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7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5页 / 共67页
第6页 / 共67页
第7页 / 共67页
第8页 / 共67页
第9页 / 共67页
第1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主要方法及其应用余剑波2008061报告大纲n课题研究的方法误区n课题研究的方法取向n课题研究的方法分类n文献研究法n调查研究法n实验研究法n行动研究法n个案研究法n课题研究方法对比总结2故事故事:当我们读完唐山警示录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我们是否对十分认可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技术进步,就意味着赛先生成为主流价值观了吗?科学水平的发展,就意味着科学精神的确立和坚守吗?对于大众来说,在需要科技成果同时,科学素养是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启示:启示: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和技术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领域实际上发生了一场隐性“地震”(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意义的生活,不崇尚生命,不敬畏自然,不能与人为善。)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成果,同时,我们仍然应该对使用技术改造教育的充满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教研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预测和避开一场场可怕的“心灵的地震”。3教师应该成为合格研究者“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4课题研究的方法误区注重理注重理论依据,但限于依据,但限于对宏大理宏大理论的的简单套用套用 举凡注重理论探讨,但不能致力于提炼高度概括力的学科范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能由之归结出新的理论问题和结论,不能将之自觉融入先前积累的理论知识之中,进行理论创新。热衷教育衷教育实验,但疏于,但疏于对实验现象的理性思考象的理性思考 多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的。究其原因就是想通过采用因果律来建构教育世界,这即使是在该领域特有的研究方法“开发研究”中也是如此。如开发某种教育方法、教育工具、学习课件时,人们势必会产生验证其效果的这一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就用实验对比的方式来验证教育工具和学习课件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但是从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只不过是为了对其有用性(有效性)赋予表现力,或对其客观的效果进行的一种修饰,希望得到他人认可而做出的努力罢了。为什么呢?因为格根早在1998年就曾指出,“所有的假说,在适当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进行实证的。”5熟熟练某种研究方法,但盲于某种研究方法,但盲于对个个别方法偏好方法偏好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不能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而且,不同研究方法之间存在互相融合和补充。在课题研究方案中常常提到可能使用的几种方法但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形式单一的方法。熟悉一般研究方法,但蹩于熟悉一般研究方法,但蹩于对专业方法把握方法把握 子课题组基本掌握了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两种方法,但是,对于内容分析法、应答分析法、开发研究法等专业研究法可能没有完全掌握甚至闻所未闻。6课题研究方法的取向n技术应用:课题研究方法的学科定位如果说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只能提供某种育人技术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上的经验或然性经验或然性,那么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则力图说明这种育人技术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上的逻辑必然性。把“理解”教育和“改进”教育相互结合起来。n改进实践:课题研究方法的目标指向其一其一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其二其二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其三三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7【分类】神学阶段:虚构的叙事研究(大量地显示为宗教故事以及世俗的“文学”或“电影”、“电视剧”等等。)实证研究(描述研究):无论是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都是描述事实为基本任务,前者用故事描述事实也可以成为“叙事研究”,此叙事研究为真实的叙事研究,后者用数据描述事实,也可以成为“统计研究”。具体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与描述性实验研究。理论研究(批判研究):比较研究、类比研究、批判研究。应用研究(变革研究):“变革性实验研究”以及行动研究。【倡导】从整个研究领域的社会分工来看,理想的分工状态是:有大量的从事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学者”,也有大量从事“批判和理论”的思想者,还有大量的直接介入教育实践的“改革者”。从研究者个人的研究道路来看,理想的研究经历是:先做一个从事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研究的“学者”,然后做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指点江山的“思想者”,然后做一个关怀实践,引发改革的“实践者”。课题研究方法的分类8文献研究法【意义和限度】意义:文献研究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量的文献信息,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依据.限度:进入写作之前,总感觉还有某些文献没有检索和阅读(文献检索是否可以终止,什么时候可以终止或者说暂停)?文献是否可以暂时终止,可以检查以下几个任务是否实现:是否已经找到了本领域的、频繁为其他研究者引用的“三”份关键文献或者“三”个“重要作者”?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意见和立场,是否找到了正方和反方以及具有综述研究性质的关键文献?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后面的阶段在哪些方面超过或遗忘了前面的研究?9【操作策略】文献检索基本文献阅读:研究方向研究专业研究领域文献综述一是自己的“核心观点”及其选题的由来;二是国内外与这个课题有关的研究进展;三是自己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0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探讨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调查,指运用观察、询问、测量等方式收集事实和数据,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二是研究,指通过对事实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如果教育调查能像某些经典的社会调查报告一样如:费孝通的调查报告:江村经济等那样提供有意义的故事,那么教育调查就会显示出它的魅力和价值。