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好农村路”改建工程(吴双路) S3-00路基、路面设计说明101.1 设计原则、依据1.1.1 设计原则1、充分研究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条件,将其建设成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道路。2、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等级合理确定路面等级及路面结构。综合考虑气象、水文、土质、材料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结合项目区域路面早期破损的经验教训,积极响应重庆市关于路面设计的新理念和重庆市交委关于路面建设的指导意见。3、路面设计应考虑重庆市渝北地区气候特点及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以及路面与环境的影响,做到与环境相适应。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下,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经济技术综合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的路面方案。4、结合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与试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1.1.2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l2014);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T D332012);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5、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6、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7)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9、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 B05-2015);10、201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以建标【2011】124号文发布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1、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计2019121 号。1.2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内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2、道路经过需要填埋的河道、水塘等的时候,路基施工须挖尽淤泥后,在底部铺片石+50cm厚的级配砂砾石垫层,然后分层回填至路基顶面。3、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积水,并应保持适当干燥,填土层应分层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压实厚度约为20cm)。4、路基压实首先采用公路设计规范要求的击实标准。5、路基范围覆盖有素填土、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等工程力学性质较差的土,需要进行挖土换填,采用天然粗集料换填,保证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对于路堤范围内粒径较大的块石,需要破碎成符合设计填料要求的粒径方可使用,否则需要进行清除。1.2.1路基标准横断面本项目主线路基宽度6.5m=2x3.00m+2x0.25m,其中行车道宽2x3.00m,路肩宽20.25m。1.2.2 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路面顶面中心线高程为本项目的道路设计标高。本项目行车道标准段路拱横坡采用双向2%,路肩3%。反向曲线间超高合理过渡,项目超高采用绕内侧车道中线旋转的方式。1.2.3路基超高及加宽本项目超高参照路线规范规定设计,最大超高采用4%,绕道路中线旋转,超高渐变段长度按计算, B 值为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i为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P为超高渐变率(m/m),P采用1/100。1.2.4公路用地范围本项目公路用地界限为填方路堤排水沟边缘外1m,挖方为路堑坡顶截水沟外1m。1.2.5边坡坡率1、填方路堤边坡填方段边坡高度小于8m为第一级边坡,第一级坡比为1:1.5, 8m16m为第二级边坡,第二级坡比为1:1.75,两级边坡间留2.0m宽台阶。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在自然横坡较陡、地面坡率大于1:5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在不易压实或易出现滑动处设置土工格栅,每隔1m设置一层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采用宽式筋带,幅宽6m,土工格栅应沿主应力方向铺筑,如陡坡路堤应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铺设,填挖交界处理应沿路基纵断面方向铺设,两幅搭接宽度30cm,一般端部采用地锚锚固在原状土样中,表面采用U型钉固定,土工格栅应摊铺平整,不打褶皱,其极限抗拉强度要求纵向不小于80kN/m,H横向不小于50kN/m,极限伸长率不大于3%。2、挖方路堑边坡本项目边坡坡率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第一级挖方边坡高小于8m坡率为1:0.5,第二级挖方边坡高8m16m坡率为0.75,两级边坡间留2.0m宽台阶。部分地形较陡峭路段一级挖方边坡高小于8m坡率为1:0.3,第二级挖方边坡高8m16m坡率为0.3,采用折线型。1.2.6软弱路基设计软弱路基处理,如道路沿线穿越稻田、鱼塘及河沟。对稻田、鱼塘及河沟地段的淤泥深度大于2.0m,采用清除表层腐植土后抛片石挤淤处理,以提高地基的强度,清除表层软土1.52.0m,采取抛片石,将片石抛出清淤面0.5m后,再用重型压路机(加振力不小于40T)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再换填挖方中石方,后应满铺50cm的砂砾垫层作为过渡层。