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4页
第2页 / 共354页
第3页 / 共354页
第4页 / 共354页
第5页 / 共354页
第6页 / 共354页
第7页 / 共354页
第8页 / 共354页
第9页 / 共354页
第10页 / 共354页
亲,该文档总共3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学概概念念经络腧穴学:是腧穴学:是经络学和腧穴学的学和腧穴学的总称,称,经络学主要学主要研究研究经络理理论及其及其应用,主要用,主要阐述人体述人体经络系系统的循行分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化及对临床的指床的指导;腧穴学是研究;腧穴学是研究腧穴理腧穴理论和和应用,主要用,主要阐述腧穴的名称,定位,分述腧穴的名称,定位,分类和和临床床应用。用。第一章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的概念:的概念: 经络是是经脉脉和和络脉脉的的总称称,是是指指人人体体运运行行气气血血、联络脏腑腑、沟沟通通内内外外、贯穿穿上上下的通路。下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直行的主干。络:有网:有网络的含的含义,为经所分出的支脉。所分出的支脉。第二第二节经络系系统的的组成和概况成和概况一、一、经络系系统(经脉、脉、络脉、脉、连属部分)属部分)经脉:十二脉:十二经脉、奇脉、奇经八脉、十二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十五脉:十五络脉、脉、孙络、浮、浮络连属部分:十二属部分: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筋、十二皮部1 1、十二、十二经脉(十二正脉(十二正经)-手足、阴阳、手足、阴阳、脏腑腑手三阴:手太阴肺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手少阴心经手三阳:手阳明大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足阳明胃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足太阴脾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足少阴肾经(2 2)十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脉的分布规律律左右左右对称称阴阴经在阴在阴阳阳经在阳在阳 立立正正姿姿势下下:拇拇指指在在前前,小小指指在在后后,将将上上下下肢肢内内外外侧分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前、中、后三个区域。部位部位阳经阳经阴经阴经内踝内踝8寸下寸下前阳明太阴厥阴中少阳厥阴太阴后太阳少阴(3 3)十二)十二经脉表里脉表里络属关系属关系 阴阴经属属脏主主里里、阳阳经属属腑腑主主表表、一一脏配配一一腑腑、一一阴阴配配一一阳阳,形形成成脏腑腑、阴阴阳阳、表里的属表里的属络关系。关系。肺肺经、大、大肠脾、胃脾、胃心、小心、小肠膀胱、膀胱、肾心包、三焦心包、三焦肝、胆肝、胆 结果果:生生理理上上密密切切联系系,病病理理上上互互相相影影响,治响,治疗上互相上互相为用。用。(4 4)十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律 循循行行走走向向:手手三三阴阴从从胸胸走走手手,手手三三阳阳从从手手走走头,足足三三阳阳从从头走走足足,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三阴从足走腹(胸)。 交交接接规律律:相相表表里里的的阴阴经于于阳阳经在在四四肢肢末末端端交交接接;同同名名的的阳阳经于于阳阳经在在头面面部部交交接接,相相互互衔接接的的阴阴经于于阴阴经在胸中交接。在胸中交接。(5 5)十二)十二经脉的循脉的循环流注流注一肺二大三胃经 四脾五心六小通 七膀八肾九心包 三焦胆肝相连行 2 2、奇、奇经八脉八脉因其因其别道奇行,故称奇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八脉。督脉督脉任脉任脉冲脉冲脉带脉脉阴阴维脉脉阳阳维脉脉阴阴跷脉脉阳阳跷脉脉 特特点点:既既无无表表里里关关系系,亦亦不不隶隶属属十十二二脏腑腑。但但与与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联系密切。系密切。一源三岐:任督冲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一源三岐:任督冲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阴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全身阴经经气。气。阳脉之海:督脉阳脉之海:督脉总督起全身阳督起全身阳经经气。气。十二脉之海:可涵蓄十二脉之海:可涵蓄调节十二十二经气血,又称血海。气血,又称血海。 十四正十四正经:十二: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脉与任脉、督脉。3 3、十二、十二经别 十十二二经别是是十十二二正正经离离、入入、出出、合合的的别行行部部分分,是是正正经别行行深深入入体体腔腔的的支支脉脉。它它加加强了了十十二二经脉脉的的内内外外联系系及及在在体体深深内内的的脏腑腑之之间表表里里关关系系,补充了十二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4 4、十十五五络脉脉 是是经络系系统重重要要组成成部部份份。十十二二经脉脉和和任任、督督二二脉脉各各自自别出出一一络,加加上上脾脾之之大大络,共共计1515条条,分分别以以十十五五络所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出的腧穴命名。5 5、十十二二经筋筋:是是十十二二经脉脉之之气气濡濡养养筋筋肉肉骨骨节的的体体系系,是是十十二二经脉脉的的外外周周连属属部部分分,能能约束束骨骨骼骼,以以利利于于关关节的的屈屈伸伸,保保持持人人体体正正常常的的运运动功功能能。正正如如素素问 痿痿论所所说:“宗宗筋筋主主束束骨骨而而利利机机关关也也。”其其分分布布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规律律,与与十十二二经络相相联系系。全全身身筋筋肉肉按按十十二二经脉脉分分布布划划分分为十十二二组肌肌肉肉群群,以以手手足三阴三阳名之足三阴三阳名之为十二十二经筋。筋。6 6、十十二二皮皮部部:是是指指体体表表的的皮皮肤肤按按经络循循行行分分布布部部位位的的分分区区。十十二二皮皮部部是是十十二二经脉脉功功能能活活动反反映映于于体体表表的的部部位位,也也是是络脉脉之之气气散散布布的的所所在在。所所以以各各经皮皮部部就就是是该经在在皮皮肤肤表表面面的的反反应区区和和该经濡濡养养的的皮皮肤肤区区域域。其其分分布布区区域域,是是以以十十二二经脉脉在在体体表表的的循循行行分分布布范范围为依依据据的的。由由于于十十二二皮皮部部居居于于人人体体最最外外层,又又与与经络气气血血相相通通,故故是是机机体体的的卫外外屏屏障障,起起着着保保卫机机体体、抵抵御御外外邪邪和和反映病反映病证的作用。的作用。第四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及的作用及经络学学说的的临床床应用用1 1、经络的作用的作用 灵灵枢枢经脉脉篇篇:经脉脉者者, ,所所以以能能决决生生死死, ,处百百病病, ,调虚虚实, ,不可不通。不可不通。(1 1)沟通内外,网)沟通内外,网络全身全身(2 2)运行气血,)运行气血,调和阴阳和阴阳(3 3)抗御病邪,反)抗御病邪,反应症候症候(4 4)传导感感应,调整虚整虚实2 2、经络学学说的的临床床应用用分分为诊断和治断和治疗两个方面两个方面:(1 1)诊断方面:断方面:经络辩证,经络诊法法(2 2)治)治疗方面:循方面:循经取穴,取穴,药物物归经一、腧穴的定义一、腧穴的定义 腧腧穴穴是是人人体体脏腑腑经络之之气气输注注出出入入的的特特殊殊部部位位,既既是是疾疾病病的的反反应点点,也也是是针灸灸治治疗的的刺刺激激点点。又又名名“节”“”“会会”、“气气穴穴”、“气气府府”、“骨骨空空”。二、腧穴的二、腧穴的发展展 无定位、无命名无定位、无命名阶段;段;定位、定名定位、定名阶段;段;定位、定名、定位、定名、归经阶段段 腧穴数目的腧穴数目的发展展 内内经:160个个 针灸甲乙灸甲乙经:349个个 铜人腧穴人腧穴针灸灸图经:354个个 针灸大成灸大成:359个个 针灸逢源灸逢源:361个个三、腧穴的分三、腧穴的分类十十四四经穴穴:有有固固定定名名称称和和定定位位,且且归属属于于十二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脉和任、督脉的腧穴。奇奇穴穴:有有固固定定名名称称和和定定位位,但但未未归入入十十四四经的腧穴。的腧穴。阿阿是是穴穴:无无固固定定名名称称和和定定位位,以以压痛痛或或其其他他反反应点点作作为针灸灸的的部部位位。又又称称天天应穴穴、不定穴、不定穴、压痛点。首痛点。首见于于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四、腧穴的命名四、腧穴的命名解剖部位解剖部位: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穴位作用穴位作用:治母疾的睛明、光明、治面治母疾的睛明、光明、治面瘫的的牵正。正。天天体体地地貌貌:日日月月、太太乙乙、大大陵陵、丘丘墟墟、太太溪溪、涌涌泉。泉。动植物植物:伏兔、伏兔、鱼际、犊鼻、鼻、鹤顶建筑居建筑居处:天井、屋翳、膺窗、天井、屋翳、膺窗、库房、梁房、梁门。中医学理中医学理论: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气海。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气海。第二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律 一、腧穴的治一、腧穴的治疗作用作用近近治治作作用用:指指腧腧穴穴均均具具有有治治疗其其所所在在部部位位局局部部及及邻近近组织、器器官官病病症症的的作作用用。这是是一一切切腧腧穴穴主主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远治治作作用用:是是指指腧腧穴穴具具有有治治疗其其远隔隔部部位位的的脏腑腑、组织器器官官病病症症的的作作用用。四四肢肢肘肘膝膝关关节以以下下的的经穴穴,远治治作作用用尤尤为突突出出。如如四四总穴穴歌歌“肚肚腹腹三三里里留留、腰背委中求、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列缺、面口合谷收”。特特殊殊作作用用:指指有有些些腧腧穴穴具具有有双双向向的的良良性性调整整作作用用和相和相对的特异治的特异治疗作用。作用。双双向向良良性性调整整作作用用:指指同同一一腧腧穴穴对机机体体不不同同的的病病理理状状态,可可以以起起到到两两种种相相反反而而有有效效的的治治疗作作用用。如如腹腹泻泻时针天天枢枢穴穴可可止止泻泻,便便秘秘时针天天枢枢穴穴可可以以通便。通便。特特殊殊治治疗作作用用:如如大大椎椎穴穴退退热,至至阴阴穴穴矫正正胎胎位位等。等。六、腧穴的主治六、腧穴的主治规律律分分经主主治治:指指经脉脉所所属属穴穴位位均均可可治治疗该经循循行行部部位位及及其其相相应脏腑腑的的病病症症,即即“经脉脉所所过,主主治治所所及及”。分分部部主主治治:指指处于于身身体体某某一一部部位位的的腧腧穴穴均均可可治治疗该部部位位的的病病症症。如如位位于于头面面、颈项部部的的腧腧穴穴,以以治治疗头面面五五官官及及颈项部部病病症症为主主;位位于于胸胸腹腹部部的的腧穴,以治腧穴,以治疗脏腑病症腑病症为主主。第三第三节:特定穴:特定穴在在十十四四经腧腧穴穴中中具具有有特特殊殊治治疗作作用用,并并以以特特定定称称号号概概括括的的腧腧穴穴,称称为特特定定穴穴。包包括括四四肢肢肘肘膝膝关关节以以下下的的五五输穴穴、原原穴穴、络穴穴、郄郄血血、八八脉脉交交会会穴穴、下下合合穴穴;胸胸腹腹、背背腰腰部部的的背背俞穴穴、募募穴穴;四四肢肢躯躯干干的的八八会会穴穴以以及及全全身身经脉脉的的交交会会穴穴临床床最最为常用。常用。(一)五(一)五输穴穴十十二二经脉脉在在肘肘膝膝关关节以以下下的的井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合五个腧穴。灵灵枢枢九九针十十二二原原载:”所所出出为井井,所所溜溜为荥,所所注注为输,所所行行为经,所所入入为合合“。这是是按按经气气的的由由小小到到大大,由由浅浅而而深深所所作作的的排排列列,是是对五五输穴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井井”,意意为谷谷井井,喻水水之之源源头,分分布布在在四四肢肢末末端,其端,其经气始出。气始出。“荥”,意意为小小水水,喻刚出出的的泉泉水水微微流流,分分布布于于掌指或跖趾关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之前,为经气开始流气开始流动。“输”,意意为输注注,喻水水流流由由小小到到大大,由由浅浅渐深深,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之后,其经气气渐盛。盛。“经”,意意为水水流流宽大大通通畅,多多位位于于腕腕、踝踝关关节以上之前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部,其经气盛大流行。气盛大流行。“合合”,意意为汇合合,喻江江河河之之水水汇合合入入海海,多多位位于肘膝关于肘膝关节附近,其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腑。 (二二)原穴原穴 十十二二经在在腕腕踝踝关关节附附近近各各有有一一个个原原穴穴,是是脏腑腑原原气气留留止止的的部部位位,又又称称“十十二二原原”“”“原原”含含本本原原、原原气气之之意意,是是人人体体生生命命活活动的的原原动力力,为十十二二经之之根根本本。阴阴经之之原原穴穴即即为五五输穴穴中中的的输穴穴,即即所所谓的的“阴阴经无原,以无原,以输为原原”阳阳经原原穴穴位位于于五五输穴穴的的输穴穴之之后后,即即另另置置一原。一原。(三)(三)络穴穴十五十五络脉从脉从经脉分出脉分出处的的输穴。穴。十二十二经脉各有一脉各有一络穴,沟通表里两穴,沟通表里两经。任任脉脉络穴穴鸠尾尾,督督脉脉络穴穴长强,脾脾之之大大络大包穴,沟通腹、背、大包穴,沟通腹、背、侧胸部胸部经气。气。(四)背(四)背俞穴穴 脏腑腑之之气气输注注于于背背腰腰部部的的腧腧穴穴。“俞”即即转输、输注注之之意意。六六脏六六腑腑各各有有一一背背俞穴穴,共共十十二二个个。俞穴穴均均位位于于背背腰腰部部足足太太阳阳膀膀胱胱经第第一一侧线上上,大大体体依依脏腑腑位位置置的的高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冠以脏腑之名。腑之名。(五)募穴(五)募穴 脏腑腑之之气气汇聚聚于于胸胸腹腹部部的的腧腧穴穴,又又称称为“腹腹募募穴穴”。