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白天与黑夜白天与黑夜 l1、教材分析l2、学情分析l3、教学目标l4、教学方法l5、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l白天与黑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研究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l本课内容对应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中“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相关要求,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同一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的下列目标:l1、科学探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昼夜现象进行假设性的解释,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模拟实验,并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l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养成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l3、科学知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地球自转的特点,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l教材包括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研究昼夜更替的原因, 日心说资料卡,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五个部分。l在第一个环节中,以图文的形式呈现了人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索历程,认识到“日心说”比“地心说”的进步。l在第二个环节中,呈现地球自转的模拟图,模拟昼夜成因的场景图。这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在课堂探究中,帮助学生经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的过程,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l资料卡中详细介绍了“日心说”的内容。l自由活动,判断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变化情况。l拓展活动,记录日出日落时间,感悟中长期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学情分析:l六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充满着好奇,有动手探究的愿望,有表述自己的经历体验的想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生活现象已经很熟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思考问题还不够深入,让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有些难度,另外学生的操作能力也有待于训练和提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l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地球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约为24小时。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贡献。l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l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养成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l重点: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l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积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材料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验操作验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l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课件展示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地球上出现了美丽的白天与黑夜,为什么会交替出现? 2、板书课题:白天与黑夜l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1、历史上人们对昼夜交替的认识。 出示”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相关资料 了解人们对宇宙探索的历程,认识到”日心说”的进步意义是人们在观察、认识更多天体运动特点的基础上的必然结果。l2、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学生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说明自己的理由。 出示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 提出问题,地球的自转与否和方向,对昼夜有什么影响? 根据准备的材料,合作交流,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汇报自己的结论。 模拟实验中,提醒观察:当我们处于中午12点时,世界上哪些地区是黑夜?l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让学生来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总结的同时,布置中长期观察记录本地日出日落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悟中长期探究的乐趣。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