11调查研究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作为一个研究者,从事调查研究,进行研究设计,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这些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项目:1充分利用资源从事研究工作。2收集并组织相关文献(文献检索)。3选择并界定研究问题(包含变量的选择与定义)。4提出待答问题或形成研究假设。5确定研究对象并选取研究样本。6决定研究方法并安排研究设计(包含撰写研究计划)。7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测量(观察)工具。8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研究资料。9整理并分析研究资料(包含统计方法的应用)。10形成研究结论,并提示建议。11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写作)。12怎么样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案例:应用案例:湖南省中小学学科课程信息化调查问卷湖南省中小学学科课程信息化调查问卷13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是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研究假教育实验是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主动操纵研究变量,并对非设和研究设计,主动操纵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的控制,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的控制,观察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一种实践性观察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一种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 华东师大 杨银付 瞿葆奎 教育准实验的科学规范探讨14(4)优点与缺点优点:它是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可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情况,这样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可重复验证;可把某种特定的因子分离出来,易于观察某种特定因子的效果;比较便于测量,易于取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缺点:需化较多的人力,有时往往受到实验设置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同时教育实验要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实行严格的控制是不可能的。它对参加实验研究的的人员要求较高。15(6)先决条件nA.研究者必须有关于解决某一问题的设想,或初步待证的理论。nB.必须查阅有关这一问题的资料。nC.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16 问题预测实验设计测量方法研究成果确定变量有关的研究成果有关的理论和变量文献查阅阅读思考演绎归纳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操作化设计控制控制搜集分析资料教育实验研究的活动过程框图验证验证陈述假设假设17教育实验研究的步骤教育实验研究的步骤n提出课题假设提出课题假设n制定实验计划制定实验计划n实施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n整理分析数据整理分析数据n研究实验结果研究实验结果n撰写报告论文撰写报告论文n成果评估鉴定成果评估鉴定n推广应用成果推广应用成果18(一)研究问题的描述(陈述研究假设假设)(二)确定实验处理(自变量的变化)(三)确定实验对象(样本)(六)选择实验设计(五)判断要控制控制的无关因素控制方法、过程、程度(四)确定因变量及测量方法教育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19(一)研究问题的三种描述方法 一是从因变量的角度提出课题研究的发展目标,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实用价值,着重从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认知理论来写,从理论上论证因变量提出的必要性、科学性,并围绕因变量设计出要达到的实验目标所必须控制的自变量及其形成必然性、可行性,进而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选题的研究价值。 例如:永定区敦谊实验小学课题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课题就属于这种形式。 20二是从自变量的角度提出课题研究的控制目标、范围、对象,着重优化理论、系统理论、控制理论来考虑,从理论上论证其科学性和研究意义、从而引出并设定因变量以确立选题的。例如:雨花区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课题组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创新作用课题就属这种形式。课题直接提出实验研究控制的自变量,并针对自变量所能控制的研究范围确定因变量,其研究的控制性、目的性都很强,实验目标容易达到。21三是由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做为因变量,引出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变量而确定选题。例如:岳阳楼区实验小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就属这类形式。这类形式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若与第一种形式结合,选题就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应用价值,就更具有实际意义。22(二)确定变量(二)确定变量所谓变量,即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的诸因素。主要有:自变量(X)、因变量(y)、干扰变量。自变量(自变量(X):):既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作有计划变化的因素。它有如下特征:它的变化(1)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2)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3)它的变化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23因变量(因变量(Y)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它有如下特征:它是(1)必须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或对自变量作出反应。(2)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3)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干扰变量干扰变量: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之外,另一些引起研究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必需严格加以控制。24 自变量自变量 调节变量调节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教学大纲 教学材料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生特征学生特征风格能力傾向成就年龄智商教师特征教师特征态度年龄经历风格学习材料题材结构知识领会思维解决问题态度价值 与学习关联的行为25(三)建立假设(三)建立假设假设,即对课题提出的问题作假想性的回答,根据回答建立变量关系的陈述。