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1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页 / 共111页
第6页 / 共111页
第7页 / 共111页
第8页 / 共111页
第9页 / 共111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中职“双师型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标准与专业发展教师的能力标准与专业发展付雪凌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xlfuses.ecnu.edu.cn研究一:中职教师工作疏离感研究缘起:教师的声音:中职在职教师培养过程中,一线教师表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的消极态度学校管理者的声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改革实践中,教师的“不作为”和“少作为”工作疏离感疏离(Alienation)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指的是个体与所存在的世界分疏隔离的一种现象。心理学领域关注“疏离感”,指的是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力、疏远、冷漠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管理心理学领域,关注组织员工与工作之间的疏离。“工作疏离感”是员工消极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够预测员工种种与工作相关的消极行为工作疏离感量表孙仲山:工作疏离量表5个结构因素:无规范感、无成就感、无力感、无意义感和无适应感研究对象中职专任教师按照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分别选取上海和浙江(东部)、湖南和河南(中部)、四川和重庆(西部)进行中职教师随机抽样东部中职教师542人,中部中职教师559人,西部中职教师346人,总计1447人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不同区域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教龄、职称、任教科目数量与周课时与中职教师工作疏离的相关分析(一)不同性别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二)不同区域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三)教龄、职称、任教科目数量与周课时与中职教师工作疏离的相关分析结论与建议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平均数高于中间值从结构因素来看,“无成就感”得分最高,“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和“无适应感”均高于中间值,“无力感”得分最低样本男、女教师的工作疏离平均数均高于中间值,女教师的工作疏离倾向大于男教师从结构因素来看,男、女教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无意义感”、“无规范感”、“无适应感”和“无力感”方面,女教师在前三者上的平均数要高于男教师,在“无力感”上的平均数低于男教师研究结论不同区域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平均数均高于中间值,中部、西部教师工作疏离倾向高于东部教师从结构因素来看,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无成就感”平均数最高,中部、西部教师高于东部教师;“无意义感”、“无规范感”、“无适应感”平均数依序递减,但均高于中间值,中部、西部教师工作疏离倾向高于东部教师;“无力感”平均数最低且低于中间值,东部教师高于中部教师,西部教师高于东部教师。研究结论样本中职教师的职称、任教科目数与工作疏离水平呈负相关,教龄、周课时与工作疏离水平的相关性不显著教龄与“无成就感”、“无力感”呈正相关职称与工作疏离感、“无规范感”、“无适应感”呈负相关,与“无成就感”、“无力感”呈正相关任教科目数与工作疏离感、“无规范感、“无力感”和“无适应感”呈现负相关周课时与“无力感”呈负相关教龄、职称与“无成就感”呈正相关建议需高度关注中职教师的工作疏离问题,尤其是“无成就感”、“无意义感”的问题,对于女教师、中西部教师、教龄长和职称高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后续研究将深入探讨导致中职教师工作疏离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案例二: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中职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整体评价趋于正面教师本人对专业的追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传递这种信息核心问题一、如何认识中职教师职业“双师型”教师的由来与内涵国外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一)“双师型”教师的由来与内涵缘起:“发源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形成于高职高专的实践,受推于政策与行政的力量”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问题日益突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任教师普遍缺少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实践教学能力薄弱1990年12月,中国教育报刊载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的文章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文献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职199515号),首次在官方教育文件中提出“双师型”解决教师来源的途径分配高等学校毕业生选调或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选拔中职优秀毕业生送有关高等学校或师资培训班进修培训后回校任教创办职业技术示范学员培养师资在有关高等学校设职业技术师范系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养师资政府教育文件中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界定一部分职业教育教师对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界定整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包括教师队伍构成方面的要求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学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概念界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来源不稳定能力不足: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专业从业经历;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薄弱吸引力不够(二)国外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专门的职前教育制度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1.专门的职前教育通过专门学校和系统课程进行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最典型的是德国。德国主要由技术大学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综合性大学与一些专业学院也承担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职业师范教育入学资格职前培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学习阶段,学制4-5年教育科学(含职业教育学、职业性专业和第二专业的专业教学论、职业学校实践学习,共计90学分);专业科学(含职业性专业和第二专业的专业科学,共计180学分)16个职业性专业,如经济和管理、机械技术、电气电子技术、建筑技术、木材技术、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车辆技术等。;学士论文和硕士论文(30学分)。期间参加为期1年的企业实习,学习结束后参加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第一次国家考试。职前培养的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是预备性服务,为期两年(现已缩至18个月)在专业对口的职业学校实习,同时在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实习结束再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合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以“双元制”为基础的合作教学组织方式,即由教育学院和教师见习所在的职业学校共同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课程旁听,在培训学校接受指导,独立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在师范学院学习教育理论和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法。在研讨班里,注重通过个人的实践培训来对其所获得的经验进行重新评估和巩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培养方案2.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多元,但是均有着严格的入职资格规定。这一方面为职业院校招收具有行业经验的人员担任职校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又通过入职资格保证了不同来源教师的质量。