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职 业业 健健 康康 概概 述述 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萍王莉萍1职业健康概述 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追遡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矿和冶炼生产有关。2职业健康概念 “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国外有些国家称之为,国外有些国家称之为“工业卫生工业卫生”有些国家称之为有些国家称之为“劳动卫生劳动卫生”,目前前较多国家倾向于,目前前较多国家倾向于使用使用“职业卫生职业卫生”这一术语。这一术语。 我国自新中车成立以来曾称这六学科为我国自新中车成立以来曾称这六学科为“劳动卫生劳动卫生”、“职业卫生职业卫生”,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中明确指出,劳动卫生管理体系试)中明确指出,劳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行标准时,将时,将“职业卫生职业卫生”一词修订为一词修订为“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并正式发布了,并正式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目前在我们国家,。目前在我们国家,劳动卫生、职业卫生、职业健康劳动卫生、职业卫生、职业健康3种叫法并存,内涵相同种叫法并存,内涵相同。3一、职业卫生 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职业卫生旨在促进和维持所有职工在身体和精神幸福上的最高质量;防止在工人中发生由其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各种有害于健康的情况; 保护工人在就业期间免遭由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危险; 使工人置身于一个能适应其生理和心理学特征的职业环境之中。总之,要使每一个人都能适应于自己的工作。”国际职业卫生协会和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对职业卫生学的定义是:“对产生或存在于作业场所,并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科学,被称为职业卫生学,它还研究上述危害因素对周围的社区和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4职业卫生,主要是研究劳动条件对从业者健康的影响,目的是创造适合人体生理要求的作业条件,研究如何使工作适合于人,又使每个人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使从业者在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福利诸方面处于最佳状态。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它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5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均是防止劳动者在工作当中受到的伤害,一方面表现在防止生理机能的伤害(职业卫生);另一方面表现为防止躯体外伤。职业安全问题和职业卫生问题即可能相互独立存在,也可能相互并存,只要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就可能存在着安全、卫生的问题,因此国外许多国家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都将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结合在一起。 6二、职业卫生的任务 职业卫生的基本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为劳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7(一)职业危害的识别 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通常经调查进行识别,即判断作业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这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步骤。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8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 化学因素,如铅、汞、苯、砷、锰、镉、铊、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有毒物质,矽尘、石棉尘、煤尘、棉花尘、烟草尘、茶叶尘等无机的、有机的及混合性的、放射性的生产性粉尘;b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X射线、Y射线等以及高温、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不良气象条件;c 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以及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9 (2)在劳动过程 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劳动强度过大、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长时间疲劳用眼、长时间处于某各不良休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在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a、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b 、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不全。10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包括:(1)经验法。(2)类比法。(3)工艺过程等综合分析法。11(二)职业危害的评价 职业危害评价即判断职业危害的程度,主要包括接触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12(三)职业危害的控制 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工程措施。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的手段,消除或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强度。 (2)管理措施。如改变工人在接触有害因素的场所工作的时间、工作方式等手段,降低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 (3)个体防护措施。在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暂时无法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通过提供适宜的个体防护用品,降低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强度。13三、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紧紧围绕能否有效和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人由于工作所致的健康问题开展的,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判别和评价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影响工人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 (2)收集和告知有关危险的判别和评价的资料,包括健康检查、意外事故和卫生测量的数据,收集对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定理资料和工人们提供的建议。 (3)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岗中、离岗职业性健康体检以及暴露于特殊职业危害工人的检查。 (4)职业病诊断。 (5)职业流行病调查,不仅要调查特种作业的特别需求,也测量工作和工作条件是否适应伤残、慢性疾病、其他易患以及未得到服务的人群。 14(6)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工作场所特别危险的预防知识。(7)鼓励工人病伤后尽可能早其地使用康复服务,以减少残疾的时间和程度。(8)预防和治疗职业性疾患,合理的医疗活动,以便对工人提供及时的诊治服务,对预防措施的效果提供临床反馈。(9)参与职业性事故和职业病分析。(10)工作场所急救设备的配置;在选择、使用评价个体防护用品中,卫生人员的指导。(11)促使工作适合劳动者。(12)监督监察技术支持。15 四、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 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是指从企业管理策略、支持性环境、职工参与、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改变职工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伤病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职工工资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目标是创造卫生、安全、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保护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促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是人的生理卫生、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良好状态”。16 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对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出的一项原则;a 健康保护与预防原则b 工作适应原则, c 健康促进原则d 治疗与康复原则e 初级卫生保健原则,健康促进和重点群体是职业人群。WHO将人类的生命分成了3个阶段:生命的准备阶段(018岁),生命的保护阶段(1860岁),晚年生命阶段(60岁以上)。17职业病概念 18一、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个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这个概念是广义上的医学定义,即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狭义的职业病概念指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职业病。19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为以下3点(1)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2)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20职业病的种类 目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以下午10类型115种:(1)尘肺。硅肺、煤式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3)职业中毒。汞及其他合物中毒、锰及其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3种。21(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3种。(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22 三、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根据采样原因分为评价监测和日常监测。 