它有待于通过检验去验证。假设的作用包括依据假设(1)提出并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种类、数目及其关系,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具体目标。(2)确定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范围、以便验证假设。(3)确定处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范围、以便验证假设。26要表述研究假设,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成分:课题的限制条件;自变量;因变量。通常有四种表述方式:存在式表述条件式表述差异式表述假设陈述的四种表达方式27(1)存在式表述:“在C的条件下,A具有B的性质。”A代表人、物、事,B是A的某种性质 例如:对于某年级学生,在某某学科教学中,通过某某方式设计的课件,进行教学,能增强记忆效果,将长期记忆(某月后)达某标准以上。(2)条件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若有A则有B。”A代表某种先决条件,B代表后果。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使用规范的录音教材教学朗读训练,便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8(3)差异式表述:“在C的条件下,A和B有(或无)差异。可表达为A B或 A 为大样本,为小样本。30()简单随机抽样编号抽签法随机数表抽样法()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如从各组或上、中、下学生中抽取)()整体抽样(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如班、组都可作为抽样群体)()非随机抽样(如典型调查,又称目的取样。)抽样方法31取样大小的参考值n(1)描述研究、调查研究: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能少于100。n(2)相关、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n(3)实验研究中,条件控制较严密时每组15人,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n注意:不能绝对地理解总体越大,样本容量就越大。32(五)确定因变量及测量方法实验检测是依据实验目标对实验变量赋予某种程度或标准的符号或数字,并选定某种法规予以检测、测量的方式,即对研究对象的属性给予数字化以衡量是否达到某项标准的过程。主要包括针对实验目标管理中的发展目标所制定的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33 例如:运用电教导读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题,对自变量的定义为:“充分发挥电教的优化特性,创设教学情境、知识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发阅读学习,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对因变量“自学能力”的定义为“自我阅读能力、检索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因变量的限定内容即检测项目,这样定义清晰明了、易于实验操作。34 例如: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题对自变量自变量“电教媒体”的定义为:“根据电教媒体可视图象展示性、可模拟声音的艺术性等特点,利用声象的视觉暂留及听觉暂留延长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其语言表达提供真实具体的感知信息,以激发表达欲望,突出表达训练环节,突破表达训练难点,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组合优化训练过程,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定义自变量阐明课题的核心内容,增加课题的可操作性。对“变量关系”、“变量控制”也要做出具体的阐述,以使课题更加严密、可信。35(六)判断要控制的无关因素控制方法、过程、程度变量控制是指对实验操作变量(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影响实验结果可以辨认的非实验变量(干扰变量)的控制。以使实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要结合实验选题变量设定情况准确、严密地限定、解释和定义变量以明确课题提出的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操作的是什么、控制的是什么、检测的是什么、实验目的是什么等等。36(1)实验控制原则n基本原则是最大最小控制原则。nA.控制实验变量nB.控制无关变量nC.控制测量工具(2)实验控制的方法nA.随机控制法nB.物理控制法nC.排除控制法nD.纳入控制法nE.配对控制法nF.测量选择控制法37(六)实验设计目的:目的:在于给研究者提供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分析资料,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的一种构想、计划和策略。符号的含义:符号的含义:nX: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nO:表示观察分数或测量分数;nR:表示受试者是随机选择和随机分派到各组。类别:类别:(1)单组实验设计(2)组别比较实验设计(3)循环实验或轮组实验设计38(七)实验结果的验证n(1)从实验程序上检验n(2)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n实验系数=优胜点/(2.78优胜点标准差)n优胜点=实验因子1的平均进步数-实验因子2的平均进步数n优胜点标准差=(平均标准差1)2+(平均标准差2)1/2n平均进步数=(每个受测者的增益数之和)/受测者数n(3)与其他有关的已确立的定理、定论对照进行检验n(4)用重复实验来检验39(八)案例及其应用娄星区二小课题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实验有效变量及干扰变量的控制实验变量:自变量:运用多媒体辅助的课堂教学;因变量:学生创新能力及整体素质;干扰变量的控制平衡法:为使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素质大体相当,在进行实验前检测的基础上,按均等原则和随机原则,设定实验班,对比班,尽可能保持实验对象的相对稳定及实验教师的稳定。重复实验法:利用自变量对实验对象进行较频繁的刺激,以排除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因素的影响。轮换实验法:在实验一定实践后,对比班与实验班交换,以尽量减少师生自身素质对实验结果的科学性的影响。40学校项目学校项目大同小学大同小学警予学校警予学校课堂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密度增大,在传递一定的教学内容时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模式转变:构建了“情境分析、自主探究、互动合作、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习方式由单一的、同化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实践、合作、互动、创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能力明显增强;教师教师思想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大同小学大同小学”和和“警予学校警予学校” 实验结果验证的实验结果验证的对比对比41学校网站建设和课题研究同步:学习系统,备课系统。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进,品牌进一步提升。