“募募”,有有聚聚集集、汇合合之之意意。六六脏六六腑腑各各有有一一募募穴穴,共共十十二二个个。募募穴穴均均位位于于胸胸腹腹部部有有关关经脉脉上上,其其位位置置与与其其相关相关脏腑所腑所处部位相近。部位相近。(六)八会穴(六)八会穴 指指脏腑腑气气血血筋筋脉脉骨骨髓髓等等精精气气汇聚聚的的八八个个腧腧穴穴。八八会会穴穴分分散散在在躯躯干干部部和和四四肢肢部部,其其中中脏腑腑气气血血骨骨之之会会穴穴位位于于躯躯干干部部;筋筋脉脉髓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之会穴位于四肢部。(七)郄穴(七)郄穴 十十二二经脉脉和和奇奇经八八脉脉中中的的阴阴跷、阳阳跷、阴阴维、阳、阳维脉之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气深聚的部位。“郄郄”有有空空隙隙之之意意。郄郄穴穴共共有有十十六六个个,除除胃胃经的的梁梁丘丘之之外外,都都分分布布于于四四肢肢肘肘膝膝关关节以下。以下。(八)下合穴(八)下合穴六六腑腑之之气气下下合合于于足足三三阳阳经的的腧腧穴穴,又又称称“六六腑腑下下合合穴穴”。下下合合穴穴共共有有六六个个,其其中中胃胃、胆胆、膀膀胱胱的的下下合合穴穴位位于于本本经,大大肠、小小肠的的下下合合穴穴同同位位于于胃胃经,三三焦焦的的下下合合穴穴位位于于膀胱膀胱经。(九)八脉交会穴(九)八脉交会穴十十二二经脉脉与与奇奇经八八脉脉相相通通的的八八个个腧腧穴穴,八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公公孙与内关与内关外关与足外关与足临泣泣后溪与申脉后溪与申脉列缺与照海列缺与照海(十)交会穴(十)交会穴两两经或数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面、躯 干部。干部。第四第四节腧穴定位方法腧穴定位方法体表解剖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便取穴法(一)体表解剖(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志定位法以以人人体体解解剖剖学学的的各各种种体体表表标志志为依依据据来来确确定定腧腧穴穴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志定位法。固固定定标志志:利利用用五五官官、毛毛发、爪爪甲甲、乳乳头、脐窝和和骨骨节凸凸起起、凹凹陷陷及及肌肌肉肉隆隆起起等等固固定定标志志来来取取穴穴的方法。的方法。活活动标志志:利利用用关关节、肌肌肉肉、皮皮肤肤随随活活动而而出出现的孔隙、凹陷、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志来取穴的方法。(二)骨度分寸法(二)骨度分寸法以以骨骨节为标志志,将将两两骨骨节之之间的的长度度折折量量为一一定定的的分分寸寸,用用以以确确定定腧腧穴穴位位置置的的方方法法,古古称称“骨骨度度法法”(三)手指同身寸法(三)手指同身寸法以以患患者者本本人人的的手手指指为尺尺寸寸折折量量标准准来来量量取取穴穴位位的的定定位位方方法法,又又称称“手手指指比比量量法法”和和“指指寸寸法法”。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三种。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三种。(三)手指同身寸法(三)手指同身寸法中中指指同同身身寸寸:以以患患者者中中指指屈屈曲曲时中中节桡侧两两端端纹头之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为1寸。寸。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的宽度度为1寸。寸。横横指指同同身身寸寸:令令患患者者将将2-5指指并并拢,以以中中指指中中节横横纹为标准准,其其4指指的的宽度度作作为3寸寸,四四指指相相并并名名曰曰“一夫一夫”,用其量取腧穴又名,用其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一夫法”。(四)(四)简便取穴法便取穴法是是一一种种简便便易易行行的的腧腧穴穴定定位位方方法法,仅作作为取取穴穴法法的参考。的参考。列列缺缺:两两手手虎虎口口交交叉叉,一一手手食食指指压在在另另一一手手腕腕后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处。劳宫: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取。风市: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市: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百会:两耳角直上百会: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中点。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Lung Meridian Of Hang-Taiyin,LU 学学习内容内容 n 经脉循行脉循行n 主治概要主治概要n经脉重要腧穴(脉重要腧穴(7个)个)一一、手太阴肺经循行手太阴肺经循行 灵灵枢枢经经脉脉:肺肺手手太太阴阴之之脉脉,起起于于中中焦焦,下下络络大大肠肠,还还循循胃胃口口,上上膈膈属属肺肺。从从肺肺系系,横横出出腋腋下下,下下循循臑臑内内,行行少少阴阴、心心主主之之前前,下下肘肘中中,循循臂臂内内上上骨骨下下廉廉,入入寸寸口口,上上鱼鱼,循循鱼鱼际际,出出大大指之端。指之端。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腕腕后后,直直出出次次指指内内廉廉,出出其端。其端。【语译语译】 手手太太阴阴肺肺经,起起始始于于中中焦焦,向向下下联络大大肠,回回过来来沿沿着着胃胃上上口口,穿穿过膈膈肌肌,属属于于肺肺脏。从从肺肺系系气气管管、喉喉咙部部横横出出腋腋下下(中中府府、云云门),下下循循上上臂臂内内侧,行行于于手手少少阴阴、手手厥厥阴阴经之之前前(天天府府、侠侠白白),下下过肘肘中中(尺尺泽),沿沿前前臂臂内内侧桡骨骨边缘(孔孔最最),进入入寸寸口口桡动脉脉搏搏动处(经渠渠、太太渊渊),上上行行至至大大鱼际部部,沿其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其其支支脉脉,从从腕腕后后(列列缺缺)走走向向食食指指内内桡侧,出出其其末末端,接手阳明大端,接手阳明大肠经。1.为什么手太阴肺什么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起于中焦? 提提示示: 经脉脉是是气气血血运运行行的的通通道道,那那么么经脉脉这个个通通道道的的发端必是气血之源。端必是气血之源。 2.为什什么么十十二二经脉脉的的循循环流流注注是是起起于于肺肺经而而不不是是其它其它经脉?脉?提示:根据肺的生理特性理解。提示:根据肺的生理特性理解。三、腧穴三、腧穴 本本经共共11个腧穴:个腧穴: 中府中府、云、云门、天府、天府 侠白侠白、尺尺泽、孔最孔最 列缺列缺、经渠、渠、太渊太渊 鱼际 、少商、少商 (只需掌握(只需掌握7穴)穴) 中府LU1(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 2.肩背痛。 【操作】向外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针感酸麻 胀可向胸部或肩背部放射。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脏,引起气胸。可灸。尺泽LU5(合穴)【定位】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 陷中。【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2.肘臂挛痛。 3.小儿惊风,吐泻。【操作】直刺0.5-0.8寸,针感酸麻胀向前臂桡侧及拇指放散,或点刺出血。可灸,但不宜瘢痕灸,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孔最LU6(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主治】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2.肘臂挛痛。 3.热病无汗,头痛,痔疮。 4.急性出血病症(呼吸系统多用)【操作】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部放散,避开桡动、静脉进针,以防出血。可灸。 列缺LU7(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2.偏 正 头 痛 , 项 强 , 口 眼 歪 斜 , 外 感 头 痛 , 牙 痛 , 咽喉痛,鼻渊。【操作】向肘部斜刺0.2-0.3寸,针感局部酸胀或向前臂放射。此处皮肉浅薄,穴下有桡动脉,一般不主张艾灸,更不宜直接灸,化脓灸。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1.咳喘,胸背痛。 2.无脉症 【操作】直刺0.2-0.3寸,避开桡动脉。可灸,但不宜瘢痕灸。鱼际LU10(荥穴)【定位】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1.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 2.身热头痛,乳痛,掌中热。 3.腹满,腹痛,小儿疳积。【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但不宜瘢痕灸。 少商LU11(井穴)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 0.1寸。 【 主 治 】 1.咳 喘 , 喉 痹 , 鼻 衄 , 肺 炎 , 扁 桃 体 炎 , 感冒。 2.中风,昏迷,癫狂,小儿惊风。 【操作】向腕平刺0.2-0.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但不宜瘢痕灸。注:治疗实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u特殊作用特殊作用尺尺泽治肺系病,孔最治咯血;列缺治治肺系病,孔最治咯血;列缺治头项病,病,太渊治无脉症,少商治急症、太渊治无脉症,少商治急症、热病。病。u取穴要点取穴要点肘横肘横纹肱二肱二头肌腱肌腱桡侧取尺取尺泽,尺尺泽与太渊与太渊连线上取孔最。上取孔最。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骨茎突上方取列缺。腕横腕横纹桡动脉搏脉搏动处取太渊,取太渊,拇指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取少商。指甲角旁取少商。操作要点中中府府、云云门不不可可向向内内深深刺刺,以以免免伤及及肺肺脏,造成气胸;造成气胸;少商治少商治疗实热证时,用三棱,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点刺出血;关关节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部位腧穴不宜用直接灸。 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第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颈部支脉,从缺盆部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夹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口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 ,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肩臂痛,上肢不举。 胃肠病:胃脘痛,腹痛,便秘。(三)腧穴本本经脉脉分分布布有有20穴穴位位,起起穴穴为商商阳阳止止穴穴为迎迎香香,重重点点记忆合合谷谷、偏偏历、手手三三里里、曲曲池池、肩肩髃髃,迎迎香香六六穴穴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主治】1.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 ,痄腮,牙关紧闭,口歪。 2.热病,无汗,多汗。 3.滞产,经闭,腹痛,便秘。 4.上肢疼痛,不遂。 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操作】 (患者呈半握拳状),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刺) 三三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处。【主治】1、目痛,齿痛,咽喉肿痛。 2、身热。 3、手背肿痛。【操作】直刺0.5-0.8寸。阳溪(阳溪(经穴)穴)【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1、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 2、手腕痛。【操作】直刺0.5-0.8寸。 偏历(络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主治】1.目赤、耳聋、鼻衄、喉痛。 2.水肿。 3.手臂酸痛。【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主治】 1.肩臂痛麻,上肢不遂。 2.腹痛,腹泻。 3.齿痛颊肿。【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配穴:颊车腮腺炎、齿痛 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失音 上巨虚、天枢腹痛腹泻曲池(降压要穴,清热要穴、皮肤病要穴)【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主治】1.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2.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 3.隐疹。 4.腹痛,吐泻,月经不调。 5.癫狂。【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臂臑臂臑【定位】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主治】1、肩臂痛,瘰疬。 2、目疾。【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肩髃(手阳明、阳蹻交会穴)【定位】在三角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主治】1.