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7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1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的目的 1.什么是什么是GMP?2.为什么要实行为什么要实行GMP?3.GMP要做什么?要做什么?什么是什么是GMP?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制造规范良好制造规范”之意之意 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制药、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1、是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的需要2、是完善监管机制的迫切需要3、是推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4、是立于国际舞台参与竞争的需要实施实施GMP的必要?的必要?GMP要做什么?要做什么?GMP规范与规范与ISO 13485的区别的区别 区别区别 类型类型ISO13485规范规范载体国际标准部门法规适用范围国内外各种类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束力推荐执行必须执行方式采取第三方认证形式第三方行政执法检查目的获取认证标志规范生产企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保障用械安全有效文本系统单纯标准文件规范+细则+指导原则医疗器械医疗器械GMP的内容的内容1、总则、总则3、厂房与设施、厂房与设施5、文件管理、文件管理7、采购、采购9、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1、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2、机构与人员、机构与人员4、设备、设备6、设计开发、设计开发8、生产管理、生产管理10、销售和售后服务、销售和售后服务12、不良事件检测、分析、不良事件检测、分析 和改进和改进第一条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第一条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650号)、号)、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 7号),号), 制定本规范。制定本规范。条文理解: 明确了制定“规范”的目的和制定“规范”的法律依据。理解要点: 第一章共有四条,是对“规范”的总体描述。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 售后服务等过程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要求。中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要求。条文理解:指出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包括设计开发、生产、 销售以及上市后的质量跟踪等一系列活动。 理解要点:本条规定了规范的适用范围。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 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条文理解:提出了总体的要求1,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有效运行。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为降低医疗器械风险。理解要点:是对实施规范的主体-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出的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 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 条文理解:提出了总体的要求2,要求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医疗器械 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风险管理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理解要点:是对实施规范的主体-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出的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明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明 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 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 关系。*2、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 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 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3、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 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第六条企业负责人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第六条企业负责人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一)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 (三)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三)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 改进;改进; (四)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四)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岗位职责书以及任命书。 2、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3、检查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的匹配性,以及生产厂房设施和工艺的匹配性。 4、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5、检查公司的培训记录,以及外来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以及产品是否按照最新 法规组织生产的。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 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2、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八条技术、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第八条技术、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确的判断和处理。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 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第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具有相应的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质量检验机构或者或者专职检验人员专职检验人员。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2、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十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第十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相适应的培训, 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 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 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十一条从事第十一条从事影响影响产品产品质量质量工作的人员,企业应当对其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工作的人员,企业应当对其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 健康档案健康档案。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检查生产、检测以及直接和产品接触的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体检以及文件 中是否规定体检的要求。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十二条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第十二条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 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检查厂房的设计施工是否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以及环境等要求是否符合法规 规定。 2、检查现场,行政区等是否对生产有影响。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三条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第十三条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 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 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 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国家对产品要求不同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洁净级别的设计和施工。检查施工图 纸以及实地查看。 2、检查现场以及环境检测的文件和记录要求。 3、检查厂房周边环境是否有污染源。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四条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者间第十四条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者间 接受到影响,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接受到影响,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检查仓库的储存条件是否和产品相适宜。生产设备是否有污染源对产品造成 污染,是否有一定的防护措施。 2、检查现场环境,以及现场环境监察记录等。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五条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第十五条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 止昆虫或者其他动物进入。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止昆虫或者其他动物进入。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 质量。质量。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2、检查现场厂房是否有防护设施或者措施。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六条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并与其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第十六条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并与其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参照YY0033附录B的要求,提供生产设施条件和相应的洁净度级别与产品质 量控制要求 的评估报告。 2、评估产品实现过程的风险,制定并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3、提供厂房、仓库、灭菌质检等区域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七条第十七条仓储区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的贮存条件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的贮存条件 和要求,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者召回等情形进行分区存和要求,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者召回等情形进行分区存 放,便于检查和监控。放,便于检查和监控。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提供原辅材料库,中间库、成品库平面布置图; 2、库房产品的贮存条件和产品防护应按YY0033-2000标准要求执行; 3、保存库房环境条件控制和卫生管理过程记录。 4、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行了标识,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 放,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 设施。设施。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 相关检测条件。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十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等,第十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等, 并确保并确保有效运行有效运行。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 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第四章设备第四章设备第二十条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便于第二十条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便于 操作、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操作、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 用。