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婴儿依恋的发展与教育郑淑杰shujiezhengyahoo.com.cn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v 婴儿早期情绪发展的研究婴儿早期情绪发展的研究v 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v 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v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一、婴儿早期情绪的发生与一、婴儿早期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发展研究 v(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 出生时就有情绪反映v(二)婴儿早期情绪反应的种类(二)婴儿早期情绪反应的种类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对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对500多名初生婴儿观察后指出,新多名初生婴儿观察后指出,新生儿已有三种主要的情绪反应:怕、怒和爱。生儿已有三种主要的情绪反应:怕、怒和爱。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K.M.Bridges)提出了关于情绪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分化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v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 斯皮兹(Spitz,R)就情绪分化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婴儿的情绪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表现。v一个是23个月,婴儿开始发生社会性微笑v另一个是78个月出现认生当陌生人接近或母亲离开时,会产生焦虑情绪。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 v他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v出生后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到第三个月末这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了6种情绪 二、微笑二、微笑最早的依恋萌芽形式最早的依恋萌芽形式v(一)微笑的发展过程(一)微笑的发展过程 鲍尔贝(Bowlb,J.,1969)、斯罗夫(Sroufe,LA)和瓦特斯(Waters,E1976)等研究了婴儿的笑,发现笑的发展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v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v第二阶段:社会性微笑(5周6个月左右)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即社会性刺激更能引起婴儿的微笑。v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67月) v(二)关于出声笑的研究(见图)(二)关于出声笑的研究(见图)4-12月婴儿出声笑的次数月婴儿出声笑的次数 不同性质的刺激引发的出声笑的情况有所不同不同性质的刺激引发的出声笑的情况有所不同v在在46个个月月时时,触触觉觉刺刺激激是是最最有有效效的的,但但对对年年龄龄大大一一点的婴儿,触觉刺激对婴儿的吸引力则有所降低。点的婴儿,触觉刺激对婴儿的吸引力则有所降低。v社社会会性性刺刺激激、视视觉觉刺刺激激以以及及触触觉觉刺刺激激最最能能引引起起79个个月婴儿的笑。月婴儿的笑。v随随年年龄龄的的增增长长,社社会会性性刺刺激激、视视觉觉刺刺激激更更能能引引出出出出声的笑。声的笑。v(三)有关笑的几种理论解释(三)有关笑的几种理论解释1.发生学理论 v发生学的代表鲍尔贝(Bowlby,J)认为,会笑的婴儿比不会笑的婴儿更容易吸引成人,引起成人的反应。因此,在种系发展进化中,那些能对社会性刺激做出微笑反应的婴儿就幸存下来了,而那些缺乏自发性微笑的婴儿就被淘汰。 2.社会学习理论 v仅用遗传或成熟并不能说明个体在笑的频率以及笑的发展速率上的差异。 v在家庭和在聚居区抚养的婴儿在第4个月就达到了微笑的最高频率,而在孤儿院养大的婴儿要达到这个频率得迟一个月。 3.知觉再认理论v为什么不同年龄的婴儿会因不同的刺激而引出微笑?v为什么人和物体最初都能婴儿的微笑,但是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加只有人这个特殊的社会刺激引起更多的微笑? v知觉再认理论认为儿童自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他们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总是试图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心理映像即内部图式来影响新刺激的输入。当新刺激与内部图式能够对应匹配时,婴儿就理解了新刺激的意义,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所以就会做出微笑的表示。v发现婴儿从注视规则的脸到微笑的产生,中间约有35秒钟的间隔。这就支持了该观点。v对于微笑解释的各种理论的整合?发生学的社会学习知觉再认 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v一、依恋及其作用一、依恋及其作用 v二、儿童依恋的发展二、儿童依恋的发展 (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二)(二) 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v三、依恋的类型三、依恋的类型 (一)婴儿期的依恋类型(一)婴儿期的依恋类型 (二)儿童期的依恋类型(二)儿童期的依恋类型 v四、依恋的测量方法四、依恋的测量方法v五、影响依恋的因素五、影响依恋的因素 一、依恋及其作用一、依恋及其作用 v依恋(attachment)是指儿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最初婴儿只是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己身体需要或能够激起某种特定情感与行为的人,而并非所有的人。 v依恋的作用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因此,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儿童依恋的发展二、儿童依恋的发展v(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03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 36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v(二)(二) 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6周) 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v谢弗与爱默逊的依恋阶段与鲍尔贝的阶段论虽然在具体的划分标准与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他们关于依恋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研究结论却是基本一致的。 