上肢不遂,肩痛不举。 2.瘾疹。【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迎香(手足阳明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主治】1.鼻塞,鼽衄,口歪,面痒。 2.胆道蛔虫症。【操作】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取穴要点食指食指桡侧指甲角旁取商阳。指甲角旁取商阳。第一、二掌骨第一、二掌骨间取合谷。取合谷。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之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曲池,取曲池,曲池下曲池下2寸取手三里。寸取手三里。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特殊作用特殊作用商阳治中商阳治中风昏迷。昏迷。合谷治滞合谷治滞产、经闭。曲池、肩髃治曲池、肩髃治风疹、疹、瘾疹。疹。 操作要点操作要点商阳浅刺或点刺放血。商阳浅刺或点刺放血。合谷孕合谷孕妇禁禁针刺。刺。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一、足阳明胃一、足阳明胃经循行循行 灵灵枢枢.经脉脉:胃胃足足阳阳明明之之脉脉起起于于鼻鼻,交交頞頞中中,旁旁约太太阳阳之之脉脉,下下循循鼻鼻外外,入入上上齿中中,还出出挟挟口口,环唇唇,下下交交承承浆,却却循循颐后后下下廉廉,出出大大迎迎,循循颊车,上耳前,上耳前,过客主人客主人,循,循发际,至,至额颅。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大大迎迎前前,下下人人迎迎,循循喉喉咙,入入缺缺盆,下膈,属胃,盆,下膈,属胃,络脾。脾。 其其直直者者:从从缺缺盆盆下下乳乳内内廉廉,下下挟挟脐,入入气气街街中。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语译】 足足阳阳明明胃胃经经,起起于于鼻鼻(会会迎迎香香),交交鼻鼻根根部部,与与旁旁边边足足太太阳阳经经交交会会(会会晴晴朗朗),向向下下沿沿鼻鼻外外侧侧(承承泣泣、四四白白),进进入入上上齿齿中中(巨巨髎髎),回回出出来来夹夹口口旁旁(地地仓仓),环环绕绕口口唇唇(会会水水沟沟),向向下下交交会会于于颏颏唇唇沟沟(会会承承浆浆);退退出出来来沿沿下下颌颌出出面面动动脉脉部部(大大迎迎),再再沿沿下下颌颌角角(颊颊车车),上上耳耳前前(下下关关),经经颧颧弓弓上上(会会上上关关、悬厘厘,頷頷厌),沿沿发迹迹(头维),至),至额颅中部(会神庭)。中部(会神庭)。 面面部部的的支支脉脉,从从大大迎迎前前向向下下,经颈动脉脉部部(人人迎迎),沿沿着着喉喉咙(水水 突突、气气舍舍,一一说会会大大椎椎),进入入缺缺盆盆(锁骨骨上上窝部部),向向下下通通过横横膈膈,属属于于胃胃(会会上上脘脘、中中脘脘),联络于脾于脾脏。 缺缺盆盆部部主主干干,从从锁骨骨上上窝(缺缺盆盆)向向下下,经乳乳中中(气气户、库房房、屋屋翳翳、膺膺窗窗、乳乳中中、乳乳根根),向向下下夹脐旁旁(不不容容、承承满、梁梁门、关关门、太太乙乙、滑滑肉肉门、天天枢枢、外外陵陵、大大巨巨、水道、水道、归来),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脉部气冲穴) 腹腹内内之之脉脉,从从胃胃口口向向下下,沿沿腹腹里里,至至腹腹股股沟沟动脉脉部部与与前前外外行行主主干干会会合合。由由此此下下行行,经髋关关节前前(髀髀关关),到到股股四四头肌肌隆隆起起出出(伏伏兔兔、阴阴市市、梁梁丘丘),下下向向膝膝髕髕中中(犊鼻鼻),胫骨骨外外侧前前缘(足足三三里里、上上巨巨虚虚、条条口口、下下巨巨虚虚),下下行行足足背背(解解溪溪、冲冲阳阳),进入入中中趾趾内内侧趾趾缝(陷陷谷谷、内内庭庭),出次趾末端(,出次趾末端(厉兑)。)。 胫部部支支脉脉,从从膝膝下下三三寸寸处(足足三三里里)分分出出(丰丰隆隆),向向下下进入中趾外入中趾外侧趾趾缝,出中趾末端。,出中趾末端。 足足部部之之脉脉,从从足足背背部部(冲冲阳阳)分分出出,进入入大大趾趾末末端端,接足太阴脾接足太阴脾经。 (二)主治概要 脾胃疾病: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痢疾。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口眼歪斜,齿痛, 面痛,牙关紧闭。 外经病:乳痈,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三)腧穴本本经脉脉分分布布有有45个个穴穴位位,起起穴穴为承承泣泣,止止穴穴为厉兑,重重点点记忆:承承泣泣,地地仓,颊车,下下关关,头维,天天枢枢,归来来,梁梁丘丘,犊鼻鼻,足足三三里里,丰丰隆隆,内庭,内庭,厉兑十三个腧穴。十三个腧穴。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主治】1.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眼脸 动。 2.口歪,面部痉挛。【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押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固定,刺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0.7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四白四白定位定位: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功能功能:疏:疏风通通络、清、清头明目明目 配穴:配穴: 颊车、攒竹、太阳竹、太阳通通经活活络,口眼歪斜,角膜炎,口眼歪斜,角膜炎涌泉、大杼涌泉、大杼滋阴潜阳,滋阴潜阳,头痛目眩痛目眩 丰隆、太冲丰隆、太冲目翳、眼目翳、眼睑膶动、青光眼、青光眼 地仓(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主治】1.口歪,流涎 2.眼睑动。【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或向迎香、颊车方向透刺1.0-2寸。慎灸。 颊车【定位】在面部,下额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主治】1.口歪,颊肿。 2.齿痛,口噤不语。【操作】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方向透刺1.5-2寸。慎灸。 下关(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额切际之间凹陷中。【主治】1.耳聋,耳鸣,聤耳。 2.齿痛,口歪,面痛。【操作】 直刺或斜刺0.5-1寸。慎灸。 头维(足阳明、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额角发迹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主治】1.头痛,眩晕。 2.目痛,迎风流泪,眼睑动。【操作】向后平刺0.5-0.8互或横刺透率谷。平刺时要将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可灸。梁梁门【定位】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1.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操作】直刺0.5-1寸。配配穴穴:公公孙、足足三三里里、内内关关和和胃胃降降逆逆止止痛痛,胃胃痛痛、腹腹胀,呕吐,呕吐胃胃俞、脾、脾俞、肾俞、上巨虚、上巨虚温阳健脾,便溏温阳健脾,便溏中脘透刺中脘透刺胃下垂胃下垂 天枢(大肠募穴)【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边2寸。【主治】1.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泻, 痢疾。 2.癥瘕,月经不调,痛经。【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归来【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1.腹泻,疝气。 2.闭经,月经不调,阴挺,带下。【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梁丘(郄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主治】1.急性胃痛,乳痈。 2.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犊鼻【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主治】膝肿痛。【操作】屈膝90度,向后内斜刺11.5寸。可灸。足三里(合穴)【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主治】1.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 2.虚劳贏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头晕。 3.失眠,癫狂。 4.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操作】直刺1-2寸,可灸。 主治主治1、胃肠道疾病要穴,用治胃胀、胃痛、嗳气、胃肠道疾病要穴,用治胃胀、胃痛、嗳气、吞酸、呕吐、呃逆、腹痛、腹泻、便秘、痢疾吞酸、呕吐、呃逆、腹痛、腹泻、便秘、痢疾等症。等症。2、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治咳嗽气喘等症。、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治咳嗽气喘等症。3、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血压治疗、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血压治疗高血压病,又能抗休克,升血压。高血压病,又能抗休克,升血压。4、镇静、安神,治头昏失眠。、镇静、安神,治头昏失眠。5、强壮补虚之要穴。、强壮补虚之要穴。6、头面五官病,常与合谷配用。、头面五官病,常与合谷配用。7、下肢瘫痪之要穴。、下肢瘫痪之要穴。 上巨虚(大上巨虚(大肠下合穴)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主治】1、肠中切痛,肠痈、泄泻、便秘。 2、下肢痿痹,脚气。【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丰隆(络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主治】1.咳嗽,痰多,哮喘。 2.头痛,眩晕,癫狂痫。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可灸。下巨虚(小下巨虚(小肠下合穴)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主治】1、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 2、泄泻、痢疾、乳痈。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可灸。解溪(解溪(经穴)穴)【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1、头痛、眩晕、癫狂。 2、腹胀、便秘。 3、下肢痿痹,足踝肿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配穴:血海、商丘和胃降逆腹胀内庭(荥穴)【定位】在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1.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 2.腹胀,腹痛,便秘,痢疾。 3.足背肿痛。【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可灸。厉兑(井穴)【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主治】1.齿痛,口歪,咽喉肿痛,鼻衄,癫狂,热病。 2.足背肿痛。【操作】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一、一、 足太阴脾足太阴脾经循行循行 灵灵枢枢经脉脉:脾脾足足太太阴阴之之脉脉,起起于于大大指指之之端端,循循指指内内侧白白肉肉际,过核核骨骨后后,上上内内踝踝前前廉廉,上上腨腨内内,循循胫骨骨后后,交交出出厥厥阴阴之之前前,上上循循膝膝股股内内前前廉廉,入腹属脾,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胃,上膈,挟咽咽,连舌本舌本,散舌下。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语译】 足足太太阴阴脾脾经,从从大大趾趾末末端端开开始始(隐白白),沿沿大大趾趾内内侧赤赤白白肉肉际(大大都都),经核核骨骨(第第一一跖跖骨骨基基底底粗粗隆隆部部)后后(太太白白,公公孙),向向上上内内踝踝前前边(商商丘丘),再再上上小小腿腿内内侧,沿沿胫骨骨后后(三三阴阴交交、漏漏谷谷),交交出出足足厥厥阴阴肝肝经之之前前(地地机机、阴阴灵灵泉泉),上上膝膝股股内内侧前前边(血血海海、箕箕门),进入入腹腹部部(冲冲门、府府舍舍、腹腹结、大大横横;会会中中极极、关关元元),属属于于脾脾,络于于胃胃(腹腹哀哀;会会下下脘脘、日日月月、期期门),通通过膈膈肌肌,夹食食管管房房(食食窦、天天溪溪、胸胸乡、周周荣荣;络大大包包;会会中中府府),连舌根,散布舌下。舌根,散布舌下。 其其支支脉脉,从从胃胃部部分分出出,向向上上通通过膈膈肌肌,流流注注心心中中,接接手少阴心手少阴心经。 脾脾之之大大络,穴穴名名大大包包,位位在在渊渊腋腋穴穴下下三三寸寸,分分布布于于胸胸胁。(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脾胃病脾胃病:腹: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腹痛,泄泻,便秘,肠鸣, 胃痛胃痛 。前阴病前阴病:月:月经不不调,崩漏,小便不利,崩漏,小便不利,遗尿,尿, 遗精。精。 外外经病病:下肢痿痹,脚气。:下肢痿痹,脚气。 (三)腧穴 本经共有21穴,起穴为隐白,止穴为大包,主要记忆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隐白(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指寸)【主治】1.