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学校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 教学标准一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520206) 。二 、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 、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 1 所示。表 1 本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 (代码)对应行业 (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52)地质类(5202)地质勘查 行业(747)水工环地质工程技术人员 (2 -02 -01 -03) ;地质实验测试工程技术人员 (2 -02 -01 -01) ;地质调查员(4 -08 -07 -04)地质灾害调查 ;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岩土室内外试验 ;水工环地质调查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 , 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 ,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 良好的人文素养 、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 ,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 ,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 面向地质勘查行业的水工环地质工程技术人员 、地1地质类质实验测试工程技术人员 、地质调查员等职业群 (或技术技能领域) , 能够从事地质灾害调 查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岩土室内外试验 、水工环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六 、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 、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 素质(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指引下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 崇尚宪法 、遵法守纪 、崇德向善 、诚实守信 、尊重生命 、热爱劳动 , 履行道德准 则和行为规范 ,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 具有质量意识 、环保意识 、安全意识 、信息素养 、工匠精神 、创新思维。(4) 勇于奋斗 、乐观向上 , 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 有较强的集体 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 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 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 1 2 项运动技能 , 养 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 , 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 能够形成 1 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二) 知识(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 、安全消防 、文化生产等知识。(3)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相关地质作用 、矿物 、岩石 、构造等基础理论知识。(4) 掌握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基本知识。(5) 掌握地质灾害调查 、勘察 、评价方法的基本知识。(6) 熟悉常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备使用与维护的方法。(7) 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8) 熟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流程。(9) 掌握地质信息处理的方法。(10)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手册 、规程和规范。(三) 能力(1) 具有探究学习 、终身学习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语言 、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 具备基础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 , 能利用地质作用原理分析地质现象。(4) 具有识读 、编制简单的地形地质图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图的能力。(5) 能够使用 Aut0CAD、MapGIS 等专业制图软件绘制地质图。(6) 具有鉴别常见岩石 、矿物能力和辨识地质构造的能力 , 能进行地质观测点的定点、2高等职业学校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教学标准观察和描述。(7) 具有识别常见工程岩土的能力 , 能进行岩土野外定名 、判别工程地质性质和进行 岩土测试。(8) 具有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能力 , 能够搜集分析调查区灾害地质资料 , 识别野外地 质灾害点 , 编制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图表和报告。(9) 初步具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野外安装与维护简易位移 、水位 、雨量 、水压、 地应力 、温度等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能力。(10) 初步具有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程设计能力 , 能够编制地质灾害勘查报告和图 件 , 针对常见地质灾害提出预防和治理方案等。七 、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一)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 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 将思想政治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 、军事理论与 军训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 并将党史国史、 劳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语文 、信息技术 、高等数学 、公共外语 、健康教育 、美育、 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 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 学环节 。学校可自主确定课程名称 , 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1)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般设置 6 8 门 , 包括: 地质学基础 、矿物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 、工程 力学 、测量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等。(2)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 6 8 门 , 包括: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 害防治工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地质制图 、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 、工程地质分析等。(3) 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 土木工程概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文地质勘察与评价 、地下水动 力学 、地质素描 、基础工程施工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遥感地质学等 , 可以依据区域 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表 2 所示。3地质类表 2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序号专业核心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1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则 、工作程序 、研究内容和基本原理 ; 岩土工程勘察 的技术方法 , 包括: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测绘 、勘探与取 样 、岩芯编录 、土体原位测试 、岩体原位测试 、现场检验与监测 、勘察成果 整理 ; 不同建筑场地评价与勘察的要点 , 包括: 斜坡场地 、泥石流场地 、岩 溶场地 、强震区场地等2地 质 灾 害 调 查 与 评价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勘察的基本内容 , 工作程序与方法 ; 主要灾种 (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裂缝等) 调查与评价内容与方法 ; 地质灾害勘查的技术要求 、工程手段、 布置原则等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设计滑坡防治工程设计 ; 崩塌防治工程设计 ;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 ; 地面塌陷防 治工程设计 ; 地裂缝防治工程设计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设计 ; 地质灾害 防治工程概预算4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的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与工程分类 ; 土中应力计算及地基沉降计算 ; 土的 抗剪强度验算 ; 土压力计算及土坡稳定分析 ; 地基承载力确定 ; 基础的分类、 施工工艺及常见基础的设计5地质制图应用 Aut0CAD等软件工具进行地质平面图 、柱状图 、剖面图的识别与绘制 ;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应用 MapGIS 等软件工具的投影变 换 、图像校正 、图形编辑 、图形裁剪与输出等基本功能 , 各类地质图件的矢 量化 , 以及地质平面图 、柱状图 、剖面图的识别与绘制6地 基 处 理 及 基 坑 支护换土垫层法的原理 、设计与施工 ; 深层密实法原理 、设计与施工 ; 排水固结 法原理 、设计与施工 ; 土加筋技术及土工聚合物应用 ; 支护结构上的作用荷 载 ; 基坑的变形和失稳 ; 桩墙式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与施工 ; 支撑和拉锚 技术7工程地质分析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 ; 区域稳定问题分析 , 包括活断层与地震 ; 场地的渗透稳定问题分析 , 包括渗透变形与砂土液化 ; 岩基与土基的地基稳定问题分析 ; 斜坡稳定问题分析 , 包括斜坡变形破坏和 泥石流 ; 碉室稳定问题分析 , 包括地下碉室和岩溶等4. 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 、实训 、实习 、毕业设计 、社会实践等 。实训可在校内实 验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 ; 地质认知 、地质填图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 灾害野外调查评价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等由学校组织在相关企业开展完成 。应严格执行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5. 相关要求学校应统筹安排各类课程设置 , 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 应结合实际 , 开设安全教4高等职业学校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教学标准育 、社会责任 、绿色环保 、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 (活动) , 并将有 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相关实践性教学 ; 自主开设 其他特色课程 ;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二) 学时安排总学时一般为 2600 2800 学时 , 每 16 18 学时折算 1 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不少 于总学时的 25% , 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 50% , 其中 , 顶岗实习累计时间 一般为6 个月 , 可根据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 时的 10% 。八 、教学基本条件(一) 师资队伍1. 队伍结构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 : 1 ,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 于 60% , 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 、年龄 , 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2. 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 具有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 能力 ; 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 , 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 有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3. 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 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 、专业发展 , 能 广泛联系行业企业 , 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 教学设计 、专业研究能力强 , 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 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4. 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 ,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职业道德和工 匠精神 ,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 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 , 能承 担专业课程教学 、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 教学设施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 、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 、校内实训室和 校外实训基地等。1. 专业教室基本条件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