三、依恋的类型三、依恋的类型 v(一)婴儿期的依恋类型(一)婴儿期的依恋类型 安斯沃斯(Ainsworth,M.D)和他的同事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质评定的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v1安全型依恋(securely attached),这类婴儿约占(6570)% ,也被称为B类儿童。 v2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ed) ,“无依恋的儿童”。这类婴儿约占20%,也被称为A类儿童。 v3反抗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ed),。这类婴儿约占(1015)%,也被称为C类儿童。v(二)儿童期的依恋类型(二)儿童期的依恋类型 发现随着身心进一步发展成熟,儿童依恋的性质也发生发现随着身心进一步发展成熟,儿童依恋的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由不成熟的、主要是单向型依恋向成了质的变化,逐渐由不成熟的、主要是单向型依恋向成熟的双向合作型依恋关系过度和转换。熟的双向合作型依恋关系过度和转换。v这种过度和转换是充满矛盾的这种过度和转换是充满矛盾的v一方面儿童尚未完全摆脱婴儿期对依恋对象的亲近、跟随等行为一方面儿童尚未完全摆脱婴儿期对依恋对象的亲近、跟随等行为模式,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摆脱成人不在时不安全感的支配;模式,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摆脱成人不在时不安全感的支配;v另一方面,成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心心理与行为成熟化的期望也另一方面,成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心心理与行为成熟化的期望也日益增强。日益增强。根据依恋双方行为的整合程度与交往中合作性、协调性根据依恋双方行为的整合程度与交往中合作性、协调性的发展状况,可以把学前期儿童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种。的发展状况,可以把学前期儿童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种。v和谐型、和谐型、v不完全和谐型、不完全和谐型、v不和谐型不和谐型 四、依恋的测量方法v陌生情景测验陌生情景测验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Ainsworth首创陌生情景测首创陌生情景测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室程序,适用于测量验室程序,适用于测量12-20个月婴儿的依恋个月婴儿的依恋行为、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它是在一系列标行为、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它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由以下准事件的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几部分构成:(1)行为主体变量:抚养者行为主体变量:抚养者(主要主要是母亲是母亲)、婴儿和陌生人;、婴儿和陌生人;(2)人际关系变;人际关系变;(3)焦虑源:与抚养者及陌生人的相互作用;焦虑源:与抚养者及陌生人的相互作用;(4)主要情景:陌生人入场和退场、亲子分离和团主要情景:陌生人入场和退场、亲子分离和团聚。聚。四、依恋的测量方法v陌生情景测验陌生情景测验v测验程序如下:测验程序如下:首先母亲和婴儿首先母亲和婴儿(12-18个月个月)一起进入室内,一起进入室内,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探索;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探索;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母亲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母亲返回,安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顿婴儿,陌生人离开;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在室内,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最自在室内,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具体情况见表具体情况见表1-1。四、依恋的测量方法v陌生情景测验陌生情景测验实验的七个程序,每段时间均为实验的七个程序,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实验分钟。实验者从邻室通过一个单向观察屏对婴儿进行观察,者从邻室通过一个单向观察屏对婴儿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反应,包括:并记录婴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反应,包括:操弄玩具时的活动方式;啼哭与紧张表情;引操弄玩具时的活动方式;啼哭与紧张表情;引起母亲注意的尝试;尝试与陌生人接近的倾向。起母亲注意的尝试;尝试与陌生人接近的倾向。四、依恋的测量方法v依恋Q分类法(AQS,Attachment Q-set)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景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幼儿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最早是由W.Stephenson在1953年创始的,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个项目,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90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九类。五、影响依恋的因素五、影响依恋的因素v父母养育方式v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 v父母养育方式安斯沃斯研究了26对母子 。v详细记录喂食时间的选择,母亲对婴儿饥饿、啼哭的反应速度,母亲是哄婴儿吃,还是强迫婴儿吃,是喂得过多还是喂得不饱,母亲是否允许婴儿拒吃新的食物等等。 v发现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确有一定的预测性。对婴儿的食物需要显示高度敏感性的母亲,他们的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v当婴儿满12个月时,又重新考察了母亲教养类型与婴儿依恋的关系。从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拒绝;合作干扰;易接近不理会四个方面评定母亲教养婴儿的行为特征。 v结果发展,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在这四个方面的分数都高于中点,也就是说,这些母亲都是敏感的、接受的、合作的,也是婴儿易接近的。另外两类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在这四方面的分数都比较低, 克拉克一斯坦怀特(ClarkeStewart,AK.,1973)得到的研究事实进一步证实了安斯沃斯的看法。