首饰,不能指甲抛光和戴假指甲。 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戴外科口罩,完全遮住口鼻。 在进行有血液污染高度危险手术时穿防水手术衣或围裙。手术室工作人员v感染或细菌定植外科工作人员的处理 有感染性疾病症状及体征的外科工作人员应报告相关部门 限制工作 有皮肤病变的外科医生应暂停手术,进行细菌培养,治愈后方可参加手术v手术室活动 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进入手术间的人数 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术前术前病人准备 v及早发现及治疗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v术前不要去除毛发,除非毛发生长在切口部位或周围影响手术进行。如需去除毛发,必须在术前短时间内去除(最好用电剪)。 v对糖尿病手术病人要尽量控制血糖 v停止吸烟,至少在手术前30天停止吸烟。 v在手术前晚用抗菌剂淋浴或洗澡。 术前术前病人准备v在进行皮肤无菌准备前,要彻底清洁切口周围部位以去除污垢。v采取合适的抗菌剂准备皮肤。 v术前皮肤抗菌准备由中心向周围扩展,准备区要大于切口范围(包括延长切口、增加的新切口或引流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v仅在有指征时给以预防性用药v经静脉途径预防使用抗生素时 ,v类切口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术前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v选择性结直肠手术前要进行灌肠及口服泻药。术前一天分次给予不吸收口服抗生素。v高危剖腹产手术,在脐带夹住后,立即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v总之: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充分考虑病人的身体状态、手术种类及时间、手术中的污染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术中术中 v通风(1)手术室保持正压通风,包括走廊及附近区域的空气进入。(2)通气每小时至少保持15次,其中3次必须是新鲜空气。(3)通过合适的过滤器过滤所有再循环及新鲜空气。(4)经天花板方向输入所有空气,并在靠近地板处排出。(5)关闭手术室门,仅在器材、工作人员及病人通过时开放。术中术中v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1)手术过程中,环境表面或设备被体液、血液污染,在下一台手术前,使用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处理。(2)污染或脏伤口手术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特殊清洁或关闭手术室。(3)每天最后一次手术后的白天或晚上应用消毒剂湿式清洁地面。v微生物标本取样培养 按卫生部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进行手术室环境微生物取样培养。术中术中v手术衣及布料的灭菌(1)戴上帽子、口罩、更换手术洗手衣进入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都要戴好口罩。(2)进入手术室前帽子口罩要盖住所有头发和脸部。(3)不要采用穿鞋套来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4)穿上灭菌手术衣后戴上灭菌手套。(5)手术服有明显污斑、污染、血液或其他感染物渗透时必须更换。术中术中v无菌技术及外科技术(1)植入血管内器械(中心静脉置管)、脊椎或硬膜外麻醉导管及静脉注入药物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2)接触组织时要轻柔,以保持有效的血液供应,减少组织的失活、异物及消除手术部位的死腔。(3)如果引流可采用闭合式引流,另做切口置入引流管,及早将引流管去除。 (4)如果认定手术部位已有严重感染可延缓手术缝合或保留切口敞开。术后术后切口护理切口护理 v切口缝合2448小时内更换敷料。v更换敷料及接触手术部位前要彻底洗手。v切口处敷料需要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v教育病人及家属了解保护切口方法及手术部位感染的症状,如有症状出现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与控制 v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5069%。国内报道VAP VAP发生率为1660%,病死率24%。预防控制措施v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医务人员在为病人做侵入性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时戴手套。接触病人前后,处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病人污染的身体部位后、接触同一病人的呼吸道或呼吸道装置前,应洗手和更换手套。预期会被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穿隔离衣,并在处理另一个病人前更换隔离衣。预防控制措施v加强呼吸机管道的管理正确消毒和处理使用中的呼吸机、管道、湿化器,以减少污染。病人使用的所有器械或装置在消毒或灭菌前彻底清洗。与病人呼吸道黏膜接触的器械或装置应采用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高压灭菌或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冲洗、干燥保存。注意呼吸机管路和其他器械的正确清洁和消毒、保存。更换气管导管时,要用无菌器械,所换的导管经过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于机械通气病人,尽量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如有可能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酌情使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或双相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控制措施v加强护理维持病人口腔卫生。采用生理盐水面试子擦拭或消毒液漱口。口腔分泌物定期吸引,避免分泌物潴留在口腔。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如病情允许,应采取半卧位,头部抬高3045。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控制措施v注意病人周围环境物品及空气的洁净度定时通风,空气消毒。病床架、床头柜、桌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保持清洁。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UTI) 1、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途径 尿道黏膜受损。 导尿时带入细菌。 细菌逆行侵入。 留置导尿管生物膜的形成。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UTI)v2、预防原则 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如果必须插导尿管,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导尿方案 限制引流的持续时间,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维护导尿管。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UTI)v3、预防和推迟菌尿症发生的措施 严格导尿管的无菌管理,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 尽可能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 对插管的病人进行合适的会阴卫生。 对负责导管插入和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血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v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v医务人员在实行血管穿刺前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戴口罩、帽子。v对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或切开时,必须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v穿刺、插管前用消毒液消毒穿刺或插管部位的皮肤。v深静脉置管,如无禁忌症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留置。v导管插入或切口时,定位准确、动作熟练、轻巧,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增加感染机会。2、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v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潮湿、松动、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v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3、尽可能限制导管留置时间4、如局部发生感染或静脉炎时应立即拔除导管v下列情况时需拔除导管: 1、严重败血症、脓毒性静脉炎、感染性休克。 2、菌血症持续超过48-72小时。局部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如导管通过的皮下隧道感染、穿刺点化脓)。 3、出现并发症(如心内膜炎、骨髓炎、脓毒性菌栓)。 4、抗菌药物治疗后再次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措施 v1、患者尽量隔离于单间,也可对实验室确诊为MRSA感染的患者共居一室。v2、采用接触隔离,蓝色隔离标识。进行床旁隔离时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标识。病房每日通风换气;桌面、窗台、床架每天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v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实施标准预防。各项操作前后,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接触污染性物品时带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措施v4、脱手套、隔离衣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v5、医疗护理用具(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表、血压计等)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v6、病人周围的物品、环境、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v7、该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须清洁消毒。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措施v8、尽量限制探视人数,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手卫生。v9、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培养出MRSA,方可解除隔离。病人出院后,室内地面、物体表面、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v10、污染物品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并标记,密闭运送,焚烧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