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考点历史特征历史特征历史表现历史表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奴奴隶社会隶社会)的政的政治制度治制度商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西周宗法商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带有明显的血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带有明显的血缘宗族色彩;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缘宗族色彩;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高度集中。在王位和爵位上实行世袭制;在王位和爵位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在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人治和独裁色彩浓皇权至高无上,人治和独裁色彩浓厚;伴随着两对基本矛盾:皇权和厚;伴随着两对基本矛盾: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总的发展趋势相权,中央和地方;总的发展趋势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建立;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不断演化;明清专制主义度不断演化;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1秦朝时期:嬴政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通过三公九卿的相互牵制和对郡守、县令的直接任免,加强了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中央设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是中枢决策机构。2汉武帝时期:建立新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中朝”,由皇帝亲信充任。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作为中枢权力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并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4北宋时期: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经被分割。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5元朝时期: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立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元朝的宰相。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过重,不利于中央集权。6明朝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宰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由于事务繁多,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7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迁移应用】1.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解析:选B。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故六部所掌主要是行政。二、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权位察察举举制制特点特点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的人)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兴起兴起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演变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官中正官”,对当地人的德才进行,对当地人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九等。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九等。“中正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官的依据评价评价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考选具有封闭性,以官举士,考选具有封闭性,以官举士,民意无从体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民意无从体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科科举举制制特点特点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兴起兴起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演变演变各朝沿用,明清时演化为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各朝沿用,明清时演化为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评评价价进进步步性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行政人员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的来源和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局局限限性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它还是最高掌权者它还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迁移应用】 2.有人在评论某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时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选D。此选官制度应为九品中正制。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解析:本题以“家谱”为切入点,考查了古代的宗法制度的相关知识。第(1)问,首先确定“家谱”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相联系,结合宗法制的特点回答即可;第(2)、(3)问要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回答,注意从积极方面理解宗法制对当代的影响和价值。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