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下学期集训1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豆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豆科植物,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消的蛋白酶可以水解大豆蛋白质,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影响其功能D.大豆煮熟后大豆蛋白更容易被人体消化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单细胞生物都可通过溶酶体将进入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水解B.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体外C.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蓝藻置于清水中,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蓝藻D.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3.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质基质(pH7.2)显著不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可能是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C.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D.一个细胞中少量的溶酶体破裂不会导致细胞被水解4.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线菌素D能作用于G1期细胞,使其不能进入S期B.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倍C.正常条件下,部分M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着丝点分裂引起染色体加倍5.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6种B.黄色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6.某真核生物酶E的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替换,有关其表达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活性不变,则碱基替换可能没有改变酶E的氨基酸序列B.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活性下降,则碱基的替换造成了酶E的一个氨基酸替换C.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不变,活性增强,则碱基的替换没有改变酶E的空间结构D.若酶E的氨基酸数目减少,活性丧失,则碱基的替换使得酶E的翻译提前终止7.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C.杂交育种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过程缓慢,效率低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8.研究人员取大量不抗病玉米种子,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筛选生产所需的抗病植株。种植诱变后的种子,第一年统计抗病基因频率为5%,到第二年抗病基因频率为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诱变产生的抗病基因改变了小麦的进化方向B.两年后抗病基因频率仍然小于不抗病基因频率,种群没有进化C.如果某地区的玉米种群要进化成新物种,必须要经过隔离才能实现D.某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直接对抗病基因的选择,导致该地区玉米种群进化9.药物吲哚美辛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人焦虑、失眠,甚至引起肝脏损伤,从而导致病人血浆中转氨酶升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转氨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C.吲哚美辛可以引起内环境中化学成分或理化性质的改变D.吲哚美辛可以作用于痛觉中枢下丘脑从而达到镇痛效果10.机体感染HIV后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只有受到HIV的直接接触刺激才能被激活C.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HIV入侵的宿主细胞 D.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1.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B.用赤霉素处理休眠的小麦种子,可以延长其休眠期以利于保存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二倍体番茄雌蕊,可获得多倍体无子番茄D.利用成熟香蕉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周围未成熟果实的发育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B.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与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发生的演替的方向往往相反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D.同一草原上牛和羊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使用苏丹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既可作为提取液也可作为层析液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14.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 理变化(如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胚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自由水含量增加,有机物和酶的种类增多C.CO2释放量与的O2吸收量相等时,种子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D.用显微镜观察胚细胞的有丝分裂,可见少数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状态15.A家族中有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病(甲病);B家族中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病(乙病),该致病基因只在男性中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干中A、B两家族的后代中都有男性和女性患者B.患甲病的男性与一个甲病基因女性携带者婚配,生一个女儿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4C.患乙病的男性(杂合子)与一个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女性婚配,生一个患乙病后代的概率为1/4D.若一正常的双杂合女性和一个只患乙病的男性婚配,则儿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6.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45分。17.(10分)有研究发现胰岛素具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但促进效果弱于生长激素,并且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该发现,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该实验。材料:健康大鼠若干只、手术刀、注射器、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适宜浓度的生长激素溶液、生理盐水、饲料等(1)实验思路:取同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称量其体重记为m0,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记为A、B、C、D;对每组大鼠进行相同的手术,切除_;各组大鼠饲料喂养10天后,_;每天称量各组大鼠的体重,计算各组平均值,并记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实验结果(3)实验分析与讨论:对大鼠进行手术的目的是_;某同学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在饲喂大鼠时,在饲料中同时加入了适量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定时饲喂并对大鼠的体重进行称量,这位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述原因_。18.(11分)某植株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显性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红花,其余都开白花,现用同一红花植株分别与三种白花植株杂交,结果如图(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甲组 红花植株aaBBrrF1中红花植株占25%乙组 红花植株AAbbrrF1中红花植株占25%丙组 红花植株aabbRRF1中红花植株占50%(1)根据甲、乙两组杂交结果推断,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综合分析三组杂交结果,请在图中标出该红花植株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2)三组杂交所得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判断,若该红花植株自交一代,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若基因型为aabbRR的白花植株细胞中缺失一条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则其正常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基因类型是_。19.(15分)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氧元素的变化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相关物质,表示相关过程;图2是研究人员利用实验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影响以及得到的曲线图。请回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2)图2中,实验中选择长势良好的健康植物的目的是_。(3)图2中A点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于图1中的_(填序号)。(4)有同学提出:在本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装置中CO2供应减少,植株幼苗的光合速率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该同学试图证明他的想法,设计了如下主要实验步骤,试补充并回答相关问题:步骤1:取上左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编号A、B,其中A装置内加放一只加有一定量CO2缓冲液(保证装置内CO2浓度维持稳定)的小烧杯,B装置内放一只加有等量_的小烧杯。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强度为_(选择图2曲线图中的点代号)和适宜温度等环境中。步骤2: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装置内空气中CO2浓度。结果预期:请在答题纸对应位置的坐标图中以曲线表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20.(9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