月经过多,崩漏,尿血,便血。 2.腹胀,呕吐,食不下,暴泄。 3.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 4.足趾麻木,下肢不遂,足寒不能行。【操作】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可灸。太白(输穴,原穴)【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内陷中。【主治】1.呕吐,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痢疾 ,便秘,痔疾,纳呆。 2.体重节痛,脚气,股膝酸痛,痿证。 3.心痛脉缓,胸胁胀痛,食不化。【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公孙(络穴,八脉会交穴,通冲脉)【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缘赤白肉际处。【主治】1.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 中切痛,黄疸,泄泻,痢疾。 2.心痛,胸闷,失眠,嗜卧,发狂妄言。 3.水肿,脚气。 4.足心发热或痛难履地。【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主治】1.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不孕,遗精,阳痿,阴茎痛,疝气,遗尿,水肿。 2.肠鸣腹痛,泄泻,便秘。 3.失眠,眩晕。 4.下肢痿痹,脚气。 5.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孕妇不宜针。 主治主治1、胃肠道疾病要穴,常与足三里配用。、胃肠道疾病要穴,常与足三里配用。2、泌尿系疾病要穴,治尿潴留,浮肿,、泌尿系疾病要穴,治尿潴留,浮肿,遗尿等。遗尿等。3、生殖系疾病要穴,治阳痿,遗精,、生殖系疾病要穴,治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滞产等。月经不调,痛经,滞产等。4、镇静安神,降血压。、镇静安神,降血压。5、下肢酸痛或瘫痪、下肢酸痛或瘫痪(尤以足外翻者为适尤以足外翻者为适应症应症)。6、下腹部手术针麻要穴。、下腹部手术针麻要穴。地机(郄穴)地机(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 1、腹胀、腹痛、泄泻,水肿,小便不利。 2、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3、腰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0-1.5寸。 阴陵泉(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主治】1.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尿失禁。 2.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带下。 3.膝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4.虚劳。【操作】直刺1-2寸。可灸。 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小便淋漓。 2.皮肤瘙痒,瘾疹,湿疹。 3.股内侧痛,股内侧诸疮,贫血。【操作】直刺1-1.2寸,可灸。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主治】1.腹痛,腹泻,便 秘,痢疾。 2.蛔虫症。【操作】直刺0.5寸。可灸。 大包(脾之大络)【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主治】1.咳嗽,气喘,胸闷,胁肋痛,胸胁胀满。 2.全身疼痛,四肢无力。【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操作要点操作要点 1. 隐白浅刺或点刺出血。白浅刺或点刺出血。 2.三阴交孕三阴交孕妇慎慎针。 3.大包斜刺或向后平刺。大包斜刺或向后平刺。 4.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及内脏,腹部腧穴,腹部腧穴 注注 意少提插。意少提插。一、手少阴心一、手少阴心经循行循行 灵灵枢枢经经脉脉:心心手手少少阴阴之之脉脉,起起于于心心中中,出出属属心系心系,下膈,络小肠。,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咽,系,系目系目系。 其其直直者者,复复从从心心系系,却却上上肺肺,下下出出腋腋下下,下下循循臑臑内内后后廉廉,行行太太阴阴,心心主主之之后后,下下肘肘内内,循循臂臂内内后后廉廉,抵抵掌掌后后锐锐骨骨之之端端,入入掌掌内内后后廉廉,循循小小指指之之内内,出其端。出其端。 【语译】 手手少少阴阴心心经,从从心心中中开开始始,出出来来属属于于心心脏的的系系带(心系),下(心系),下过膈肌,膈肌,络于小于小肠。 上上行行之之脉脉,从从心心脏的的系系带部部向向上上,挟挟食食道道旁旁,联结于眼与于眼与脑相相连的系的系带(目系)。(目系)。 外外行行主主干干,从从心心脏的的系系带上上行行至至肺肺,向向下下处于于腋腋下下(极极泉泉),沿沿上上臂臂内内侧后后廉廉,走走手手太太阴阴、手手厥厥阴阴经之之后后(青青灵灵),下下向向肘肘内内(少少海海),沿沿前前臂臂内内侧后后廉廉(灵灵道道、通通里里、阴阴郄郄、神神门),到到掌掌后后豌豌豆豆骨骨部部进入入掌掌内内后后边(少少府府),沿沿小小指指的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心胸病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胸痛。神志病神志病:不寐,健忘,不寐,健忘,癫狂狂痫。外外经病病:肘臂痛,掌心肘臂痛,掌心热。(三)腧穴本经分布9个腧穴,起穴为极泉,止穴为少冲,主要记忆少海、通里、神门,少冲4个腧穴。 少海(合穴)【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主治】1.心痛、癔病等心及神志病。 2.肘臂挛痛麻木,腋肋痛,臂麻手颤。 3.头项痛。 4.瘰疬【操作】直刺0.51寸。可灸。通里(络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 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 1.心悸,怔忡等心病。 2.舌强不语,暴瘖。 3.腕臂痛。【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 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1.心痛,惊悸,怔忡。 2.心烦,健忘,失眠,痴呆,癫狂。 3.胸胁痛。【操作】避开尺动、静脉,直刺0.30.5寸。可灸。少冲(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0.1 寸(指寸)。【主治】1.心悸,心痛。 2.癫狂,热病,昏迷。 3.胸胁痛。【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一、手太阳小一、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循行小小肠手手太太阳阳之之脉脉,起起于于小小指指之之端端,循循手手外外侧上上腕腕,出出踝踝中中,直直上上循循臂臂骨骨下下廉廉,出出肘肘内内侧两两骨骨之之间,上上循循臑臑外外后后廉廉,出出肩肩解解,绕肩肩胛胛,交交肩肩上上,入缺盆,入缺盆,络心,循心,循咽咽,下膈,抵胃,属小,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缺缺盆盆循循颈,上上颊,至至目目锐眦眦,却却入入耳中。耳中。 其其支支者者,别颊上上,抵抵鼻鼻,至至目目内内眦眦。(斜斜络于于颧)。)。【语译】 手手太太阳阳小小肠肠经经,从从小小指指外外侧侧末末端端开开始始(少少泽泽),沿沿手手掌掌尺尺侧侧(前前谷谷、后后溪溪),上上向向腕腕部部(腕腕骨骨、阳阳谷谷),出出尺尺骨骨小小头头部部(养养老老),直直上上沿沿尺尺骨骨下下边边(支支正正),出出于于肘肘内内侧侧当当肱肱骨骨内内上上髁髁和和尺尺骨骨鹰嘴嘴之之间(小小海海),向向上上沿沿臂臂外外后后侧,出出肩肩关关节部部(肩肩贞、臑臑俞),绕肩肩胛胛(天天宗宗、乘乘风、曲曲垣垣),交交会会肩肩上上(肩肩外外俞、肩肩中中俞;会会附附分分、大大杼杼、大大椎椎),进入入缺缺盆盆(锁骨骨上上窝),络于于心心,沿沿食食管管,通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颈部部之之脉脉,从从缺缺盆盆上上行行沿沿颈旁旁(天天窗窗、天天容容),上向面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耳和髎),向后(会耳和髎),进入耳中(听入耳中(听宫)。)。 面面颊部之脉,从面部之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晴明),接足太阳膀胱旁到内眼角(会晴明),接足太阳膀胱经。(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面五官疾病:耳耳鸣,耳,耳聋,齿痛,痛,头痛,目翳,痛,目翳, 咽喉痛。咽喉痛。 热病病:发热,疟疾,黄疸。疾,黄疸。 外外经病病:肘臂痛,肩背痛,肘臂痛,肩背痛,颈项强痛。痛。(三)腧穴本本经起起穴穴为少少泽,止止穴穴为听听宫,重重点点学学习少少泽、后后溪溪、养养老老、小小海海、天天宗宗、颧髎髎、听听宫 少泽(井穴)【定位】在小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寸(指寸)。【主治】1.头痛,目翳 ,咽喉肿痛,耳聋,耳鸣。 2.乳痈,乳汁少。 3.昏迷,热病。【操作】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乳根、膻中、肩井乳根、膻中、肩井妇人人产后乳少后乳少 后溪(输血;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内陷中。【主治】1.头项强痛,腰背痛。 2.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 3.盗汗,疟疾。 4.手指及肘臂挛急。【操作】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方向向透透刺刺。可可灸。灸。腕骨(原穴)腕骨(原穴)【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主治】1、头项强痛,耳鸣,目翳。 2、黄疸、消渴,热病,疟疾。 3、指挛腕痛。【操作】直刺0.3-0.5寸。养老(郄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内陷中。【主治】1.目视不明,头痛,面痛。 2.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项强【操作】以掌心向胸姿势,直刺0.50.8寸。可灸配穴:落落枕枕左左(右右)病病右右(左左)取取、嘱嘱患患者者活活动颈部部。急性腰扭急性腰扭伤双双侧养老穴,嘱活养老穴,嘱活动腰部。腰部。小海(合穴)【定位】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内陷处。【主治】1.肘臂疼痛。 2.癫痫。【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肩肩贞【定位】在肘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主治】1、肩背疼痛、手臂麻木、瘰疬。 2、耳鸣。【操作】向外斜刺1-1.5寸,或向腋缝方向透刺。 天宗【定位】在肩胛内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内陷中。【主治】1.肩胛疼痛。 2.乳痈。 3.气喘。【操作】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可灸。颧髎(手少阴、太阳经会穴)【定位】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的内陷中。【主治】口歪,眼睑动,齿痛,面痛,颊肿。【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慎灸。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内陷中。【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2.癫狂。【操作】张口,直刺0.51寸。慎灸。定位要点定位要点少泽在小指尺侧缘;后溪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养老取穴掌面向胸,在尺骨茎突桡侧;天宗在冈下窝;颧髎在颧骨下缘,目外眦下;听宫在耳屏前。主治要点主治要点少泽治疗乳少;后溪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养老治疗老人目视不明;天宗治疗肩胛部疾患;颧髎治疗面口部疾患;听宫治疗耳疾。一、足太阳膀胱一、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循行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交巅。 其支者,从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至耳上角。 其其直直者者,从从巅入入络脑,还出出别下下项,循循肩肩膊膊内内,挟脊抵腰中,入循挟脊抵腰中,入循膂膂,络肾,属膀胱。,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挟脊,贯臀臀,入膕中。,入膕中。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膊膊内内左左右右别下下贯胛胛,挟挟脊脊内内,过髀髀枢枢,循循髀髀外外后后廉廉下下合合膕膕中中。以以下下贯腨腨内内,出出外外踝踝之之后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语译】 足足太太阳阳膀膀胱胱经,从从内内眼眼角角开开始始(晴晴明明),上上行行额部部(攒竹竹、眉眉冲冲、曲曲差差、会会神神庭庭、头临泣泣),交交会会与与头顶(五(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承光、通天、会百会)。 头顶部部支支脉脉,从从头顶分分出出到到耳耳上上方方(会会曲曲鬓、率率谷谷、浮浮白、白、头窍阴、完骨)。阴、完骨)。 