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左传左传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联系所学的文字、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古今字、古今词义不同和语法知识正确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古今字、古今词义不同和通假字等情况。通假字等情况。二、解题二、解题本文选自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晋灵公,从其谥号“灵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不君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长勺之仗在长勺之仗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长勺。”左传中有了曹刿论战(初语教材)文字。左传中有了曹刿论战(初语教材)文字。 再看春秋中的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再看春秋中的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看来这个赵盾是个阴谋家了。事情究竟如何呢,请看左传中的晋看来这个赵盾是个阴谋家了。事情究竟如何呢,请看左传中的晋灵公不君。灵公不君。 本文刻画了在这样一个昏君当政的诸侯国晋国,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形本文刻画了在这样一个昏君当政的诸侯国晋国,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形象,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赵盾。他对国家忠诚;对于国君,他既敢于提意见,又象,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赵盾。他对国家忠诚;对于国君,他既敢于提意见,又保护、尊敬,他希望国君能改正错误,更好地治国。保护、尊敬,他希望国君能改正错误,更好地治国。本文通篇都在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本文通篇都在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能补过者鲜矣。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触槐而死。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便撞死在槐树上。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弃人用犬,虽猛何为!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斗且出。提弥明死之。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不食三日矣。”食食之,舍其半。问之,曰: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遂自亡也。亡也。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不然。”对曰: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子而谁?”宣子曰:宣子曰:“乌呼!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其我之谓矣!”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赵盾说:“唉!唉!诗经说: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大概是说我吧!”孔子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孔子说: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了。”三、课文讲解与分析三、课文讲解与分析第一段第一段这一段写随会、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为进行和缓的进谏,他们极有口这一段写随会、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为进行和缓的进谏,他们极有口才。才。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之子。不君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厚敛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以:连词,相当于来。以:连词,相当于来。彫:画,或本作雕。彫:画,或本作雕。台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高。此指宫廷之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高。此指宫廷之台。弹(音弹(音tan阳平):用弹(音阳平):用弹(音dan去声)丸射人。去声)丸射人。辟辟同同“避避”。宰夫宰夫厨师。厨师。胹(音胹(音er阳平)阳平)烂熟。烂熟。蹯(音蹯(音fan阳平)阳平)足、掌通称。足、掌通称。孰孰同同“熟熟”。诸诸“之于之于”的合音。的合音。畚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杀之,寘诸畚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的主语不是“宰夫宰夫”。载载等于说等于说“持持”。朝(音朝(音chao阳平)阳平)等于说等于说“持持”。赵盾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宣子宣子”是他的谥号。是他的谥号。士季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人名,即随会、晋大夫。患患忧虑。忧虑。将谏将谏将要进谏。将要进谏。入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纳,这里指接受谏言。莫之继莫之继没有谁继你之后(进谏)了。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谁继你之后(进谏)了。