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志们:刚才我们党委组织开展了党员冬春训集中学习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党委从党建领域不同重点工作出发,领学党务知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主题鲜明,进一步强调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相关规程和要求的重要性。各村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身的差距和村内党务工作的不足,要通过培训交流,学到理论,掌握方法,明确方向,把握重点。*镇的党建工作要加强,我们在座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都责无旁贷。特别是在座的党组织书记,要推动党建工作实践,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这个大家庭奉献服务,不断深化对党的赤胆忠心。“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这句老生常谈,提醒我们要敢于担当作为、敢于向不正之风亮剑,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称职的、优秀的党务工作者。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主题教育,稳步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一年,我们的党建工作目标也是打牢基础党建,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奋勇争先全县先进。下面,我结合*全镇党建工作实际,为在座党员同志、党务工作者提三点要求:一是要筑牢政治忠诚。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面对更加繁杂的基层党建任务,要确保党的事业接续发展、在基层群众中深扎根,必须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新的一年,党委将从开展教育培训、抓好经常性学习和加强典型示范引路三方面做好党员思想工作。精心组织各村书记和党建专干开展党务集中学习和专题培训,做到分期分批、全员覆盖;从严监督各支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大力推动“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的宣讲力度;表彰先进,持续展开“最美村部”“最有意义政治生日”“最具特色主题党日”等评选活动,积极培育典型。激励广大党员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二是要坚持笃行实干。去年我们镇接受了县巡察,反馈的党建方面问题不在少数,归咎其原因在于部分党建专干工作不务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落实制度要求、跟踪督促不到位,最终导致基层党支部没有彻底发挥领导领导核心作用,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今年党委将从增强党组织功能发挥、推动党员队伍增量提质和强化支部骨干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做好实践落实。各村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要共同发力,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出镇级、县及基层党建示范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把握组织生活,择优吸纳优秀年轻人发展党员,做好困难党员走访慰问,传递党内激励关怀;党委将定期开展村(社区)支部履职能力评估,健全支部班子,动态补齐,在全镇范围内组织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擂台比武”、互学互促。三是要牢记为民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出发点,基层党建工作更应用心用情,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镇党委将从推进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效能、推进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个方面为抓手推进为民工作。持续推行“三长制”,建立健全三级联动机制,运用“四方会诊、三级化解”机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村(居)民代表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成果,健全全镇村集体经济信息数据台账,努力向上争取项目建设,创建集体经济强村,总结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品牌。同志们,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诸多的不足,我们要继续发挥锲而不舍、敢于创新、大公无私的精神,科学协调的做好支部党建与日常重点工作。秉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决心,从严律己,勤学苦干,进一步加强党员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维护整体团结,服从组织安排,听从党委指挥,为共同营造*镇更为积极的工作、学习和政治氛围,全面促进全盘工作的开展与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县针对耕地面积广、单位经营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大、特色精品少,农业产值高、综合效益低的实际,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中强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探索出丘区农业大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一、坚持转型升级,构建优质优品的全产业链。一是调整结构优供给。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构建以*、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县财政每年预算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连片集聚发展,每年投入1000万元助力10个重点镇乡产业率先突破,着力建设中国最大的X种植基地、X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大米基地、优质商品蔬菜基地。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150万头,种植*近15万亩,建成优质大米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0万吨。X种植超过5万亩,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70%、8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二是标准生产优品质。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组建X、X、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种子资源库和育苗中心,实现良种全覆盖。实行全链条信息化质量监管,搭建信息追溯平台,建立红黑名单,构建以“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1+N”监管体系。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核心育种场1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0个、无公害水产基地4个、*GAP基地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面积达111.9万亩,X产业园被认定为省森林食品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X质量安全示范区。三是培育品牌优特色。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建设农产品品牌奖励扶持办法等优惠激励政策,大力培育和保护“三品一标”产品,累计培育无公害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二、坚持融合发展,构建接二连三的全价值链。一是精深加工提价值。坚持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县域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X孵化中心、*加工产业园、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园、粮油加工集中区建设,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健康产业园、绵阳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园。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大力扶持神龙粮油、上海梅林等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芦溪工业集中区,建设集食品加工、综合管理、交易中心为一体的猪肉食品开发产业园,打造以上海梅林、神龙粮油、台沃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2023年全县57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二是双线营销拓市场。坚持生产市场两手抓、线上线下两结合,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推进农产品创品牌、进超市、上网络。全县20家龙头企业与超市签订了直供合同,65%的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落实47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以“*州购”和“云端*363”两个本地平台为核心,“邮乐网”“融e购”“和小宝”“天虎云商”等多个第三方平台和396个服务网点为支撑,构建起“2+N”多元化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2023年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总额2.96亿元。三是农旅融合增效益。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推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构建独具X特色“种养加、农林旅”发展模式。打造3平方公里X特色小镇,推进X产业基地“景区化”,启动猪文化主题公园、猪文化展览馆建设,构建环县城休闲产业带、沿涪江农文林旅深度融合示范带。策划举办油菜花节、“龙抬头”X文化节、X采摘节等“诗意*州、锦绣田园”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目前全县共有休闲农业经营单位140个,年旅游收入达8600万元。三、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互惠共赢的全利益链。一是“产业股东+产业工人”股份合作模式。针对县南部深丘腹地乡镇远离城市、资源匮乏、贫困发生率高等问题,紧扣主导产业大力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劳务、资金、闲置房屋等生产要素入股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获得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的同时还能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首批12个试点村组建集体经济、土地、劳务、旅游、置业等股份合作社42个,耕(林)地入股农户达到4053户,352亩耕(林)地实现规模化、资本化、股份制经营。二是“土地托管+技物结合”套餐服务模式。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闲置、经营粗放等问题,大力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成立县农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建5个“一站式”片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促进近400个农业服务组织抱团发展、协作发展,积极开展“种、管、收、储”土地全程托管,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以及收购、加工、销售等契约式委托服务,以大兴农机为代表的“土地托管”、以台沃科技为代表的“农资农技全程套餐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面积达80余万亩。三是“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六统一分模式。针对群众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采取“统一种苗供应、疫病防控、农资配送、品牌认证、产品销售、金融担保”和“分户种养”模式抱团发展,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统一服务实现节本增收、增效增收和返利增收,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共积累实现持续发展。采取此模式的青龙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社员286户,实现每头节约养殖成本120元、户均增加收入1.2万元,合作社公共积累24.58万元。四是“要素集聚+借鸡生蛋”产业脱贫模式。针对丘区农村产业扶贫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市场等多重难题,引进铁骑力士集团开展“公司+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的“金猪寄养”“金鸡代养”试点,通过合作银行给予每个养殖基地100-200万元的扶贫产业贷款,带动贫困户通过每户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参股养殖合作社修建养殖基地,由公司提供猪仔(鸡苗)、饲料和技术服务并统一收购销售,贫困户可获得工资性劳务收入、代养费分配部分分红和其它收入二次分红,实现“无本增收”“零风险脱贫”。目前全县已发展代养场6个,带动572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