直直行行主主干干,从从主主顶入入内内络于于脑,回回出出项部部分分开开下下行行:一一支支沿沿肩肩胛胛内内侧,夹脊脊旁旁,到到达达腰腰中中,进入入脊脊旁旁筋筋内内,络于于肾,属属于于膀膀胱胱,一一支支从从腰腰中中分分出出,夹脊脊旁旁,通通过臀臀部部,进入入腘窝中。中。 背背部部另另一一支支脉脉,从从肩肩胛胛内内侧分分别下下行行,通通过肩肩胛胛,经过髋关关节部部,沿沿大大腿腿外外侧后后边下下行行,会会合合于于腘窝中中,由由此此向向下下通通过腓腓肠肌肌部部,出出外外踝踝后后方方,沿沿第第五五跖跖骨骨粗粗隆隆,到到小小趾趾外外侧,下接足少阴,下接足少阴肾经。(二)主治概要l 呼吸道系统疾病l 循环系统疾病l 消化系统疾病l 泌尿系统疾病l 沿经脉所过疾病(三)腧穴(三)腧穴 本本经首首穴穴为睛睛明明,末末穴穴是是至至阴阴,重重点点记忆睛睛明明、攒竹竹、天天柱柱、风门、肺肺俞、心心俞、膈膈俞、肝肝俞、胆胆俞、脾脾俞、胃胃俞、肾俞、大大肠俞、膀膀胱胱俞、次次髎髎、委委中中、膏膏肓肓、志志室室,秩秩边、承承山山、飞扬、昆昆仑、申申脉脉、至至阴阴睛明(足太阳、手太阳、足阳明、阴蹻脉、阳蹻 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主治】1.各种目疾,如目赤中中肿痛、目视不明 、迎风流泪、内眦痒痛、目眩、目翳,近 视、夜盲、色盲。 2.急性腰痛。【操作】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轻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做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攒竹【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面部,眉头内陷中,额切际处。【主治】1.各种目疾,如目赤肿痛、目视不明、迎风流泪、眼睑动、眼睑下垂。 2.头痛,眉棱骨痛。【操作】治疗眼病可向下斜刺0.3-0.5寸,治疗头面部病可平刺或透鱼腰刺1-1.5寸。天柱【定位】在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主治】1.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 塞。 2.项强,肩背痛。 3.癫狂痫。【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针刺主要为酸胀感,不可向内上方斜刺。可灸。风门(足太阳、督脉交会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证。 2.项强,肩背痛。【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肺俞(肺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喉痹,鼻塞。 2.骨蒸潮热,盗汗。 3.皮肤瘙痒,隐疹。【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心俞(心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刺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 ,巅,狂,痫。 2.咳嗽,吐血,盗汗。【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 酸胀感。可灸。膈俞(八会穴之血会)【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胃脘痛,呕吐,呃逆,噎膈,饮食不下。 2.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3.皮肤瘙痒,隐疹。 4.贫血,淤血诸证。 5.背痛,脊强。【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肝俞(肝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胁痛,黄疸,脊背痛。 2.目赤肿痛,目视不明,夜盲。 3.吐血,衄血。 4.癫,狂,痫证。【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胆俞(胆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胁痛,口苦,黄疸,呕吐,饮食不下。 2.肺痨,潮热,盗汗。【操作】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 脾俞(脾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腹胀,呕吐,泄泻,痢疾,完谷不化,便血。 2.黄疸,水肿。 3.背痛。 【操作】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胃俞(胃的背俞穴)【定位】正坐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 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胃脘痛,呕吐,反胃,腹胀,肠鸣,完 谷不化,噎膈。 2.胸胁痛。【操作】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针刺可有酸 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肾俞【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1、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 小便不利、水肿。 2、耳鸣、耳聋。 3、气喘。 4、腰痛。【操作】直刺0.5-1寸。泌泌尿尿系系疾疾病病要要穴穴,治治尿尿频,尿尿痛痛,尿尿急急,尿尿潴潴留,尿少,浮留,尿少,浮肿等;等;生殖系生殖系统病要穴,治阳萎,病要穴,治阳萎,遗精,月精,月经不不调等;等;治治肾虚耳虚耳鸣,耳,耳聋;慢性腰痛之要穴。慢性腰痛之要穴。大肠俞(大肠的背俞穴)【定位】在俯卧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1.腰痛。 2.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脱肛,痔疮。【操作】直刺0.81寸,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膀胱俞(膀胱的背俞穴)【定位】俯卧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主治】1.小便不利,尿频,遗尿,遗精。 2.腹痛,泄泻,便秘。 3.腰骶痛。【操作】直刺0.81寸,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次髎【定位】俯卧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癃闭,遗精,阳痿。 2.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81寸,针刺可有酸胀感,有时小腹有沉胀或酸麻感。可灸。承扶承扶【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主治】1、腰腿痛,下肢痿痹。 2、痔疾。【操作】直刺1-2寸。殷殷门【定位】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2寸。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定位】俯卧位,在膝后区,膕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腱肌肌腱中间。【主治】1.腰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髋关节屈伸不利,膕筋挛急。 2.腹痛,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隐疹,皮肤瘙痒,疔疮。【操作】直刺0.51寸,针刺可有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臀;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腰背痛之要穴;腰背痛之要穴;清清热泻泻火火,治治高高热抽抽搐搐,急急性性吐吐泻泻(点点刺刺出出血血);降血降血压(点刺出血);(点刺出血);坐骨神坐骨神经痛或下肢痛或下肢瘫痪等。等。膏盲【定位】俯卧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主治】1.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肺痨。 2.健忘,遗精。 3.完谷不化,四肢倦怠,虚劳嬴廋。【操作】斜刺0.50.8寸,针刺可有酸胀感,不可深刺。可灸。志室【定位】俯卧位,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主治】1.遗精,阳痿,月经不调,水肿,小便不利。 2.腰脊强痛。【操作】直刺0.81寸,针刺可有酸胀感,偶有麻感。可灸。 秩边【定位】俯卧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空,骶正中 嵴旁开3寸。【主治】1.腰骶痛,下肢痿痹。 2.便秘,痔疾,阴部肿痛,小便不利。【操作】直刺1.53寸,或斜向会阴部刺,针刺可有麻胀感,可传至足趾部或会阴部。可灸。 承山【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主治】1.痔疾(为治痔疾要穴),便秘。 2.腰腿拘急、疼痛,脚气。【操作】直刺0.71寸,可有酸胀感。可灸。 飞扬(络穴)【定位】俯卧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 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主治】1.头痛,目眩,鼻塞,鼻衄。 2.腰腿疼痛,下肢无力。 3.痔疾。【操作】直刺0.71寸,针刺可有酸胀麻感。可灸。 昆仑(经穴)【定位】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1.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2.腰骶痛,脚跟肿痛,肩背拘急。 3.难产,惊痫。 4.本穴有祛风通络、舒筋健腰作用,为治下肢痿痹的常用穴。【操作】直刺0.51寸,针刺该穴可出现酸麻胀感沿经向下传。可灸。 申脉(八脉会交穴,通阳蹻脉)【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根骨之 间凹陷中。【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嗜卧,癫狂,痫证 2.腰腿痛,项强,足外翻。【操作】直刺0.20.3寸,可有胀痛感,可灸。京骨(原穴)【定位】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1、头痛,项强,目翳,癫痫。 2、腰腿痛。【操作】直刺0.3-0.5寸。 至阴(井穴)【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指甲根角侧后方 0.1寸(指寸)【主治】1.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 2.头痛,鼻塞,鼻衄,目痛。【操作】浅刺0.1寸,主要为痛胀感。可灸。一、足少阴一、足少阴肾经循行循行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邪走足心,出足心,出于于然骨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入跟中,以上腨内,以上腨内,出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脊属属肾,络膀胱。膀胱。其直者,从其直者,从肾上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挟舌本。舌本。其支者,从肺出,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心,注胸中。 【语译】足少阴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之后,分支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之后,分支进入脚跟中,入脚跟中,上向小腿内,出上向小腿内,出腘窝内内侧,上大腿内后,上大腿内后侧,通,通过脊脊柱,属于柱,属于肾,络于膀胱。于膀胱。 上上行行主主干干,从从肾向向上上,通通过肝肝,膈膈,进入入肺肺中中,沿着喉沿着喉咙夹舌根旁。舌根旁。 其其支支脉脉,从从肺肺出出来来,络于于心心,流流注注于于胸胸中中,接接手厥阴心包手厥阴心包经。(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妇科、前阴病科、前阴病:月月经不不调,带下,阴挺,下,阴挺,遗精,精, 遗尿,癃尿,癃闭。肾虚虚证:耳耳鸣,耳,耳聋,腰痛,咽痛,气喘,下渴,腰痛,咽痛,气喘,下渴 、齿痛。痛。外外经病病:足心足心热,下肢痿痹,股内后,下肢痿痹,股内后侧痛。痛。(三)腧穴(三)腧穴本本经起于涌泉穴,起于涌泉穴,止于止于俞府穴,重点学府穴,重点学习涌泉、太溪、照海、复涌泉、太溪、照海、复溜溜四个穴位。四个穴位。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主治】1.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 风,失眠。 2.便秘,小便不利。 3.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4.足心热。【操作】直刺0.5-1寸。醒醒脑开开窍,治昏厥,治昏厥,癔病,抽搐等;病,抽搐等;对血血压有有双双向向调节作作用用,既既可可治治休休克克,又又可可治治疗高血高血压;末梢神末梢神经炎,跖趾麻痛等。炎,跖趾麻痛等。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主治】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小便不利。 2、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3、咽喉肿痛,咳血,口噤。【操作】直刺0.5-1寸。太溪(原穴,输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1.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 渴,泄泻,腰痛。 2.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 齿痛,失眠。 