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四十二中2025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A葡萄糖B果糖C纤维素D糖精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AHF、HCl、BaSO4BNH4Cl、CH3COONa、Na2SCNaOH、Ca(OH)2、NH3H2ODHClO、NaF、Ba(OH)23、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 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增加C的量; 增加CO的量;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以增大压强;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以增大体积。ABCD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5、NH3和纯净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NH3(g)+3O2(g)2N2(g)+6H2O(g),现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NH3和3mol O2,4min后,测得H2O(g)的体积分数为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Av(O2)=0.225mol/(Lmin) Bv(H2O)=0.375mol/(Lmin) Cv(N2)=0.125mol/(Lmin) Dv(NH3)=0.250mol/(Lmin) 6、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ANaCl溶液的体积 BNaCl的质量分数CNaCl的物质的量 D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O+Cl+H2O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SO42BaSO4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4H+2NO3Cu2+2NO2+2H2O8、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l2BSO2CCO2DH29、化学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实验有丰富的颜色变化,有关实验的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A向FeSO4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新制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B向FeSO4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的颜色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C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能使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D向FeSO4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浅紫红色10、下列各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他反应不同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B以苯为原料制备溴苯C由1,2-二溴乙烷制备1,2-乙二醇D一定条件下甲苯转化为苯甲酸1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升高温度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不断分离出生成物 加入MnO2A全部 B C D12、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6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15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开始到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5mol/(Ls)B从开始到平衡B的转化率为60%C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C)c2(D)/c3(A)c(B)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B的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的酸性KMnO4溶液B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C滴定管装入液体前不需用待装液润洗D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大14、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1 mo N2与3 mo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焓变减小15、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A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2周期元素B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A族的元素C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3s23p5的元素D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2s22p6的元素16、镁铝合金10.2g溶于50mL4 mol/L的盐酸溶液中,若加入2mol/LNaOH溶液,使得溶液中的沉淀达到最大值,则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A0.2LB0.5LC0.8LD0.1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化合物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电子式为_。(2)电解混合液时阳极反应式为_。(3)写出L长期放置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原理:负极:_。正极:_。总反应:_。(4)已知a g E气体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b kJ的热量,写出E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18、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族周期A01HAAAAAA2FNe3MgSi (1)表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_(填“”或“”);(3)、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填“”或“”);(4)写出与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19、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0.5 mol/L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_。(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_(填“能”或“否”),其原因是_。(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用品溶液温度t1t250 mL0.55 mol/LNaOH溶液50 mL0.5 mol/LHCl溶液20 23.3 50 mL0.55 mol/LNaOH溶液50 mL0.5 mol/LHCl溶液20 23.5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kg),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根据上表数据计算该反应的H_。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0、利用废铅蓄电池的铅泥(PbO、Pb及PbSO4等)可制备精细无机化工产品“三盐”(3PbOPbSO4H2O),主要制备流程如下:(1)步骤PbSO4转化为难溶Pb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_。(2)滤液1和滤液3经脱色、蒸发、结晶可得到的副产品为_(写化学式)。(3)步骤酸溶时,其中的铅与硝酸生成Pb(NO3)2及NO的离子方程式为_;滤液2中溶质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 (4)步骤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_。(5)步骤洗涤操作时,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21、已知:A、B、C、D、E、F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 (用元素符号表示)。(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_(填高或低),理由是_。(3)E与D的同族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X,X是常见的有机溶剂,X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4)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黑色球表示F原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为五羟基醛,葡萄糖属于单糖;B.果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3COCH2OH,为五羟基酮,果糖属于单糖;C.纤维素属于多糖;D.糖精的结构简式为,其中除了有C、H、O元素外还有N、S元素,糖精不属于糖类;答案选D。2、B【分析】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HF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弱电解质,故A错误;B. NH4Cl、CH3COONa、Na2S是在水溶液中或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