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诸子散文)1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一、先秦说理文的繁荣 先秦说理文是当时各个思想派别即先秦诸子阐述观点和进行论辩的文字。 先秦说理文的繁荣与春秋战国时期“士”的阶层的兴起和百家争鸣的思想空气密切相关。 2 西汉刘歆七略诸子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九流十家。 影响最大的四家和各家的代表作是: 儒家: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3 二、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至战国初期,主要是以论语为代表的语录体散文,并出现了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墨子和行文韵散相间的老子。4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说理文,在体制有了明显的进步,发展成围绕主题进行论辩的对话体论辩文。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荀子和韩非子。是论题明确、论点鲜明、结构严整、论述透辟的专题长篇论说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成熟。此后,专论体成为我国古代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5 第二节 论语、老子、墨子 一、论语 (一)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在战国初年编辑成书。论语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作。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6 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在汉代有古文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种版本。西汉末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综合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为张侯论。今本论语基本上就是张侯论。7 (二)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8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礼”,即西周具有严格等级规范的典章制度。孔子所说的“仁”的核心是“爱人”,但要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孔子把“仁”用在政治上,就形成了的“德政”主张。 对于社会人生,孔子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提出了许多可贵的为人准则和学习态度、方法。9 (三)论语的文学特征 1、语录体散文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片断,全书二十篇,每篇若干章不等,形式短小简约,尚未构成形式完整的单篇文章。 2、在言行片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如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一章中孔子和四位弟子的形象。10 3、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风格 论语一书的语言主要是当时通俗平实的口语。书中有许多简约、形象而富有生活情趣和深刻哲理的语言。 4、出现了个别的结构完整的短小说理文 如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臾”一章。11 二、老子 (一)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主要由老子自撰,少数语句是其后学增补。全书基本保存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初期。今本老子八十一章,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12 (二)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老子名李耳,字聃,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和孔子同时而年岁稍长于孔子。曾任周守藏史,后见周衰,遂去周而行。过函谷关,应关令尹喜所请,著道德经五千言,莫知所终。13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其哲学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这种哲学思想用之于人世社会,便是“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14 老子学说的精髓部分,是它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体。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等。15 (三)老子一书的文学特点 1、以韵为主,韵散相间的形式 老子的文体与论语的纯语录体不同,它虽然也像语录,三言五语,但文句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多数则是韵散相间的形式,读来朗朗上口,是先秦说理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16 2、用具体的形象和诗意的语言表现抽象的哲理 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第七十七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二十三章17 3、语言凝炼精妙,多格言、警句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第七章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18 三、墨子 (一)墨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墨子是一部记载墨子和墨家各派学说的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墨子的言谈和思想,由墨子的弟子记录整理而成,也有一部分是墨家后学的著作。墨子一书今本五十三篇,是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成书约在战国中期。19 (二)墨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墨子名翟,鲁国(一说宋国或楚国)人,生卒年不可确考,约在前468至前376之间,曾为宋国大夫。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20 (三)墨子一书的文学特点 1、讲究逻辑,善用具体事例层层推理 如非攻(上) 2、语言质实,不重文采 这种语言特点是和墨家的节用、非乐等主张相适应的。21 3、在文体上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 墨子一书在形式上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模式,但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标题,如兼爱、非攻等,文中各段语录不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连缀而成的一个整体。文章中心突出,首尾完整,其谋篇布局已初具章法。 墨子是保留记言模式的专题说理文。22 第三节 孟子 一、孟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孟子是一部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的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孟子对各国诸侯的游说之辞和与其他学者的论辩之辞。孟子一书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共同著述,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今本孟子七篇。23 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年轻时曾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的门人,其学术思想的渊源与孔子一脉相承,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始而授徒讲学,继而带着弟子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返邹,专心授徒和著述。