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2024年全省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2024年全省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9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工作方案,指出通过开展两助两帮等工作,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建功立业,这为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2024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做好2024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更多专业知识扎实、乡土情怀淳厚、理想抱负远大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其中,高校大学生则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省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下面,我讲几点要求。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化和网络信息公开化发展,缺少社会实践和社情民情了解的部分青年大学生出现躺平摆烂内卷,沉迷于游戏、小说、视频等网络世界内,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摇摆、奋斗精神欠缺、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等问题。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其了解乡村民情、锻炼专业技能、增长知识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通过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知晓农业,了解乡村经济收入的来之不易,了解农村农民的急愁难盼,切身感受国家乡村振兴等相关战略政策实施给乡村带来的实际改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感受志愿服务带给自身的成长与快乐,培养自找苦吃的奋斗精神,加强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理解和认可。二是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大学生可以将其专业所学融入到乡村工作实践中,如农业机械化工程相关学科学生可根据乡村地区特点引入或设计相关农业所需机械,促进乡村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类相关学科学生可根据村民需求做好宣法、普法活动,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等。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效又可反作用于大学生志愿者,让其反思成长,巩固专业所学,提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志愿服务多以团队形式开展,学生在团队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同时在与队员、村民、政府部门等协作过程中增强自身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促进自身能力全方位提高。综上,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对其自身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之功用,可促进参与者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二)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优质的教师队伍、与时俱进的学科建设、高质量就业的学生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组织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一是拓宽教师科研项目和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的科研要做到四个面向,其课题项目就必须来源于生产实际,其科研创新想法就应能落地生根,并促进国家和社会进步与发展。教师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质量开展活动的同时,立足于乡村建设和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和课题钻研,真正让科研项目接地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自身得到科研成果突破和职称提升。二是促使课程改革和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随着社会飞速进步发展,国家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更多懂农业、管理、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科设置和发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做到四新建设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校鼓励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可提升学生的三农情怀和相关技能素养,让更多学生在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过程中更能够扎根农村,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形式留在农村,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大学生志愿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及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和有力支撑。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对于乡村的产业发展、人才汇集、文化传承、生态发展、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可为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参与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利用其专业所学,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帮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利用直播带货电商直销等新媒体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产业兴旺发展。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做好当地的普法宣讲、政策宣传、文化传播等,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农村大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增强村民的知法懂法用法意识,提升村民思想文化水平,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其次,大学生可为乡村治理提供新模式。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多以挂职锻炼、基层村委会帮扶等形式开展,与乡村公共服务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为基层村委数字化办公和发展提供新活力;二是大学生在农村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能对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垃圾分类、乡村厕所改造、护林防火等相关环保政策理念宣传,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最后,大学生可为乡村发展提供新动能。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地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教育帮扶或技术支持为当地培养一批能够从事农业管理和乡村发展工作的人才。同时,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会在服务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三农情怀,毕业之后选择投身乡村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有效强化了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二、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不足。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各高校对于志愿服务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校志愿服务类社团组织也在不断增多,但部分志愿者的内生动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学生能力不足,服务积极性降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学生具有自主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可迁移技能。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常因为对服务地实际情况了解不透彻,缺少应急处突和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能力,无法应对乡村生活变动性大、突发状况多的问题,导致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这种情况又反作用于学生内心,造成学生自信心、满足感、自豪感降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逐渐下降。二是学生动机不纯,志愿服务意识欠佳。当前00后大学生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父母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和个人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缺位,导致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不强。部分同学参加志愿服务仅是以完成课时任务、达到评奖评优要求等为目的,导致志愿服务只参与、不主动只参加、不深入,视作一种任务完成,志愿服务浮于表面,致使学生未切实领悟到开展志愿服务的目的,真正领悟并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三是高校机制引导不够,学生重视程度不高。高校虽有大部分志愿服务机构和组织,但整体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都未形成体系,无法评判志愿服务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缺少对大学生工作的积极评价和肯定,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自主性不高。同时,部分综合类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忽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缺少第二课堂建设,专业课堂中课程思政融入较少,唯绩点论保研论等导致学生内卷严重,学生疲于应对各种专业课程作业,导致参与活动的纯正性、积极性、主动性降低。 (二)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形式张力不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起步阶段就涉及到乡村中的助学、助困等方面。随着志愿服务类型和项目的不断拓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逐渐向环保、医疗、基层治理、助农等领域延伸。但受财力、物力和信息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为慰问老人、关爱儿童、便民服务和政策宣传等形式,大多在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陪伴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志愿服务内容固化单一,无法引起服务受众的共鸣,志愿者和受众对象的热情都被消磨,志愿服务效果不佳、吸引力不强。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乡村居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富裕,乡村志愿服务形式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更新,并且从法律、管理、设计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内容更新,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可推广的项目,打造有效性、持续性、示范性相统一的志愿服务。 (三)高校与乡村政府各部门间联动合力不强。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一大批有志向、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综合型人才长期投入,久久为功,更需要高校与乡村政府各部门间形成联动机制,统筹分配各方面资源以保障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有序推进。但在高校与乡村开展合作过程中供需结构脱节、信息资源堵塞、监督反馈体系欠缺等问题,成为阻碍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是高校志愿者供给侧与乡村振兴需求侧存在结构性矛盾。尽管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尽可能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依然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无法与乡村需求相匹配,与乡村特色相契合,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乡村产业脱节。高校选拔志愿者队伍多以学习成绩、综测、面试表现为标准,忽略乡村发展对于人才专业背景需求,导致选拔的部分志愿者无法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高校与乡村之间信息资源统筹分配不合理,特别是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资金和人员要素安排上存在欠缺。一方面,学校与乡村、政府缺乏交流或沟通受限,造成各单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出现志愿活动重复、资源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与各村委或政府部门未构建统一的、科学的研判组织部门,导致相互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影响大学生志愿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缺少监督反馈体系,导致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服务的成效或者问题无法有效评判,导致高校无法了解学生志愿服务效果,难以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和培训纠正,以更好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能力,提高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质效。 三、聚力攻坚,切实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水平 (一)加强学生教育培养,提升学生志愿服务内生力。要使大学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生力军,就应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传统志愿服务观念,使更多学生真正了解志愿服务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使命。首先应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度。高校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辅导员等思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朋辈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专业教师应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辅导员等思政教师利用文化活动、专题讲座、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除教师课堂外,学校对于大学生中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感人事迹或者模范人物要做好重点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其次是加强学生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水平。大学生要充分、全面参与到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需要其价值观念认可的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技术能力。高校应以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乡村实际发展状况与需求为根本,制定科学的培训机制,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补充、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践相融合的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参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是优化学生保障机制,解决学生志愿活动的后顾之忧。学生在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前,重点担心经费是否充足、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学校是否支持和奖励等问题。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同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活动激励机制,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自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