美国职校专业教师一般需取得学士学位,且具备1年以上专业从业经验,如果是社区学院则需要3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也可以聘用无学位的教师,但是要求具备相关专业领域5年以上工作经验,教师入职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定期“换证”的制度设计保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河南某高职学院2017招聘信息3.建立合理的队伍结构不同类型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各有侧重,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全才”,通过合理的教师团队运作扬长避短,发挥团队工作效益。德国职教教师的类型与资格4.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有比较稳定的职业环境和很高的职业声望,其工资为中级教师中的最高级,每两年增加一次,最高工资可超过大学教授的起始工资,比普通学校同级教师高15%,一般教师的工资是同级技术工人工资的两倍。日本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比普通学校同级教师高10%,比一般公务员高15%,工资原则上每年提升一级。二、如何理解中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专业化中职教师专业标准(一)教师专业化:走向“专业性”教师的传统形象教书匠“防教师的课程”建立教师职业“专业性”地位的努力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我国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把教师视为社会职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利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发展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教师专业标准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陆续发布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5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跨界”的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教育理论理论实践实践教育教育专业专业1.专业标准的维度划分专业标准维度的比较美国美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欧盟欧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营造高效学习环境营造高效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实施教学实施评价评价质量保障质量保障培训咨询服务培训咨询服务帮帮助助学学生生向向工工作作和和成成人人角角色色过过渡渡管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国际交流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开发并培养持续发展能力开发并培养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能力标准的内容框架特征划分逻辑:工作逻辑;学生发展逻辑通用标准与专业差异的处理:区分专业领域的内容专业能力的描述:知识+能力2.专业能力标准的开发开发主体:机构;成员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工作分析、访谈;论证标准的用途和影响:证书;提升专业地位;个人专业发展的依据3.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对象:中职教师分析内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施分析要求:列举中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5条以上教学设计34.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5.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36.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37.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施38.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39.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40.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技能教学能说明所教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境。能够准确、规范地演示技能操作过程。能够结合技能演示过程讲解技能操作的要点。能够合理地安排学生的技能训练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设计特定的训练方法,解决技能训练中的难点。能够做好技能操作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专业发展需求调研三、如何规划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教育工作还要求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UNESCO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请列出3项专业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内容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发展途径基于个体的:行动中的反思基于组织的:师带徒、培训、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自主专业发展不强专业发展途径缺乏整体设计,单一、离境美国“双元制”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大学培养与教师在职工作、实践经验累积同时进行,二者紧密配合,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以取得相应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学位为目标,实现教师实际工作能力有效发展的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培训与工作同时进行:工学结合;内容结合。理解贫穷、表现性目标设计、学习风格、教学咨询、委员会的建立与运用、教案设计、教学中的表单设计、网络资源应用等等。另外,培训中要交的许多作业往往也正是教师日常要做的工作。突出教学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为教师能力发展安排带教教师:大学教授要深入学员课堂检查和指导其教学整个培训内容是基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整体设计:5年;换证专业发展的要点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能力要求:明确目标和标准;掌握相应的学术知识和能力;设计整合的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发展模式:学习共同体;“明确问题提供研究方法提供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法评估试行结果”增强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能力能力要求: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评价数据运用能力发展模式:一位同样或相关教学领域的指导教师和一个支持团队;持续的针对各种教学问题的改进项目;组建教师工作室或学习共同体获得工作经验与技术更新:参观(tour)、实习(internship)和岗位实践(externship)二、专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一)需求评估与分析SWOT分析表优势(优势(Strength)劣势(劣势(Weakness)1.2.3.1.2.3.机会(机会(Opportunity)威胁(威胁(Threaten)1.2.3.1.2.3.PEST分析法政治(Political):政策法规经济(Economic):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社会(Social):人口、收入分配、地域文化技术(Technologic):产业技术发展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需求评估与分析需求类别层级举例组织发展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如:争创国家中职示范校;信息化校园等专业发展需求如: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关停并转专业部门发展需求如:管理理念或技术的变革等个体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需求的比较:差异程度;认同度初级(中青年)个性化发展需求:1.