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般说来,中国诗,尤其是山水诗乃是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汉字形、声、意兼备的特殊性使得它作为诗歌意象具有视觉与听觉的直接可感度,因此,读者接触诗句时,脑中出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组组连续不断的流动图像,在这组图像的依次流动中,它所伴生的情感内核也随之凸现,而诗的韵律及内部节奏又调节与控制着这些意象的流动频率。这种象、意、节奏乃是融于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视境流动与心理快感。朱光潜谈美书简在论及节奏感时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事实上读诗也是如此,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令人感到自然、轻松,就容易“神入”诗境;而视境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这种“视境中断”。王国维人间词话曾指出“词最忌用代字”。他以周邦彦的“桂华流瓦”为例,月光照在瓦上如流动的水,本是一种极美的景,但“桂华”一词使人视境中断,人们必须从“桂华”二字中想到月中桂树,再从月中桂树转到月光,这样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王国维把它称为“隔”。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隔”“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如同交响乐曲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微妙的连续。他们不仅在瞬间里就理解了典故的涵义,还能从中更多地体会到典故在诗中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并将典故作为联想的契机,在脑海中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及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这样,诗句的内涵和层次也增加了不少。在宋人杨亿看来,这就叫“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换句话说就是典故像个橄榄,入口之初不觉如何,但越嚼就越有味儿。在“合格的读者”面前,坚硬变成了耐嚼,深藏变成了含蓄,中断的视境不但得到了连续,而且还从它那里重重叠叠、枝枝桠桠地伸展开去。在“合格的读者”面前,用典的诗便既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又有“曲润层峦”的意境了。(摘编自葛兆光典故与诗的视境:中断与连续)材料二:作为一种修辞表现与创作手法,文学作品用典的成功,很大部分原因要归之于用典手法显现出来的内在审美效应。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词人苏轼面对巍巍赤壁和滔滔江水心中不免澎湃,然而如何把这种心理感受和思想情趣表达出来,则必定要通过精心的构思。一个平庸乏学的诗人可能只会即景咏景,空发感叹。然而苏轼通过对典故的恰当运用,不但避免了这种贫乏单调的写景,而且还引入了历史,从而拉长了词作的历史纵深感和时间厚度,百余字的作品因此绽放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情韵。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错,时间与空间杂陈,英雄人物与壮美江山交相辉映,诗人的情感志向与英雄的丰功伟绩彼此交融,从而最终形成一幅色彩瑰丽、气格壮美的立体江山英雄图卷。典故的使用,如同摄影运用了深镜头一样,能够将平面的、同质化的单薄图景和意象画面扩充成另一种立体的、多重的画面图示,因之整个“赤壁”所显现在脑海中的审美画面也就成了一幅多姿多彩、充盈着深厚历史感与人文性的江山图景。既然用典是对历史事件或故事的引用,借以隐喻当下,那么在历史事件与作家现实处境之间必然就存在着一种时间向度的对立,以及各自不同事件之间的比照,我们的阅读感受以及审美意向必然就会在这种对立和比照中进行不停的跨越、往返,自然就增强了作品叙述的历史层次感和厚重感。这也正是我们在欣赏含有典故的优秀作品时能产生时空错落感和立体图式感的审美心理机制的原因所在。典故是文化和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作为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是人们文学活动有意识发展和选择的结果。所以作为个体的读者,我们对于典故的运用、表现、理解和接受都必须是在储备了相当程度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具备了相当的理解和辨识典故的能力之后,它紧密地取决于作者与读者的文化对应关系,它要求典故的接受者必须是一种“合格的读者”,即是那种与作者的时代、民族、文化素养及兴趣相近似的欣赏者,即使这些欣赏者在这些方面与作者相差很远,但至少他们也必须熟悉诗歌中这些典故的来源,具备同作者相近、相同、相类似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语境。没有这些,典故的使用、理解、阐释与接受都是不可能的事。(摘编自李军典故的诗学研究)1.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歌的意象具备视觉与听觉的直接可感度,是由于汉字具有形、声、意兼备的特殊性。B. 在王国维看来,熟悉典故的读者不会“视境中断”,是因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没有文化差异。C. 作为一种修辞表现与创作手法,用典的内在审美效应是文学作品用典的成功的重要原因。D. 恰当用典,可以使单薄图景和意象画面变成立体的画面图示,构成多姿多彩的审美画面。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缀合而成的中国山水诗,不会造成读者的“视境中断”。B. 如果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视境有节奏地连续,就会感到自然、轻松,更容易“神入”诗境。C. 诗句用典韵味无穷,越是深奥的典故,越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和“曲润层峦”的意境。D. 用典是作者对历史事件或故事的有意引用,因此只要关注典故就可以推想出作者的用意。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容易让人产生“视境中断”的一项是(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 朱弦己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C.