结果验证方法语文数学成绩实验前后的实验数据,对学生和家长的态度的问卷调查,获奖统计数据。学生学习行为观察统计表,综合学习能力跟踪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学生研究前后参与小组学习能力跟踪问卷调查统计表,部分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教师专业化水平问卷调查统计表。42行动研究方法林崇德老师指出: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质,为提高教育质量所进行的一种反思的研究。我们所说的“教育行动研究”,其实,国际上更多的是叫“行动研究”,很少用“教育行动研究”。43行动研究法的优点 q第一:能及时反馈与修正。q第二:能弥补理论研究且有时与应用研究之间 的鸿沟。q第三:于解决实际且有时效性的问题,有最大 的效果。q第四:能帮助教师成长,结合研究,提高教师 本身的研究能力、兴趣和专业精神,以 及与他人和谐工作的能力,改变思维习 惯,增进教师间的互助。44行动研究法的缺点第一, 因强调研究进行要求松弛和简单易行,易忽视 其计划性、系统性和潜在的控制性,而影响到研 究的可靠性。第二,因研究样本易受具体情境的限制,对自变量的控制较少,而影响到研究的代表性。第三,因研究自身的观念、能力及存在着自身效应,而影响到研究的客观性。第四,因研究人员之间的协调困难,而影响到研究的计划性。45行动研究法的适用范围n学校教育体系改革的实验与研究;n学校课程改革与研究;n教师组织的工作效率研究;n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的研究;n教师教学态度、动机及价值观研究;n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研究;n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研究;n发展、提高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研究;n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来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n协调处理师生关系的研究。46(三)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三)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n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n 以研究与行动的结合为表现形式;n 以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 47第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第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行动研究关注的是特定情境中特定的问题。它不重视研究结果是否可以类推到其他不同情境。与实验法不同的是,它也不强调研究变量的控制。 王丽萍老师发现“同样的学具,有的课堂上使用效果极佳,有的效果却很差”,为此,对“有结构的学具在推进学生思维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例如:有结构的学具能推进学生的思维(科学)有结构的学具能推进学生的思维(科学)48 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并非不关心“理论”的发现和产生,只是更强调:n 从具体、特殊到一般;n 将已有的理论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n 在行动计划中的经验和理论都须受实践的检验、修正和补允;n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其有效性和真理性。49第二,以研究与行动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第二,以研究与行动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系统地反思或与他人共同研究自己的工作过程、环境和问题,要求专业研究者深人现场,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实际工作者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使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也使研究过程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这种专业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结合和合作,一方面使一线教师从专业研究者那里获得必要的研究技能;另一方面使专业研究者既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教改信息,又使自己的理论成果更容易为一线教师接受。50第三,以进行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第三,以进行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 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研究结论同时也是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 由于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紧密联系乃至同一,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使教师的研究比日常行为具有更严格的程序,从而使教师的行动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基础上,确保实践得到提高。 例2-3-2: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数学)51(四)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环境理理论论和和方方法法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深度研究深度行动行动学校发展学校发展计划一计划一计划二计划二计划三计划三行动行动反思反思观察观察行动行动反思反思观察观察反思反思观察观察行动研究的重点:(1)观察观察材料的收集(2)深入的三角反思反思521.1.计划计划制订计划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行动的前奏,也是行动前对自身行为的审视和反思。这种计划不像专业研究者的计划那样面面俱到,可能体现为教学设计或师生交往的设想;执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可能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体现出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师教育研究活动的计划与日常教育实践不同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以上计划有一个特点:行动计划与研究计划的高度统一。即不是在行动之外另起炉灶制订一份研究计划,而是在行动之中融入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行动的自觉水平。532.2.行动行动 按计划行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证。但合理的行动不是不容变更的。行动总是和行动的情境相结合,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提高,行动也应不断调整。教师在对行动作出的反思与积累当中,形成对问题新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也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54在这些情况下,计划有调整,行为有变动,均属情理之中。