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用。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 保存相应的操作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 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2、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3、制定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规定,包括维护频次、维护方法;提供基础设施外 包维护协议或技术要求(如净化厂房维护);保存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记录和 测试记录。 第四章设备第四章设备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主要主要检验检验 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主要检测 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 第四章设备第四章设备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校,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校 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检测仪器清单/台账。 2、编制检验和试验装置与产品工序过程和质量监控能力是否满足评估报告。 第四章设备第四章设备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 用要求,标明其用要求,标明其校准校准有效期,并保存相应。有效期,并保存相应。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第四章设备第四章设备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1 1)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 ,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以及法规要求的其 他文件。他文件。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 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 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2 2)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应当根据产 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 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 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 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 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2、检查质量手册以及程序文件是否覆盖公司整个业务流程。*3、检查技术文件是否按照规定归档、受控。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 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文件的起草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文件的起草 、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者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者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 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替换或者撤销、复制和销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替换或者撤销、复制和销 毁记录;(二)文件更新或者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毁记录;(二)文件更新或者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 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三)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三)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 宜的文本,已撤销或者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宜的文本,已撤销或者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根据产品结构和产品实现过程识别,按照ISO13485/YY/T0287要求建立质量 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审核、核准、发放应会签完整。 2、文件更新、修改应得到评审和批准;保存文件更改和重新评审的记录。 3、文件更新或修订时是否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 4、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作废文件是否明确 标识。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 限,以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限,以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 期限和处置要求等,并满足以下要求:期限和处置要求等,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的可追溯性;(一)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的可追溯性; (二)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二)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 (三)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者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三)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者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 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四)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至少相当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四)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至少相当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 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 2年,或者符合相关法规要年,或者符合相关法规要 求,并可追溯。求,并可追溯。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建立质量记录清单;各类记录名称、表格编号要完整;归档保存的质量记录 应便于检索。 2、根据产品批号对质量记录进行追溯(生产和检验等质量记录应具有关联性, 以满足追溯性要求)。 3、明确质量记录保存期限,建立保存期限到期的质量记录处置方法和要求。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五章文件管理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 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程实施策划和控制。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 4、风险管理要求。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二十九条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第二十九条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 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 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技术指标分析; 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 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 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以及各阶段预期的输出结果;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当对计划重新评审和批准。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条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第三十条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 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 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编制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清单;明确设计开发新产品的预期用途,安全性能, 使用性能和法律法规要求及可能发生的风险;依据产品预期、功能、性能和 法律法规要求,检查设计开发文件的完整性。保持设计开发输入文件的统一 性,不自相矛盾。 2、制定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计划,明确评审时间、评审内容及参见人员;保存 设计开发输入评审记录,并形成报告。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一条设计和开发第三十一条设计和开发输出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 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批准,保持相关,保持相关 记录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 2、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如产品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工艺配方、作 业指导书、环境要求等; 3、产品技术要求; 4、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 5、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 和标签要求等。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注册申报和批准的一致; 6、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7、提交给注册审批部门的文件,如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 临床评价资料(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等; 8、样机或样品; 9、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 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 发输出适用于生产。发输出适用于生产。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转换活动以解决可生产性、部件及材料 的可获得性、所需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2、设计转换活动应当将产品的每一技术要求正确转化成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具 体过程或程序; 3、设计转换活动的记录应当表明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到 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适于生产; 4、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 录。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 要措施的记录。要措施的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 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结合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 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 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 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适宜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 期用途的要求; 2、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 3、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确 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六条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第三十六条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 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若开展临床试验的,其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当能够提供评价报告和(或)材料。