3.咳喘,咳血。【操作】直刺0.5-1.5寸。可灸。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 中。【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 小便频数,癃闭。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 3.痫证,失眠。【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复溜(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主治】1.水肿,腹胀,泄泻。 2.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功能:滋阴益功能:滋阴益肾、通、通调水道主治水道主治. 配穴:合谷配穴:合谷调和和营卫多汗、无汗或少汗多汗、无汗或少汗 泄泻、水泄泻、水肿肝肝俞、脾、脾俞 下肢痿痹下肢痿痹丰隆丰隆(四)特殊作用太溪治失眠、耳鸣。照海治癫狂、失眠。复溜治汗证。阴谷治前阴病。一、手厥阴心包一、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循行 心心主主手手厥厥阴阴心心包包络之之脉脉,起起于于胸胸中中,出出属属心心包包,下膈,下膈,历络三焦。三焦。 其其支支者者,循循胸胸出出胁,下下腋腋三三寸寸,上上抵抵腋腋下下,循循臑臑内内,行行太太阴阴、少少阴阴之之间,入入肘肘中中,下下臂臂,行行两两筋筋之之间,入,入掌中掌中,循,循中指中指,出其端。,出其端。其支者,其支者,别掌中,循掌中,循小指次小指次指出其端。指出其端。 【语译】手手厥厥阴阴心心包包经,从从胸胸中中开开始始,浅浅出出属属于于心心包包,通通过膈膈肌肌,经历胸胸部部、上上腹腹和和下下腹腹,络于于上上、中中、下三焦。下三焦。 胸胸中中支支脉脉,沿沿着着胸胸内内出出胁部部,当当腋腋下下三三寸寸处向向上上到到达达腋腋下下,沿沿上上臂臂内内侧,行行于于手手太太阴阴、手手少少阴阴之之间,进入入肘肘中中,下下至至前前臂臂,走走两两筋筋(桡侧腕腕屈屈肌肌腱腱与与掌掌长肌肌腱腱)之之间,进入入掌掌中中,沿沿中中指指桡侧出于末端。出于末端。 掌掌中中支支脉脉,从从掌掌中中分分出出,沿沿无无名名指指出出于于末末端端,接手少阳三焦接手少阳三焦经。(二)主治概要心胸病心胸病:心痛,心悸,心心痛,心悸,心烦,胸,胸闷,胸痛。,胸痛。神志病神志病:不寐,多梦,不寐,多梦,癫狂,狂,痫证,小儿高,小儿高热 惊厥。惊厥。经脉病脉病:肘臂痛,掌心肘臂痛,掌心热。(三)腧穴(三)腧穴本本经起穴起穴为天池,天池,止穴止穴为中冲,重点学中冲,重点学习曲曲泽、间使、内关使、内关大陵、大陵、劳宫、中冲。、中冲。曲泽(合穴)【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1.心痛、心悸,善惊。 2.胃痛,呕吐,泄泻。 3.热病,中暑。 4.肘臂挛痛。【操作】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用于中暑高热,热毒郁于血分以及急性胃肠炎等。可灸。间使(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1.心痛、心悸。 2.胃痛,呕吐。 3.热病,疟疾。 4.癫狂痫。 5.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内关(内关(络穴,八脉交会学,通阴穴,八脉交会学,通阴维脉)脉)【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1.心痛,心悸,胸闷。 2.胃痛,呕吐,呃逆。 3.胁痛,胁下痞块。 4.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 5.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主治 心病要穴,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快心病要穴,对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快者能转慢,慢者能转快;对心律也有调整者能转慢,慢者能转快;对心律也有调整作用,可治疗心律不齐;对冠状动脉有扩作用,可治疗心律不齐;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可缓解心绞痛;张作用,可缓解心绞痛; 镇静安神,治失眠,癫狂等;镇静安神,治失眠,癫狂等; 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血压高者可使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血压高者可使之低,低者可使之高;降血脂。之低,低者可使之高;降血脂。 宽胸理气,治胸闷胸痛,气喘等;宽胸理气,治胸闷胸痛,气喘等; 和胃降逆,治胃痛呕吐,嗳气呃逆等;和胃降逆,治胃痛呕吐,嗳气呃逆等; 有清热作用,治阴虚发热;有清热作用,治阴虚发热; 为胸部手术针麻要穴。为胸部手术针麻要穴。大陵(大陵(输穴,原穴)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1.心痛,心悸。 2.胃痛,呕吐。 3.胸胁胀痛。 4.喜笑悲恐,癫狂痫。 5.臂、手挛痛。【操作】直刺0.3-0.5寸。劳宫(荥穴)穴)【定位】在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主治】1.中风昏迷,中暑,癫狂痫。 2.心痛,烦闷,呕吐。 3.口疮,口臭。 4.鹅掌风。【操作】直刺0.3-0.5寸。为急救要穴之一。可灸。中冲(井穴)中冲(井穴)【定位】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主治】1.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 儿惊风。 2.热病。【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可灸。一一.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循行三三焦焦手手少少阳阳之之脉脉,起起于于小小指指次次指指之之端端,上上出出两两指指之之间,循循手手表表腕腕,出出臂臂外外两两骨骨之之间,上上贯肘肘,循循臑臑外外上上肩肩,而而交交出出足足少少阳阳之之后后,入入缺缺盆盆,布布膻膻中中,散,散络心包,下膈,心包,下膈,遍属三焦遍属三焦。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膻膻中中,上上出出缺缺盆盆,上上项,系系耳耳后后,直上出直上出耳上角耳上角,以屈下,以屈下颊至至拙拙。 其其支支者者,从从耳耳后后入入耳耳中中,出出走走耳耳前前,过客客主主人人,前交,前交颊,至,至目目锐眦眦。 【语译】 手手少少阳阳三三焦焦经经,起起始始于于无无名名指指末末端端,上上行行小小指指与与无无名名指指之之间间,沿沿着着手手背背至至腕腕部部,出出于于前前臂臂伸伸侧侧两两骨骨之之间间,向向上上通通过过肘肘尖尖,沿沿上上臂臂外外侧侧,向向上上通通过过肩肩部部,交交出出足足少少阳阳经经的的后后面面,进进入入缺缺盆盆,分分布布于于膻膻中中,散散络络心心包包,通通过过膈膈肌肌,遍遍及及上上、中中、下下三焦。三焦。 胸胸中中支支脉脉,从从膻膻中中上上行行,出出锁锁骨骨上上窝窝,循循项项上上行行,联联系系耳耳后后,直直上上出出耳耳上上方方,弯弯下下行行于于面面颊颊,至目眶下。至目眶下。 耳耳后后支支脉脉,从从耳耳后后进进入入耳耳中中,出出走走耳耳前前,经经过过上关前,交面颊,行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上关前,交面颊,行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上焦如雾上焦如雾下焦如渎下焦如渎中焦如沤中焦如沤形容上焦布散水谷精微的作用,如同自然界的雾露灌溉植物一样弥漫,营养全身 形容中焦脾胃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的作用,犹如以水沤物,形成泡沫浮油的状态 形容下焦排出尿液和糟粕的作用,如同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面五官疾病:偏偏头痛,耳痛,耳鸣,耳,耳聋,目赤,目赤肿 痛,咽喉痛。痛,咽喉痛。热病病:感冒感冒发热,疟疾,便秘。疾,便秘。外外经病病:手背手背肿痛,肘臂痛,肩背痛,痛,肘臂痛,肩背痛,颈项痛。痛。(三)腧穴本经起穴为关冲,止穴为丝竹空。重点学习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关冲(井穴)【定位】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寸。【主治】1.热病,昏厥,中暑。 2.咽喉肿痛,头痛,目赤,耳鸣,耳聋。【操作】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中渚(输穴)【定位】在手背,第4、第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 端凹陷中。【主治】1.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2.热病,疟疾,消渴。 3.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 与桡骨间隙中点。【主治】1.热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2.胸胁痛。 3.上肢痿痹。【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支沟(经穴)【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1.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 风,失眠。 2.便秘,小便不利。 3.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4.足心热。【操作】直刺0.5-1寸。可灸。配穴:配穴: 足三里、照海、天枢足三里、照海、天枢便秘便秘 章章门胁肋痛肋痛 阳池、八邪阳池、八邪手指震手指震颤 翳翳风耳耳鸣、耳、耳聋天井(合穴)【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主治】1、耳聋,偏头痛,癫痫。 2、瘰疬,肘臂痛。【操作】直刺0.5-1寸。肩髎【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 凹陷中。【主治】1.肩臂痛,肩重不能举,中风瘫痪。 2.风疹。【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翳风【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 2.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 3.瘰疬,颊肿,痄腮。【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丝竹空【定位】在面部,眉梢凹陷中。【主治】1.目眩,目赤肿痛,眼睑蠕动。 2.头痛,癫狂痫。【操作】平刺或斜刺0.5-1寸。不灸。一一 、足少阳胆、足少阳胆经循行循行 胆胆足足少少阳阳之之脉脉,起起于于目目锐眦眦,上上抵抵头角角,下下耳耳后后,循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目锐眦后眦后。 其其支支者者,别锐眦眦,下下大大迎迎,合合于于手手少少阳阳,抵抵于于拙拙,下下加加颊车,下下颈,合合缺缺盆盆。以以下下胸胸中中,贯膈膈,络肝肝,属属胆胆,循循胁里,出里,出气街气街,绕毛毛际,横入,横入髀髀厌中。中。 其其直直者者,从从缺缺盆盆下下腋腋,循循胸胸,过季季胁,下下合合髀髀厌中中。以以下下循循髀髀阳阳,出出膝膝外外廉廉,下下外外辅骨骨之之前前,直直下下抵抵绝骨骨之之端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小指次指之之间。 其其支支者者,别跗跗上上,入入大大指指之之间,循循大大指指歧歧骨骨内内,出出其其端端;还贯爪甲,出爪甲,出三毛三毛。【语译】 足足少少阳阳胆胆经经,从从外外眼眼角角开开始始,上上行行到到额额角角,下下耳耳后后,沿沿颈颈侧侧部部,行行手手少少阳阳三三焦焦经经之之前前,至至肩肩上上退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进入缺盆。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进入缺盆。 耳耳部部支支脉脉,从从耳耳后后进进入入耳耳中中,走走耳耳前前,至至外外眼眼角角后。后。 目目部部支支脉脉,从从外外眼眼角角分分出出,下下向向大大迎迎,会会合合手手少少阳阳三三焦焦经经至至眼眼下下,下下边边经经过过颊颊车车,下下行行颈颈部部,会会合合于于缺缺盆盆。由由此此下下向向胸胸中中,通通过过膈膈肌肌,络络于于肝肝,属属于于胆胆,沿沿胁胁里里,出出于于气气街街绕绕阴阴部部毛毛际际,横横向向进进入髋关节部。入髋关节部。 躯躯体体部部主主干干,从从缺缺盆盆下下向向腋腋下下,沿沿侧侧胸胸,过过季季胁胁,向向下下会会合合于于髋髋关关节节部部,由由此此向向下下,沿沿大大腿腿外外侧侧,出出膝膝外外侧侧,下下向向腓腓骨骨小小头头前前,直直下下到到腓腓骨骨下下段,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段,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 足足背背部部支支脉脉,从从足足背背分分出出,进进入入大大趾趾趾趾缝缝间间,沿沿第第一一、二二跖跖骨骨间间,出出大大趾趾端端,回回转转来来通通过过爪爪甲甲,出于趾背汗毛部,接足厥阴肝经。出于趾背汗毛部,接足厥阴肝经。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齿痛,咽喉肿痛。神志病:癫狂痫,多梦,惊悸。热病:黄疸,口苦。外经病:肩痛,胁痛,腰腿痛,下肢痿痹 三、腧穴本经共有27个腧穴,瞳子髎,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瞳子髎(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内陷中。【主治】1.目赤肿痛,目翳,口歪。 2.头痛。【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禁灸。头临泣(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迹上0.5寸,瞳孔直上。【主治】1.头痛。 2.目痛,目眩,目翳。 3.鼻塞,鼻渊。 4.小儿惊风。