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置于动词之:代词,指赵盾。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置于动词“继继”的前面。的前面。先先用如动词,在用如动词,在之前先做之前先做,这里指先去进谏。这里指先去进谏。之之代词,这里指士季自己。代词,这里指士季自己。三进三进三次向前走。刘文淇引沈钦韩说:三次向前走。刘文淇引沈钦韩说:“始而入门,既而当庭,及始而入门,既而当庭,及至升阶当霤,则三进矣。至升阶当霤,则三进矣。”及及到。到。溜溜即霤,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即指檐下。即霤,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即指檐下。所过所过过错之处、错误。过错之处、错误。稽(音稽(音qin上声)首上声)首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于后世的磕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于后世的磕头;跪倒后,头垂至手,行拜礼,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的地上,并稍头;跪倒后,头垂至手,行拜礼,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的地上,并稍作停留。稽:稽留。作停留。稽:稽留。人谁无过人谁无过人谁没有过错呢?人谁没有过错呢?善莫大焉善莫大焉没有任何善事比这(指能改过)更大的了。焉:代词,相没有任何善事比这(指能改过)更大的了。焉:代词,相当于当于“于是于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诗经大雅大雅荡篇文。大意是:没有谁没荡篇文。大意是:没有谁没有一个向善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靡:否定性无定代词。初:开始。有一个向善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靡:否定性无定代词。初:开始。鲜:少。克:能。鲜:少。克:能。夫夫发语词。发语词。如是如是照这样改过。照这样改过。社稷社稷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天子、诸侯得以祭土神、谷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天子、诸侯得以祭土神、谷神。后来神。后来“社稷社稷”连用,指代国家、政权。连用,指代国家、政权。固固巩固。巩固。社稷之固社稷之固“社稷社稷”和和“固固”之间是主谓关系。之间是主谓关系。惟惟同同“唯唯”。赖赖依赖。依赖。又曰又曰指诗经又曰。指诗经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诗经诗经大雅大雅烝民篇文。大意是:周烝民篇文。大意是:周宣王有了失足之处,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衮:天子之服,这里指宣王。职:职责。宣王有了失足之处,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衮:天子之服,这里指宣王。职:职责。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衮不废衮不废喻可以保留君位。灵公承文、襄之后,为周之上公,因此也喻可以保留君位。灵公承文、襄之后,为周之上公,因此也可以说可以说“衮衮”(参用刘文淇说)。暗含之义是说:君位难保。(参用刘文淇说)。暗含之义是说:君位难保。第二段第二段犹不改犹不改还是不改。这句省略了主语灵公。还是不改。这句省略了主语灵公。骤骤数,多次。数,多次。患患此处是憎恶的意思。此处是憎恶的意思。鉏(音鉏(音chu阳平)麑(音阳平)麑(音ni阳平)阳平)人名,晋勇力之士。人名,晋勇力之士。贼贼杀害。杀害。“晨往晨往”的主语不是晋灵公,而是鉏麑。的主语不是晋灵公,而是鉏麑。寝门寝门卧室的门。卧室的门。辟辟开。开。盛(音盛(音cheng阳平)服阳平)服穿好朝服。穿好朝服。朝朝上朝。上朝。假寐假寐不脱冠衣睡觉打盹。不脱冠衣睡觉打盹。民之主民之主百姓的依靠,这里指卿大夫,不是指君主。百姓的依靠,这里指卿大夫,不是指君主。不忠不忠不忠于国、不忠于民。不忠于国、不忠于民。有一于此有一于此在这两者(不忠、不信)之中有一样。在这两者(不忠、不信)之中有一样。触触撞。撞。槐槐指鉏麑返回灵公处复命,撞死在其庭槐。指鉏麑返回灵公处复命,撞死在其庭槐。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通过鉏麑反衬赵盾的忠诚。但是鉏麑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通过鉏麑反衬赵盾的忠诚。但是鉏麑是愚忠。在这次暗地较量中,忠义获胜。是愚忠。在这次暗地较量中,忠义获胜。第三段第三段饮(音饮(音yin去声)去声)让赵盾喝酒。饮:使动用法,让让赵盾喝酒。饮:使动用法,让饮,这是一个饮,这是一个双宾语句。双宾语句。“赵盾赵盾”是饮的近宾语,是饮的近宾语,“酒酒”是远宾语。是远宾语。伏甲伏甲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士。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士。攻攻杀。杀。其其代赵盾。代赵盾。右右车右。古制一车三人,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车右(又称车右。古制一车三人,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车右(又称“参乘参乘”)居右,多为勇力之士,战争时主要负责排除险阻,保护主帅。)居右,多为勇力之士,战争时主要负责排除险阻,保护主帅。提弥明提弥明人名。人名。趋登趋登快步登上堂。快步登上堂。爵爵一种酒器。一种酒器。遂扶以下遂扶以下接着就扶着(赵盾)走下堂去。一说,扶,或本作跣,言赵接着就扶着(赵盾)走下堂去。一说,扶,或本作跣,言赵盾匆促下阶,不及纳履,徒跣而走。盾匆促下阶,不及纳履,徒跣而走。嗾(音嗾(音sou上声)上声)嗾使狗时发出的声音。嗾使狗时发出的声音。夫夫指示代词,那个。指示代词,那个。獒獒猛犬。猛犬。搏搏搏击。搏击。明搏而杀之明搏而杀之提弥明徒手搏斗,杀了狗。因为上国君堂不应带武器。提弥明徒手搏斗,杀了狗。因为上国君堂不应带武器。何为(阳平)何为(阳平)做什么,即有什么用?做什么,即有什么用?斗且出斗且出一边格斗,一边出去。主语为赵盾。且:连词,边一边格斗,一边出去。主语为赵盾。且:连词,边边边。死之死之为赵盾而死。