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5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框架的抗震设计一、一般概念一、一般概念1 1、梁与柱的弯曲延性、梁与柱的弯曲延性实验表明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实验表明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N 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 b、h h为截面的短长边;为截面的短长边;fcfc为混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轴压比: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 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配筋率对延性影响也很大。截面中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改善构件的弯曲延性。截面中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改善构件的弯曲延性。2 2、受剪构件的剪跨比及破坏特征、受剪构件的剪跨比及破坏特征h0 0为截面有效高度。为截面有效高度。剪跨比剪跨比:构件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构件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 ,受剪破坏与剪跨比有关受剪破坏与剪跨比有关. .当当 或构件为超配箍时或构件为超配箍时, ,发生斜压型破坏;发生斜压型破坏;当当 且构件为低配箍时且构件为低配箍时, ,发生斜拉型破坏;发生斜拉型破坏;脆性破坏脆性破坏当当 且配筋箍适量时且配筋箍适量时, ,发生剪压破坏;发生剪压破坏;延性破坏延性破坏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对于梁对于梁对于柱对于柱1 1)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平面或楼层有局部薄弱环节,不能发挥整体抗震能力。3 3、震坏房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震坏房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2 2)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破坏;)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破坏;3 3)梁柱节点箍筋不足,节点受震破坏,梁柱失去了相互)梁柱节点箍筋不足,节点受震破坏,梁柱失去了相互 之间的联系;之间的联系;4 4)砌体添充墙破坏;)砌体添充墙破坏;5 5)其他。)其他。1 1)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框架塑性效应较多地发生在梁端,底层柱的塑性效应 较晚形成;较晚形成;4 4、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2 2)梁柱在弯曲破坏前,避免发生其它形式破坏,如剪切)梁柱在弯曲破坏前,避免发生其它形式破坏,如剪切 破坏、粘结破坏等;破坏、粘结破坏等;3 3)在梁、柱破坏之前,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即变形能力;)在梁、柱破坏之前,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即变形能力;4 4)重视非结构构件设计。)重视非结构构件设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的节点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的节点1 1、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 通常假定楼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通常假定楼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可推得为无穷大。可推得i i层第层第j j柱的地震剪力柱的地震剪力为:为:二、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和计算二、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和计算-第第i i层第层第j j柱的抗侧刚度。柱的抗侧刚度。2 2、内力计算方法、内力计算方法反弯点法反弯点法D D值法改进的反弯点法值法改进的反弯点法内力计算步骤:内力计算步骤:层间剪力分配到柱层间剪力分配到柱计算柱弯矩计算柱弯矩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1 1)反弯点法)反弯点法: :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假定节点的转角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假定节点的转角为0 0当当 时,可假定时,可假定反弯点高度反弯点高度 在在柱柱的的12高高度度处处截截面面弯弯矩矩为为零零,柱柱的的弹弹性性曲曲线线在在该该处处改改变变凹凹凸凸方方向向,故故此此处处称称为为反反弯弯点点,反反弯弯点点距距柱柱底底的的距离称为反弯点高度。距离称为反弯点高度。 柱柱的的反反弯弯点点确确定定后后如如果果再再求求得得柱剪力后,即可给出框架的弯矩图。柱剪力后,即可给出框架的弯矩图。柱中剪力的计算:柱中剪力的计算:假定:梁的刚度无穷大。假定:梁的刚度无穷大。柱端弯矩的计算:柱端弯矩的计算:根据反弯点高度和柱中剪力确定。根据反弯点高度和柱中剪力确定。假定底层柱的反弯点在柱高假定底层柱的反弯点在柱高2/32/3处。处。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的计算:边节点:由节点平衡确定。边节点:由节点平衡确定。中节点:按梁的转动刚度分配确定。中节点:按梁的转动刚度分配确定。例:用反弯点法计算图示结构弯矩图。例:用反弯点法计算图示结构弯矩图。 (图中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值)(图中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值)解:解: 柱中剪力:柱中剪力:三层:三层:解:解: 柱中剪力:柱中剪力:三层:三层:二层:二层:一层:一层:弯矩图:弯矩图:5.4kN.m7kN.m3.6kN.m2.69kN.m4.3kN.m(2 2)改进的反弯点法)改进的反弯点法D D值法值法 反反弯弯点点法法只只适适用用于于梁梁柱柱线线刚刚度度比比大大于于 3的的情情形形。