24 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仁政思想、性善论和养气说。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他将孔子的“仁”和“礼”发展成为“仁政”说,主张统治者施“仁政”、行“王道”,使黎民百姓不饥不寒,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从而实现天下大治。25 孟子“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公孙丑上 26 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四心”,这“四心”是“四德”的发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 只要统治者发扬善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27 在士的人格修养方面,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养气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孟子的“养气说”对后世知识份子的人格修养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孟子还有一些思想在士人中影响很大,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滕文公上)等。28 三、孟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一)长于论辩 1、对话体论辩文 孟子一书,虽然还设有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但和论语相比,其中一些篇章已围绕一个中心议题记载孟子和诸侯或学者的论辩之辞,是对话体的论辩文。29 2、巧妙灵活运用逻辑推理 如运用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层层逼问。运用二难推理左右逢源等。 3、把握对方心理巧妙设问,引人入彀 4、用比喻表现抽象的道理,使论辩富于形象性 其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30 (二)感情充沛、气势浩然的风格 形成孟子散文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 1、孟子所具有的内在精神、人格修养上的浩然之气,是孟子散文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 2、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气势。31 (三)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准确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夫。 滕文公下32 第四节 庄子 一、庄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今本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是庄子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一书虽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但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基本一致。33 二、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园吏,家境比较贫寒。楚威王闻其贤,曾想以重金聘他为相,庄子鄙弃富贵权势,拒绝不就。其生平事迹不可详考,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及庄子一书中的有关记载。34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又有较大的发展。 1、对现实社会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发展到极端,是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这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出发,庄子一书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鞭挞,表现出辛辣尖锐、嬉笑怒骂的批判讽刺精神。但庄子的否定和批判走向了极端,他不仅否定社会的黑暗面,而且否定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观点。35 2、认为无形的自然之“道”和有形 的自然万物之外,还有一个绝对的精神之“道” 这个绝对的精神之道在庄子的自我心灵之中,它是主观的、虚幻的、唯心的。36 3、追求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与天地同游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这种思想最集中地表现在其代表作逍遥游之中。庄子所追求的这种境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属于主观精神层面的。 庄子的这种追求,对于人生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对于创作来说,是一种纯以想象为基调的,超现实的浪漫风格。37 4、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庄子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加以绝对化,发展成为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万物一齐”(秋水),所谓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的观点,就是基于这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结果是陷入认识论的另一个极端,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38 5、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思想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现实是不可为的,统治者应任其自然发展,社会和国家就会得到治理。臣子处于乱世之中,也应顺乎自然地做事情和保全自己的性命,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但庄子并不是完全不问世事的,只是不愿去干预它、改造它,而是采取一种消极避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39 三、庄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一书的文学性最强,它是一部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哲理散文著作。40 (一)寓言为主的表现方法 1、寓言十九 庄子天下篇自称其表现方法是: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庄子寓言篇又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在“三言”中,寓言运用得是最多的。 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主干结构成篇的。41 2、其寓言奇幻超常、变化万千,极具浪漫特色 庄子中的寓言多数是非现实或动物题材,以奇幻超常的想象,超越时空,超越物我,诡怪无常,变化万千。 如扶摇九天的鲲鹏、吸风饮露的神人、七窃皆无的浑沌、望洋兴叹的河伯、自夸自乐的井蛙、庄周梦化的蝴蝶、运斤成风的匠石等。 42 3、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多个寓言环环相扣的连环式结构 庄子一书中的寓言,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就一篇文章而言,往往有多个寓言组成,这多个寓言围绕一个中心主旨,环环相扣,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连环式结构和有机的整体。如养生主。43 庄子中的寓言,是作者用以表达思想、哲理和讽刺现实的手段,这一点和其他子书是一致的。庄子的哲学思想深邃玄远,借助寓言,使哲理具有了形象性,就易于接受了。如逍遥游。