死:为为赵盾而死。死:为而死,为动用法。而死,为动用法。本段晋灵公和赵盾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赵盾识人、善于用人,所以获胜。本段晋灵公和赵盾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赵盾识人、善于用人,所以获胜。暗示赵盾有才干、知人善任。暗示赵盾有才干、知人善任。第四段第四段田田同同“畋畋”,打猎。,打猎。首山首山又名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又名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舍于翳桑舍于翳桑杜预:在桑树荫下休息。王引之:驻扎在翳桑之地。杜预:在桑树荫下休息。王引之:驻扎在翳桑之地。灵辄灵辄人名。人名。饿饿严重的饥饿。严重的饥饿。病病重病。问其病:问他出了什么问题,不是问病开药。重病。问其病:问他出了什么问题,不是问病开药。不食三日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食(音食(音si去声)之去声)之给他东西吃。食:使动用法。给他东西吃。食:使动用法。舍舍同同“捨捨”,这里指留下来。,这里指留下来。宦宦学习做事、谋生。学习做事、谋生。“宦宦”和和“学学”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经义。经义。近焉近焉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于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是”。请请请允许我。请允许我。以以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之之”(指留下来的东西)省略。(指留下来的东西)省略。遗(音遗(音wei去声)去声)给。给。尽尽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为之箪食与肉为之箪食与肉给他准备一筐饭和肉。箪:小圆筐,可以盛饭。这里给他准备一筐饭和肉。箪:小圆筐,可以盛饭。这里是双宾语句。是双宾语句。“之之”指灵辄,是动词指灵辄,是动词“为为”的近宾语,的近宾语,“箪食与肉箪食与肉”是远宾语。是远宾语。橐橐一种口袋。一种口袋。与与给。给。既而既而过后不久。过后不久。与(音与(音yu去声)去声)参加。参加。介介甲,这里指甲士。甲,这里指甲士。倒戟倒戟等于说等于说“倒戈倒戈”、“反戈反戈”,指拿着兵器,反过来为对方战斗。,指拿着兵器,反过来为对方战斗。戟:古代的一种兵器,形制与戈相似而别。戟:古代的一种兵器,形制与戈相似而别。御御抵御。抵御。公徒公徒灵公手下的人,指所伏甲士。灵公手下的人,指所伏甲士。免之免之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免免”单用,都指单用,都指“免难、免祸、免免难、免祸、免罪、免刑、免死罪、免刑、免死”等。等。对曰对曰有省略。意为报恩。有省略。意为报恩。名名名字。名字。居居住处。住处。退退离开。离开。自亡自亡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一说,指灵辄逃亡;一说,指赵盾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一说,指灵辄逃亡;一说,指赵盾逃亡。案后说较长,与下文他逃亡。案后说较长,与下文他“未出山未出山”相呼应。相呼应。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终于得好报。终于得好报。第五段第五段乙丑乙丑九月二十七日。九月二十七日。赵穿赵穿人名,晋大夫,赵盾族亲。人名,晋大夫,赵盾族亲。桃园桃园灵公园囿名。灵公园囿名。山山指晋国边境处的山。指晋国边境处的山。复复返回。返回。大史(音大史(音tai去声)去声)官名,主管记载国家大事,此处指晋大史董狐。官名,主管记载国家大事,此处指晋大史董狐。书书写。写。弑弑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古代正统宗法思想重等级观念,无是非观念,认为:君无古代正统宗法思想重等级观念,无是非观念,认为:君无道,可谏不可杀。道,可谏不可杀。以示于朝以示于朝把(所记的内容)在朝廷上公布。把(所记的内容)在朝廷上公布。不然不然不是这样,不对。然:代词。不是这样,不对。然:代词。竟竟同同“境境”,指晋国国境。,指晋国国境。讨讨讨伐。讨伐。贼贼大逆不道的人,指赵穿。大逆不道的人,指赵穿。乌呼乌呼同同“呜呼呜呼”,感叹词。,感叹词。我之怀矣,自诒伊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大意是:由于过于怀恋,结果自己给自己招来大意是:由于过于怀恋,结果自己给自己招来了忧苦。怀:怀恋。诒:同了忧苦。怀:怀恋。诒:同“贻贻”,给。伊:指示代词,那、那种。慼:忧。,给。伊:指示代词,那、那种。慼:忧。其我之谓矣其我之谓矣说的就是我啊!其:语气词。说的就是我啊!其:语气词。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国的一片赤诚之心。第六段第六段良史良史好史官。好史官。书法书法书写历史的法则。书写历史的法则。不隐不隐不为任何人隐讳。不为任何人隐讳。受恶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指蒙受弑君的恶名。免免指免于受恶。杜预注:指免于受恶。杜预注:“越竟则君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越竟则君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当,当然也就可以不受弑君的恶名了。然也就可以不受弑君的恶名了。竟竟通通“境境”,国境。,国境。本段是孔子对赵盾的感慨。虽然孔子的处世态度较圆滑,他也认为赵盾本段是孔子对赵盾的感慨。虽然孔子的处世态度较圆滑,他也认为赵盾是个忠直之臣。是个忠直之臣。四、课文小结四、课文小结本文通篇的中心人物是赵盾,写他的忠心、正直。虽然文字不多,但他本文通篇的中心人物是赵盾,写他的忠心、正直。虽然文字不多,但他的形象非常丰满。而且多是通过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反衬他光辉的形象的形象非常丰满。而且多是通过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反衬他光辉的形象然而从今天来看,我们更赞赏赵穿。晋灵公残害百姓和臣子、祸害国家,然而从今天来看,我们更赞赏赵穿。晋灵公残害百姓和臣子、祸害国家,赵穿做得正确。赵盾也有时代局限性。赵穿做得正确。赵盾也有时代局限性。五、练习五、练习1、背诵全文。、背诵全文。