行动的这种情境性特征,可以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 概念来类比,即: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等军事思想,也认可了“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打恰当的仗”。553.3.观察观察观察就是对教师及其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全面观察。由于研究活动赋予教师以“研究者”与“行动者” 双重身份,因此教师不再是 “旁观者”或“局外人”。教师可以自我观察,也可以借助仪器,或通过其他研究者、同事或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获得自身行动状态的信息。自我观察指的是教师对自身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反观。其方式有二:一是教师在行动结束后对自身行动过程的回忆与描述(带有反思的性质);二是教师通过摄像等技术记录自身行动的全过程及相关情境。其优势是:教师事后可继续反复观察,获取更详尽、准确的信息。56他人观察:指其他合作者对某行动者及其行动进行观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察立场、理念和方法。,合作者的介入,有助于矫正行动者自我观察的偏颇。例如:江老师站在哪里(语文)江老师站在哪里(语文) 574.4.反思反思 行动研究在行动和观察之后应作出反思。反思既是第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是新循环的开始。反思的目的在于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 58反思大体要做两件事:首先是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即勾勒出从“确定问题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实施观察”的整体图景;第二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进而确定原来提出的问题、制订的计划、采取的行动和下一步行动是否需要修正,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例 如 : 3030秒秒 的的 代代 价价 ( 科科 学学 ) 关于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的教学与反思59案例及其应用案例及其应用该课题基本遵循计划行动 观察反思”这一个不断反馈循环的动态框架。n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促使研究性学习管理的高效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和能力的认知工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实现数字化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n在计划和准备阶段,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相关的硬件建设、做好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培训工作。60螺旋上升的三个阶段: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搭建研究性学习网站,为整合提供统一集中的信息技术平台(总结反思综合研究思路,最终寻求到整合的最佳途径构建研究性学习网站);在研究性学习网站搭建并产生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开始着手对课题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该校通过整合研究所构建的万两国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基本流程为“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交流探讨学习评价”。 雅礼中学课题组雅礼中学课题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61课题研究方法对比总结62观察法观察法调查法调查法实验法实验法文献法文献法特点特点自然状态下现场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间接观察人工控制,人工操作,可重复根据文献对历史回顾、继承手段手段现场记录;随访问卷、访谈、测验、调查、分析资料自然状态下实验;实验班查阅、研究文献、资料作用作用用于观察现象用于揭示“联系”“相关”关系用于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用于理论研究几种研究方法比较63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差异范围范围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方向性方向性以验证假说为首要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问题来源问题来源多种途径提出研究问题教育情景中,引起困惑或干扰教育教学效率的现象假设假设经深思熟虑发展的假设,可用操作定义界定,可被检测问题的说明视同假设,理想而言,其假设必须接近正式研究的严谨程度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进行详细、有计划的设计。注意维持供比较的条件、控制无关变量、并减少误差按一般方式设计程序施于变化、了解变化改进教学。不大注意控制和误差。由教师自我投入易产生偏见过程的过程的控制性控制性以严密控制为基本要求以开放、灵活为显著特点64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差异范围范围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材料的材料的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强、准确性高主观性大、经验成分多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要求复杂的分析,包括量化分析。由于结果普遍化,强调统计上的显著性。简单分析,强调实用的显著性。主观意见分量较重结果应用结果应用普遍的应用。训练和经验的差异严重影响沟通和推广。立即应用于研究的班级,导致持久性的改良,结果很少超越参与教师本身。成果的成果的可推广可推广性性获取的知识与结论,可普遍用于较大的总体;可发展与验证理论获取知识直接用于教育情景;可给研究教师提供在职训练机会。65致课题研究者致课题研究者n干教育必须抓科研,科研是先进的生产力。干教育必须抓科研,科研是先进的生产力。n干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科研的生命。干科研必须突出特色,特色是科研的生命。n抓特色必须注重创新抓特色必须注重创新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要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方法,它是从业者共同遵循的要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方法,它是从业者共同遵循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n科学方法必须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它是建立在理性科学方法必须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它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批评是学基础上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批评是学术研究的生命。术研究的生命。n为人类谋幸福是教育科研的最高道德标准。为人类谋幸福是教育科研的最高道德标准。66 刚才的发言,如刚才的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谢谢大家!正。谢谢大家!6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