如如不不满满足足这这个个条条件件,柱柱的的侧侧移移刚刚度度和和反反弯弯点点位位置置,都都将将随随框框架架节节点点转转角角大大小小而而改改变变。这这时时,再再采采用用反反弯弯点点法求框架内力,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法求框架内力,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改改进进的的反反弯弯点点法法近近似似地地考考虑虑了了框框架架节节点点转转动动对对柱柱的的侧侧移移刚刚度度和和反反弯弯点点高高度度的的影影响响,改改进进的的反反弯弯点点法法是是目目前前分分析析框框架架内内力力比比较较简简单单、而而又又比比较较精精确确的的一一种种近近似似方方法法。因因此此,在在工工程程中中广广泛泛采采用用。改改进进反反弯弯点点法法求求得得柱柱的的侧侧移移刚刚度度,工工程程上上用用D表表示示,故故改改进进反反弯弯点点法法又称又称“D值法值法”。(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值法(改进反弯点法)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计算步骤如下:计算步骤如下:、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 a 修正系数,由梁柱线刚修正系数,由梁柱线刚度比定。度比定。柱线刚度柱线刚度假定:假定:1.1.柱柱ABAB及与其相邻各杆的杆端转角相同;及与其相邻各杆的杆端转角相同;2. 柱柱AB及及与与其其相相邻邻的的上上下下柱柱的的线线刚刚度度相相同同、柱高相同、层间位移相同。柱高相同、层间位移相同。取值取值边柱边柱中柱中柱一般层一般层底层底层、计算各柱分配剪力、计算各柱分配剪力、确定反弯点高度、确定反弯点高度yy0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根据框架总层数、该柱所在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根据框架总层数、该柱所在的层数以及梁柱线刚度比确定的层数以及梁柱线刚度比确定y1 上、下梁线刚度不同,对上、下梁线刚度不同,对y0 的修正值的修正值 弯点上移,弯点上移, y1 为正值为正值 弯点下移,弯点下移, y1 为负值为负值y2 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 弯点高度修正值。弯点高度修正值。由由 和和 查表。查表。 、计算柱端弯矩、计算柱端弯矩上端上端下端下端y y3 3 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 梁端剪力梁端剪力、 计算柱轴力计算柱轴力N , 为各层柱上梁端剪力之和为各层柱上梁端剪力之和、计算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弯矩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弯距分配法内力组合内力组合 在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需求得控制截面在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需求得控制截面上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作为配筋的依据。对于框上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作为配筋的依据。对于框架梁,一般选梁的两端截面和跨中截面作为控架梁,一般选梁的两端截面和跨中截面作为控制截面;对于柱,则选柱的上、下端作为控制制截面;对于柱,则选柱的上、下端作为控制截面,内力不利组合就是控制配筋最大的内力截面,内力不利组合就是控制配筋最大的内力组合。组合。 内力组合内力组合一般有两种组合:一般有两种组合:(1)、)、 地震作用效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地震作用效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2)、)、 竖向荷载效应组合竖向荷载效应组合(非抗震组合非抗震组合) 包括全部恒载与活载的组合。包括全部恒载与活载的组合。 具体对于框架来说,对框架梁、框架柱的控制截面具体对于框架来说,对框架梁、框架柱的控制截面进行内力组合。进行内力组合。i)、框架梁、框架梁 (取不利组合)(取不利组合)梁端正弯矩梁端正弯矩梁端负弯矩梁端负弯矩跨中正弯矩跨中正弯矩梁端剪力梁端剪力ii)、 框架柱内力不利组合框架柱内力不利组合柱上下端为控制截面取不利组合柱上下端为控制截面取不利组合六、位移计算六、位移计算1) 多遇地震烈度下。多遇地震烈度下。 求出多遇烈度下得各层间剪力求出多遇烈度下得各层间剪力 层间位移层间位移2) 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 对于对于 大于大于0.5的框架,只要弹性位移满足要求,的框架,只要弹性位移满足要求,可不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可不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略)略)当当 时,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时,进行弹塑性位移计算。 验算步骤:验算步骤: 楼层屈服强度楼层屈服强度 的确定的确定 薄弱层确定,一般在底层和薄弱层确定,一般在底层和 较小层。较小层。 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楼层屈服强度的确定楼层屈服强度的确定a、 根据梁柱的实际配筋及材料的强度标准值,计算梁柱的根据梁柱的实际配筋及材料的强度标准值,计算梁柱的实际极限抗弯承载力实际极限抗弯承载力梁梁:柱柱:楼层屈服强度楼层屈服强度(剪力剪力)的确定示意的确定示意.计算梁柱极限抗弯能力计算梁柱极限抗弯能力.计算柱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计算柱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计算柱的层间受剪承载力计算柱的层间受剪承载力b、 计算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与屈服机制有关)。计算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与屈服机制有关)。 根据破坏机制根据破坏机制 当当 时,为强梁弱柱型时,为强梁弱柱型 柱先屈服,梁后屈服柱先屈服,梁后屈服 当当 时,为强柱弱梁型,梁首先屈时,为强柱弱梁型,梁首先屈服。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由节点的弯矩平衡得出,且服。柱端截面有效受弯承载力由节点的弯矩平衡得出,且不大于柱的极限弯矩。