v用三个维度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的情绪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等;社会性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 v结果:v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三个维度的分数都很高。 v从这些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依恋并不仅仅是母亲使婴儿的需要(包括食物、水、温暖、舒适、解除痛苦等)得到满足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间的绝对量也不能单纯决定婴儿依恋的性质。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儿童气质对依恋的影响v婴儿早期的气质特点很可能影响了母亲对他们的态度。 那些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而那些不容易被抚慰而安静下来的婴儿就易遭到成人的冷落,与人交往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耳聋婴儿的依恋发展比正常儿童慢, 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 v一、习性学理论一、习性学理论 v二、心理分析理论二、心理分析理论 v三、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 v四、认知理论四、认知理论 一、习性学理论一、习性学理论 v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 v鲍尔贝认为母亲已在生物学上做好了对婴儿鲍尔贝认为母亲已在生物学上做好了对婴儿反应的准备反应的准备 v依依恋恋无无须须学学习习,它它可可以以被被环环境境中中所所存存在在的的合合适的刺激所激起。适的刺激所激起。v习习性性论论者者强强调调了了婴婴儿儿早早期期的的社社会会信信号号哭哭、笑笑、依依附附等等在在依依恋恋形形成成中中的的作作用用,还还把把依依恋恋看看成成是是由由母母子子双双方方共共同同协协调调发发展展起起来来的的双双向向过程。过程。二、心理分析理论二、心理分析理论 v强调了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物需要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性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 v出生后的头两年,嘴是满足本能需要的渠道。 v由于母亲为婴儿提供食物,于是,母亲便成为与满足需要相连结的对象。也自然地成了依恋的对象v 该理论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v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饥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v于是,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v罗猴研究 (哈洛)布母猴和金属母猴分别抚养幼猴幼猴除了吃奶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是与布母猴在一起度过的。 由布母猴抚养的幼猴,回到原处时似乎感到了一种安慰,依然保持着对布母猴的依恋。而由金属母猴养大的幼猴并无类似的表现,也并未因见到“母亲”而安静下来。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四、认知理论四、认知理论v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 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的,既不能发展对专门人的依恋,也不会在见到陌生人时感到害怕。 婴儿必须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 v对理论的整合与思考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v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v二二、儿儿童童早早期期依依恋恋行行为为对对其其以以后后行行为为的的影影响响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的影响v哈洛对罗猴的研究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幼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v哈洛确信“婴母联结”在灵长目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母亲的教养是所有灵长目动物正常发展的中心。 v萨克特(Sackett,GP,1967)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 v据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早期未形成依恋的猴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恢复正常的行为。v母爱剥夺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只要条件适宜,异常的行为模式仍有可能逐渐恢复。v 二、儿童早期依恋行为对其以二、儿童早期依恋行为对其以后行为的影响后行为的影响 v1951年鲍尔贝和同事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状况。 结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在这里,儿童既可找到满足,又可找到愉快。如果依恋这个节目能被合适地演出,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v对于鲍尔贝的这个结论,既有人赞成、支持并得到实验的证实,也有人表示怀疑、反对。 v这些早期未能形成依恋而使行为受到影响的情况能不能改变呢? 本世纪30年代后期,斯基尔斯(Harold Skeesls)曾作了这方面的尝试。 |(P156)说明,早期有害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长久的剥夺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到目前为上,还不能说有一个精确的实验材料可以证明早期的依恋性质会对以后的行为和个性产生持久的影响。 v早期依恋对儿童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已、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以及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儿童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特点是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儿童早期与父母、照顾者的关系的确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早期的这类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很难说就是确定不变的,还须考虑儿童进入幼儿园、学校以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可能给发展带来的影响。3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塑造。v思考题结合自己成长历程谈谈依恋对自己的影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