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 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当选用的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当选用的 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 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 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执行设计开发更改程序;保持设计开发更改活动过程记录。 2、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 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 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 受水平。 *3、检查风险分析报告以及采购要求:1)评估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的影响;2) 提供采购产品分类质量控制要求或技术要求。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 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 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第六章设计开发第六章设计开发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 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2、收集相关采购产品的行政法规或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评估可能导致对最终产 品安全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和保存供方实施有效控制的 可证实性资料。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 程度。程度。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产 品要求。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供应商审核制度,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 要时,应当进行现场审核。要时,应当进行现场审核。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 2、提供合格供方名录;保存对合格供方评审的记录,并收集供方的相应资质。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与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与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质量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 任。任。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制定企业产品采购技术规范或采购作业指导书;保存采购技术协议或采购合同, 明确采购要求,以及双方的职责。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三条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第四十三条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 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 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 报告及验收标准等。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报告及验收标准等。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 2、保存采购产品验证记录;验证项目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保存采购过程活动记录;提供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入库单等信息。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四条企业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者验证,确保满足生产要求。第四十四条企业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者验证,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第七章采购第七章采购第四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第四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 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技术要求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并且技术要求应用的标准是否有效。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 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四十七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第四十七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 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检查生产工艺流程图,需要清洁处理的环节是否有文字规定。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四十八条企业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第四十八条企业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检查是否有环境监测文件;是否按照文件进行定期检测。并且保持记录。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四十九条企业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第四十九条企业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 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确认等内容。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确认等内容。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 或者确认。或者确认。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一般需要进行确认的过程包括:灭菌过程、塑料注塑成型、洁净室环境控 制、无菌加工过程、无菌包装封口过程、冷冻干燥过程、产品清洁过程等等;2、过程的确认至少包括:确认方案、确认的记录和确认的结论(或报告)、 确认参与人员记录;3、过程确认方案:说明如何实施确认的文件,一般包括了确认参数、产品特 性、生产设备和可接受测试结果的判断要点;4、在初次对产品进行灭菌前,应对灭菌过程按照标准进行确认。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条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第五十条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生产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生产批号或者产品编生产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生产批号或者产品编号、号、 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批记录上的记录包括:1、产品名称、规格;2、原材料、组件和中间产品的数量及批号;3、各不同生产阶段的开始和完成日期,包括工序参数记录;4、操作人员;5、生产的产品数量;6、检验和试验的结果;7、主要设备编号或生产线的编号;8、与生产规范偏离情况。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五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识控制程序产品标识控制程序,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 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 理解要点: 对产品标识建立程序文件(成品标识应符合法规要求),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应按规定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1、目的:防止用混用错2、对象:包括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3、方式:标签、包装、着色、区域、标牌、随工单、随附文件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二条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标识产品的检验状态,防止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第五十二条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标识产品的检验状态,防止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 下道工序。下道工序。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查看是否对检验状态标识方法作出规定,现场查看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状态标识, 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的第五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可追溯性程序,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 识和必要的记录。识和必要的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建立程序文件,确定产品可追溯的范围、程度标识和必要的记录2、产品的可追溯性可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四条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第五十四条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产品说明书应有版本号; 2、再用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应与申报注册已确认的版本保持一致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五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产品防护程序,规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防护要求,包括,规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防护要求,包括 污染防护、静电防护、粉尘防护、腐蚀防护、运输防护等要求。防护应污染防护、静电防护、粉尘防护、腐蚀防护、运输防护等要求。防护应 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现场查看产品防护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查看并抽查相关记录,确认产 品防护符合要求。 第八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五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五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 并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以及并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以及产品放行的程序产品放行的程序。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产品的检验部门职责、人员资质、检验操作规程等 作出规定。 2、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校准作出规定。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五十七条检验仪器和设备的管理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第五十七条检验仪器和设备的管理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定期对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或者检定,并予以标识;(一)定期对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或者检定,并予以标识; (二)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防止(二)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防止 检验结果失准;检验结果失准; (三)发现检验仪器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检验结果进行评(三)发现检验仪器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检验结果进行评 价,并保存验证记录;价,并保存验证记录; (四)对用于检验的计算机软件,应当确认。(四)对用于检验的计算机软件,应当确认。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按规定实施了校准或检定,是否进行了标识。 2、查看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当检验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否对以往检 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五十八条企业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第五十八条企业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 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者证书。 需要常规控制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委需要常规控制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委 托检验。