1、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2、日常监测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定期监测。 23四、职业卫生档案 24 五、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 25(一)上岗前健康检查(一)上岗前健康检查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26下列人员应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1)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人员,或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2)即将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外作业、电工作业、驾驶作业等。(3)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一般应该是强制性的。同时,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27(二)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 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他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离岗时健康检查。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是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对离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离岗健康检查一般应在离岗前的3个月内完成。28(三)离岗后的医学随访检查 (1)如在岗期间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具有长期的慢性作用,具有较长的接触时间或有较高的累积接触量,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检查。 (2)慢性职业病患者在脱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疾病仍有可能继续变化。29(四)应急健康检查 当发生职业危害意外事故时,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应急健康检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始,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30(五)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关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文书资料,从我国健康监护的实际情况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列资料必须包括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1)职业健康检查委托书。(2)职业健康检查总结及签发报告的文件。(3)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及签发报告的文件。(4)职业病报告卡及送达的相关记录。(5)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处理和安置记录。 31(6)用人单位落实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意见、建议和干预措施的情况。(7)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8)其他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由用人单位建立和管理,应由企业各厂部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专职管理。32六、职业病的诊断 “诊断机构”是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条件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33七、职业病防治原则 预防职业病危害应遵循以下三级预防原则:a、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改变工艺,改进生产过程,确定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使生产过程达到时安全标准,对人群中的易感者根据职业禁忌证避免有关人员进入职业禁忌岗位。b、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已开始损伤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工作为进行职业危害及健康的早期检测与及时处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c、三级预防。即对已患职业病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进行治疗、防止恶化和并发症,使其恢复健康。34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35一、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最高容许浓度3类。36(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37(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38(三)最高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39二、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STEL的倍数值。40三、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41四、工作地点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42五、化学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标准中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43六、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是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44七、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颗粒(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45八、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u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u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46九、超高频辐射 又称超短波,指频率为30-300MHz或波长为1-10m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以脉冲调制所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和连续波(以连续振荡所产生的超高频辐射)。47十、激光 波长为200nm-1m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 48十一、微波 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微波(以脉冲调制的微波)和连续微波(不用脉冲调制的连续振荡的微波)。49十二、紫外辐射 又称紫外线,指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辐射。50十三、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51十四、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52十五、手传振动 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53十六、职业危害 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54十七、职业禁忌 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的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55我国职业健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国家职业健康监管体制逐步理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渐趋完善。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56(1)我国职业病危害范围广。(2)我国职业病患者总量大。(3)我国职业病发病率高。(4)我国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5)职业病带来的社会影响严重。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发性,致死、致残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造成了家庭伤害和单位、地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57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1)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2)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3)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58我国职业危害防治新思路 2009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目标。 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59一、加强领导,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摆到重要日程 60二、打造“两支队伍”,为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在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制度,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建立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在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监督员队伍,有效推进职业危害防治。61三、建立“三项制度”,为开展职业健康监管执法提供有效手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于2009年7月1日颁布(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3)使用有毒物品职业卫生安生许可证管理办法62四、构筑“四大体系”,夯实职业健康监管基础建立并完善职业健康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职业健康技术服务与支撑体系。建立宣传教育培训体系。(1)加强对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2)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3)强化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为重点。(4)定期开展培训。(5)加强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培训。6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