不大于柱的极限弯矩。 当当 且一柱端先达到屈服,此且一柱端先达到屈服,此时,另一端的受弯承载力按刚度求得。时,另一端的受弯承载力按刚度求得。上柱下端屈服上柱下端屈服下柱上端屈服c、 计算第计算第i层第层第j根柱的受剪承载力根柱的受剪承载力d d、 第第i i层各柱总的屈服强度层各柱总的屈服强度 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 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框架计算步骤框架计算步骤确定计算简图、几何参数计算、静力荷载统计。确定计算简图、几何参数计算、静力荷载统计。地震作用计算: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层地震作用计算: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层间剪力间剪力 内力计算:用内力计算:用D值法计算水平作用下的内力(并同时值法计算水平作用下的内力(并同时进行弹性层间位移验算);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进行弹性层间位移验算);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各项非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各项非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内力组合:包括地震作用组合及非地震作用组合。内力组合:包括地震作用组合及非地震作用组合。截面及节点设计(配筋计算):截面及节点设计(配筋计算):弹塑性位移验算:弹塑性位移验算:三、框架柱、梁、节点抗震设计三、框架柱、梁、节点抗震设计1.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框架柱的抗震设计设计原则:设计原则:(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设置必要的约束箍筋。)加强约束,设置必要的约束箍筋。(1)强柱弱梁)强柱弱梁 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力要大于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力要大于梁的抗弯能力。梁的抗弯能力。 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比小于0.15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9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 值之和;值之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1.4,1.4,二级为二级为1.2,1.2,三级为三级为1.11.1。 为为了了不不使使框框架架底底层层柱柱过过早早出出现现塑塑性性铰铰,规规范范规规定定:一一、二二、三三级级框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2)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a)柱剪力设计值的调整)柱剪力设计值的调整9度时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度时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V-柱端组合剪力设计值;柱端组合剪力设计值;-分别为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分别为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矩设计值; ;-柱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柱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4,1.4,二级为二级为1.2,1.2,三级为三级为1.11.1。-柱梁的净高;柱梁的净高;-分别为偏心受压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根分别为偏心受压柱上下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压力等计算的据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压力等计算的抗震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抗震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b)剪压比限值)剪压比限值剪跨比大于剪跨比大于2.52.5时:时: 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 剪压比过大剪压比过大, ,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它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柱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柱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截面宽度;截面宽度;-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c)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剪力大大降低,设计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剪力大大降低,设计时需考虑这种影响。验算采用与非抗震时的承载力验算形式,但须除时需考虑这种影响。验算采用与非抗震时的承载力验算形式,但须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剪跨比,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取剪跨比,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取当当 时,取时,取 ,当,当 时,取时,取-配置在柱的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配置在柱的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沿柱高方向箍筋的间距;沿柱高方向箍筋的间距;-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下框架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下框架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当当 时,取时,取 -柱的横截面面积柱的横截面面积N 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 b、h h为柱的短长边;为柱的短长边;f fc 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即:即: 它它是是控控制制偏偏心心受受拉拉边边钢钢筋筋先先到到抗抗拉拉强强度度,还还是是受受压压区区混混凝凝土土先先达达到到其其极极限限压压应应变变的的主主要要指指标标。