2、请分门别类地总结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古、请分门别类地总结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古今字的例子。今字的例子。六、重点、难点六、重点、难点会正确分析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掌握古今字、古今词义的会正确分析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掌握古今字、古今词义的不同和通假字。不同和通假字。总结拓展总结拓展1)主旨:本文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主旨:本文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同时把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同时把儒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2)拓展问题: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拓展问题: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的思想观念的?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3.赵盾按臣道,做到了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不忘恭敬。在这。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赵盾能做到体贴下情。当其打猎遇到灵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赵盾能做到体贴下情。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上一袋饭和肉回家。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孝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孝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是大孝。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这里所说的这个法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提弥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语言品读。提弥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语言品读。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再次表现出晋灵公的这再次表现出晋灵公的“不君不君”。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亡灵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灵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灵辄是在提弥明在与甲士们搏斗中出场,他本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灵辄是在提弥明在与甲士们搏斗中出场,他本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姓名时,他只说是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翳桑之饿人”。在灵辄此。在灵辄此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往事。往事。 灵辄则是知恩图报,是非分明灵辄则是知恩图报,是非分明赵盾为何会背上赵盾为何会背上“弑君弑君”之罪名?之罪名?“子为正卿,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第一,他逃亡第一,他逃亡,却没有逃出国境。按照当时的礼法,臣下逃离了国境,君却没有逃出国境。按照当时的礼法,臣下逃离了国境,君臣之义就断绝了,就可以不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第二。他回来后没有声讨赵臣之义就断绝了,就可以不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第二。他回来后没有声讨赵穿。赵穿是赵盾的族人,晋灵公的女婿,按照礼法,赵穿杀死国君是大逆不道的穿。赵穿是赵盾的族人,晋灵公的女婿,按照礼法,赵穿杀死国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赵盾作为正卿,返回国都后应该立刻声讨赵穿,但据左传记载他没有。行为,赵盾作为正卿,返回国都后应该立刻声讨赵穿,但据左传记载他没有。董狐书董狐书“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不畏权贵、秉笔直书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良史直笔良史直笔 春秋左传中很多事情是用春秋左传中很多事情是用“礼礼”和和“非礼非礼”来评价的。礼是宗来评价的。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是合乎礼法的。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讳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讳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的礼。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弑君”的罪的罪名是名是“为法受恶为法受恶”,不算冤枉。,不算冤枉。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 特别是春秋中的记载,模糊了事情的真相,会给后人造特别是春秋中的记载,模糊了事情的真相,会给后人造成误解,左传写董狐之记载,于礼合,于事乖,还是有些问题的。成误解,左传写董狐之记载,于礼合,于事乖,还是有些问题的。谢谢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