44 庄子对现实是深恶痛绝的,他用以讽刺现实的寓言,也最为辛辣尖刻,如“触蛮之战” 和“舐痔破痈”两则: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则阳45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列御寇46 (二)运用比喻说明事理,表达思想 除寓言外,庄子一书中还有许多 因事所设、随物赋形的比喻。如胠箧篇以防小盗的智慧帮了大盗的忙,比喻圣人之法帮了窃国大盗的忙。养生主中以人的经脉之理比喻顺应自然之道等。47 (三)富有诗意的语言 1、将形象、情感、想象贯注于文中,使文章具有散文诗般的抒情韵味 庄子散文,无论是用比喻、寓言,还是直接进行描写和议论,作者的爱憎褒贬、喜怒哀乐的情感往往流注于笔端,使不少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就象一篇篇散文诗一样。48 2、描写细致,极为传神 庄子散文中有许多描写得细致传神的精彩段落。 3、时用韵语,朗朗上口 庄子散文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节奏明快,音调和谐,有的段落还用韵语。如逍遥游结尾的一段。49 总之,庄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特征的一部,如鲁迅先生所说: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其文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 第五节 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一)荀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全书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著。除赋篇和成相篇是纯文学作品外,其他各篇都是严密完整的论说文。书中全面反映了荀子的政治、哲学等思想。51 (二)荀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荀子名况,赵国人,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卒年难以确考,主要活动于前298至前238年之间。曾长期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曾归于赵、聘于秦,后自齐适楚,楚相春申君任其为兰陵令。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亦被废职,家居兰陵,著书而终。52 荀子继承了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又吸收百家学术思想的精华,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思想的集大成者。 53 同为儒学大师,荀子与孟子的思想有诸多的不同。如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主张重义轻利,荀子主张重义不轻利;孟子主张法先王,荀子主张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称霸力等。 荀子思想最杰出的方面,是在天人关系问上提出了“天人相分”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54 (三)荀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1、是完整、系统、严密的论说文 荀子的文章多长篇大论,其文论点明确,论证周详、语言丰富,说理透辟。与战国中期孟子散文的雄辩滔滔,庄子散文的虚构无端相比,荀子是体制成熟的论说文。55 2、大量运用常见的事物做比喻,深入浅出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荀子的比喻多取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且数量多,运用广。如劝学。 3、多用排比、对偶等句式,文章整齐流畅,又便于诵读和记忆 这种句式特点,表现出文章的骈偶化倾向,对后来的汉赋和骈文有一定的影响。56 二、韩非子 (一)韩非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著,也杂有少数后学者之作。韩非子的文章大体分为政论文和以历史故事、寓言故事表达思想、说明事理的说理文。57 (二)韩非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贵族。曾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他曾屡次上书韩王,主张修明法度、富国强兵,但终不为用,乃发愤著书十余万言,探究政治得失,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韩非在继承荀子思想的基础上,又吸收商鞅等法家的学说,借鉴老子的哲学思想,从而建立了自成体系的政治、哲学理论,成为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58 据载,韩非的文章传到秦国之后,秦王见其书,急攻韩国以求韩非。韩非入秦后未被重用即遭李斯等人谗毁,竟下狱,自杀于狱中。59 韩非的主要思想是任法术、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他在前代法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结合的理论。建立起一套极端专制的政治理论,对秦以后历代专制极权主义影响颇大。 在人性观上,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但荀子主张通过后天学习达到善,韩非则认为人的本性无法改变也无须改变,君主只要掌握赏罚二柄,就能维护自己的统治。60 (三)韩非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韩非子的文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论文,一类是以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来表达思想,说明事理的说理文。61 1、其政论文论点鲜明,论述透辟,逻辑严谨,语言犀利,文风冷峻峭刻 其政论文都是针对社会重要现实问题而发。有长篇大论,如显学、五蠹孤愤等;也有短篇小制,如难一、难二、难三、难四中的短篇。有立论,也有驳论。皆论点鲜明,论述透辟,逻辑严谨,语言犀利,文风冷峻峭刻。韩非子是比荀子更为成熟的论说文。62 2、以历史、寓言故事来表达思想、说明事理的说理文,构思巧妙,含意丰富,语言幽默,文学趣味甚浓 这类说理文主要集中在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上、说林下之中。63 韩非子一书的寓言的特点: 有意识的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使之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子一书寓言荟萃,居先秦各家之首。在先秦其他各家著作中,寓言主要是议论说理的手段,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子一书则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并分门别类地编排、辑录成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上、说林下等寓言故事集,使寓言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64 其寓言题材平实,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故事,形象化地表现了作者的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韩非子的寓言一般比较平实,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故事,很少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散文中奇幻玄虚、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风格。65 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如“棘刺母猴”、“郑人买履”、“郢书燕说”、“老马识途”、“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66 第六节 先秦说理文的历史回响 一、对文人思想、人格的影响 二、对文体的影响 三、对文风的影响 四、对艺术技巧和语言风格的影响67 本章讲授篇目: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墨子:非攻(上)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庄子:逍遥游 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棘刺母猴6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