【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听会听会【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 2、齿痛,口,面痛。【操作】张口,直刺0.5-1寸。阳白阳白【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1、头痛,眩晕。 2、视物模糊,目痛,眼睑下垂,面瘫。【操作】 平刺0.3-0.5寸。 风池(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 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主治】1.头痛,目眩,眩晕。 2.目赤肿痛,鼻渊,耳鸣。 3.中风,不寐,癫狂。 4.颈项强痛。【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可灸。 主治主治:镇静安神,治静安神,治头昏昏头痛,失眠多梦;痛,失眠多梦;头面五官病之要穴,尤以目疾面五官病之要穴,尤以目疾为常用;常用;解解热,治感冒,治感冒发热;降血降血压;祛祛风通通络,治面神,治面神经麻痹;麻痹;局部局部头项强痛。痛。肩井(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 线的中点。【主治】1.颈项强痛,上肢不遂。 2.乳汁不下,乳痈。 3.瘰疬。【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日月(胆募穴;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1.胁肋疼痛。 2.呕吐吐酸,黄疸。 3.胃脘痛。【操作】平刺或斜刺0.5-0.8寸。环跳(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 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操作】直刺2-3寸。可灸。风市【定位】在股部,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 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主治】1.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2.遍身瘙痒,脚气。【操作】直刺1-1.5寸。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1.黄疸,胁痛,口苦,吐酸。 2.下肢麻木、拘急,膝髌肿痛。 3.小儿惊风。【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光明(络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主治】1、目痛、夜盲,目视不明。 2、乳房胀痛,乳汁少。【操作】直刺1-1.5寸。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1.痴呆,中风。 2.颈项强痛,胸胁肿痛。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丘墟(原穴)【定位】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1.目赤肿痛,胸胁胀痛。 2.下肢痿痹,中风瘫痪。 3.疝气,疟疾。【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 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主治】1.偏头痛,目赤肿痛。 2.胁肋疼痛,足跗肿痛。 3.月经不调,乳痈,乳胀。 4.瘰疬,疟疾。【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足窍阴(井穴)【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主治】1.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2.失眠,多梦,热病。 3.胸胁痛,足跗肿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一、足厥阴肝一、足厥阴肝经循行循行 肝肝足足厥厥阴阴之之脉脉,起起于于大大指指从从毛毛之之际,上上循循足足跗跗上上廉廉,去去内内踝踝一一寸寸,上上踝踝八八寸寸,交交出出太太阴阴之之后后,上上腘内内廉廉,循循股股阴阴,入入毛毛中中,环阴阴器器,抵抵小小腹腹,挟挟胃胃,属属肝肝,络胆胆,上上贯膈膈,布布胁肋肋,循循喉喉咙之之后,上入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里,环唇内。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膈,上注肺。【语译】 足足厥厥阴阴肝肝经,从从大大趾趾背背毫毫毛毛部部开开始始,向向上上沿沿着着足足背背内内侧,至至距距内内踝踝一一寸寸处,上上循循小小腿腿内内侧,在在内内踝踝上上八八寸寸处交交出出足足太太阴阴脾脾经之之后后,上上膝膝腘内内侧,沿沿着着大大腿腿内内侧,进入入阴阴毛毛中中,环绕阴阴部部,至至小小腹腹,夹胃胃旁旁边,属属于于肝肝,络于于胆胆,向向上上通通过膈膈肌肌,分分布布胁肋肋部部,沿沿气气管管之之后后,向向上上入入颃颡(鼻鼻咽咽部部),连接接目目系系(眼眼与与脑的的联系系),上上行行出出于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目部支脉,从目系下向目部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里,环绕唇内。唇内。 肝肝部部支支脉脉,从从肝肝分分出出,通通过膈膈肌肌,向向上上流流注注于于肺,接手太阴肺肺,接手太阴肺经。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肝胆病肝胆病:胁痛,黄疸,目赤痛,黄疸,目赤肿痛。痛。妇科病、前阴病科病、前阴病:崩漏,月:崩漏,月经不不调,带下下 淋淋证,遗尿,癃尿,癃闭,疝气。,疝气。外外经病病:下肢痿痹,:下肢痿痹,巅顶痛。痛。三、腧穴本学共有14个腧穴,起穴为大敦,止穴为期门。重点学习大敦,行间,太冲,章门,期门行间(荥穴)【定位】在足背,第1、第2趾之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 1.腰痛不可俯仰,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2.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角歪斜。 3.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中痛 ,疝气,阴囊坠胀、潮湿。 4.遗尿,癃闭,五淋,小便短赤。 5.胸胁胀满,胁痛。 6.中风,癫痫,瘈疭,不寐。【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太冲(输穴,原穴)【定位】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主治】1.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喉痛,面瘫,面肌痉挛,神疲,肢倦乏力。 2.胁痛,腹胀,呕吐,呃逆,胃脘痛,黄疸,泄泻。 3.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阳痿,遗精,早泄,逆行射精,血精,阳强,样缩,精子减少症或不液化症。 4.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脏躁,郁证,闭证,惊厥,健忘,失眠。 5.癃闭,遗尿,尿道红肿,疼痛。 6.下肢痿痹,足跗肿痛,足下垂。 7.咽干,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8.黄褐斑,痤疮。【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疏疏肝肝利利胆胆,治治肝肝炎炎,胆胆囊囊炎炎,胆胆石石症症,胆胆道道蛔蛔虫病等;虫病等;镇静降静降压,治高血,治高血压头昏昏头痛,痛,癫痫抽搐等;抽搐等;泌泌尿尿生生殖殖系系统疾疾病病,如如遗精精,遗尿尿,月月经不不调等;等;清肝降火,治肝火上炎引起的清肝降火,治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痛,目赤肿痛。痛。中封(经穴)【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主治】1、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 2、下肢痿痹,足踝肿痛。【操作】直刺0.5-0.8寸。中都(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1、疝气,崩漏,恶露不尽。 2、腹痛,泄泻。 3、胁痛,下肢痿痹。 【操作】平刺0.5-0.8寸。章门(脾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足厥阴、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主治】1.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便秘 ,神疲,肢倦乏力。 2.胁痛,黄疸。 3.小儿疳疾。 4.痞块,癥瘕。【操作】直刺0.8-1寸。可灸。期门(肝募穴;足太阴、足厥阴、阴维交会穴)【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1.胸胁胀痛,乳痈。 2.呕吐,吐酸,呃逆,腹胀,腹泻。 3.奔豚。 4.伤害热入血室,疟疾。 5.咳嗽,气喘。【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特殊作用特殊作用大敦治大敦治疗遗尿。尿。期期门治治疗胸胸胁痛。痛。操作要点操作要点大敦浅刺大敦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寸,或点刺出血。 期期门向向外外侧斜斜刺刺或或平平刺刺0.50.8寸寸,不不可可深深刺,以免刺,以免伤及内及内脏。一、督脉循行一、督脉循行起起于于少少腹腹以以下下骨骨中中央央(胞胞中中),下下出出会会阴阴,经长强,行行于于后后背背正正中中,上上至至风府府,入入属属于于脑,上上巅,循循额 ,至至鼻鼻柱柱,经素素髎髎、水水沟沟、会会手手足足阳阳明明,至至兑端,入端,入龈交。交。 分分支支:其其少少腹腹直直上上者者,贯脐中中央央,上上贯心心,入入喉,上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二)(二) 主治概要主治概要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虚虚损腰痛、脊腰痛、脊强反折、腰痛、反折、腰痛、 下肢痿痹、泄泻。下肢痿痹、泄泻。 泌尿疾患泌尿疾患:遗尿、尿尿、尿频、多尿。、多尿。 生殖疾患生殖疾患 : 遗精、阳痿、早泄。精、阳痿、早泄。 肾虚疾患虚疾患:头晕耳耳鸣、惊恐、手足逆冷。、惊恐、手足逆冷。腧穴本经有29个腧穴,重点学习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水沟、印堂。腰阳关【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 3.便血。【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命门【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 线上。【主治】1.虚损腰痛,下肢痿痹。 2.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 调,胎屡坠,遗尿,尿频,泄泻。 3.小儿惊痫。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至阳【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 线上。【主治】1.黄疸,身热。 2.胸胁胀痛,心绞痛,乳痈。 3.咳嗽,气喘。 4.脊强,腰背疼痛,胃肠炎。【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大椎【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主治】1.五劳七伤乏力。 2.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3.颈项强痛,肩背疼痛。 4.癫狂,小儿惊风,角弓反张。 5.风疹,胸胁胀满,黄疸。【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哑门【定位】在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 中线上。【主治】1.舌强不语,曓瘖,重舌。 2.瘈疭,癫痫,颈项强急,脊强反折。 3.头痛,头重,瘫痪,半身不遂。【操作】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 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可灸。风府【定位】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 间凹陷中。【主治】1.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痫,癔病。 2.头痛,眩晕,颈项强急,项背痛。 3.目痛,鼻衄,咽喉肿痛。【操作】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额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可灸。 百会【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主治】1.头痛,眩晕。 2.昏厥,癫狂痫,瘈疭,中风不语。 3.脱肛,阴挺,久泻。 4.健忘,失眠。【操作】平刺0.5-1寸,可灸。 水沟【定位】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上。【主治】1.昏迷,昏厥,中风,牙关紧闭,癫痫, 抽搐。 2.口歪,唇肿,齿痛,鼻塞,鼻衄。 3.闪挫腰痛,脊膂强痛。 4.消渴,黄疸,遍身水肿。【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一般不灸。 印堂【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 2.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 3.鼻渊,鼻衄,目痛。