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D.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 有同学认为辛弃疾之词胜在用典,意蕴丰富;也有同学认为用典过多且难以理解。请根据阅读材料,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谈谈你对辛词用典之效看法。【答案】1. B2. B3. C4. 材料一首先结合山水诗特点和朱光潜的观点,提出“视境流动”和“中断”,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典故造成诗的视境中断或连续与读者对典故的熟悉度密切相关。材料二首先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论证用典的成功主要与其内在审美效应有关,进而分析阅读时的审美心理机制,由此提出理解典故对读者的要求。5. 【示例1】辛词胜在用典,用典使诗歌意蕴丰富。永遇乐中使用了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的典故,诗人的情感志向与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彼此交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永遇乐中使用了廉颇的典故,让读者想到廉颇的遭遇,还有历史上那些怀有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英雄,由此更突出了词人自身的爱国情怀与悲愤之情。【示例2】辛词用典过多,难以理解。永遇乐中有高中生并不了解的典故,如“元嘉草草”一句,在阅读时必须由此去了解相关历史故事,再联想到南宋时事,阅读的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永遇乐中的典故过多,会导致读者阅读时花去更多时间去理解和关注典故,阅读诗歌的视境就中断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在王国维看来,熟悉典故的读者不会视境中断”错误。这不是王国维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王国维的观点是“词最忌用代字”,并以周邦彦的“桂华流瓦”为例进行论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不会造成读者的视境中断”错误。由原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指出词最忌用代字。他以周邦彦的桂华流瓦为例,月光照在瓦上如流动的水,本是一种极美的景,但桂华一词使人视境中断,人们必须从桂华二字中想到月中桂树,再从月中桂树转到月光,这样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王国维把它称为隔”可知,据王国维观点,若山水诗中出现替代字让节奏中断,产生“隔”,自然也就会出现“视境中断”。C.“越是深奥的典故,越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和曲润层峦的意境”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在宋人杨亿看来,这就叫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换句话说就是典故像个橄榄,入口之初不觉如何,但越嚼就越有味儿。在合格的读者面前,坚硬变成了耐嚼,深藏变成了含蓄,中断的视境不但得到了连续,而且还从它那里重重叠叠、枝枝桠桠地伸展开去。在合格的读者面前,用典的诗便既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又有曲润层峦的意境了”可知,原文只是说“用典的诗便既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又有曲润层峦的意境了”,没有说“越是深奥的典故,越有舒云流水的节奏和曲润层峦的意境”。D.“因此只要关注典故就可以推想出作者的用意”错误,说法绝对化且无依据。由原文“既然用典是对历史事件或故事的引用,借以隐喻当下,那么在历史事件与作家现实处境之间必然就存在着一种时间向度的对立,以及各自不同事件之间的比照,我们的阅读感受以及审美意向必然就会在这种对立和比照中进行不停的跨越、往返,自然就增强了作品叙述的历史层次感和厚重感”可知,原文只是说“在历史事件与作家现实处境之间必然就存在着一种时间向度的对立”,并没有说“只要关注典故就可以推想出作者的用意”。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这种视境中断”可知,典故便常常造成这种“视境中断”。A.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B.前句用伯牙摔琴谢知音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C.没用典故,所以最不容易让人产生“视境中断”。D.用汉朝李广的典故,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关键句“一般说来,中国诗,尤其是山水诗乃是一幅幅以文字构成的图像的有意味的缀合而诗的韵律及内部节奏又调节与控制着这些意象的流动频率。这种象、意、节奏乃是融于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视境流动与心理快感”和第二段关键句“朱光潜谈美书简在论及节奏感时说,而视境突然中断或节奏被突然打乱,则令人感到别扭、难受,也就无法很舒适地进入境界”可知,材料一首先结合山水诗特点和朱光潜的观点,提出“视境流动”和“中断”;结合第三段关键句“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便常常造成这种视境中断”和第四段关键句“但是,在熟悉典故的那些读者的眼里,这种隔视境中断便不存在了。在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可知,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典故造成诗的视境中断或连续与读者对典故的熟悉度密切相关。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关键句“作为一种修辞表现与创作手法,文学作品用典的成功,很大部分原因要归之于用典手法显现出来的内在审美效应”和第二段关键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词人苏轼面对巍巍赤壁和滔滔江水心中不免澎湃,然而如何把这种心理感受和思想情趣表达出来,则必定要通过精心的构思。这也正是我们在欣赏含有典故的优秀作品时能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