柱柱的的变变形形能能力力随随轴轴压压比比增增大大而而急急剧剧降低。降低。 规范规定:规范规定:柱轴压比不应超过下表,但柱轴压比不应超过下表,但类场地上的较高高层类场地上的较高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0.900.950.800.850.700.75框架框架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结构类型结构类型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柱轴压比限制柱轴压比限制(3)控制柱的轴压比)控制柱的轴压比 框架柱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柱端框架柱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柱端1.01.5倍柱截面高度范围内。倍柱截面高度范围内。(a) a) 承担柱子剪力;承担柱子剪力;(b) b) 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变形能力;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变形能力;(c) c) 为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纵筋压曲。为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纵筋压曲。(4)加强柱端约束)加强柱端约束加密箍筋的作用:加密箍筋的作用:6(柱根8)8d,150(柱根100)四88d,150(柱根100)三88d,100二10 6d,100一箍筋加密区长度(采用较大者)箍筋最小直径箍筋最大间距(采用较小者)(mm)抗震等级h(或D) Hn/6500mm柱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柱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H H为矩形截面长边尺寸,为矩形截面长边尺寸,D D为圆形截面直径,为圆形截面直径,HnHn为柱净高,为柱净高,d d为纵为纵向钢筋最小直径。向钢筋最小直径。 为了避免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过早屈服,并获得较大的屈服变形,为了避免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过早屈服,并获得较大的屈服变形,必须满足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必须满足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5)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纵向钢筋的配置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1.强柱弱梁验算强柱弱梁验算抗震等级二级,要求节点处梁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抗震等级二级,要求节点处梁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近似假定:已知的近似假定:已知的 亦分别是节点上下柱端截亦分别是节点上下柱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1.强柱弱梁验算强柱弱梁验算抗震等级二级,要求节点处梁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抗震等级二级,要求节点处梁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近似假定:已知的近似假定:已知的 亦分别是节点上下柱端截亦分别是节点上下柱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则则满足。满足。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剪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2)剪压比应满足)剪压比应满足满足。满足。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3)混凝土受剪承载力)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其中其中取取取取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3)混凝土受剪承载力)混凝土受剪承载力(4)所需箍筋)所需箍筋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4)所需箍筋)所需箍筋对柱端加密区尚应满足:对柱端加密区尚应满足:取较小者取较小者选用选用10,4肢箍,得肢箍,得(可)(可)例: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 设计值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 选用柱截面选用柱截面 ,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梁截面 ,层高,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主筋主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箍筋级钢筋。级钢筋。 解:解:3.轴压比验算轴压比验算(可)(可)体积配筋率验算体积配筋率验算确定柱端加密区长度确定柱端加密区长度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间距验算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间距验算箍筋肢距验算箍筋肢距验算非加密区箍筋量验算非加密区箍筋量验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