对稻田、鱼塘及河沟地段的淤泥深度小于2.0m时,采用先清淤后填筑的方式处理。即先排干道路区水田及鱼塘里地表水,清除掉地表上覆松软土层和地形低洼处水田和鱼塘里表层流塑软塑状土层,并晾干路基;铺筑级配砂砾料垫层,接着逐层回填路基、逐层碾压。对于存在素填土、粉质黏土等软土路基建议采用稳定性较好的粗集料换填的方式处理。1.3 路基填土压实对不能满足路基压实度要求的路段全部翻挖后重新填筑,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宜用12-15t压路机碾压,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填料的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应符合表1-1的要求。压实度应符合交通部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标准的要求,同时适当提高压实度标准,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及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时压实度应不低于表1-2 的标准。不能因为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而降低标准要求,必要时应采用掺加石灰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压实质量。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表1-1路面底面以下深度上路床(030cm)下路床(3080cm)上路堤(80150cm)下路堤( 150cm)零填及路堑路床(030cm)(3080cm)填料最小强度( CBR ) ( % )533253填料最大粒径 ( cm )101015151010 路 基 压 实 度(重型) 表1-2路面底面以下深度上路床 ( 030cm )下路床 (3080cm )上路堤 (80 150cm )下路堤( 150cm )零填及路堑路床 ( 030cm )压实度 ( % )94949390941.4路基防护设计为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根据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等。1、防护工程设置一般原则填方边坡段,对于直接放坡地段,一般采用喷播草、灌籽护坡对坡面进行防护;对于横坡较陡、填方边坡坡脚不易收坡,且路基压实困难,路基不易稳定路段可采用挡土墙工程防护。2、路基挡土墙(1)本次挡土墙设计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车辆荷载标准进行计算,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2)本项目主要采用路肩墙。挡土墙墙身及基础根据相关要求采用浆砌片石或C20片石砼。(3)挡土墙伸缩缝和沉降缝宽23cm,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侧填塞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20cm。 (4)泄水孔尺寸为10cm圆孔,最底排在离地面或常水位0.3m以上,间隔23m上下排交错布置。进水孔底部铺设20cm厚的夯实粘土层,粘土层上设50cm碎石反滤层(外包土工布)。(5)地基承载力大于等于最低要求(详见大样图),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3,墙背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基础底面埋置深度应满足:土质地段、软质岩石地段为天然地面线以下不小于1.00m,受水冲刷地段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0m,硬质岩石地段为风化层以下0.5m。(6)路肩挡土墙墙背地面横坡1:5时,须开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挡土墙应分层砌筑,每层砌筑高度不大于1.2m,砌体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能分层回填碾压,两者不同步进行。碾压时压路机边缘距挡土墙内侧不小于1.5m,此范围内用人工夯实。(7)路肩挡土墙两端除接护肩外,应伸入填方路堤不小于75cm。1.5 路面设计1.5.1设计标准面层类型: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路拱横坡:2%设计使用年限:10年(水泥砼)8年(沥青路面)交通荷载:轻交通1.5.2路面结构设计沥青路面:吴双路扩宽加铺沥青段(1) 面层:5cm厚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基层:现状混凝土路面修补拼宽凿毛+抗裂贴;吴双路硬化加铺沥青段(2) 面层:5cm厚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路面:面层:20cm厚C30水泥砼基层兼调平层: 10cm厚泥结碎石。验收弯沉值:292(0.01mm)。水泥路面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0Mpa,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等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执行。1.5.3路面面层材料组成设计1.5.3.1沥青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1 沥青混凝土面层(1) 沥青结合料:沥青宜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的70号A级,每批运到拌和厂的沥青都应该附有生产厂家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技术要求项 目技术指标测试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延度15 (cm)不小于100T0605延度10 (cm)不小于15T0605软化点()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Pas)不小于180T0620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不大于0.8T0609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6T0605(2) 粗集料:采用沿线灰岩料场的灰岩轧制碎石,用大型联合碎石机(反击破或冲击破)进行轧制,形状应接近立方体,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