对于检验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确需委托检验的项目,可委托托检验。对于检验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确需委托检验的项目,可委托 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证明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证明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 案的产品技术要求。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查看产品检验规程是否涵盖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 性能指标;确认检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产品符合要求;查看是否根据检验规程 及检验结果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五十九条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第五十九条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检验记,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检验记 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或者证书等。或者证书等。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检验记录应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检验记录应可追溯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六十条企业应当规定产品放行程序、条件和放行批准要求。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第六十条企业应当规定产品放行程序、条件和放行批准要求。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 合格证明。合格证明。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查看产品放行程序,是否明确了放行的条件和放行批准的要求。应当规定有权 放行产品人员及其职责权限,并应当保持批准的记录。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六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留样管理规定,按规定进行留样,第六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留样管理规定,按规定进行留样, 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留样管理要规定留样的内容、数量、留样观察的项目、观察周期等 第九章质量控制第九章质量控制第六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第六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销售记录至少,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销售记录至少 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 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销售记录应至少包括名称规格、数量、产品编号或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 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六十三条直接销售自产产品或者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第六十三条直接销售自产产品或者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 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发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发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 为时,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为时,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 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六十四条企业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第六十四条企业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售后售后 服务制度服务制度。应当规定售后服务的要求并建立。应当规定售后服务的要求并建立售后服务记录售后服务记录,并满足,并满足 可追溯的要求。可追溯的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售后服务制度和售后服务记录的建立。 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六十五条需要由企业安装的医疗器械,应当确定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第六十五条需要由企业安装的医疗器械,应当确定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 标准,建立安装和验收记录。标准,建立安装和验收记录。 由使用单位或者其他企业进行安装、维修的,应当提供安装要求、由使用单位或者其他企业进行安装、维修的,应当提供安装要求、 标准和维修零部件、资料、密码等,并进行指导。标准和维修零部件、资料、密码等,并进行指导。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售后服务制度和售后服务记录的建立。 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六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第六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顾客反馈处理程序顾客反馈处理程序,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分析。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程序文件是否对上述活动的实施作出了规定,并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了跟 踪和分析。 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十章销售和售后服务第六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第六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部门和人员,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部门和人员 的职责与权限。的职责与权限。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程序文件是否对上述活动的实施作出了规定。 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六十八条企业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第六十八条企业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 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现场查看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抽查不合格品处理 记录,是否按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 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六十九条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第六十九条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 召回、销毁等。召回、销毁等。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现场查看不合格品销售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置措施,是否召回和销毁等。 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七十条不合格品可以返工的,企业应当编制第七十条不合格品可以返工的,企业应当编制返工控制文件返工控制文件。返工控制文件包。返工控制文件包 括作业指导书、重新检验和重新验证等内容。不能返工的,应当建立括作业指导书、重新检验和重新验证等内容。不能返工的,应当建立 相关处置制度。相关处置制度。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返工控制文件,是否对可以返工的不合格品作出规定;抽查返工活动记 录,确认是否符合返工控制文件的要求。 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一章不合格品控制第七十一条企业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第七十一条企业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 保持相关记录。保持相关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有关职责权限的文件,确定是否对上述活动作出规定。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二条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第七十二条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开展不 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保持相关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保持相关记录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企业建立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是否规定了可疑不良事件管理人员的职 责、报告原则、上报程序、上报时限,制定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再评价的程序 和文件等,并符合法规要求。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是否存在不良事件,并按规 定要求实施。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第七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 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并保持相关记录。并保持相关记录。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数据分析的实施记录,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并保留 了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四条企业应当第七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建立纠正措施程序,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 应当建立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问题发生。止问题发生。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五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第七十五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 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如发生召回,应向有关部门报告,保留召回实施的记录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七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信息告知程序产品信息告知程序,及时将产品变动、使用等补充信,及时将产品变动、使用等补充信 息通知使用单位、相关企业或者消费者。息通知使用单位、相关企业或者消费者。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1、建立产品信息告知程序(忠告性通知)文件,规定关于起草、批准和发布通知 使用单位、消费者的程序; 2、保留信息发布、实施的记录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第七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 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评定等内容,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评定等内容, 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内部审核程序是否包括了上述内容。查看内审资料,实施内审的人员是否 经过培训,内审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 施,是否有效。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七十八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以确保第七十八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以确保 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1、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应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相关改进 措施,管理评审报告中是否包括了对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 行了管理评审,是否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落实具体职责和要求,是否按计划实施。 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第十二章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Thank You!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