【操作】向下斜刺或平刺0.5-1寸,还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一、一、 任脉循行任脉循行起起于于胞胞中中,出出于于会会阴阴,上上循循毛毛际,循循腹腹里里,上上关关元,至咽喉,上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循面入目。分支:从胞中向后行于脊里。分支:从胞中向后行于脊里。二、主治概要二、主治概要下下焦焦病病:少少腹腹胀满、疼疼痛痛,二二便便不不通通,遗精精,月月经不不调,痛,痛经。中中焦焦病病:腹腹胀,腹腹痛痛,肠鸣,腹腹泻泻,胃胃脘脘痛痛,呕呕吐,吐,纳呆,水呆,水肿。上焦病上焦病:胸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气喘,咳嗽,胸痛,呃逆。面面颈部疾病部疾病:失失语,口眼歪斜,口眼歪斜,齿痛。痛。(三)腧穴本经共有24个腧穴,起于会阴,止于承浆。主要学习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中极(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主治】1.癃闭,遗尿,尿频。 2.带下,痛经,闭经,崩漏,遗精,阳痿。 3.水肿,疝气,积聚。【操作】直刺1-1.5寸,需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 禁针。可灸。 关元(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主治】1.遗精,阳痿,早泄,痛经,闭经,不孕 ,黄白带下,尿频,尿闭。 2.中风脱证,虚劳,嬴瘦无力,眩晕。【操作】直刺1-2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慎用。可灸。 气海【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主治】1.少腹疼痛,大便不通,泄泻,奔豚疝气。 2.癃淋,遗溺,阳痿,遗精,滑精,闭经 ,痛经,崩漏,带下,阴挺。 3.中风脱证,脏气虚惫,真气不足,羸瘦 乏力。【操作】直刺1-2寸。可灸。 神阙【定位】在脐区,脐中央。【主治】1.泄泻,痢疾,绕脐腹痛,水肿鼓胀。 2.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 3.脱肛,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潴留, 五淋。【操作】禁刺。宜灸。下脘下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主治】1、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呕吐,泄泻。 2、虚肿,消瘦。【操作】直刺1-2寸。可灸。 中脘【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主治】1.胃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 鸣,泄泻,便秘,便血。 2.咳喘痰多,胁下坚痛。 3.失眠,脏躁,癫痫,尸厥。【操作】直刺1-1.5寸。可灸。上脘上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主治】1、胃痛,呕吐,腹胀,吞酸,食不化,吐 血,黄疸。 2、癫痫。【操作】直刺1-1.5寸。可灸。膻中(心包募穴;八脉交会穴;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少阳交会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主治】1.胸闷,气短,咳喘,胸痛,心悸,心烦 2.产后乳少,乳腺炎。 3.噎嗝。【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天突(任脉、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主治】1.咳嗽,哮喘,咳唾脓血。 2.曓瘖,咽喉肿痛,瘿气,梅核气。 3.心与背相控而痛。【操作】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內缘后,即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廉泉(任脉、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 前正中线上。【主治】1.舌下肿痛,咽喉肿痛,舌缓流涎。 2.中风失语,曓瘖。 3.梅核气,瘿气。【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承浆 【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1、口喎,唇紧,齿龈肿痛,流涎,暴喑, 口舌生疮 ,面痛。 2、消渴、癫痫。 【操作】斜刺0.3-0.5寸。 第一节:头颈部穴 四神聪【定位】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 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癫狂。【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鱼腰【定位】在头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主治】1.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2.目赤肿痛,目翳。 3.口眼歪斜。【操作】平刺0.3-0.5寸。 太阳【定位】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 指的凹陷中。【主治】1.头痛。 2.目疾。 3.面瘫,面痛。【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耳尖【定位】在耳区,外耳轮的最高点。【主治】1.目疾。 2.头痛。 3.咽喉肿痛。【操作】直刺0.1-0.2寸。可灸。 球后【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主治】目疾。【操作】轻压眼球向上,沿眼眶下缘缓慢直刺0.5- 1.5寸,不提插。出针时压迫局部1-3min, 以防出血。 上迎香【定位】在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 唇沟上端处。【主治】鼻疾,鼻部疮疖。【操作】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金津、玉液【定位】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 津,右为玉液。【主治】1.口疮,舌强,舌肿,失语。 2.呕吐,消渴。【操作】点刺出血。 夹承浆【定位】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主治】齿龈肿痛,口歪。【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牵正【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主治】1.口歪,口疮。 2.牙痛。【操作】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 翳明【定位】在颈部,翳风后1寸。【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 2.目疾,耳鸣。【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安眠【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主治】1.失眠,头痛,眩晕。 2.心悸。 3.癫狂。【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第二节:胸腹部穴 子宫【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主治】1.阴挺。 2.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3.不孕。【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三角灸【定位】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 三角行,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成水 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主治】1.疝气,腹痛。 2.不孕症。【操作】灸。 提托【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1.脏气下垂症,疝气。 2.腹痛,痛经。【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第三节:背部穴 定喘【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 旁开0.5寸。【主治】1.哮喘,咳嗽。 2.落枕,肩背痛,上肢疾患。【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夹脊【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主治】1.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 2.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 3.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以及下肢疾病。【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 胃脘下俞【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 旁开1.5寸。【主治】1.消渴,胰腺炎。 2.咳嗽。 3.胃痛,腹痛,胸胁痛。【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腰眼【定位】在腰部,横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 开约3.5寸凹陷中。【主治】1.腰痛。 2.月经不调,带下。 3.虚劳。【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第四节:上肢穴 二白【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 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肢2穴。【主治】1.痔疾,脱肛。 2.前臂痛,胸胁痛。【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腰痛点【定位】在手背,第2、第3掌骨间及第4、第5掌骨 间,腕背侧远端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处 ,一手2穴。【主治】急、慢性腰痛。【操作】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可灸。 外劳宫【定位】在手背,第2、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 寸(指寸)凹陷中。【主治】1.落枕。 2.手臂痛。 3.胃痛,脐风。【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八邪【定位】在手背,第1-5指间,指噗缘后方赤白肉际 处,左右共8穴。【主治】1.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2.烦热,目痛。 3.毒蛇咬伤。【操作】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四缝【定位】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骨间关节横 纹的中央,一手4穴。【主治】1.小儿疳积。 2.百日咳。【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黏液。 十宣【定位】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 指寸),左右共10穴。【主治】1.昏迷,癫痫。 2.高热,中暑,小儿惊风,咽喉肿痛。 3.手指麻木。【操作】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肩前【定位】正坐垂臂,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主治】1.肩痛。 2.上肢疾患。【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第五节 下肢穴鹤顶【定位】在膝前区,髌底中点的上方凹陷中。【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脚气。【操作】直刺0.8-1寸。可灸。 百虫窝【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主治】1.虫积。 2.风湿痒疹,下部生疮。【操作】直刺1.5-2寸。可灸。 膝眼【定位】在膝部,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的中央。在 内侧的称內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主治】1.膝痛,腿痛。 2.脚气。【操作】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 灸。 胆囊【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直下2寸。【主治】1.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2.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2寸。可灸。 阑尾【定位】在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胫骨 前嵴外一横指(中指)。【主治】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5-2寸。可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