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新的发展需求如岗位胜任;职称评定等中级(骨干)高级(负责人)校级领导(二)确定发展目标确定发展目标目标确定的参照学校岗位职责分析表岗位发展地图(发展路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总目标、分阶段目标重点目标目标确定原则SMART: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时效性生涯发展路径(三)制定发展计划计划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费用等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计划制定过程学校总体设计:培训机会分配、经费预算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总方案对象关键问题应对策略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分析无法“双师”原因,方向定位机会动力证书、企业实践、校本项目文化课教师“职称评定”导向与“职教就业”导向根据文化课改革定位,行业文化课课程二度开发中层管理人员学校领导中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四)专业发展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制度建设校本专业发展机制的建立行动研究共同体建设(五)效果评估与转化效果评估方案作品评估体系激励机制(三)教职员工专业成长手册/记录册基本信息: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职后培训经历岗位任职情况:岗位职责、任职情况、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专业发展目标:总目标、年度目标专业发展计划:必修模块、机动模块;专业发展措施: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费用;专业成长:自我评价、外部评价、作品四、如何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企业实践中的专业发展设计“双师型”教师的企业实践与专业发展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走近“工作”:总结岗位实践成果(一)岗位描述(二)工作任务分析(三)寻找合作机会选择岗位所所选选择择的的岗岗位的名称位的名称选选择择的的若若干干理由理由您您要要达达到到的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一)岗位描述岗岗位位名名称称所所 在在部部门门分分析析对对象象岗岗位位描描述述描述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程序、从业基本要求等内容,约500字。描述该岗位未来几年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要依据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约500字岗位描述方法岗位描述是宏观界定特定组织中某个岗位的职责范围的陈述(二)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工工作作任任务务1工作步骤所需技能所需知识工工作作任任务务2工作步骤所需技能所需知识1.任务分析工作任务是岗位上职业活动的内容,它是联系个体与岗位的纽带。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工作任务描述采取名词+动词的格式,如市场需求信息统计。表述必须明确,能反映出行业的职责,或实际要做的事情,并且必须是能被行业普遍接受的术语。2.技能、知识分析先分析技能,然后逐条根据技能形成要求分析知识。先确定要求学生会做什么,再根据会做什么确定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技能描述“能(会)动作规范操作对象表现程度”。如“能按规范的指法要求快速准确进行数字录入,达到每分钟正确击键150次以上”对于不能定量描述的学习水平,可定性描述,如“能写出欧姆定律公式,并计算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学习要求对知识的记忆,可用“描述知识”、“识记知识”等格式表述。对知识的理解,可用“理解知识”这一格式表述。(三)寻求合作机会与企业管理、工程与技术人员探讨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工作方式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中发挥企业专家作用的方式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中发挥企业专家作用的方式商谈对象商谈对象教学内容开发教学内容开发要依据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约300字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开发要依据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约300字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实施要依据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约300字评价过程实施评价过程实施要依据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约300字回归“学校”:成果教学转化(一)课程标准的二次开发(二)教学设计与实施(三)教学资源开发(一)课程标准的二次开发课程功能:课程要培养的核心能力;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依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分析;2、目标定位说明:课程目标产生的依据与结构;3、内容选择思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路径;课程目标: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能达到的要求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序号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知识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技能要求课时课时(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整体设计确定项目设计模式划分项目模块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整体设计模式循环式任务1 任务2任务4 任务3任务1 任务2任务4 任务3任务1 任务2任务4 任务3项目1项目2项目3循环式循环式电脑方案设计工作任务电脑方案设计项目模块划分表旅行社市场营销-工作任务旅行社市场营销项目设计循环式项目设计要点课程以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这种模式尽管工作过程是重复的,但由于项目载体不同,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这种模式在机电类、建筑类等专业中应用广泛。分段式任务1 任务2 任务1 任务2任务4 任务3任务1 任务2 任务3项目1项目2项目3分段式分段式计算机动画制作-工作任务计算机动画制作项目设计建筑工程测量项目模块划分表建筑工程测量项目模块划分分段式项目设计要点课程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作为载体,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小项目划分要注意其相对完整性。该模式在计算机类、商务类等专业中应用广泛。对应式项目1任务3任务2任务1项目1项目2项目2项目1对应式对应式证券投资分析-工作任务证券投资分析项目设计对应式项目设计要点分别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设计,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可设计几个项目。在物流、财会、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中应用广泛。2.教学过程设计项目引入项目实施项目教学中的学习模型确定项目中的知识确定项目中的知识的依据项目中知识选择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内容与要求”如果采取的是模式一,则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把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具体化,以获得项目的知识知识安排原则上应当先安排实践知识的学习,然后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把理论学习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必要时可安排一些拓展知识知识的整合技术设计实践性问题从问题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逻辑纽带应当是实践性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基于技术实践过程反思技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困境项目总结3.教学评价设计(三)教学资源开发类型类型形式形式用于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录像与照片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资源案例学生作品企业资料用于引导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任务操作单学习评价表用于学生操作的教学资源实训工具设备仿真操作软件、仿真设备任务操作单任务操作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地表述实践教学环节要学习的内容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任务操作单与教学项目、模块的关系任务是模块的片段呈现,是模块操作性强的环节一个模块可以对应一个任务,也可以划分为多个任务任务划分表任务操作单类型工作任务类型不同,任务操作单的编写模式不同选择适合的模式进行编写,或根据任务特点创造性地设计适合的编写模式程序型任务问题解决型任务判断型任务其他:检测分析、调试分析、编制、洽谈程序型任务操作单清晰地呈现任务的操作步骤、技术要领和质量标准案例编制重点步骤划分合理、细致,对技能进行微观分析注意区分操作方法与说明、质量标准的写法,前者描述“怎么做”,后者表述“做成什么样才符合要求”照片:针对关键技能点,场景要一致问题解决型任务操作单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行动案例编制重点问题情境的设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原因分析具体行动表述具体、有针对性设计任务单根据任务特点创造性地设计适合的编写模式设计重点寻找体现任务特点的逻辑主线选用合适的词语体现任务逻辑,需包含任务划分依据、方法、标准谢谢!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